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紙是科察本地的大型國有企業,註冊資本4000萬,總資產達到5個億,但跟國內的造紙巨頭就沒得比了,跟金光比起來更是差之千里。這有自然原因的,首先科察就不是水資源豐富的地區,造紙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資源,科察提供不了。
像是魯東的幾家造紙企業,用的就不是自來水,而是由於政府扶持,得到了能抽取地下水的資格,每年只需要繳納少量的費用就可以,這樣就能在成本上得到合理的控制。
這只是其一,其二是科察的林業資源也不夠豐富,遠不如魯東或是東北。跟西江、湘南的一些城市相比也相差甚遠。
這些都阻礙着北紙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能在省裡稱雄已是異數了。
而就技術上來說北紙也跟魯東造紙等企業相較落後得多,特別在污水處理上差得不是一點半點,這樣的企業招商進新克旗,那絕對是弊大於利。
譚綸倒是清楚常存孝爲什麼會這樣做,會這樣熱心。
整合稀土資源,譚綸無論是在政績上還是在聲勢上都壓得他喘不過氣,那發展新種科察羊又是由魯大定負責的,反倒是他這個旗長沒啥事幹了。
要想有政績就要做事,而現階段國家最看重的就是招商引資,無論是內資還是外資,拉來企業,拉來投資,那就是好事。
把眼光放在省內的企業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問題在於北紙並不算是什麼了不得的企業,一個總資產才5個億的造紙企業,你能拉來多少的投資,環保上會不會有問題。
坐着車趕到**鎮,黃清發自陪着常存孝曾毅,還有北紙等企業的負責人在準備吃飯,一聽譚綸到了,忙轉告常存孝,常旗長就帶着一衆人親自趕到酒店門外迎接。
“譚書記纔回來,我還在想這事還是晚些上報到旗委的好,想讓您休息兩天,您既然來了,那咱們就進去說?”常存孝微笑道。
曾毅拿目光瞧着譚綸,心想怕是這引進造紙業的事要黃,所謂的無事不登三寶殿,他才從嶺西回來,這大老遠的沒休息就趕過來,肯定不是看重這些造紙企業的投資,這跟他以前的手筆比起來,不過是毛毛雨嘛,搶功也說不上,企業都是常存孝給領來的,那就是來打巴掌的?
到底是跟着莫書記做過兩年秘書,曾毅的猜測雖不中也不遠矣。
譚綸一坐下就說:“幾位老總,準備在咱們新克旗投資多少?”
北紙的總裁笑道:“常旗長很有誠意,我瞧咱們這**鎮也是很有潛力的,旗裡還計劃在這裡建造一個造紙業基地,各種優惠措施也很給力,北紙計劃在這裡投資5000萬,建兩條廣告紙生產線。”
5000萬?還不夠塞牙縫的,不過就北紙的實力來說,也算是下血本了。
其它幾位老總紛紛表態,只要等造紙業基地建好,就將投資建廠,攏共算起來,也有個2個多億了,常存孝一副非常滿意的表情。
譚綸就問:“聽說北紙總廠是設在甘井子區?”
“對,譚書記也知道?”北紙老總喜道。
北紙自然沒法跟省裡的大企業相比,雖是市裡的大型企業,但是跟市裡的神煤也沒法相提並論,在科察也不算出挑搶眼的。只是在造紙裡是頭一把手,聽到譚綸也知道總廠在哪裡,就有些驚喜。
“倒是年前在市裡開例會的時候聽說過,大家都知道,我是市裡的常委嘛,經常要到市裡去開會,”譚綸擡起眼皮子,瞧着他說,“會上曾提過說甘井子區的大漠河污染嚴重,而最主要的污染源頭就是北紙青色紙業等幾家造紙企業,曾提出要大力整頓……”
話沒說完,那些老總的臉色就變了,有心虛的低下了頭,有的卻用狠厲的眼神去瞧常存孝,曾毅心想,果然來打臉了。
“但是會上有人說北紙是咱們市的重點企業,是有社會責任心的,再觀察半年也行,”譚綸微笑道,“我當時是提出過意見,我說北紙的利潤本來就不高,直接把污水,沒經過處理就排到大漠河,那造成的污染最後卻要政府來買單,那不是等於北紙的利潤都是政府給的了?而政府的錢哪裡來的,還不是來自人民的稅收,最終結果還是人民來買單?”
常存孝忍不住插嘴說:“我看北紙的防污技術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在排污方面,在年初引進了法國水務巨頭蘇伊士集團的排污系統後,現在大漠河的情況也在有所好轉。”
“是的,爲了引進蘇伊士集團的排污系統,我們花了整整2000萬,對於我們北紙來說,成本也是極高的,”北紙老總也說,“現在排放污水也有了極大的改進,達到了國家要求的標準。”
“那按你的話說,在咱們**鎮也要引進同樣的排污系統?”譚綸微笑問道。
北紙老總一時語塞,對於一個資產才5億的公司來說,2000萬的排污系統用在這裡,這**鎮總投資也不過才5000萬,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他不禁轉頭瞧向常存孝和黃清發。
這兩位在招商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暗示過,在環保問題上,會放北紙一馬。也是這樣,才讓北紙對於位於東面的新克旗**鎮有了興趣。
聽譚綸的話,難道是這旗裡都還沒溝通好,形成共同意見?特別是這旗委書記和旗長之間,這要有矛盾的話,那對於投資來說不是好事。
不由得幾位造紙業的老總都皺起了眉。
常存孝也皺眉說:“書記,**鎮的情況和市裡的情況不同,咱們這裡的水質比大漠河要好得多……”
“所以就能隨便排染?”譚綸冷眼瞧過去。
就他所知,在今年換屆結束後,中央就要下令將環保問題列入到幹部升遷的考察條件中,也是從這時開始,有些有心的地方幹部,纔會重視環境保護。
“話自然不是這樣說,”常存孝有些狼狽地說,“環保是要講究,可
咱們旗裡現在的就業形勢也很嚴峻,特別是隨着並縣完畢後,還有打礦辦重點打擊了**鎮的私礦後,待業人員衆多,這要沒有大額投資,帶動就業,是要出社會問題的。”
常存孝也算是苦口婆心了,將自己的擔心都放到了檯面上來說,也不怕被那些造紙企業的人聽過,這種情況也不單是新克旗有,打礦辦出動後,各地的盜礦行爲都被嚴令禁止,隨說也讓一些村裡人蔘了股,但是這距離包稀整治完畢大規模開發還有一段時間,這時候那些原來在盜礦裡做礦工的,就沒了收入。
要靠周邊的耕地來生活嗎?那好些耕地可是被污染了的,種出的米誰敢吃?
**鎮盜採情況嚴重,受到的衝擊也最大,常存孝一邊想撈政績,一邊也想緩解**鎮幹部羣衆的情緒,換言之,他就是想收買**鎮的人心。
譚綸嗤笑道:“就爲了幾個就業崗位就能不顧**鎮的未來了,也不顧他們那些兒孫的死活了?投資2億,能帶動多少就業崗位?5000還是1萬?”
瞧着那些造紙企業老總的臉色都有些青白,譚綸就說:“當然,旗委不是反對招商引資這項國策,而是在招商的過程中要注重可持續性發展。如果大家能解決排污問題,那麼我代表旗委歡迎大家來新克旗投資,該給外資的優惠旗裡都會提供給大家。”
北紙老總不禁說:“譚書記,你這不是讓大家難作嗎?排溝系統的投資可不少,我們要是投錢下去,成本就會提高,這樣就會降低市場競爭力,如此一來,我們的產品賣不出去,這投資就沒意義了。”
譚綸搖頭一笑道:“旗裡自然不會讓你們白投錢,你們要能達到國家標準,旗裡會補償一部分你們這方面的投資。”
話一出口,在場的人都被驚住了。
常存孝和曾毅交換個眼神,他就說:“書記,咱們旗裡可沒有這個資金安排……”
“環保局那邊在年前財政預算的時候,你不是反對過的,”譚綸斜眼過去,“那時我沒說錢爲什麼需要那麼多,現在倒能把秘底掀開了。”
常存孝臉都綠了,合着前年的東西,在這兒等着?是說環保局那邊一直打馬虎眼呢。
“旗裡能給多少的補償?”北紙老總興奮道。
“大約佔到70%以上吧,”譚綸笑說,“不可能全部補償,我相信蘇伊士的排污系統也不僅僅是排污那樣簡單,應該能做到循環利用水資源吧?這樣基本上成本提升就能忽略掉了,我相信大家還是有興趣來咱們**鎮投資的吧?”
幾位老總都用力點頭:“當然,譚書記這樣一說,咱們就更有信心了。既然能保護環境,也算是爲**鎮做些貢獻吧。”
黃清發更是快要熱淚盈眶,這眼看着要黃了,又被譚書記幾句話給說活了。
“暫時先這樣,吃菜,別讓菜都涼了,諸位,我是不會主動敬酒的,大家隨意喝點吧。”譚綸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