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MBB公司的MPC-75

bookmark

林強生只在家裡待了一晚,第二天就又和張鎮中乘坐飛機到了北.京,把他送上了飛往上.海的客機之後,就趕到了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見到了熟人副總經理牛新棠。

在84年的時候,牛新棠曾經同林強生等人一起到了美國格魯曼公司,就引進f14戰鬥機項目參與談判,他還先後參與了超7項目、殲八二改項目的赴美談判工作。

牛新棠也對林強生的來訪非常意外,問道:“小林,你這次來有什麼事情?”

好長時間不見面了,林強生問道:“牛總,現在的f14戰鬥機項目進展到哪一步了,美國是否年內能夠批准放行?”

“我只是副總經理,可不是什麼牛總!”牛新棠笑了笑,他遺憾的搖了搖頭,說道:“f14戰鬥機項目現在遇到了困難,美國政府的某些人士又出現了反覆,不願意讓我們得到f14這麼先進的戰機,而國內也由於外匯不足的原因,遲遲下不了決定,現在就是想達成協議也力不從心啊。”

不過他還是對林強生說道:“但是我們也不是白忙一場,美國人還是多多少少的讓我們接觸了一下f14戰鬥機,它與已經進行之中的殲八二改項目,倒是讓我們的技術人員有了親身參與美國軍機體系的機會,這也是很難的!”

“有收穫就好。”林強生感嘆的說道。

前幾年由於中越、中蘇關係緊張,軍事項目稍稍擡頭,現在中國外部環境向好,壓力驟減,國家又開始大力壓縮軍事建設發展經濟,很多軍事項目下馬,錢要用到刀刃上,與美國人共同研製殲八二改,接觸美國軍機研發製造體系,顯然比純粹的引進好得多。

林強生忽然想到,或許87~88年中越關係重新緊張起來,爆發南海武裝衝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到那時國內就有了增大軍事投入的動力,美國又爲了遏制蘇聯插手越南,對中政策繼續放鬆,到那時無論是f14或者殲八二改的進程都將會加快,又是一次機會。

思索片刻後重新回到眼前,林強生想起了正事,問道:“牛總,我想向您打聽個事,如今航空工業部哪位領導,對民用飛機的引進工作說得算?”

牛新棠驚訝的看着他,問道:“民用飛機,你問這個幹什麼?”

他想了一下,對林強生說道:“理論上是部長說得算,但是部長兼管其他部門,而實際主管業務的是幾位副部長,民用飛機這一塊的工作是歸何文志副部長管理!”

林強生好奇的問道:“現在也是何副部長負責麥道-82項目嗎?”

牛新棠點了點頭:“是的,麥道-82落戶上.海,他出了不少力,當初就是何副部長主管運-10的試飛工作,現在也是他主要負責麥道-82引進項目!”

看林強生低頭沉思,他有些疑惑的問道:“小林,你有什麼事,問這個幹什麼?”

兩人還算熟悉,林強生躊躇了一番,索性說道:“前幾天我到了上飛,見到了麥道中國的負責人張鎮中先生。您知道我也有一座飛機制造廠,東星航空工業公司,只是我們現在一直沒有項目,我邀請張先生到我那參觀。他給我指了條明路,讓我們發展支線客機,並且告訴了我一條重要消息,西德mbb公司計劃研發自己的客機,他建議我聯繫mbb合作。”末尾他還加了一句:“西德人也正在尋找合作伙伴!”

“原來是這麼回事。”牛新棠點了點頭說道。

林強生攤了攤手,說道:“我想,引進航空技術歸中航技管理,而航空工業部又是主管,於是我就來問問,打算接觸一下你們,還有何副部長,看看我們能否與西德mbb公司合作搞支線客機。”

牛新棠驚訝的問道:“mbb公司要自己搞支線客機,這個消息可靠嗎?”

林強生點頭:“應該是可靠的,我已經親自聯繫詢問了mbb航空公司總經理,他雖然沒有正面回答我,但是也沒有否認。

我認爲,自從空客成立以來德方就一直受法國人的鉗制,他們非常迫切的希望恢復自己的航空實力,西德無論是精密製造,還是材料工藝,都擁有雄厚的實力,而且這個項目成功後獲得歐洲適航證應該是不難的!”

牛新棠點頭說道:“你說得對,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那就太好了,我們可以好好爭取一下!”

他向林強生說道:“這樣小林你先等一等,我把這個事情通知領導,然後我們大家討論一下,看看能不能和西德聯合搞一搞,最起碼試探一下他們的想法也是好的。你放心,東星參加這個項目應該是沒問題的。”

他讓林強生留下了傳呼機號碼,如果有消息會立刻聯絡他。而林強生則想到了可以找一些人脈關係,也行動了起來。比如呂東,這位前航空工業部部長,先前他還到訪過東星集團,鼓勵他們多發展機電產品和參與普桑的國產化項目,對東星的發展很是支持,在濱城三大廠組建電氣集團的事情上非常支持林強生的想法。

牛新棠立刻向上彙報了這個消息,中航技領導在得知這個動向之後,馬上通過駐德國使館和駐德國公司辦事處,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

更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當中航技主動聯繫mbb公司之後,反過來mbb迅速而主動的邀請中國參加他們的客機項目,而且表現得非常熱情。

中國自“運10”下馬後一直希望再次進入噴氣式客機的製造領域,能有這樣的合作機會當然很高興。

中航技的領導們也很重視,往常都是中國人到西方眼巴巴的請求別人合作,但是現在自己還沒有表示什麼,德方就主動邀請合作噴氣式客機項目,連飛機藍圖都給中國發了一份,出乎意料的主動,這可是中方頭一回遇到!

mbb全稱爲梅塞施密特-伯爾科-布洛姆公司,其實它在航空界並不是一個新丁,在二戰末期他們就造出過噴氣式飛機。

這麼些年德方一直做爲法國人的附庸,這讓精於機械,工業底子深厚的德國人自然不甘心,利用冷戰和原德國雄厚的人才基礎,德國航空工業很快得到了復甦,到了80年代聯邦德國已經具備了相當強的製造飛行器的能力。

他們曾與荷蘭共同研製生產了vfw614短程客機(20噸、40座,不含駕駛艙的客艙長11.21米、寬2.66米、高1.92米),自行研製生產了多尼爾228和多尼爾328渦槳(渦扇)支線客機等等。在某些領域西德甚至還有些強項,比如精確的流體力學計算,大型精密件的加工,複合材料技術等。

而且,德國人還有着非常強烈的意願,雖然西德在a320項目(研製時間1982-1987年)上擁有超過37.9%的權益,但戰敗國的身份導致其影響力不如法國,所以作爲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卻連a320的起始用戶都不是,首個用戶依然是法國,德國人非常痛恨,這種外交地位的弱勢與七八十年代國力快速上升的西德極不匹配。

如此種種,西德自然難以接受,他們有太多的決定單幹的理由了。但畢竟是空客的大股東,西德人又不好明目張膽的再開發一款幹線客機,將明顯具有幹線潛力的mpc75打着支線的幌子,以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luo奔之路。

而客機自然是需要客戶的,同是爲了減少風險,那麼人口龐大市場廣闊,也有需要保存自己研製民機能力的中國,就成爲了西德最佳的合作對象!(。)

第575章 省發改委副主任王光美第556章 走出去,外面是片天第178章 零配件招標會(中)第606章 教訓姚錦雲第284章 狼來了第571章 個體戶第366章 民兵第498章 愛的人第674章 壟斷美國的廢紙業第873章 再見了,本田先生第769章 Capcom遊戲軟件公司第872章 超級引擎、F1第788章 覆滅第1008章 限制消費第439章 艾夢緹娜的人道主義精神第659章 諜影第258章 賣方市場第89章 找外國公司合作第192章 山道驚險第188章 汽車銷售公司(上)第614章 路娜堅持了一回第327章 經濟整治第394章 監視第487章 技術儲備第280章 被重視的IC設計第210章 女兒事第429章 精密工程第1章 江岸汽修廠第507章 交換加碼,瞄準石茶隼第496章 南非行第378章 一哥坐不住了第55章 現代化的洗禮第381章 底特律的惡性腫瘤第556章 走出去,外面是片天第916章 怪獸Monster第596章 狂瀾第221章 負數的外匯儲備第2章 想造車的領導班子第643章 嚴重的設計缺陷第833章 80年代美女第364章 治爛第383章 正確的選擇第428章 自行探索第339章 法蘭克福車展第968章 原始之地第127章 優質服務第138章 上崗分樓房第772章 死老外第742章 無價的短片第781章 滄州五人第378章 一哥坐不住了第220章 林強生的野望第173章 向大衆提供變速器第410章 東星通訊公司第792章 宮市長的大廈第818章 勞動密集型產業第810章 給你開開光第628章 設備第一第654章 AMC的窘境第582章 被挖人第755章 消失的貨幣第942章 安娜多芙第199章 雅閣第23章 女孩陳瑤第846章 國之重器第287章 林強生出場第141章 戰略級規劃第153章 大院出身的薛靈芸第957章 鍾大洲的擔憂第387章 地方接待第359章 身在他鄉有佳人第684章 爭論第801章 耿順詳的豬鬃廠第35章 1978,開始第798章 溫馨家宴第395章 不只是麻煩那麼簡單第244章 農村新變化第82章 給民航的建議信第420章 交換第542章 要逃的以色列女郎第195章 精鑄專家姜不居第700章 墨西哥姑娘麗奧莉婭第650章 林強生的狂想第316章 何超瓊第818章 勞動密集型產業第517章 佩萊哈克第14章 開頭紅第54章 落差第402章 令人震驚的年輕人第259章 花火第690章 硅谷傳奇第442章 支持與冷漠第164章 小零件大作用第984章 與市長觀點不同第755章 消失的貨幣第989章 美國糧食巨頭ADM進軍國內第463章 黑吃黑第570章 童年的味道第648章 本田宗一郎第56章 和父親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