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西的出海口就對着越南,沿海有三市二縣,南海縣的區位特別重要。近海漁場到了休漁區,除了到市裡做零工外,剩下的漁民就駕船去了遠海捕魚。往常倒也無事,近兩年纔跟越南發生衝突。
經常有越南軍方的快艇攔住漁船,上船將魚獲收走。但直接將船帶走卻是頭一回,而且要命的是這一回特別嚴重,帶走的漁船足有十艘之多。
越南方面說漁民越界捕漁,每艘船要罰款二十萬。那些漁船一艘也就在八九十萬上下,罰金重不說,還直接一靠岸就把漁民全都關了起來。
只准許打一個電話,打回來家屬才知道情況,就找到沙田鎮的方鎮長,他一時也沒法子,就跑到縣裡來求救。
許效賢拍桌子就罵:“這幫越南猴子越來越離譜了,什麼越界捕撈,那裡明明就是咱們管轄的海域,捕的也是咱們海域裡的魚,抓人扣船要罰金,我看他們是不是想錢想瘋了!”
董奉書也有氣:“這事不能這樣就完,我看直接致電越南方面,讓他們放船放人。”
黃鋒等人都是義憤填膺,破口大罵,說什麼的都有,就是沒一個說要給錢的。等聲音稍弱,譚綸才說:“事情是不是先通知省裡,再由省裡跟外交部聯繫,這涉及到外事紛爭,咱們縣裡管不了吧?”
一句話點醒所有人,許效賢對董奉書說:“董縣長,你快給省裡打電話。”
在會議室等省裡的回覆,許效賢,黃鋒這些人都是老煙槍,不一會兒就煙霧瀰漫,譚綸將窗打開,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就看到董奉書跑回來。
“省裡說先給錢把人贖回來再說……”
“什麼?!”許效賢騰地站起來:“讓我們交罰金?憑什麼交?我看省裡的人也是糊塗了,不行,董縣長,你跟我去省裡走一趟。”
“縣裡還要許書記主持大局,還是我跟董縣長去一趟吧。”譚綸起身說。
許效賢掃了他眼說:“那好,小譚鎮長,你跟董縣長去寧南,我這裡也給省裡掛電話,我倒要問問省裡,這越南猴子都欺負到頭上了,我們還要交錢,這算什麼屁事!”
董奉書走出會議室,依然一副憤怒的神情,舞着手就說:“沒天理了,那些漁民打漁的地方,不算太遠,在咱們劃的線內。越南猴子憑什麼抓人?”
譚綸知道他說的線是九段線,這裡頭的道道太多,他也不願意多談。
跟董奉書坐一輛車去寧南,在高速路休息區,譚綸就給林小嬈掛電話。
“剛從嶺西報告上來的,部裡還在開會,”林小嬈低聲說,“我爸都生氣了,暫時還沒拿出個方案來,大體上是說要息事寧人。你也知道,咱們跟越南的陸地邊界還在商討中。得一件事,一件事的辦。”
“外交部考慮的事多,南海這邊要考慮的就是怎樣把人救回來,二十萬一艘船,加起來兩百萬,”譚綸靠在衛生間的門上說,“錢不是問題,南海財政再不富裕,把事
推到漁民身上,由他們拿錢也能拿得出。就怕既成事實,要越南在南海執法形成慣例的話……”
“綸子哥,我透個風給你吧,”林小嬈掩住聽筒往會議室瞟了眼,就快速的說,“主管亞洲和俄羅斯事務的副部長,還有我爸,已經準備召見越南駐華大使了。你先等幾天,會有消息的。”
吃了顆定心丸,洗了手,走出衛生間,董奉書就開玩笑說:“小譚縣長,你解個手怎麼那麼久?年紀輕輕的,腎可要注意保養啊。”
譚綸一愕,撓頭道:“謝謝董縣長關心。”
“哈哈,上車吧。”董奉書大笑道。
陳鐵城將漁政、海巡、海監三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都叫到了省裡,要加上沒叫來的海事和海關,這就是常說的五龍鬧海,全世界也就華夏纔將本來可以劃爲一個部門的管理機能,分散到五個部門裡。
海巡是歸邊防武警管理,海監是歸海監總隊管,漁政是歸海洋局管,三部門的頭腦被請到省裡,先被罵了一通。
特別是漁政局,沒管理好漁民,第一就是他們的事。
董奉書和譚綸趕到時,這些人正被罵得焦頭爛額。
“你說說,跑那麼遠捕漁,你們做好了保護工作嗎?”陳鐵城瞪着這些人。
“那裡本來就是傳統漁場,往年雖有些摩擦,也沒出什麼大事,我們也沒想到越南人會那麼膽大……”漁政局長嘟嚷了句。
“什麼叫沒想到?你們是爲漁民服務的,方方面面都要想到!”陳鐵城聲音一厲,那位漁政局長就汗毛倒豎。
陳鐵城外號陳鐵面,鐵面無情,在省裡可是有名的,誰看了他不怕。
“還是爭海,原來越南人和華夏人在那裡捕漁,大家都相安無事,可眼見近海的魚越來越少,咱們的漁船就往遠洋開,說白了,就是那些漁民不長眼……”海監局長說道。
“你說什麼?你做好本職工作了嗎?”陳鐵城勃然大怒。
海監局長立馬縮脖子做烏龜狀。
“陳秘書長,當物之急是要把人要回來,不能讓人一直被扣着。”陳鐵城的目光轉過來,董奉書忙說。
“都說的廢話,這我還能不知道?”陳鐵城瞪他一眼,說,“外交部那邊還要做交涉,省裡原來讓你們先出錢把人和船贖回來,現在都等等再說。”
董奉書鬆了口氣,心想總不能讓越南猴子佔了便宜。
“你們都出去吧,譚綸,你留下來。”陳鐵城喊道。
董奉書驚詫地瞟了眼譚綸,才心情複雜的走出會議室。
“跟小嬈打過電話,外交部那邊還沒定論,”譚綸接過陳鐵城遞來的煙說,“怕是事情不容易解決,那些越南人唱的這一出,是想試探咱們的底線,可不能輕易退縮。”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不說全國,光看嶺西一省,這一年事情也太多了,”陳鐵城嘆氣道,“幾個大市都在做洪災後的生產恢復工作。
預計看今年的GDP增長速度要大步放緩,省委書記省長都很着急。本來就是沿海最不發達的省份,要再這樣下去,堪虞啊。”
嶺西爲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說別的,光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半封港慢修路,這兩樣就讓嶺西元氣大傷。擁有出海口的區位優勢,卻領着的是在比華夏更窮的國家。
隔着嶺東,港澳臺的資金也不會優先考慮。
譚綸記得前生直到七八年後,等中央有錢了,嶺西才啓動大規模的發展,核電站、鋼鐵基地、千萬噸級的煉油項目,接連上馬。
光是嶺西北部的旅遊名城林桂就得到了全國唯一一個的國家級旅遊試驗區的發展扶持,五年內投入一千億,對市區人口不足九十萬的小城進行大規模投資。
也是還拖延嶺西的二十來年的欠賬,但這些事,一時陳鐵城都是看不到的。
“GDP增長不能說是全部,”譚綸凝神道,“GDP的質量纔是全部。要光考慮GDP,我在萬清就不會發展林下經濟了,將豐饒林場全伐光,直接種速生桉不好嗎?金光在國內可有幾個地方都這樣做的。把第二銀灘全部放開,開發旅遊地產不好嗎?封氏地產在海南也做過這種事。”
陳鐵城凝視着這個原來譚家最不被看好的次子,自己的小表弟,微微點頭說:“你說的我也懂,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發展,能看到不見得能做得到,畢竟就業壓力也在那裡,不能光搞什麼綠色,環保。”
“也要去做啊,不能留給後人來做,”譚綸笑說,“我可不想南海人以後說,哎呀,以前有個叫譚綸的縣長,把咱們南海的綠都給伐了,珊瑚礁都毀了,紅樹林也弄沒了,想起他呀,我就恨呢。”
聽譚綸學着南海人的腔調,陳鐵城笑了起來。
“你有你的想法,在南海也有空間施爲了,那你看這回越南人的事,有什麼法子解決?”
“軟硬兼施吧,錢是一毛都不能給,”譚綸說,“還是打得不夠狠,八八年在海上打了一仗,越南人倒是沒記住,我給平子打個電話,聽聽軍方的意見。”
陳鐵城瞧他在角落裡打電話,心想老譚家好福氣,有個四平八穩,做事滴水漏的譚誠,還有個越來越能獨擋一面的譚綸,小姨想必欣慰得很吧?
“軍委也在開會,事情怕要吵到上面了。”喻平的聲音總是平穩得像寧靜的湖面,傅鏈久總笑話他不做配音演員真可惜了,林小嬈則說聽他說話能讓人心安。
“都拿不出章程?外交部和軍委都要去中南海嗎?”譚綸皺了下眉,那幾位大佬大概還是求穩的心思吧?
“大概是這樣,你不要急,”喻平沉聲說,“真要打,軍方是做好了準備的。”
要走到那一步嗎?譚綸略一沉吟說:“有消息通知我。”
轉過身,陳鐵城問:“軍方有什麼消息?”
將喻平的話轉告給他,譚綸就說:“我要去一趟河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