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斷虯龍,懾羣雄,斬仇祭龍

張賓的話一說,北宮純就點頭,覺得很是在理,但莫安節在意的,卻是另外一回事。

“不知那三王,到底有沒有動手,關中兵馬是否殺回來了。”

聽得此問,北宮純下意識的看了張賓一眼,卻見後者輕輕搖頭。

隨後,見周圍忙碌,張賓也只得壓下原本的念頭,不多問莫安節,防止適得其反,而後便要與之同歸驛館。

未料莫安節卻是不願意離開了,其人說道:“我乃天子奴,既然來了此地,便該爲守天子,便不回去了。”

聽得這般說法,北宮純有心要勸,但見着老宦官的神色,卻知道便是說破嘴脣也不見得有用,最終還是應了下來,然後跟張賓一起去與那幾個廟僕商議。

那幾人雖然感到爲難,卻還是向上通報過去,畢竟莫安節的身份非同一般,論陪同真龍的資格,其他人還真就比不上這位老宦官。

最後,幾次通報之後,甚至上報到了將軍府,被陳梓等人拍板定下來。

而在此期間,莫安節都是呆呆的盯着那個小泥塑,出神、失神。

………………

“那關中兩王,終究還是沒有敢動手啊。”

坐於馬車之上,陳止搖頭嘆息,語氣中有一股遺憾,但周圍的人聽着,卻是暗自鬆了一口氣。

無論自家主公是如何想的,對玄甲軍有多大的信心,可在這周圍的人眼中,能一戰而滅匈奴,已經是不得了的大勝了,若是朝廷完好,只是這一場功勞,就足以封侯拜相了。

說到底,不少人已經是滿足了,並不想要繼續擴大戰事。

另一方面,他們也是覺得,雖然拿下匈奴國的速度很快,但這畢竟不是單純的攻破,還要考慮治理,要消化幷州的土地,這就需要後續的投入,若是兵馬再進,就要和地方上的投入發生衝突,彼此爭奪。

而且,這玄甲軍一路強攻,打到這裡看似輕鬆,但後勤壓力卻越來越大,軍中恐怕也會有一些疲憊之聲,再要打一場,對兵馬而言也非上選。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那關中到底還有着正統名分。

哪怕這幽州內外上下,都知道陳止與先皇的感情,也知道這位主公想要打那關中兵,實際上是爲了給先皇報仇,但說到底,沒有一個正統名分,幾百年的劉氏天下下來,這裡裡外外的心裡,還是有些疙瘩的。

這種種原因放在一起,使得軍中上下,並不是十分情願和關中開戰。

只是一戰滅了匈奴後,陳止的威望已經登峰造極,這幽州體系內部,哪怕心裡存着其他念頭,也不敢直接出言違逆。

現在兩王接連派出使者過來,表示願意讓出兩郡之地,還會爲陳氏加封官職、給予名爵,甚至連特地派過去找事的王構和盧諶,都沒能發揮作用,終究還是讓這一場仗沒能打得起來。

陳止爲之遺憾,其他人則感到慶幸。

幸虧,兩王慫了。

如今,出征的玄甲軍並沒有歸來,只是派出了兩千人護衛着陳止歸去,一同回去的還有同行的文官,至於幾個武將,盡數留在了幷州。

同時,在南邊,和關中軍的交涉,依舊還在進行中,雖然兩邊的上層已經定下了調子,但依舊還有許多細節有待完善。

不過,雖然這同行的衆人心情不錯,只是一路上見陳止並不出聲說話,以爲這位徵北將軍心中惱怒,所以沒人敢上前觸黴頭。

他們並不知道,陳止看似坐在馬車上不言不語,事實上卻是在感悟着幽州、幷州,乃至大半個北地的氣運變化。

廣袤大地之上,雲氣嫋嫋,原本盤踞在幷州之上的虯龍,已然斷裂,龍首更是被黑色鎖鏈捆綁着,直接拖拽到了幽州之上,懸於那薊縣之頂,兀自掙扎不休,卻怎麼都難以掙脫出來。

再看那薊縣,卻是一派聚攏八方的氣派,不僅是幽州各地氣運凝聚,更是開始抽納幷州的氣運,是以越發濃烈起來。

除此之外,這草原之上,斷斷續續的各有氤氳氣流聚集過來,只是尚且斷斷續續的,還被其他幾個氣團所影響着。

陳止知曉,那幾個較大的氣團,其實就是慕容部、拓跋部、柔然匈奴等較大部族了,在他西征之前,這幾個部族的氣運,都是鋒利、尖銳,有如三顆小太陽,其中孕育虯龍,宛如溼卵,一副一旦破開,便要氣吞周邊的架勢。

但現在一個個卻都收斂了鋒芒,老老實實的待在自己的位子上,顯然是被匈奴國崩的消息嚇着了,同時也意識到了差距。

不過,陳止還是能夠輕易感覺到,這三家看似收縮,其實並未真的臣服,而是將力量收攏起來,想要行那臥薪嚐膽、韜光養晦之道,真正的目的是悶聲發財,以期未來還有崛起之機。

但陳止既然看出來了,自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而且並非是今日決定,相關的念頭和策略,早就已經制定出來了,並且在幾年中不斷修改完善。

除了這草原上的變化,更大的變化,來自平州。

這平州自從陳止入主幽州之後,便就算半放棄了,隨後幾年平州之中諸多爭鬥,除了一個宇文部守門,與幽州關係不大,但現在其中一大半的氣運,也遙遙輸送過來了。

陳止自是明白,這是張方一行在平州的戰績所致,而除此之外,能得大半氣運,也是因爲那平州名義上的刺史鄧飛,無心與自己爲難。

想來平州徹底納入掌控的日子,也不遠了。

到時這幷州、幽州、平州,連成一線,北地徹底坐穩,中原和草原的分界就掌握在手,可以更好的調配資源了,未來南下之日,可得全功。

而且,當下那南邊的中原之地,也有不少氣運匯聚過來,潺潺如細流,而且不止源於冀州,其他各地皆有。

“這大概就是名望傳播之故了,只是不知我若是與關中兩王動了手,這些氣運又會是何等局面,但這些都是後話,當務之急還是斬仇祭龍,以全情誼!”

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九百四十八章 驚中乃思先動手?終章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六百章 鮮卑討“不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七章 心中搖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