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鎧希望把自己的觀點,或者說是他的先進理念推廣到這時代代表統治階層的讀書人當中去,而最好的辦法,自然還是要向同爲讀書人的趙烈文請教。
老趙微微一笑,這秦烈風做事的魄力確實讓他也頗爲驚訝,就拿這書來說,經過清流名士張佩綸的潤色後,這書可以說已經非常完美,但是……要讓這書真正受到各省的讀書人重視,這絕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不過,卻是完全可能的!
“烈風,此事說難確實很難,說容易的話……其實很容易”,他忽然打了個哈哈,笑嘻嘻的看秦鎧一眼,這才道出了他的答案,“其實,烈風你早已開了個頭,而且是個非常不錯的題跋,何不讓他繼續下去!”
秦鎧沒聽懂趙烈文的謎題,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了,老趙說的這個法子,說白了真是太簡單、太有效了,而秦鎧手上恰恰有這樣的資源,清流名士就是這時代的一個符號,而其中最有成就的自然當屬張佩綸、張之洞了。
只需由張佩綸出面,邀請那些地方大豪,出些個銀子,替秦鎧在把這書潤色潤色,有空有閒的這些大佬們未必給秦鎧面子,但是張佩綸這樣的儒學大腕的面子,那是自然要給的,有這些地方上文壇的頭面人物參與,這書要進入各地的阻力可謂是大減!
秦鎧暗贊老趙的手腕之時,這事情自然也就做了甩手掌櫃,到了七月間。這冊經過數位地方名士潤色後、講述歐洲諸國發展史的書籍,已經通過數位地方文壇名士的推薦,很快進入了沿海諸省。
正在秦鎧異常專注於自己在兩廣的發展時。一封被標明瞭最高緊急情況的電報送到了總督府的桌案上,秦大總督拿起來看了看之後,卻沒有絲毫要立刻處置的意思,只是讓親兵把這份公文轉送水師提督呂翰那邊。
旁邊的趙烈文自然也看了電報的內容,這是由馬尾海運設立在東亞緬甸首府仰光的貿易公司發出的,這個秦烈風這次又是先知先覺,在半年前就往當地派駐了軍官負責收集情報,並且與緬甸貢榜王朝年輕的國王西保也似乎建立起了某種程度的聯繫。
而現在這份情報就是緬甸爆發戰爭的消息,英國人在佔領印度後。就對毗鄰之地的緬甸覬覦已久,並且分別在1828年、1852年發動了兩次針對緬甸貢榜王朝的殖民戰爭,兩次戰爭都是以緬甸人失敗而告終,英國人藉助兩次戰爭佔領了下緬甸大片的土地。
而貢榜王朝依舊佔據了上緬甸大片土地,作爲英國人連接印度和馬來亞殖民地之間的一個重大障礙,已經被英國人視作眼中之釘。一旦佔領緬甸之後,整個孟加拉灣直到馬六甲海峽的大片重要水域就成爲了英國人的海灣。這對於一個海軍無比強盛的英國來說,這絕對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英國人最初在堅船利炮的支援下,試圖和貢榜王朝建立某種程度的宗主國關係。並且簽訂使用緬甸沿海港口的不平等條約,不過這意圖顯然被緬甸方面拒絕了,緬甸人拒絕的理由十分簡單,他們已經有一個穩定的朝貢國——中國。
而最初的英國人對於這個滿清統治下虛弱的清帝國已然心存畏懼,所以在第一第二次的英緬戰爭後。佔據下緬甸沿海大片城市後,同時逼迫緬甸人開放了拉布達若、單老兩個重要港口,使得緬甸航線與馬來亞完成了鏈接,考慮到吞併緬甸可能造成與清帝國的敵對態勢,引起貿易上的問題,所以在鴉片戰爭後的30年間一直以蠶食上緬甸的爲主,而並未述諸武力。
在丟了下緬甸後,仰光的貢榜王朝開始向清廷求助,不過滿清政府可沒有閒工夫去管這個與雲南接壤的藩屬國,不過宗主國的面前卻還是要的,就下令雲貴總督派兵入駐緬甸,不過,在幾年前中法之戰後,雲貴總督岑毓英早已把兵力抽調一空,保住自家地盤,可比這個緬甸藩屬重要的多。
而清政府在中法之戰中,雖然取得了空前的勝利,但英國人總結清軍前期的一敗塗地和導致法**隊徹底敗退的誘因後,一致認爲,那是法國海軍指揮上出現了重大的疏漏和失誤所致,否則怎麼可能讓當時僅有一艘新戰艦的南洋水師後來居上。
而最終南洋水師與法國遠東艦隊在基隆港外的決戰,也讓英國人心存顧忌,不過很快清廷就裁撤了南洋水師,不過之後遠東的那位外交強人李中堂大人又大舉籌銀要擴大北洋水師,這一切,在英國人看來,應該是中國內部的政治鬥爭所致。
而在近30年對上緬甸的蠶食後,貢榜王朝對上緬甸地區的控制力也大爲下降,加上上一任緬甸王敏東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卻因爲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改革非但沒有取得成功,反而大幅度動搖了貢榜王朝的根基。
不過在1879年,敏東死去後,年輕的繼任者、新的緬甸王西保上臺後,聽從了大臣們的意見,廢除的部分改革條款,不過,外有英國人的壓迫,內有舊貴族的反對,貢榜王朝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
不過,幾年前出現在仰光和拉布達若的一箇中國巨大船隊似乎帶來了一些希望,很快,這支過來貿易的中國船隊以看得見的驚人速度迅速壯大。
一年前,船隊的指揮、一個朝氣蓬勃卻又態度嚴謹的中國水師軍官,他帶來了來自東方宗主國南洋大臣秦鎧的公文,重申了中國與緬甸的宗主國關係,同時緬甸王西保支援了500支先進的西式後裝步槍,其實是在中法戰爭中南洋軍隊繳獲夏什普m1876後裝針槍。
得到武器支援後,緬甸王西保對於維繫統治立刻信心大增,一直來以緬甸這麼個落後的東南亞小國,毫無軍工產業,甚至都沒有購買武器的渠道,即便有西洋商人來買賣武器,那都是些幾十年前的老貨色,而且價格貴的離譜,簡直就是落井下石。
緬甸王西保自然十分重視與這位南洋大臣秦鎧的聯絡,派出他親信的丞相孟計陪同這位來自中國的水師軍官,趁機套到了不少重要的消息,很快,他就瞭解到,這位南洋大臣秦鎧竟然是帶領中**隊擊敗強**國艦隊和法國遠征軍的中國將軍,他立刻提出請南洋陸軍代爲訓練緬甸軍隊。
不過這個提議被對方婉拒了,對方提出先應該答覆南洋大臣的公文,之後才能考慮緬甸方面的要求!
對於這個緬甸幾百年來的宗主國中國,西保的信任自然遠甚於那些金髮碧眼的西洋人,畢竟緬甸立國數百年,之年雖然與清國也有小規模衝突,但是,中國從未正式干涉過緬甸內政,這藩屬國的權益那是得到了真真切切的保證。
而秦鎧對於緬甸王的要求也很簡單,你丫現在就是掉井裡瀕死的貨,這落井下石,咱可不幹,因爲那事情完全沒好處,要我南洋水師繞過漫長的馬來亞跑你這旮旯來,咱纔不幹……當然,其實只需登陸泰國,從陸地上就能很快到達緬甸境內,不過,這都不是秦大總督想幹的,吃力不討好,絕對不可以。
緬甸人很快就答覆秦鎧的公文,再次確認了緬甸是中國藩屬國的事實,同時,緬甸王西保以國書的形式再次向南洋大臣秦鎧提出請清**隊保護緬甸國的要求。
當然,這封國書,秦大總督半年前就原封未動就讓人送進了北京的軍機衙門,至於軍機衙門裡的章京根本沒把這遙遠藩屬國的國書當回事,直接就石沉大海,一個浪花都沒翻起來。而英國人對緬甸正式入侵,相比原本的歷史上,也稍稍晚了一年。
這其中的重要原因,自然是中法越南戰爭、中俄外東北戰爭中,清政府取得的一系列勝利的原因,加上北洋水師成軍,遠東地區最強大的兩艘鐵甲艦服役,這一系列的軍事力量的變化,導致了英國政府在緬甸問題上更顯小心謹慎。
而且,這一次英緬戰爭爆發的誘因,卻不是原本歷史上那般,由英國人主動挑起對緬甸的進攻,就在戰爭爆發前,英國人還在考慮是否有吞併上緬甸的必要。
就在7月初,靠近下緬甸、親英國勢力的奈比多城緬甸貴族桑格與緬甸王西保控制的緬甸王**隊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緬甸王西保在得到秦鎧的軍事援助後,也是信心大增,開始對付起那些親英、反對緬甸王庭的地方勢力。
初期對奈比多城的進攻中,緬甸貴族桑格親英的軍隊在英國人的扶持下,也裝備了數量不少的火器,但畢竟是名不正言不順,戰事方纔爆發,就有大量軍隊倒戈,局面完全呈現一面倒的形勢,桑格在損失了幾百人之後,退守城內。
而緬甸王庭的軍隊則在城外架設起老式大炮轟擊城門,雙方打得不亦樂乎,戰事卻因爲緬甸王西保的軍隊缺乏破城手段陷入了膠着狀態。
【昨晚碼字瞌睡了,嘿嘿,抱歉,早晨爬起來先更一章,補上昨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