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鉅商雲集

市舶令一開,等閒小民雖然對此議論紛紛,但是,他們平時維持一個溫飽也就不錯了,哪裡拿得出錢去經營海上的營生?因此,饒是街頭巷尾時常有人傳說哪個富商準備招僱人手出海,哪個富商準備置辦貨物,又有哪家朝臣準備私底下摻合一腳,但說歸說,他們便只有看的份。

然而,在天下的那些富商眼中,事情就沒有那般輕易了…都知道,中原的東西一旦賣到別的地方,價值轉眼便能夠翻幾倍,而儘管運回來的貨物中有不少要直接讓市舶司收購,但一趟出海下來能夠獲利數倍是肯定的。換作往常,他們也許還要顧慮五路市舶司的遠近,現如今沿海一帶又增設了三處市舶司,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最大的好事。

衆多的商人中,最最興奮的便要數接到兒子急信的連建平了。在泰州自家宅邸之中翻來覆去研究了那封信十幾遍,他才確認自己沒有老眼昏花…會想到,只是想讓兒子歷練一下,結果竟會成就了這樣一個結局!由於時間緊促,他在第一時間把所有事務交給了一應管事。自己則星夜兼程地趕往了汴京,正好聽到了在溫州、華亭和楚州設立市舶司的消息。

汴京城中最大的五福客棧中,連烽早已用重金包下了一座獨立的小跨院。此時,他在自己地房間中來來回回走動着,焦急不安地等待着父親的到來。終於,一個僕役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道:“少……少東家,東家已經到客棧門口了!”

連烽聞言大喜。立刻三步並兩步地迎了出去,纔出了院門,他便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連忙出口喚道:“爹!”

一連趕路十幾天,就算鐵打的漢子也吃不消,更何況連建平早已人到中年←疲憊地和兒子打了個招呼,強打着精神往裡邊走去,卻還不忘問道:“朝廷已經下旨增設三處市舶司,此事聽說是高學士的主意,你這兩天過府拜訪過了麼?”

“父親。高府這幾天始終是門庭若市。聽說上門探聽虛實的官員和商賈不計其數,我前天晚上纔去過,已經知會了您要來的消息。”連烽幫着父親脫下沾滿了塵土的外套。又打發走了一應隨從,這才詳詳細細地把當日見到趙佶地情形稟報了一遍。“說起來,我到如今都不敢相信,竟然會如此輕易地見到當今天子。”

“這就是你的運數了。”連建平聽完所有的經過,眉頭漸漸舒展了開來。“看來往日是我小看了你,你從小就喜歡舞文弄墨,對生意上的事情卻不過淺嘗輒止,如今看來,若不是你這番應對,也不會帶來這樣的好事。”

聽到乃父誇獎。連烽自然高興,但卻沒有一絲一毫自矜,反側開口問道:“父親,看如今的情形,聖上似乎並不想大肆宣揚此事,而高學士似乎也有低調之意。可是,他們兩人加起來足有四十萬貫的資本,若是再加上我們連家的投入,那船隊的規模着實不小。要想靜悄悄地進行着實困難,這又該如何是好?”

“烽兒,此事上頭你還欠了火候。”連建平畢竟老謀深算洞悉世情,他隨手用桌上的幾個杯子擺成了沿海地地形,一一指點道,“杭州和明州市舶司是很早就存在地,只不過時廢時立而已,泉州廣州聚集的多是福建和廣南海商,至於密州的膠西縣則對我們更加不便※以這就暗示說,我們今後要做地是這三個新近開設的市舶司中選擇一個,然後趁着旁人目光還沒放到這裡前,先從其它地方出海一次探探路。”

“那父親的意思是……”

“就是華亭!”連建平重重地一拍桌子,擲地有聲地道,“我此次行前去問過你陸叔叔,他是出海的老手,北至高麗日本,南至交趾等國,他全都去過。我路上問過他,他說溫州和楚州都是大州,此令一下,定有商賈準備出海。而華亭離明州杭州都不遠,尋常商人不一定會注意,但是論地理水文,華亭都很有優勢,兼且之前又是鹽場,若是能夠善加把握,說不定能夠將鹽引的勾當一起攬下。再者,沒有地頭蛇的情況下,自然是捷足先登者最有優勢。”

“父親說的是。”連烽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這才低聲道,“您準備什麼時候去見高學士?”

“還是儘快吧,夜長夢多,我也想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連建平暗歎一聲,甚至有一種如在夢中的感覺←當年初見高俅的時候,對方不過是和自己一樣地區區一介商賈,誰知一夕從龍便飛黃騰達,如今已經貴爲紫袍大員,人生境遇實在是難以解讀。突然,他又想起先前陪同高俅去見神翁徐守真的情景,再聯想到之後冊立新君時的種種傳聞,繼而左手輕輕一抖,竟打了個寒戰。

“那我立刻去高府投帖,也好讓他們有個安排。”連烽卻沒有看見父親這個細微的小動作,立刻快步往門外走去。

此刻,高府中也同樣在接待客人,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鉅商沈流芳。自從當年的事情過後,沈流芳便乾脆認準了高俅這棵大樹,不僅在生意來往時給與對方優惠,而且還不時地送上各種饋贈。結果。在哲宗趙煦一夕駕崩之後,原本並不算太顯眼的端王趙佶竟一舉登基,這便意味着,他先前的投資轉眼便能收到回報,他用極低的價格拿到了入雲閣便是其中一例。當然,他不會知道,自己的入雲閣曾經一度差點被盛怒地趙佶查抄。

“高學士,此次你上奏聖上增設市舶司。我等商賈無不爲之歡欣鼓舞。”彼此身份互變,沈流芳再也不敢託大稱呼什麼高老弟,語氣中反倒帶了一絲諂媚的意味。

高俅不由啞然失笑,說實話,對於沈流芳地到來他確實有些意外。“沈兄,你這話說得太過了,須知京東西路的密州膠西縣早就有市舶司,你是大名府富商,從大名府過去不過數百里的距離,這增設市舶司似乎和你沒有多大關係吧?”

沈流芳被那一句“沈兄”叫得骨頭都酥了。但聽到最後不由有些尷尬。沉吟片刻←方纔說道:“不瞞高學士你說,由於登州萊州與遼國隔海相望,最後朝廷不得不封了這兩處港口的互市。密州膠西縣便成了北方唯一的港口。不過,這些年女直人漸漸強勢,海上掠奪的情形時有發生,所以和高麗的貿易也屢屢遭盜破壞,唉!”

不久之前,高俅就曾經聽連烽談起過女直海盜,此時聽沈流芳再次提起,他不由更加警惕。山東半島的戰略地位有多麼重要,後世地他自然清楚,因爲對於整個中原來說。山東半島無疑是一個最好的跳板。而女真的不斷崛起,最後吞遼之後又行攻宋之舉,山東轉眼便落入了女真人手中,大宋也不得不在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上和外人互市。想到這裡,他的臉色不由有些凝重。

沈流芳見高俅面色不豫,口氣愈發小心翼翼了起來。“膠西市舶司是在元佑三年方纔設立的,主要針對的是高麗和日本。先前高麗入貢,往往都是經由明州入宋,如今有了密州這一處港口。兩邊的來往就容易了。我前時聽說,朝廷有心從高麗買馬,既然如此,爲了保障安全,朝廷是不是應該開放一下兵器的禁令,若是不能,我們商賈甚至可以僱兵士護送……”

沈流芳的話還沒說完,高俅便霍地站了起來,一言不發地在室內踱了幾步。沈流芳地話固然有片面地地方,但無疑提供了一個契機。這個時候,宋朝海軍無疑是極爲薄弱的,而且,民間又不許持有殺傷力稍強的武器,對於在海上冒風險地商賈來說,確實極爲不利。自己先前也曾經有派兵護送連烽一行出海的打算,既然如此,惠及廣大商賈也不是不可能。而禁止民間持有兵器這一條則更是荒唐,若是一旦起了戰事,民間連用來反抗的兵器都沒有,還說什麼抵禦大敵?

心念數轉之後,他不由長長嘆了一口氣,反反覆覆警告了自己幾遍,凡事需戒急用忍。先前幾個條陳一上,民間固然是譭譽參半,朝中反對的聲音卻是大多數,其中猶以韓忠彥李清臣爲最,倒是曾布的一羣黨羽不遺餘力地從旁支持。但是,他不可能利用趙佶對自己的信任去幹所有的事情,這樣好評固然是自己一個人擔着,卻有功高震主之嫌;惡評卻也只有自己一個人擔着,動輒便有成爲替罪羊之禍。

“這些事須得一步步來,總而言之,我會徐徐設法的。”說出這句話,高俅便知道自己算是至少應了沈流芳一半,因此語氣分外沉重。突然,他又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雖然我大宋只是在邊境設立榷場和遼國互市,但是,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沈兄你們這些大名府富商似乎在遼國也有些商號,若是我有借重地地方,不知沈兄是否能夠行一個方便?”

沈流芳聞言心中一突,這種事雖然有不少人心知肚明,但拿到檯面上來說事的,高俅還是第一個←瞥了一眼對方那隱現精光的眸子,終於咬牙點了點頭。

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章 高府夜話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25章 動身回國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8章 橫生波折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章 相見時難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8章 御前交鋒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4章 通風報信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1章 相聚入雲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5章 夫妻之間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40章 臨行前夕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22章 防微杜漸第24章 遼主天祚第12章 橫加脅迫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31章 反目成仇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32章 隱門弟子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2章 計議將來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2章 計議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