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

bookmark

“呂都督,別信口開河,荊州軍在上游江邊遍佈烽火臺,我軍一旦率衆逆江而上必被發現。”

“依溫看,還是以吳侯之策,先讓陸將軍策反公安城士仁,再率衆直接突襲江陵。”

“如此,更有保證矣!”

聽罷呂蒙一言,徐徐思索片刻,張溫不由出言勸說着。

聞言,呂蒙回首望了其一眼,遂拱手朗聲道:“主公,請相信蒙,此次蒙必定一舉奪取荊州,全殲關羽所部。”

這一刻,他面色決然,毅然的請戰着。

眼見於此,孫權略微有絲動容,徐徐道:“子明,你有何策,能夠讓數萬大軍逆江而上,而不被發覺?”

話音落下,呂蒙面色淡然,笑道:“主公,蒙打算從軍中挑選千餘精銳軍士,皆身着白衣,遙控商船,做商賈之服。”

“然後,蒙則親率部衆假扮客商,沿江而上,一一摧毀烽火臺據點,消滅荊州軍耳目以後,我軍主力在緊隨其後北上,進取江陵。”

“如此,失去烽火臺示警的荊州軍必然會被矇蔽在鼓中,當不堪一擊爾!”

“主公,速速下令吧,現今局勢有變,蒙以爲,不宜在拖下去。”

此刻,呂蒙再次面露焦慮之色,沉聲懇求着。

話落,孫權愕然,一時呆愣,片刻後才道:“假扮商船,西進?”

“子明,這能否行得通?”

“啓稟主公,此策蒙至少有八成把握,能夠建功。”

一席話語,呂蒙先行肯定說着,以安諸衆之心!

隨即,望着孫權以及諸衆疑慮的神色,不由又徐徐解釋着:“主公,諸位將軍,蒙知曉你等還心存擔憂之色。”

“可是,行軍作戰,本就沒有必定能功成的說法,如今,由於蒙詐病回京口養病,由陸遜接替我的職務,駐軍陸口。”

“此舉,以如今陸遜的名聲,並不足以讓關羽所重視,外加上連日來,陸伯言三日一封、五日一信的恭維關雲長。”

“蒙確信,以關羽自傲的秉性,必然已經打心眼裡認爲陸遜不過是一軟弱無力的書生之徒,不足爲慮!”

“關羽輕視我軍,這便是蒙白衣商船能成功的第一個原因。”

頓了頓,望着諸衆都將目光聚集在自己身間,而仔細傾聽時,呂蒙繼續道:“其二,雖然我軍現今與曹操簽署聯盟,共同進退的協議。”

“可這也不過是暗中進行罷了,關羽並不知曉,也就是說,名義上我軍與荊州軍依舊是互爲脣齒相依的盟友。”

“這樣,從我江東境內逆江而上的商船,沿江烽火臺必定不會太過重視,而此次蒙的打算便是利用這輕敵的心理,趁機拔除這一個個釘子。”

洋洋灑灑一席話落下,呂蒙將自身所獻“白衣渡江”之策給分析得有理有據,府中諸衆大都贊服。

“主公,不知可還有疑慮?”

話音剛落,呂蒙便直視孫權,高聲問着。

聞言,孫權卻並未立即迴應,而是先行對視着階下張昭,問着:“子布,子明此策,你以爲如何?”

聽罷,張昭頭腦也瞬息思索着,半響以後,才拱手徐徐道:“主公,呂都督之策,不失爲一條妙計,的確可行!”

“只是,目前爲止,偷襲一事,還要先暫時緩緩,不能現在便率衆而進。”

喃喃思索,張昭不急不慌,緩緩道。

話落,從旁呂蒙面色大急,立即高聲道:“軍師,你說說,爲何我軍還要等待?”

“須知,如今關平已經率衆臨江夏一帶,隨時都有破圍而出的可能,一旦讓其軍先行返回江陵,佈置好了防禦。”

“那我軍屆時將失去先機,只得強攻荊州,如此,勝算不大矣!”

“還望軍師,主公,以及諸位將軍考慮清楚其中後果。”

一席話語,呂蒙也直接說出了自身的看法。

“呵呵!”

聞言,張昭呵笑數聲,遂緩緩道:“呂都督,你既然也知曉荊州軍目前爲止,暫時還是我軍名義上的盟友。”

“那你也應當知曉,我軍一旦此時率衆襲取了荊州,又當是何後果?”

“如果我軍毫無理由,強行背盟,就算屆時奪取了荊襄之地,也將立足不穩,根本無法收服荊州之民的心。”

“一旦真的如此,我軍就算全據荊襄,可境內卻民心不穩,那我軍奪取了荊州又有何用呢?”

徐徐一席話,張昭神態自若,淡淡分析着。

話落,主位之上,孫權思索半響,才沉聲道:“子布所言非虛,我軍的確不能盲目出兵,必須擁有一道可以出兵的理由,至少需要師出有名,如此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不僅如此,本侯在與曹軍使者簽訂聯盟時,也曾約定,我等兩軍雙方要同時出擊,等到魏王曹操領主力兵擊關羽時,我軍在率衆西進,一舉奪取荊州,兩面夾擊,覆滅關羽。”

“故此,本侯決議,吾下令,呂蒙,接下來由你前往尋陽接替程諮,再此暗暗準備商船,以及商賈之服。”

“本侯指令下達,你便領衆西進,拔取沿江烽火臺。”

“諾,末將遵命!”

聞令,呂蒙也未猶豫,拱手應諾。

雖說他並不認同這個做法,可察覺到孫權已經神色決然,做出決定,呂蒙遂也不在堅執,便領命退下!

就在呂蒙退出片刻功夫以後,府外一陣沉甸甸的步履聲瞬息響起,腳步聲更是極爲急躁。

半刻鐘後,府外侍衛當先奔進府中,面向孫權,單漆跪地行禮,道:“啓稟吳侯,剛尋陽斥候前來,有緊急軍情稟告。”

“軍情,尋陽又有何情況,速速報來?”

聞言,侍衛不敢怠慢,連忙將剛纔斥候所彙報的軍情一一如實彙報。

“吳侯,程將軍遣人來報,由於舉口周遭受害之民與江夏郡民起了嚴重的衝突,雙方已然是勢同水火。”

“故此,駐軍舉口的周邵將軍便無比憤怒,遂領衆渡江兵臨江夏,現在曹軍已經與我軍在江面上相互對峙。”

“程亭侯言,他已經先行領尋陽、柴桑,武昌之卒趕往舉口穩定局勢,還望吳侯能夠儘早拿出一個解決方案,平息此次衝突,未免引起交戰,破壞了計劃。”

話音落下,侍衛遂低頭不語。

“你先退下吧!”

旋即,孫權碧眼微凝,望着侍衛,說道。

指令傳下,這名侍衛遂立即拱手告退。

隨即,孫權目視階下諸衆,淡然一笑,說着:“諸位,此事你等皆已經親耳所聽,不知你等可有何看法?”

只不過,話語落下,還不等其餘諸衆言語,階下身材魁梧,身軀壯碩的周泰便瞬息站出,拱手請罪道:“主公,周泰請罪,還望責罰!”

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五章 龐德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八十章 嫁禍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一章 夢議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十一章 亂像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