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四爺外出解手淨面的過程自不必細表。全文字txt小說網一袋煙工夫過後,我倆又回到正廳,這時再看當中的石桌,可謂奇古玄怪,眼花繚亂。各式各樣的盤子已把石桌堆滿:方的、圓的、長的、短的盤子上又堆了許多不知名字的菜餚。僅僅肉的顏色就有黑、紅、白、黃四色,各式的猴頭山菌等山珍更是花樣繁多。這排場,就是我小時候家業鼎盛的時期也鮮能見到。
四爺繼續說:“狍子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臉要小,眼睛更大,而且前腿短,後腿長,極善奔跑。聽到這裡,賢侄一定會覺得奇怪,既然狍子這麼善跑,獵戶又如何能夠抓到”。我應道:“的確奇怪,難道是用實現挖好的陷阱”四爺搖頭:“任何生靈都有其弱點,只要抓住,便能爲你所用。這狍子也不例外,它有一天生的弱點:就是對任何事情都極爲好奇。你遇到狍子之時,只需朝天大喊一聲,它就會駐足觀看,這時你就可以用弓箭和飛叉從容地了結它”。我驚道:“天下竟有此等傻物小侄今天真算長了見識”,四爺大笑道:“正因爲狍子的傻氣,所以山人常稱那些頭腦不靈光的人爲傻狍子”,言畢,我倆一齊大笑。之後四爺又給我夾了鹿肉,野豬蹄等等,叔侄二人交杯換盞,不亦樂乎。
說到山規,四爺的眼睛立馬變得鋥亮。我知道,這下他的話匣子是徹底讓我打開了,自然心中暗喜。四爺繼續說道:“久居山下的鎮民,由於畏懼老虎,常以老虎爲山中之神,如想上山採藥或打獵均要提前前往虎神廟誠心祭祀,以求虎神保佑;我們這些進山擡參的卻不信虎神,我們有自己行業的祖師爺,他姓孫名良,祖籍山東,本是一個善走單棍的老把頭注:老把頭,指挖參的首領;走單棍,指擅長孤身一人進山挖參,後在這不鹹山中不幸仙逝,死前留有一首絕命詩,詩曰:家住萊陽本姓孫,隔山跨海來挖參。三天吃了個喇喇蛄注:喇喇蛄,在東北常見的一種蟲子,兩隻前足呈鋸齒狀,通體黑亮,力氣較大,喜在夏秋在亮光處出現,你說傷心不傷心。有種上山來找我,順着古河往上尋,從此之後,老把頭便飄然成仙,常出來顯聖,化身爲白鬍子老頭,引渡迷山之人,指點他們獲得寶參,脫難下山。以致後來祖師爺威名遠揚,使得原先那些以虎爲神的獵戶和其他山民都以他爲山神。陰曆三月十六日是老把頭生日。每至此日,不鹹山下各村鎮的擡參人、伐木人、獵戶都要置辦酒席,焚香設奠,以祈平安。聽到這裡,我恍然想起半個月前,許多采藥人和獵戶的家裡的確供奉着香火,只怪我當初怕犯了忌諱,沒敢深問。
四爺越說越興奮,開始滔滔不絕起來:“入山擡參時,先要選背風向陽的矮坡搭上埨子注:埨子,東北方言。指構造極其簡易的窩棚,待埨子蓋完,要馬上在埨子的東南方向,用三塊瓦蓋上一座小廟來供奉山神爺。擡參人要自備紙禡,上印五縷長鬚老人,懷抱一把開山斧,坐享煙火”。
“除了要對祖師爺誠心祭拜,這進山擡參的言語和行爲,也是極其講究,有一處說錯,便容易鑄成大禍,所以我今日把你喚來,要教你一些基本的準則,你一定要牢牢記住,省的日後生出事端”。我忙點頭稱是,期望四爺繼續傳授。
“擡參講究吉利,很多名稱都不能像原先這麼叫。比如進山不能叫進山,要叫做放山;上山也不能叫上山,要叫做壓山。放山的人數有嚴格的講究,最多不能超過二十人,常在十人以內,一般取三、五、七、九其中的一種,爲的是去單回雙把挖到的人蔘也算做一個人,湊成雙數,忌二人怕見財起異、四人音同死人,如果特殊厲害,也可以獨來獨往,這叫做走單棍,如果多次走單棍而不出閃失,就可以得到單棍王的雅號,走單棍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擡到的寶參可由一人獨享;而壞處就是危險太大,一旦遇到意外情況,沒有他人照應很容易暴屍野外”。
我聽的如癡如醉,只恨日頭轉的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