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風在回去的路上一路鬱鬱寡歡,甚少言語,不知不覺中已經走到學校門口。老師宣佈解散後,209的四人都是先後回了宿舍,想把今天的金工實習自己先消化下,在互相交流下。各自整理完筆記本上的內容後,就開始了各自說起了今日的見聞和感受。
楊輝第一個冒頭“今天才知道數控機牀的編程功能是如此的強大,三軸的立式加工中心可以完成全部的銑削鏜磨工作,效率上讓人歎爲觀止。”“數控機牀怎麼強大嗎?精度怎麼樣呢?今天帶我們的鉗工師傅可是說了數控機牀在精度不高達都達不到一絲,而他師傅可以達到1絲甚至更低。”
楊韋問道。“這個我問過,聽萬師傅介紹說,那臺數控機牀基本上可以達到10絲左右,如果是新機臺的話可以更高,達到幾個絲是不成問題的,至於能不能到一絲的精度,我還真不好說,東風我看你練習完後一直和萬師傅在那聊天,你知道嗎?”楊輝轉頭問陳東風到。
陳東風見三人都看向了自己,自己琢磨了一下說:“數控機牀和普通機牀就精度而言,肯定是數控機牀要高的,至於帶你們的鉗工說的更高的精度,是因爲只有經驗非常豐富的老鉗工纔可以做到。大多數情況上老鉗工是人工進行磨削的,質量很不穩定,效率很有很大的問題。
而且校工廠的只是二手的三軸數控機牀,精度調校的不好,如果是新的四軸五軸加工中心,那它的精度可以更高,加工的零件可以更加複雜,比如S型或異形構件。”“那我們現在有這些數控加工中心嗎?”三人聽了急急忙忙問道。
“很遺憾,我國的數控纔剛剛起步,聽黃老師說已經從國外引進了一些技術了,但是這是一個漫長的艱鉅的工程。而且西方是對我國禁運的,不要說五軸不會給我們,就是四軸我們也很難得到。”陳東風把從黃恆和萬師傅那裡聽到的一點點的告訴了他們。
三人聽了之後,和陳東風一樣都是憂上心頭。過了好一會兒,還是楊輝這個樂天派先走出來,他站起來:“手一揮,同志們,戰友們,主*席教導我們不是西方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方。現在西風較烈,但最終還是東風會笑到最後的。主*席還說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十年內完全可能。事實上不也是做到了嗎,難道數控機牀比兩彈還要困難。大家共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
唐昌宏作爲209年級最大的老大哥:“依次拍了拍大家,歷史是人們創造的,我相信中華家的人不比別人笨,別人能搞出來的,我們也一定能搞出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們打起精神給來,一會還要去圖書館複習。”這個時代的中華家的人都憋了一口氣要證明自己不必老外差,沒有毛熊國的援助我們依然搞出了兩彈一星,工業成就斐然,現在中華家和西方關係緩和,但是資本主義依然對我嚴防死守,關鍵設備關鍵武器是不會提供給我國的。
現在大家的這種憂國憂民,想爲國家奉獻的精神是這個時代所有有識之士的烙印,它深深的烙進了他們的心裡。
按部就班的,209學習小隊開始了複習功課,參加金工實習的生活。陳東風這兩週的時間的收穫還是很大的,不僅僅把即將要來的期末考試科目複習了一遍,還把上學期的內容又撿了起來溫習了一次。金工實習期間,209的小夥伴們通過相互交流,瞭解了車、鉗、銑、磨、焊、鑄、鍛、刨等工種,讓他們瞭解了機械知道的一般操作,也對機械原理理解的更加深刻,尤其是數控機牀展現出來的統治力,讓他們深深着迷。在兩週的實習後,他們帶着滿滿的收穫離開了那裡,當然一篇金工實習報告是少不了的。
陳東風覺得自己應該着重寫下對數控機牀的理解和認識。這段時間他看了不少機械類的雜誌,裡面或多或少的都提到了數控機牀在未來的光明前景。
當然他也查看了下相關的論文和文獻,雖然有些是全英文的,他看的磕磕巴巴,效率低下甚至不明所以,但硬是靠着查閱英文字典和請教老師,他把這些機械方面的比較前沿的動態都瞭解的七七八八了。所以陳東風這篇金工實習報告着重點不在心得感受等套話上,他準備寫一點自己的所思所得,故他的這篇報告題目是《金工實習報告——數控機牀的認識》。
首先是提到了數控機牀的基本概率,數控技術、數控系統和數控裝置的具體作用。然後具體列出了數控機牀的繁多種類,及其大致應用。最後是誤差控制在數控機牀裡的重要性,他從機牀自身誤差、加工工具誤差和設計工藝誤差這三個方面來敘述。
當然其中的加工工具和設計工藝方面他沒有敘述太多,只是把其中的具體實際問題反應出來,他想展開篇幅的還是機牀自身誤差,因爲這除了是在機牀安裝中可以通過調校來改善精度情況,也是可以在此基礎上通過一些數學模型來優化工件或者刀具的移動來達到提高精度的。他在後面簡單描述了現在常用的兩種消除幾何誤差的辦法,並且做了比較給出了相應的數學模型。
第一種是通過誤差合成公式將誤差進行計算的單向的誤差合成補償法,第二種是一通過預測誤差的數值直接進行誤差補償的誤差直接補償法。但是單向的誤差合成補償法的具體操作是線通過直接測量法對機牀產生的各部分的原始誤差進行計算測量,得出單項原始誤差值,再通過公式計算,得出機牀生產時出項的總誤差並對其進行誤差補償。
而誤差直接補償則是要求生產操作人員在生產中能夠準確的測量機牀在生產時所產生的矢量誤差,進而對每項誤差進行分別補償,這就對生產中的操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誤差控制效果會比第一種好。陳東風洋洋灑灑的寫了四千多字,然後交給老師,他沒想到的是這篇爲了這兩個學分而寫的報告竟然會讓他引起大牛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