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手機。而在當今社會中,手機和網絡也早已成爲了現代人的標誌。
現實生活中,不僅成人,就連許多的孩子們也都紛紛配上了手機,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手機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給孩子們帶來知識的同時,同時也潛伏着巨大的威力,如果孩子接觸手機父母控制不當,不給予管理,最終只會害了孩子。
手機遊戲對於孩子們來說,它的危害程度不遜於“鴉片”,它常常能夠讓人沉迷其中而難以自拔。如果孩子從小就沉迷手機遊戲,輕則會造成孩子視力下降,重則甚至荒廢孩子學業。
手機最開始的運用本是科技發展的結果,但不知道何時起,我們卻淪爲了手機的奴隸,不說孩子禁不住誘惑,就連許多成人,他們下班了就躺在沙發上手指飛快的刷着手機。
生活中,許多的孩子在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機,特別是對於手機上面的一些遊戲孜孜不倦,樂此不疲,最後導致孩子在做作業時磨磨蹭蹭,拖延到很晚的時候才把作業做完,孩子這樣學習,既辛苦又沒學習效果。更有甚者,有一些孩子用手機談戀愛,就算是被家長教育了,孩子也不大會聽。
在這樣一把雙刃劍下,很多父母就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正確的接觸手機以及怎樣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遊戲?”
對於這個問題,家長一定不要一味採取扼殺和阻攔的方式去限制孩子,要意識到孩子游戲成癮背後必然有其內心的需求和原因,首先,要理解孩子,在瞭解到原因後然後再對此進行正面的教育。
馬雲的兒子沉迷遊戲事例
馬雲這個名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有“電商教父”之稱,福布斯評價他說:“他有拿破崙的身高,也有拿破崙的偉大”。
馬雲與妻子育有一子馬元坤,馬元坤一直被保護得非常好,在媒體上一直極少被曝光。
1992年出生的馬元坤是一位典型的90後,在互聯網陪伴下長大。由於馬雲工作實在太忙,對馬元坤陪伴很少,馬元坤12歲時開始沉迷網絡,無法自拔。
當馬雲意識到對孩子教育缺位已經很嚴重的時候,他立馬打響了對兒子的遊戲沉迷阻擊戰:他問馬元坤爲什麼喜歡上網玩遊戲,可是馬元坤的回答讓馬雲無可奈何:“你們都忙着工作,我自己一個人很無聊,爲什麼不能玩遊戲?”
馬雲被噎得沒話說,然後想了一個辦法,他給了兒子200元,讓他去網吧敞開了玩,馬元坤肆無忌憚地玩了3天3夜。他從網吧回來便倒頭大睡,睡醒了馬雲問他感覺怎麼樣,兒子回答:“又累又困,渾身上下都不舒服,錢也花光了,什麼也沒有得到。”
經過這次之後,馬元坤想通了,不再沉迷於電腦遊戲,現在的他,已經在美國柏克大學留學。

在中國,有無數孩子和馬元坤一樣,由於父母太忙,雖然不缺吃不缺喝,但在精神上極度匱乏,所以只能靠玩遊戲來彌補空虛。
這已經變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也是再讓無數父母頭疼的問題。因爲孩子沉迷遊戲而引起的家庭糾紛越來越多,有的孩子因爲遊戲和父母抗爭,甚至跳樓自殺,釀成慘劇。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戒掉網癮成了父母們關注的焦點。甚至爲了戒掉孩子的網癮,父母不惜花費重金把孩子送到專業機構去戒網癮,但效果甚微。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缺少的是正確的方法。就像馬雲一樣,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網癮也能輕鬆戒掉。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之所以會癡迷網絡是因爲生活單一,沒有快樂,所以他纔會穿癮性人格,對一件事癡迷。”
面對孩子游戲成癮,父母最應該注意哪幾方面呢?
1、面對遊戲,家長態度要端正
一說到遊戲,我想所有的父母態度都極其強硬,覺得遊戲毀了孩子的人生。
但家長們要考慮一個問題,沒有遊戲,孩子一定好好學習嗎?遊戲不是原罪,哪怕沒有遊戲,還有漫畫、網絡小說、動漫、偶像劇等等,只要它比讀書有意思,就足夠毀掉一個孩子。
真想要讓孩子擺脫網癮,做家長的自己首先要端正態度,如果只把遊戲當作洪水猛獸,不去深入瞭解,武斷制止只會讓事越來越大。
父母越是反對,孩子越是想玩,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再傢伙是哪個積極的引導,沒有了新鮮感,孩子自己就會從網癮中走出來,父母們何不嘗試一下。

2、瞭解孩子沉迷於遊戲的本質
父母們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爲什麼會選擇玩遊戲,與遊戲爲伴呢?
遊戲是一個把複雜事物條理化的產物,遊戲的很多玩法的設計都源於生活、來自於人性,只不過設計者將規則設計得比現實更清晰、反饋更明確、更洞悉玩家的想法。
所以玩家在遊戲中會體驗到現實中體會不到的滿足感與快感。
說白了,大多數孩子沉迷遊戲都是在彌補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感覺,這很大程度是因爲在現實生活中與父母的溝通不順暢,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或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亦或是父母忙於工作,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只有在現實生活的不到滿足和安全感的人,纔會到虛擬世界去尋找這份慰藉。
父母在生活中,不管多忙,都不能忽略孩子,更不能忽視跟孩子的溝通。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心聲,不要急於否定和制止,試着用鼓勵和表揚來代替訓斥。讓孩子在現實世界得到滿足,從而遠離遊戲。
3、父母對遊戲成癮的界定標準
在父母心中什麼樣的程度就是遊戲成癮?是每天完成任務玩一兩個小時?還是隻要拿起手機玩就是遊戲成癮?
父母們往往都心有靈犀地遵循着一個規則:“自己不喜歡,不能接受的事物都是不好的,孩子們也就不能觸碰。”真的是孩子游戲成癮,還是父母只是想阻止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這就需要父母給出一個合理的標準,合理的標準纔會出現合理的要求,自然也就會有合理的結果。
各位父母你的標準是什麼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
孩子游戲成癮不是一天形成的,自然也就不能一天解決。
李玫瑾教授還舉了一個例子,是她身邊發生的一個實例,兒子沉迷網絡,睿智的爸爸給兒子報了一個乒乓球班,每天讓兒子學習乒乓球,而且每週還要檢查兒子的進步情況,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兒子不光鍛鍊了身體,而且網癮也戒掉了。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走進孩子的內心,用現實的溫暖打破虛擬的世界,用真實的肯定代替空洞的滿足,才能徹底擊破虛擬世界,讓孩子重歸現實的溫暖。
父母是孩子們的領路人,把孩子領上什麼樣的道路,取決於父母的眼界和方式。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就看父母怎麼來利用。正確的教育以及引導,才能引領孩子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