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

bookmark

漢建安元年(225),十一月。

關平自洞庭大破吳人後,便趁勝進軍一鼓作氣北上於宜城與魏軍相對峙。

隨着連日來魏軍糧道深受荊州水師的襲擾,營間的軍糧早已是供不應求,軍中將士也已經開始心生怨言微詞,軍心士氣逐漸低落。

針對於此,漢將關平親調水師萬餘,以及步騎兩萬會師沔水,然後三軍齊發,沿水陸並進大舉進攻魏軍大營。

魏大將軍不願放棄此次所得戰果,並不接受諸將的退卻,反而是一力堅持決戰。

最終。

寬闊的宜城四方,大戰終起。

漢魏雙方展開了決戰。

經過連番的決戰,正面雙方互有勝負,漢軍憑藉精兵強將,作戰異常勇猛,而魏軍卻憑藉兵力上的巨大優勢保持不敗,偶爾還能發動反擊。

此等對決下局勢陷入了僵持之際。

又由於徐晃率部沿新野一路南進,過新野,從樊城的側翼魚梁洲爲俯衝之勢攻擊襄陽,襄陽太守寇封率兵迎戰,固守襄陽水陸要塞。

隨後,關平又遣廖化領一支水軍橫亙漢水之上與寇封形成犄角之勢,迫於水軍的壓力,徐晃亦無法全面對襄陽發動全面進攻,只得在一面進攻下,一面尋找機會。

襄陽時局也成僵局。

南陽與上庸的交界處,武當山支脈。

此刻,上庸太守鄧艾卻是用兵不按常理出牌,在防守住夏侯尚的數次進攻以後,忽然一改常態,集結主力主動發起進攻,連連沿武當餘脈攻擊南陽諸城。

以攻南陽各城來增加上庸的縱深。

但實際上,此乃是鄧艾的瘋狂舉動,是一種極其冒險的戰術。

他集結了主力部衆全力攻擊南陽諸城,相當於正面防線不設防的暴露於魏軍兵鋒之下,若夏侯尚全力攻之,則上庸門戶洞開,上庸諸地將旦夕可下!

只不過。

如今的夏侯尚卻壓根不敢冒險攻上庸,反而被鄧艾牽着鼻子走。

因爲鄧艾易欲與魏軍換家。

反正我現在就是不守上庸諸地了,就集結主力去攻南陽諸城,你要麼就不管我直取上庸全境,那麼代價便是我毫無顧慮的縱橫南陽大地。

夏侯尚也不是未想過分兵,一面取上庸,一面前去攔截鄧艾的謀劃。

但他已經有所領教鄧艾此人統御將士的能力ꓹ 除了自己親自與之對壘能保持不敗以外,麾下兵將卻也無法能擋住鄧艾的攻勢。

其中關鍵還是在於鄧艾麾下配備了一支精銳騎士軍團ꓹ 正是曾經關平迎娶白馬羌王楊駒之女以後南返時所饋贈的嫁妝。

鑑於上庸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關平也將這支騎士軍團留守上庸,用於鄧艾統御ꓹ 以此負責荊北方面的戰事。

畢竟,目前漢軍面臨着北、東方向的魏軍、吳人的雙重威脅ꓹ 關平縱然在神勇無敵但也雙拳難敵四手,難以兼顧荊北與江南戰事。

那麼荊北方面無論如何便都要有一位大將站出來總攬大局ꓹ 抵禦曹魏方面的攻勢。

而環顧四方ꓹ 以鄧艾之能也最爲合適不過。

不然,單憑鄧艾的能力只是位列太守一席豈不是屈才了,這也煞費了多載來關平對於他的栽培。

正是有着這支騎士軍團,夏侯尚對於鄧艾所採取的換家策略不敢輕視,只得被牽着鼻子走,要不然,一旦己方不管不顧ꓹ 鄧艾忽然率衆兵寇京都洛陽,那纔是毀滅性的打擊。

南陽北連京師洛陽ꓹ 潁川許都。

洛陽如今乃大魏國都ꓹ 政治意義不言而喻ꓹ 是絕技不能被敵軍所兵臨城下的ꓹ 不然對於國內軍心、人心定是空前絕後的打擊。

許都同樣亦是中原重鎮,數載前的關平孤軍伐許燒燬許田等重要屯田地的總總事蹟ꓹ 夏侯尚可還歷歷在目!

他可不敢賭鄧艾沒有如此大的魄力會深入己方腹地。

單憑一點ꓹ 能做出換家這等決策之人ꓹ 豈不是魄力十足之人?

正是有着總總顧慮,夏侯尚纔不敢像鄧艾那樣前去放手一搏。

總體而言ꓹ 目前南陽、上庸方面的局勢,鄧艾已是掌握了主動權。

樊城方面。

徐晃一席戎裝,鄂下蓄着長長已經發白的鬍鬚,腰懸佩刀,手執一柄大斧於親衛的護衛下屹立於魚梁洲之上,緊緊望着漢水對岸那橫亙四方,巍峨聳立的襄陽城,眼神裡透露着絲絲複雜之色。

他現在異常的煩心。

自他率衆抵足以後,也幾乎時刻與駐軍襄陽的寇封對陣,但荊州軍卻憑藉漢水天險以及水軍的優勢背靠襄陽城採取守勢。

徐晃雖下令組織數次強攻,但無一例外都鎩羽而歸!

可曹仁方面現在卻與關平所部主力決戰廝殺一團,他如今再度拿捏着掌中的信箋緊緊盯凝着愁眉不展,他已經不知是多少次收到曹仁的加急戰書了。

信中內容極爲簡單,便是令他迅速攻破襄陽,率衆來援,以前後夾擊擊破荊州軍主力,一舉鯨吞荊襄諸郡。

只不過。

襄陽城三面環水,南又有艦山阻隔,己方又缺少與荊州軍抗衡的水師,又豈能夠輕易破城?

瞧着自家將軍屹立於冷風中面露憂色,久久不語,從旁的一位親衛將校不由出言道:“徐將軍。襄陽雖牢不可破,但我軍何不效仿曾經的關雲長設堤壩蓄水,待漢水水位高漲時水淹襄陽?”

“如此,襄陽豈不旦夕可破?”

一席話落。

徐晃忽是側首目不轉睛地盯凝着他,面色嚴肅,瞧着這副神色,親衛將有些不自覺的嚥了咽口水。

半響,徐晃纔回道:“愚蠢。襄陽城防厚而高,又兼漢水流經襄陽城下時便化爲了數道支流分別沿大洪山東西兩側流去,豈能淹沒襄陽?”

“這還是其次,現已是十一月時節,寒風大作,白雪肆虐,哪還有暴雨增長水位,此策如何行得通?”

話畢,遭受着徐晃的一番斥責,親衛將細細一想,才發覺是自己想當然了,自己只顧獻策讓效仿關羽,但卻忘記了天時地利。

“嗯?”

只不過,就在斥責完親衛將,徐晃忽是感受到空中竟是緩緩飄落下鵝毛般的雪花,那陣陣雪花飄落臉龐頓時猶如打了一陣激靈般,隨即又感受到越發猛烈的冷風,他忽然面色一喜,低喃道:“有了!”

緊隨着,徐晃立即策首吩咐從旁的親衛將:“你速速前去傳令,命軍中鐵騎時刻做好準備,本將已有破城之法?”

“將軍已有破襄陽之策?”

“快去!”

“喏。”

聽聞徐晃已有對策,親衛將也頓時滿臉喜色的拱手應諾而去。

……

兩日緩緩而過。

這日,江邊大霧橫飛,白茫茫一片且冷風肆虐。

旬眼望去,魏軍上下頓時大喜過望。

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十三章 內亂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十二章 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