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趙紅波的辭職下海

bookmark

聽到林強生和耿順詳的對話,在場的廠長們也都有些心動。東星集團是省市的利稅大戶,在工業新區,東星的工廠一片一片的,腦子清楚的都知道,基本上整個工業區大部分企業都是林家的。

東星集團每年的年營業額超上百億元,大家也不知道詳細情況,不過只要算一算就清楚了。其他的不知道,像東星與濱汽合資的汽車廠,在去年就達到了年產20萬輛轎車的規模,而這兩年也就是物價上漲的時候,以每輛車20萬元人民幣來算,那一年就是400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生產汽車可真賺錢啊!

何況還有哈汽集團也在生產轎車,東星本身也有轎車工廠,那每天出廠的汽車就是一臺臺裝滿了鈔票的運鈔車啊!

“出去的是鐵,回來的是錢!”社會上已經有了這樣的說法。

近年來,省裡也是因爲有了東星集團,還有兩家汽車大廠的緣故,才猛然間變得富裕了起來,省城最近還提出要修建環城高速的主張,把工業動脈連接起來。

現在,與東星集團搭上關係,在濱城的中小企業看來就是坐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有現實例子爲證,不得不讓他們動心,趙紅波的照相機廠,已經由照相機轉爲專門生產汽車安全玻璃了,現在這家企業還正在向着建築用玻璃業務開拓。

豐華玻璃廠已經決定了,將要在經濟開發區建立大型玻璃生產基地,現有企業的面積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了。

而另一家,市空調機廠,也是由於搭上了東星集團,成爲了指定汽車空調定點生產單位。

黃壽年現在已經是上萬人大廠的廠長了,空調機廠已經從一家中型企業發展成爲大型企業。他們先後兼併合併了市裡多家空調機生產單位,有了現在的這個規模。

但是,這種擴張也有壞處,那就是不能集中發揮生產優勢,工廠和車間分佈在七個市區,有的車間還是從別的廠家合併過來的,空調廠急需整合自有資源,建立生產基地搞大規模的集中式生產。

省市也在推動這個項目,已經爲空調機廠劃定了生產區域,廠房也在建設階段。

......開完了座談會,少不了的大家一起吃了個飯,趙紅波作爲東道主沒少幫助林強生擋酒。

“林老弟,哥哥我有個不情之請啊!”酒宴過後,客人們漸漸走了,趙紅波坐在林強生的身邊大着舌頭說道。

林強生也喝了幾杯酒,這些天走訪了不少企業,也沒少參加應酬,腦子有些發懵的問道:“趙哥,有什麼事情你儘管說好了,能做的我一定幫你這個忙!”

趙紅波笑着,說道:“這次你一定能幫上,老哥我就全靠你!”

他搖搖晃晃的,喝了熱茶清醒了下,說道:“我打算建一家汽車廠,你看行不行?”

“啊?什麼?”林強生掏了掏耳朵,不明所以的問道。

趙紅波又說了一遍:“我說,我要建立一家汽車廠,專門生產小轎車!”

林強生驚訝的向趙紅波問道:“你想建一家汽車廠生產轎車?汽車玻璃不好嗎,每年也不少賺啊!”

趙紅波笑着搖了搖頭,擺了擺手說道:“擋風玻璃哪有汽車賺錢啊,我一套前後擋風玻璃出廠價不到200塊,毛利還不到60元!你就說現在市場上一輛汽車能賣到20多萬,我生產多少玻璃才能賺上賣汽車的錢!”

他拍了拍林強生的肩膀,說道:“林老弟,不瞞你說我是真想造汽車啊,這事我想了能有半年了!”趙紅波緊緊的盯着林強生,生怕他說個不字。

林強生看着他的眼神,看來這個事趙紅波是認真的,於是問道:“我想知道,這個廠子算是什麼性質的?”

趙紅波說道:“林老弟,你是想問這個廠子的所有權問題吧?”

“對,你是怎麼考慮的?”林強生點了點頭問道。

現在國家還沒有放開汽車生產許可,儘管國內這兩年建立了不少汽車廠,但都屬於地方引進項目,跟個人建廠完全不同。

趙紅波道:“這方面我也有考慮,我想着有兩條路可走!”

他拍了下大腿:“第一個,我現在就辭職,專門搞汽車廠,這個廠子就算是我自己的。第二個,我拉上玻璃廠的人一起建廠,算是集體企業!”

趙紅波問道:“林老弟,你覺得哪條路能走?”

林強生回憶了下,前世的那些汽車企業的老闆,其中吉利和比亞迪都是怎麼建廠的,以及日後是怎麼獲得汽車生產許可證的。

他想了想,對趙紅波說道:“我的建議是,一定要把企業的產權明晰了,廠子建起來後就要堅持的做下去,你要把眼光放長遠些,不能只侷限於國內,雖然現在國內市場很好,但是你沒有汽車生產許可證,早早晚晚上頭會是要拿着個說事的,所以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你也要往國外汽車市場發展!”

趙紅波急道:“那如果到時候廠子建起來了,轎車賣出去了,上面不讓幹,怎麼整啊!”他一激動連土話都說出來了,可見是真爲這事爲難。

林強生笑道:“我不是說了嗎,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讓乾硬幹不會啊?你把汽車做好了賣到國外去,可以出口創匯的項目,國家也沒有理由再卡你了,到時候怎麼的也能弄到許可證。”

他拍了拍趙紅波的肩膀,說道:“建汽車企業就得有不要臉的精神,要是臉皮薄什麼事上面一說不讓幹,來幾個人就把你糊弄住了,那可要不得!”

趙紅波連連點頭,說道:“對,林...”他想了想,這會醒過酒來了叫林老弟也有點不合適,於是舔着臉說道:“強生啊,我聽說濱汽和哈汽正在淘汰舊生產線,你看看能不能勻我一條,但哥哥我現在沒有那麼多錢買,賒賬行不行啊,等我賺錢了馬上還你!”

說這話,趙紅波就一肚子苦水啊!

雖然豐華玻璃廠已經是年產值上億元的大型企業,但是他一個廠長卻是隻有副廳級的待遇。趙紅波爲企業做了這麼多事,可以說爲發展殫精竭慮,管理着這麼大的企業,數千人的吃喝拉撒都由他負責,但相應的工資待遇卻與付出嚴重不符,現在他的工資也只有每月300多元錢,比工廠裡的大師傅還低,差旅費加上各種補貼每月再有個二三百塊錢,這就算是不錯了。

如果沒有比較也就不會有什麼想法,可是偏偏工業新區就在那擺着。

趙紅波發現,他的工資待遇和新區裡的那些民營企業家,根本不能相比,簡直天壤之別,這也是他想要辭職下海,創建企業的一個真實動因!

林強生沒有猶豫的點頭說道:“沒問題,濱汽和哈汽在今年年末就要淘汰掉4條生產線,勻給你兩條,其他的兩條生產線已經被一汽預定了。”

趙紅波連連點頭,哈哈大笑:“行,強生,改明我就寫辭職報告,這勞什子玻璃廠賺得少操心還多,我早就想不幹了,我要辭職我要下海,要第二次奮鬥了,就這麼定了!”

林強生囑咐道:“玻璃廠的生產不能停,質量不能下降,你要把廠子交給放心的人打理,別到時候掉鏈子!”

趙紅波點頭道:“這個你放心,我讓副廠長袁偉接我的班,他這個人比較可靠,我不在廠子的時候,都是他負責企業的日常生產!”

“行吧!”林強生點頭說道。

他們說的這個汽車生產線,實際上應該叫做組裝線。現在汽車生產越來越專業化,東星集團已經搭建起了完整的汽車生產體系,理論上說,任何一家汽車品牌只要下訂單,零配件生產企業就能把汽車所需要的部件生產出來,汽車身上的所有東西,完全由這些零配件生產商來完成。汽車廠要做的就是把運到的配件組裝起來,再賣出去,已經是非常專業並且模式化的一個現代工業過程了!

第706章 老美的防範第415章 做標準第950章 乍現三角債第539章 以色列人的先進技術第304章 揭露它的真面目第195章 精鑄專家姜不居第466章 事後收穫第167章 城裡城外第96章 專利是個重要的事第425章 好奇害死狍子第875章 切諾基風波第822章 哈雷戴維森第996章 阻擊日本?第612章 洋房公館第929章 掌握基因的知情權第147章 專利佈局第478章 以啓山林第161章 掌握核心動力第643章 嚴重的設計缺陷第356章 摩德納大學蘭博基尼實驗室第694章 高通第468章 謝瑩的進取之路第198章 毆打田超第287章 林強生出場第165章 改造五金廠第159章 汽車集團成立第427章 挺着第579章 昂貴的G36第58章 國禧手錶廠第888章 授權生產第931章 上帝之城第103章 100萬美元送不出去第232章 熱鍍鋅機組第216章 首長認可第536章 超級豪宅第730章 拼搏努力的何國源—ATI第172章 國家關注第1002章 西郊賓館第904章 獲得新生的兵工廠第50章 汽車改裝廠的提議第442章 支持與冷漠第568章 不爭第760章 令人垂涎的本田技術第676章 慈善拍賣會第896章 F1賽車的設計第220章 林強生的野望第214章 學技術來飛翔技校第84章 交易第726章 英特爾第969章 千島湖水源地第539章 以色列人的先進技術第733章 君子乘勢而行第140章 黃金泡沫第228章 衝突第943章 見面第737章 《二十年後-2005》第298章 國產工業的先天基因缺陷第78章 1979年的春節第422章 德國人來了第298章 國產工業的先天基因缺陷第744章 五角大樓找上門第236章 陽光開朗的姑娘們第11章 建設前奏第831章 擴充劇組第294章 工資調整的風波第142章 康柏第705章 哈迪·斯蒂將軍第213章 飛翔汽車駕駛學校第299章 國產工業的後天缺陷第809章 第二城市第258章 賣方市場第20章 廠房建成第241章 用錢狂砸,每年2億4千萬的研究經費夠不夠?第147章 專利佈局第987章 田建鵬出院第158章 來自SAAB的CEO第339章 法蘭克福車展第993章 華爾街之狼第355章 校長親自接見第327章 經濟整治第952章 制裁第810章 給你開開光第99章 標緻的高層們第184章 陳雷書記考察濱城汽車廠第743章 一個點子一個大產業的年代第254章 創業基金第922章 大紡織之夢第308章 連續降價康懋德公司信譽盡毀第344章 駿馬和蠻牛的對決第688章 波薩克夫婦第666章 基諾沙的汽車工人們第14章 開頭紅第128章 折扣連鎖店第229章 油耗中隱藏的大問題第468章 謝瑩的進取之路第495章 汽車大潮第611章 大驚喜第628章 設備第一第825章 劉曉慶、方舒、顧永菲第728章 侵潤式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