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集結航空人

五天之後,中航技代表團團長江同和林強生一起乘坐飛機到了上.海,又轉機回了北.京。

這次到訪mBB讓雙方收貨巨大,德國人的合作誠意十足,並且誠摯的邀請中方人員參加研發項目,往常歐美封鎖禁止高科技技術流入中國,而這次他們卻向中方完全敞開,這可着實出乎了中方的意料。

中航技在漢堡成立了工作室,在郊區租了一套鄉間別墅,供給中方代表團使用。

林強生和江同迅速的趕回了中航技,與公司領導們開了個座談會,大家的反應熱烈,都覺得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德國人出乎意料的邀請中方參與民機項目的研發,這可是個大好機會。

中航技總經理張愛萍高興的對林強生說道:“林先生,東星集團參與mPc75項目,我們中航技是支持的。領導人也說過民用飛機可以合股經營,我們覺得這個決策很對,歡迎東星集團參加中國航空業這個大家庭。同時,我相信我們兩方合作一定會事半功倍,中國的航空技術有很深厚的基礎,一定會在項目中起到很大作用,你找我們算是找對人了。”

林強生笑道:“張總,我也是這麼覺得,實際上我就是看重了國內上萬名航空產業工人,還有衆多航空製造企業,專業研究所。我有資金,你們有人才,正好互補啊!”

衆人大笑,張愛萍連連點頭說道:“的確互補,你們從德國前方傳回了消息,我們這邊就已經開始組織人力了。”

他頗爲豪氣的揮手說道:“我們已經聯繫了北航、西工大、沈飛、西飛、上飛等等航空企業研究所,讓他們馬上選撥人員,我鄭重向你推薦這些單位參加mPc75項目,一會我把專家、技術人員名單給你,這些人都聽你調配,希望你好好善待他們!”

林強生拍着胸脯說道:“沒有問題,您放心吧,我承諾參加mPc75項目的所有人員工資一律提高2倍!”

衆人驚訝的看着他,張愛萍同樣吃驚的說道:“這可是你說的,說話算數!”

林強生哈哈笑道:“這個我還能做到的,希望中航技多多的向我推薦航空界優秀的專家和人才!”

“這可太好了,你不知道現在國家困難啊,好多研究院所都揭不開鍋了!”張愛萍大喜的說道,在場的人也非常激動,連江同都沒想到林強生會做出這個決定,他可是知道下屬企業研究所,有的非常困難,很多人員都各找出路去了。

會後張愛萍親自送來了名單,並向林強生親自介紹,名單中有西工大的第一個洪堡學者、飛機系教授諸德培,中航技推薦他擔任了mPc-75項目中方總設計師。

此外還有航空界著名的動力專家吳仲華、馬鳳山,還有空氣動力學家沈元,航空學專家季文美,力學、結構振動專家張阿舟,航空專家胡溪濤,業內首屈一指的結構強度專家黃玉珊教授和付祥炯教授等等。

當然,這些專家學者每一個都是院士一級的人物,每一個也都是航空教育家,桃李滿天下。

張愛萍尤爲介紹了胡溪濤等人,1981年胡老擔任了航空工業研究院的副院長,82年調任航空工業部任飛機局局長,1984年他寫給中央的一封關於大飛機發展方面的信件引起了重視。

1985年胡溪濤離休後也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大飛機制造事業,1986年他與北航校長沈元、南航校長張阿舟、西工大校長季文美,聯名向286同志上書《千方百計儘早提供和使用國產幹線飛機》,四位老專家也因此獲得了“航空四君子”的雅稱。

已經退休在家的胡溪濤對於祖國發展航空事業的心情非常急迫,他從1984年開始先後多次諫言多方奔走,中國要製造自己的大飛機,不能完全依賴國外。

可是這幾年卻眼看着運-10下馬了,轉而開始和麥道公司合作組裝麥道-82,這種讓自己的大飛機下馬,研發團隊解散,完全依賴國外的做法讓胡老極爲失望。對於這種做法他很不認同,看在眼裡急在心中。

中航技開始召集mPc75飛機項目的研發人員,胡溪濤很快就得知了消息,並且主動趕了過來詢問情況,項目組徵求了胡錫濤的意見後,也就把他算作了主要人員之一。

而胡老也是這些人當中最積極的一個,他還親自打電話告訴了另外三名校長,邀請他們關注甚至加入中德mPc75中型支線客機項目。

雖然德國人搞的是支線飛機,但是據他看到的資料,覺得這款飛機的技術非常有前瞻性,發展前景很好,中國的大飛機眼下是搞不成了,但是中型飛機搞好了也就是給大飛機打下基礎了。

щщщ★ Tтka n★ co

聽說這次是由東星集團參與,四人在瞭解了一番項目的投資情況之後,毅然的參加了項目組,而且還帶上了他們的學生,帶着課題前來。

...西北某飛機研究所,陳迎春正坐在桌子上思考着他的未來,有要好的同事走進了辦公室,看沒有旁人,上前打斷了他的思緒:“迎春,你想什麼呢?”

陳迎春搖了搖頭:“胡思亂想而已,沒什麼要緊的。”

要好的同事低聲問道:“聽說了嗎,上級單位要在所裡招募民機研發人員,你是氣動方面的能手,很可能把你調過去呢!”

同事羨慕的話語讓陳迎春也有些心動,但他緊接着搖了搖頭說道:“我是軍機項目出身,能去搞民機嗎?”

同事嘆了口氣說道:“嗨,現在的603所哪像以前啊,所長巴不得把人都派出去賺外快呢。我聽說這回西飛和咱們所都要參加這個民機項目,你說會不會是麥道-82啊?”緊接着他又搖了搖頭:“可是上飛那邊的人多着呢,也用不着咱們吶!”

陳迎春也挺納悶,不知道這回是哪家的民機項目,不過他也挺想參與的,畢竟現在國防經費越來越吃緊,所裡現在處於沒有項目沒有資金的狀態,大部分人員都沒有項目,連工資都發布出來,而民機無疑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西飛和603所等單位接到了中航技發來的協作要求,文件中要求他們參與中德mPc75中型客機的研製計劃,這可謂是雨中送碳,讓渴求經費的衆多航空企業院所高興不已。

兩家單位立刻集結了自己的精英團隊,立刻趕往了京城。這些人當中就有很多後來在國內大大有名的大飛機領域人才,其中就有c919大飛機總設計師吳興世、總工程師吳光輝、大型運輸機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等人。

真可謂是人才薈萃,他們此時還沒有後來那般輝煌,但是這麼多航空業認識聚集到了北.京,無疑吸引了國內衆多相關領域企事業單位的關注和好奇。(。)

第176章 排憂解難第199章 雅閣第531章 彌補差距第42章 牧馬人 vs(202)第768章 稻川會第922章 大紡織之夢第357章 學習助手第942章 安娜多芙第998章 汽車代工第502章 大亞灣石化工程開幕第745章 高新科技防禦計劃第713章 灣灣精英好多第186章 鄧老來參觀第648章 本田宗一郎第91章 艾瑪的超短裙第485章 向國內航空工業拿技術第674章 壟斷美國的廢紙業第805章 呂東的到訪第798章 溫馨家宴第646章 本田家的長男第600章 明天會更好第766章 對着幹第833章 80年代美女第430章 飛機計劃第374章 以技術的名義第67章 翻騰的浪花第458章 裝備武器第897章 歐洲車壇揚名第733章 君子乘勢而行第638章 收購美國第四大汽車製造商第947章 佔礁船臺第997章 斯柯達,我來了第835章 助她一臂之力第170章 日內瓦車展第21章 要往廠裡安排人第102章 第二次石油危機第980章 超強巨風第236章 陽光開朗的姑娘們第67章 翻騰的浪花第805章 呂東的到訪第245章 合資五金廠第801章 耿順詳的豬鬃廠第667章 失業工人第644章 紐約車展第491章 中醫漢方醫韓醫第46章 兩個軍人第762章 痛苦中的日本中小企業第235章 我不第809章 第二城市第292章 獎金薪水紛至沓來第315章 大訴訟第342章 車展上的各家風采第674章 壟斷美國的廢紙業第841章 一廠兩家合資品牌第776章 蘇岩礁搶佔計劃第524章 貝爾直升機入囊第103章 100萬美元送不出去第476章 選擇第822章 哈雷戴維森第996章 阻擊日本?第46章 兩個軍人第509章 楊萬立的驚訝第446章 中國製造不行?第79章 縱火事件第656章 激進的皮埃爾第252章 哈汽的雅閣第725章 戈登摩爾和安迪葛洛夫第521章 感受麻省理工第507章 交換加碼,瞄準石茶隼第102章 第二次石油危機第619章 丈母孃的盤問第232章 熱鍍鋅機組第77章 倒匯第693章 來自中國的建築工人第311章 謹慎對待房地產危機第312章 知己知彼第861章 悉尼行第556章 走出去,外面是片天第356章 摩德納大學蘭博基尼實驗室第210章 理念不同第159章 汽車集團成立第336章 未走過的路第736章 工業光魔第562章 本土“家樂福”第879章 汽車生產許可證第705章 哈迪·斯蒂將軍第25章 報名高考第424章 坦誠的態度第210章 女兒事第111章 談判計劃第775章 大連造船廠第985章 師旭平到來第618章 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第105章 衝啊第830章 86年春節的新氣象第562章 本土“家樂福”第754章 丸之內第399章 一個有大力量的豬隊友第291章 原型芯片第357章 學習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