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

bookmark

魏都。

洛陽,皇宮。

主殿上諸臣一致聚集於此,跪坐於兩側案几旁,靜靜詳聽着坐於明堂之上的天子曹丕宣佈下一步的情況以及方略。

自從漢帝劉備亡故的消息逐漸傳遍諸州以後,魏國朝堂上下自不必說皆是手舞足蹈,彈冠歡慶着。

因爲隨着劉備逝世,便標誌着未來他們的大魏便少了一方大敵。

至於劉禪……魏國諸人卻還未將其看在眼裡。

“聽聞那大耳賊亡故以後,所承繼大位者乃是其年不過剛剛及冠的長子劉禪,此人年幼無知,心性尚且還不成熟,而反觀陛下卻正值學富五車的年華,也正是一展雄才的年紀,憑那區區小子又兼新君繼位而朝野不穩,又豈可比我英明神武的大魏陛下所爭鋒也?”

“是也,是也!看來如今大耳賊亡故,正是天賜於我大魏滅蜀的良機也。”

此時間,殿中挨着的朝臣也不由相互議論着。

“諸君肅靜!切莫如此興奮。”

“那賊子劉備雖新喪,但聽聞新君朝堂內亦有那諸葛亮、法正所輔,荊襄之地的關平依舊於我大魏虎視眈眈,乃我大魏大敵,我軍切不可輕怠也!”

天子曹丕細細聽聞片刻,隨即也不由面露鄭重之色出言勸誡着諸將,但諸臣所讚揚他的話語亦是受用無比,曹丕面色也是露着數分喜悅的笑容。

靜待半響。

一席正冠朝服,官列侍中的劉曄隨即面向曹丕拱手行禮道:“陛下。現劉備既已亡故,這或許是我軍反攻蜀漢的時機也!”

“臣以爲,我軍當大舉遣軍討伐也。”

劉曄先是以堅錚之語述說着。

聞言,曹丕瞧着劉曄隨即請教着:“先生所言,甚合朕心,不知先生關於討伐西蜀政權可有何妙計相授?”

話畢,曹丕還淺身回禮,面露誠心之狀。

瞧着天子請教,周遭羣臣也頓時將目光齊聚於他,劉曄卻也不慌不忙的理了理衣裳,遂才道:“陛下,臣確有一五路大軍攻蜀之方略,或可反攻蜀漢,讓蜀軍各部陷入首尾不能相顧的局面。”

提及此處,劉曄環顧四周,隨後面帶笑容,語氣自信的道:“陛下可分別遣駐軍許都的曹子孝大將軍徵發兗、徐,揚諸州之步騎、水師沿江夏已北從江津渡水陸並進攻略襄陽、漢津港一帶,此乃一路大軍也!”

“隨後再度下令屯兵於宛城的夏侯尚將軍與徐晃將軍,分別進軍上庸一線以及樊城一線,與大將軍一道合擊荊州,此二路之軍。”

“調令屯兵於雍州的徵西大都督,命其率衆分別攻略隴右數郡以及沿漢中諸道擇機破襲漢中,此分別爲第三、第四路大軍也。”

此話剛落,一側的一位朝臣神色遲疑,不由拱手相問着:“現已有四路大軍,但不知先前劉侍中所言的五路大軍何爲也?”

“第五路大軍又到何處找尋呢?”

這席話頓時便問到了諸臣的心坎之上。

剛纔劉曄之言已經幾乎囊括了大魏的大半主力大肆征討蜀漢,但也才集結起不過四路大軍罷了,第五路大軍又應從何處集結?

此人所言,也令天子曹丕再度將目光凝聚於他的身前,遂不自覺着透露着一股天子威儀,嚴肅道:“先生,這五路……?”

“陛下勿憂!”

瞧着諸人神色大都還遲疑不定,劉曄拱手輕輕安慰了曹丕一番,沉吟片刻後才道:“此第五路亦是此次伐蜀的關鍵,臣只盼陛下能不惜以大局爲念,以利誘之,與之結盟,共擊荊州軍。”

這番話剛一出落,一旁正襟危坐着的司馬懿遂不由輕笑着道:“侍中所言,可否是與江東孫權摒棄前嫌,再度聯盟擊荊襄諸地否?”

“仲達所言甚是。”

話音剛落,侍中劉曄眼神便陡然瞟向了一側儀容姿態都尚佳的中年司馬懿那方,輕輕點頭以示讚賞,並肯定着:“曄正是此意。”

此語還未待曹丕有所迴應,周遭諸羣臣卻有所疑慮,不由各自各抒己見,先是年紀約莫在二旬多左右的張遼之子張虎不由道:“先生。豈可與吳軍共聯盟否?”

“江東孫權爲了與我大魏相爭南新、雲杜等地,這兩載來我東南邊境幾乎從未安民過,時常與吳軍戰事頻發,去歲孫權又再度引軍沿夏口逆流相爭,又分遣呂範、諸葛瑾遣軍進軍廣陵、廬江。”

“但呂範所部卻於廣陵的江都港遭受虎之父親痛擊,大半軍士被擊入江水中,諸葛瑾部亦是局面不利,連連的爭奪失利,聽聞那孫權早已惱怒異常且發誓與我大魏不死不休!”

“侍中之言,聯盟吳軍共擊荊州,以孫權與我

大魏間這兩載來所積攢的矛盾,又談何容易?”

張虎徐徐分析着目前局勢,他覺得劉曄聯盟吳軍一事有些自作多情,異想天開了。

那孫權又豈會再度聯盟己方?

“虎兄言之有理,質附議!”

話落,又一位與之年紀相仿的青年出言拱手附和着。

此將正是徐晃之子。

張虎,徐質都持着相同的意見。

緊隨二人其後,大部分朝臣卻也紛紛各抒己見,不太看好劉曄的聯吳策略。

畢竟,雙方這兩載來所爆發的戰事,積攢的仇恨實在是太深了……

瞧着諸臣都不看好此策時,明堂上正襟危坐的天子曹丕也是神色微動,直直盯凝着劉曄,沉聲道:“子揚,諸位大臣大都不太看好朕能與吳軍聯盟,可否說說你的想法?”

一言落罷!

劉曄環顧周遭,面上卻依舊掛着淡淡的平靜之色,彷彿諸臣的質疑皆不存在一般,沉吟半響才面露笑意,緩緩道:“陛下,諸位同僚,聯吳擊蜀,此乃孫權夢寐以求之事,他又有何理由拒絕乎?”

“孫權一直對荊襄有覬覦之心,而荊州各郡又地處長江上游,若不取之,則江東之地將隨時面臨着荊州方面的俯衝攻勢,亦將面臨着極大的威脅。”

“數載前孫氏聯合我軍遣大將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襄失敗,反是丟失了於江南之地的重鎮陸口、巴丘,心裡定然是時刻藏着復仇之慾火,只因我大魏軍力強盛,才迫使蜀吳雙方再度無奈聯合一起。”

“但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現漢帝劉備忽然亡故,正是蜀中朝野不穩,混亂之際,正是孫權再度取荊州的時機,若有我軍的相助,吳軍攻略荊襄豈不是更有把握?”

“如此美事,孫權豈會拒絕?”

一席暢談之語,劉曄直言不諱的分析着。

隨後劉曄沉吟片刻,又高聲道:“陛下。爲了促成此事的成功性,曄以爲,若孫權答應聯盟,陛下則可敕封其爲吳王。”

“封王?”

“那孫權何德何能,能受封王侯之位?”

一時間,不僅曹丕不解,諸臣更是大肆嗤之以鼻。

聯盟可以,敕封王爵孫權有何資格?

此言一落,瞧着曹丕面色變幻,有些陰冷不太樂意,劉曄思慮片刻卻也笑着道:“其實陛下大可不必爲此事耿耿於懷,對於敕封王爵府言,陛下不過是小事一樁,做一順水推舟的人情罷了!”

“但對於孫權卻有着非凡的意義。”

“哦?此話怎說?”

聞言,曹丕來了絲絲興趣,不由詢問着。

“陛下。那孫權不似大耳賊劉備有漢室皇族後裔的身份,他若稱王稱帝便諸如曾經的袁術一般乃是自立,名不正則言不順,那麼對於他統御整個江東來說便極爲不利,但若陛下順水推舟敕封其爲大魏吳王且加九錫,則可瞬間解決他的難題所在。”

“他又豈會不爲陛下擊荊州乎?”

“縱然陛下不願敕封吳王,卻也並無任何意義,因爲孫權照樣是割據一方,那麼陛下何不以虛名換取其再對荊州軍的攻勢呢?”

話落,諸臣稍稍有了些許理解,天子曹丕也是連連點頭讚許,顯然是傾向了聯吳的決策,但爲了穩妥起見,他又不由看向另一旁徵求着意見:“仲達,劉侍中之策,汝可有異議?”

“啓稟陛下。”

聽罷,司馬懿當即拱手行禮,遂道:“臣附議!”

“據近日來南返的刺探的情報顯示,自劉備亡故新君繼位以後,似關羽、張飛這等戰功赫赫,威望十足便都留守了成都,坐鎮朝堂,那荊襄諸事都一力由關平所裁決。”

“此人用兵一向千變萬化,令人防不勝防,我軍當聯合吳軍一力絞殺關平。”

司馬懿亦是如是說着。

隨後,曹丕又陸續諮詢賈逵、田豫等臣的建議,卻也得到了類似的回覆。

這也讓曹丕頓時有了決斷,立即着使前往江東會面孫權商洽聯盟一事。

……

十餘日後。

孫權再度與魏國聯盟,天子曹丕也信守諾言,親自着蔣濟爲使攜符節、九錫趕赴江東,敕封孫權爲大魏吳王,並以吳中數郡爲其封地。

事後。

魏吳從東到西共計五路大軍伐蜀,合三十萬衆,對外號稱五十餘萬朝蜀漢的漢中,隴右,襄樊,荊南四郡發動了猛攻。

wωw★Tтká n★C ○

天下格局也因此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零三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章 夢議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章 夢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一章 夢議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