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主導權

bookmark

林強生揮了揮手,對盧運模說道:“這沒什麼關係,設計嘛就要看得遠一點,不能只看到現在這塊市場,如果別家公司把飛機設計得大,那我們不是落後了嘛,中大型客機是種發展趨勢!”

施密特點了點頭,說道:“我非常贊同林強生的說法,我們董事會也是這麼認爲的!”

盧運模真的猶豫了,國內已經有了麥道-82這種幹線飛機,如果德國人的MPC-75真實意圖也是奔着幹線飛機去的,那麼這個項目很有可能會被航空工業部斃掉。

國內現在是絕不允許出現這種爭端的,先前的運-10,殲八和殲九,渦扇6與斯貝,多少個航空工業項目因爲這種事情而下馬,麥道-82絕不能和MPC-75產生衝突,自己必須要告知林強生這個事情的嚴重性!

林強生繼續看着圖紙,發現MPC75-100低密度佈局82座,高密度佈局104座。他記得前世商飛的ARJ21-700型支線客機,低密度佈局有78座,高密度90座。

現在國內組裝的麥道-82幹線飛機,最大載客數爲147座。而圖紙上的MPC75-200型低密度佈局107座,高密度則有着134座,還可以增長放大飛機,變爲真正的幹線飛機。

“在實際運營中往往只有提供廉價服務的航空公司會採用高密度配置,但是無論哪種配置,MPC75都是採用着32座位佈局,乘客的舒適性感受良好。

這是因爲,我們的MPC75客機選用了125英寸()的客艙寬度,平均每個座椅的寬度高達18.67英寸。”

接着他拿了兩種主流機型,舉例說道:“空客A320和波音737經濟艙的座椅寬度分別是18英寸和17.3英寸,從舒適性來說還不如MPC75。

除了座椅寬大之外,MPC75客機的過道採用了20英寸寬度的設計,比空客A320和波音737的19英寸寬大,寬大的過道除了造成較爲寬闊的視覺效果之外,還會減少上、下機旅客拉桿箱碰撞的問題,加快旅客的登機、下機的速度,減少客機的過站時長!”

林強生和盧運模對視了一眼,從雙方驚訝的眼神中都看出了對方的震驚。

盧運模作爲中航技的代表是瞭解世界先進飛機技術的,民機他也多有關注,而且在麥道公司進入中國時中航技就對民用飛機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從這些個圖紙數據上,兩人都看出了德國人對於這個MPC75可以說絕不只是一款中型客機那麼簡單,客機的單項指標都超過了同類型飛機,如果他們不想造大飛機才見鬼了,德國人的心思簡直已經寫在圖紙上了!

林強生說道:“看樣子MPC75是一款比麥道82還要寬大的客機,現在制約MPC75載客量的唯一因素,僅僅是客機長度不夠!”

“是啊,MBB的心思不小,林先生你要考慮清楚,這個項目必定需要很多經費!”盧運模激動的說道,同時點了一下林強生。

陳瑤非常疑惑,問道:“強生,這款飛機很先進嗎?”

林強生看了盧運模一眼,然後點頭對陳瑤說道:“德國人的心思不小,他們想造大飛機,這款飛機的數據看上去很漂亮!”

“哦,那什麼是大飛機啊?”陳瑤問道。

林強生說道:“大飛機很大,它在你面前就像大樓一樣!”

“啊?”陳瑤吃驚的想着,這麼大的飛機該怎麼造出來呢。

施密特等幾人說完了,才繼續道:“我們的MPC75-100擁有28.5米的機長,翼展爲29.7米,機高10.2米。發動機的選擇有寶馬和羅羅合作的BR715渦扇發動機、美國艾利遜的Gma3014渦漿發動機、德國戴姆勒奔馳的PW/MTURTF-180、美國蓋瑞特TFE742、法國的CFM-M123。”

林強生問道:“這些發動機還都是紙面上的計劃吧?”

施密特點頭說道:“是的,但是這些公司都有很雄厚的實力,研發出可供MPC75選擇渦扇發動機並不困難!”

“只是個時間問題,你繼續說吧。”林強生道。

施密特拿出一張圖紙和資料“對於地面勤務這一塊我們也做了精確的計算,完整的主基地維護控制在25分鐘以內,包括飛機接近廊橋開門、下客、卸載行李貨物、清倉檢修、補充貨架、補充油水、裝載行李貨物、新旅客登機、關門準備起飛——25分鐘。我們的設計保證了最有效的週轉率,我們可以做到最大化的降低運行成本。而對比md87系列需要50—60分鐘,波音737—500系列需要40—50分鐘來看,我們的MPC75一定會受到各家航空公司歡迎的!”

“嗯哼,希望如此。雖然這是德國專業技術才能達到的水準,就像是汽車廠家給出的理想耗油率一樣,但25分鐘的地面勤務時間真的是很令人驚訝!”

林強生點了點頭,對德國人對地面維護的這方面的周到想法,他沒有什麼意見,現在波音和空客都在地面勤務上做文章,波音飛機是出名的好維護低成本,要想和這些成熟的主流飛機競爭,就得有着相同的好維護的特點。

一開始他還以爲德國人設計的是尾吊佈局的飛機,結果看到了模型和圖紙才發現人家的這個也是翼吊。

這時就聽盧運模說道:“這種客機能不能改成尾吊,我們中國現在組裝的麥道82也是尾吊,這種發動機佈局不但噪音低,而且飛行更穩定,你們MBB是否考慮過這樣的佈局?”

施密特點頭說道:“尾吊確實有你說的這些個特點,但是我們考慮着現在翼弔客機纔是主流,而且在維護方面更節省時間,如果中國方面確實有需求的話我們雙方可以再重新設計尾吊機型。”

“那就好!”盧運模點了點頭。

林強生卻擺了擺手,對兩人說道:“這款飛機現在的設計就非常好,不用再搞尾吊了,畢竟翼吊纔是主流!”

“這,那好吧!”儘管盧運模還有些想法,但是看林強生的態度恐怕難以改變,其實他也就是想要問一問,對尾吊還是翼吊也不是很堅持,只是考慮着國內現在正組裝着麥道82,兩者如果有些共通點的話可以有效的結合起來,對中國的飛機設計人員會有幫助一些,和德國人學習以後自己再搞這種機型就簡單多了。

施密特又拿過來一份圖紙和材料書,標着“複合材料運用”,他向兩人說道:“我們在MPC75的起落架艙門和地板上都用了複合材料,在機翼、垂尾、艙門和機頭整流罩也都大面積採用了複合材料代替,還有升降舵、方向舵和客機受力較小部件都選用複合材料,我們整架飛機的複合材料佔總重量的20%,即使進入新世紀,MPC75依然是民用客機技術的領導者!”

盧運模非常震驚:“目前世界主流客機的複合材料佔總重量都在5%左右,比如波音737,你們這個MPC75竟然有20%的重量比?”

林強生問道:“這個水平就是很先進嘍?”

盧運模:“據我所知,複合材料應用也代表着客機技術水平的先進與否,使用比例超過總重量的15%,怎麼都算是先進飛機的行列了,20%的比例恐怕是最高了!”

施密特點頭:“不錯,我們有能力達到20%的複合材料比,這是沒有疑問的!”

林強生哈哈笑了,連連說道:“好好好,發展民用客機必須對準未來市場,把技術指標定的先進一些,沒有什麼不好。”

桌子上的圖紙和材料基本介紹完了,盧運模馬上對施密特問道:“這些資料,我們可以帶走嗎?”

施密特抱歉的說道:“你們可以在這看,但帶走是不允許的,也不允許照相!”

盧運模道:“那請提供一部電話,另外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研究這些資料,就在這裡!”

施密特點頭說道:“OK,一部電話,圖紙資料都留給你們,沒有問題!”

施密特說到做到,一部電話馬上被扯了進來,盧運模拿出筆和本,記錄着圖紙和資料上的數據,施密特也沒有阻止。

盧運模給國內打了個電話,現在德國時間是上午10點多鐘,而中國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四五點鐘。

資料上的數據都通過越洋電話,由盧運模親口報給了國內,然後國內的工程師在和他探討一番。

也許林強生剛纔還沒有認識到這些技術處於什麼水平,但是隨着盧運模和國內的溝通,他馬上就瞭解了MPC75到底是一架怎樣先進的飛機。

林強生出了門,找到了等候在外面的施密特:“施密特,我決定了,我要成爲MPC75的第一個用戶,我要訂購一架作爲公務機使用,你們什麼時候能造出來?”

施密特來不及反應,林強生的跳脫令他更加震驚:“什麼,林先生您想現在就訂購一架MPC75?”

林強生認真的說道:“對,我一直在猶豫着是否買一架商務機,但是覺得市場上的那些都不是我喜歡的,我就看中MPC75不錯,夠大!”

陳瑤也跟着走出了會議室,問道:“強生,他們不是還沒有搞出來嘛!”

施密特也說道:“林強生,現在MPC75還只存在於紙面上,如果您真的決定與我們合作,那我就必須得告知您,想要完成MPC75的研發製造,經我們計算整個項目需要投入12~14億美金!”

“呀,這麼多!”陳瑤捂着了小嘴,驚訝的道。

“經費額度跟我們預想的也差不多,只是現在,唉...”盧運模也走出了會議室,他猶豫的看了看林強生,欲言又止。

林強生向兩人點了點頭,然後對施密特說道:“我可以調集7億美金,你們負責籌集另一半?”

施密特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馬上說道:“可以,德國政府會給我們低息貸款,我們MBB出剩餘的研發資金完全沒有問題!”

盧運模已經驚訝的看着林強生,不敢相信,這個小子哪來的那麼多美金,這可是7億啊!

而施密特卻接着說道:“我們把這項爲期10年的宏偉規劃,分爲三步進行:第一步是爲期兩年的市場調研和計劃可行性研究;第二步是三年的預發展階段;第三步是五年的飛機研製階段,MPC75客機預計會在1994年飛上藍天,而後飛行測試還需要兩年!”

“十年計劃,整整一代人了!”林強生點了點頭,沉思了好一會。

施密特緊緊盯着他臉上的神色,而盧運模和陳瑤都緊張的看着他,前者生怕林強生不經考慮就說出一些荒唐的決定,而陳瑤就是純粹爲了緊張而緊張,丫頭還不知道14億美金的工程是個什麼概念。

就在這一刻,林強生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感覺對他的東星集團來說很重要。

他的企業是外資來着啊,東星完全可以撇開國內的什麼中航技、航空部,自己來搞啊。

他在國內組裝製造飛機,難道中國領導人還會不歡迎嗎,管他各家單位什麼態度,他纔不在乎!

想到這裡,林強生差點大笑出來,看着施密特伸出了自己的手和他相握:“施密特,我們現在就可以成立合資公司了,股份各佔50%!”

施密特還有些疑惑的問道:“林先生,您保證出一半研發費用?這可是7億美金的決定!”

林強生說道:“我的資金大部分都投資了日本股市,還有日本房地產,但還是可以抽調出7億美金來的,這個我一會可以給你們出具一份資產證明。”

施密特和林強生重重的握了握手,說道:“那好,我們現在就可以談合資公司的事宜!”

兩人相視而笑,可盧運模卻在旁邊驚訝的叫道:“林先生,你怎麼能私自做主,我們中航技的人和西飛的人還沒有到德國呀!”

林強生轉頭看着盧運模,無所謂的說道:“盧先生,他們來了就直接參於項目好了,到時我會委託中航技和西飛參於MPC75計劃。”

盧運模驚訝的看着林強生,彷彿對方的想法極爲荒唐可笑一樣:“可是你不能現在就籤合同啊,中航技和西飛纔是主導!”

林強生驚異的瞅着他,問道:“你們是主導,那誰出錢?據我所知,航空工業部現在把大部分財力都用到了麥道-82項目上,他們作爲中航技的直管上級單位,會出錢給MPC75項目嗎?”

“這個..我們...”盧運模驚呆了,張口結舌,他敢肯定航空工業部絕不會出這個錢。

林強生陡然目光嚴肅的看着盧運模,毫不妥協的說道:“我東星集團投資這個項目,當然是由我來做主!”(。)

第816章 1985年的雪第350章 GE的監察人員第259章 花火第824章 在春晚上植入廣告第871章 本田宗一郎到訪第450章 把妹妹送給你!第401章 重量級情報第471章 401工程第635章 葉家広東第337章 拿什麼拯救你第907章 職工獎勵金制度第756章 空手套白狼第848章 林強生的飛機夢第445章 開拓東南亞市場第190章 廬山戀第81章 上機第627章 務實和激進第530章 “雕刻匠”戰鬥機第232章 熱鍍鋅機組第702章 荷爾蒙第921章 倔強的劉書倫第209章 心裡真想第664章 林強生的金融家第460章 黃家的準備第233章 令人震驚的一張照片第891章 在所不惜第329章 女警花童小敏、痞警鐘大洲第319章 東星物產第53章 金屬材料研究所第271章 怒火第928章 四大糧商第959章 年產值2億元第646章 本田家的長男第476章 選擇第264章 京城出租車公司控制權之爭的開始第333章 廝殺第406章 體積小質量輕打敗大哥大不是夢第922章 大紡織之夢第221章 負數的外匯儲備第906章 杜雪的心意第200章 參觀哈飛第269章 電影級廣告第693章 來自中國的建築工人第543章 姚錦雲受傷第98章 咖啡館中的見面第98章 咖啡館中的見面第60章 七個大姑娘第645章 精益求精的LS400第169章 風雨第137章 底特律車展第426章 這一方水土第836章 路其道第591章 濱城電錶儀器廠照相機分廠第133章 永遠不回頭第565章 稀土戰略儲備第506章 南非航空工業的短板第128章 折扣連鎖店第55章 現代化的洗禮第528章 美味的日本料理第214章 學技術來飛翔技校第407章 小巧的驚人第899章 本田的黑科技第416章 遇到自己公司的出租車第666章 基諾沙的汽車工人們第631章 新汽車品牌“標記”的誕生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869章 商飛成立第683章 AMX美式肌肉車第248章 建立公司員工學習制度第10章 二把手參觀新車第386章 燕趙大地第435章 美國人的防範第741章 空頭支票第21章 要往廠裡安排人第257章 兩項重要技術第422章 德國人來了第286章 東星SH基地開創第310章 再見宋長有蔣金平史翠珊第942章 安娜多芙第927章 原料決定未來第681章 繞不開的話題第170章 日內瓦車展第308章 連續降價康懋德公司信譽盡毀第106章 里昂第434章 捐資助學邁進教育產業第308章 連續降價康懋德公司信譽盡毀第345章 蠻牛的定位第130章 熱辣第944章 猜測第74章 青工鬧事第864章 價格低廉的礦產時代第237章 你懂的第973章 你是哪個部分的第12章 汽車廠建設小組第98章 咖啡館中的見面第67章 翻騰的浪花第784章 厚臉皮第328章 線人情報第216章 首長認可第547章 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