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

劉禺詫異於贊婆決定之迅速,而贊婆也驚奇於市貿司辦事效率之高,以至於略顯遲疑的問道:“事情這便議妥了?”

“足下還有什麼疑問?”

劉禺聽到這話後便有些奇怪,望着贊婆反問道。

“我、我憑此貨單便可直赴倉邸提取貨品,不需再來煩勞給事?”

贊婆連忙又問道,這麼重要的錢貨交易、卻如此輕率的達成意向,總讓他心裡感覺不太踏實,而若直說的話則又顯得有些不妥。

見贊婆神態間頗有糾結之色,劉禺略作沉吟後,才明白對方在遲疑什麼,於是便耐着性子開口說道:“官市同民市,本也沒有太大區別,無非任買任賣,錢貨兩訖。足下既然對規令無疑,那彼此便立契爲證。至於貨品的驗看與交付,並不由市貿司掌管。回殘庫餘、給折讓利等諸事,也都各有事員跟進。”

講到這裡,他先是稍作沉默,然後才又繼續說道:“市貿司本是勾計大體,至於具體的商事接洽,並不在本司案頭。只因蕃客身世不俗,聖人給敕督辦,否則並不需在堂論此。這麼說,並非存意不恭。只不過市貿司經管錢物事宜,每日都不可勝數,足下入堂,當有所見,實在是沒有太多閒時可供糾纏於一事之內。”

聽到劉禺這一番話,贊婆一時間也是不免大感羞赧。雖然這劉禺語氣還算客氣,但那意思他當然也聽得明白。

他以爲重要的不得了的這一樁商務,在市貿司這裡不過是仨瓜倆棗的一筆買賣,並不值得太過重視,如果不是聖人授意關照的緣故,甚至都根本沒有資格擺在市貿司裡進行討論。

當然,贊婆也畢竟不是什麼意氣少年,並不會因此便覺得旁人看不起他而忿怨不已。而且在進入市貿司之後,他也的確發現公務繁忙,甚至就連劉禺這位當司主官都不得清閒,對此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不過,雖然沒有什麼忿怨之情,但贊婆心裡還是生出了濃厚的羨慕。這一次的貿易,贊婆雖然仍心存顧慮,準備先作嘗試,沒有完全的放開規模,但對於他們青海而言,這一份貿易量也絕不算小。

但即便如此,仍然不怎麼被大唐朝廷掌管商貿事務的衙司放在眼中,由此可見大唐整體的商貿規模之大。

雖然說如今的噶爾家族已經被吐蕃國中所排斥孤立,以一家之力當然不足以匹敵大唐這樣的強大帝國,而且商貿規模與財政狀況也並不能完全的決定軍事力量的強弱。但彼此間如此懸殊的差距,仍然讓贊婆內心中頗有酸楚。

除了商貿體量上的差距之外,贊婆還注意到大唐的才力充盈,也遠遠不是他們青海能夠比擬的。市貿司雖然事務繁忙,但內外出入人員也有百數人之多,單單伏案疾書者便有二三十人。

特別是堂中這位市貿令,贊婆還記得剛剛入堂時所見其案頭堆積文牘極多,可現在剛剛過去了一個多時辰,文牘便削減下去一半有餘,處理這些文案事務的效率也實在是迅速得很。

吐蕃自有文字與章軌,特別他父親東贊執政那些年,從中央到地方都創立起了一整套頗爲完善的制度,可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卻並不順利,事權仍然統合在諸豪酋大族手中。

贊普只是覺得他們噶爾家大權獨攬、讓自己君權不得伸展,所以對噶爾家仇視到了極點。但事實上,噶爾家所謂的大權也微弱得很,否則不至於這麼簡單就被贊普排斥於國門之外。

雖有制度,但卻不能得到充分的執行,使得如今的吐蕃仍然處於一種邦部聯盟狀態,談不上是一個統一的集權國家。除了舊勢力仍然極爲頑強龐大之外,也在於吐蕃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推行政令的人才。

哪怕他們父子全都才幹不俗,可以以一當十之用,可吐蕃也是一個幅員數千裡、生戶過百萬的一個政權,哪裡是一家一戶能夠管理的過來的。

沒有足夠的人才可用,也讓吐蕃在許多事務上深受困阻。早年他兄長欽陵便有意效法唐制,也設立三省六部類似的分曹機構,可是一通忙碌下來,卻是越忙越亂,非但不能變的更加有效率,甚至連往年舊態都有不如。

贊婆表面上雖然不像他兄長欽陵那樣沉迷於各種大唐的文化與氛圍,但其實骨子裡對唐人的法度崇慕甚至還要超過他的欽陵。

倒不是說他們兄弟全都是身在蕃營心在唐的向義之人,而是深受他們父親東讚的影響,認爲唐家的法度與文化等各種氣象,纔是真正的大國風範。

大丈夫生而於世,既然有權勢可供伸展,又怎麼能甘於人後?當然要向人間至極的去效法、去超越,至於其他等而下之,只有庸人才會爲此記掛、勞碌。

正因爲有着這樣的志氣或者說狂念,才顯得他們噶爾家與國中那些權貴們格格不入,而這也是他們遭到國中排斥的原因之一。

既然劉禺已經把話說的這麼明白,贊婆便也不再賴在此處繼續纏磨,直接便起身告辭。

劉禺見案頭上積存事務已經不多,便又站起身來說道:“終究是聖人親囑事務,當下又逢餐時,足下若不急去,不妨留此簡用堂食。”

見識到這位市貿令是如何專情於事,突然受此邀請,贊婆心中竟生出幾分受寵若驚之感,當即便笑語道:“給事若不以惡客相擾過甚,這自是我的榮幸。”

“那便請蕃客稍等片刻。”

劉禺先擡手讓人將贊婆引出,然後又召來吏員、快速的吩咐了幾句,未及處理的事務暫且封存起來,等到行出廳堂的時候,恰好便到了衙署用餐的時間。

贊婆跟隨劉禺一同進入了食堂,彼此坐定後,本以爲應該還會有一些談話交流,可是等到餐食送來後,劉禺竟然只是埋頭用餐,根本就沒有與他談話的意思。

看到這一幕,贊婆不免又是啞然失笑,看來的確是自己想多了,對方說留自己用餐,也只是單純的用餐,還是因爲恰好趕在了飯點上。看這架勢,時間若再早一些或晚一些,自己只怕都要哪裡來的便哪裡去,根本不會被挽留。

雖然這位市貿令委實不擅長交際,但市貿司食堂的飯菜還算豐盛。雖然說這多半也不是爲了贊婆而特意準備,而是市貿司事務忙碌所給予的犒獎,不過有美食入腹,贊婆用餐還算愉快。

用餐完畢後,贊婆本來還打算留下來飲上兩杯熱茶消食,但劉禺卻已經離席而起,並將一份早已經寫定的手令遞給贊婆並說道:“稍後自有事員導引,足下持此手書,於諸官倉可以暢行無阻。”

說完這話後,劉禺便徑直而去,而贊婆見狀後便也不再繼續停留,端起僕員剛剛送上、還有些滾燙督茶水一飲而盡,咧着嘴稍作哈氣,這纔對負責導引的吏員點頭道:“有勞了,這便行罷。”

長安城周邊官倉林立,用於收儲商貨物料,想要在一天之內便逛完並不容易。不過眼下贊婆也並不再急於離去,相關情況大可以交代心腹隨員快馬回報,而他則留在長安城中,一邊處理好商貿事務,一邊等待參加西康女王的入宮冊妃之禮。

午後這第一站,贊婆便打算先往京南少陵原的官倉去看一看。

少陵原官倉由萬年縣兼管,城內城外的倉邸足有近百座之多,倉監官衙則設在城南通達坊。通達坊即就是原本的通濟坊,因避當今聖人諱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當贊婆一行來到通達坊外時,便見到坊門前排隊等候入坊的人馬車架極多,幾乎將坊外的街道都給完全堵住,人煙稠密不遜於東西兩市。哪怕有着官差前後護引,贊婆一行還是花了半個多時辰才擠入坊中。

通達坊本就是京南漕運的一個匯集點,如今隨着關中商貿更加的繁榮,更完全的成爲了一座商坊。除了官府設立在此的一些衙署與倉邸之外,其他的便是衆多商社行鋪。

不同於東西兩市的商鋪是當街賣貨,通達坊中的行鋪並不直接售賣貨品,主要是作爲京中一個人事聚集之處,設業於此,與朝廷掌管商貿的衙司交流起來自然也方便。同時在此設置鋪業,也是商賈們宣揚財力的一種方式,能夠設業於此的,自然不是一般的行商坐賈,類似寶利行社那樣的大商社纔有財力設業於此。

穿過沿街那些商社行鋪,位於坊內正中央的便是少陵原倉監所在。此時衙署正門外也聚滿了排隊入內的商賈們,贊婆手持市貿司手令,自然不需要在此等候,直接便從側門被引入其中。

正門外排隊的那些商賈們見到這一幕,自然也都好奇這是何人,竟能得此優待。當然,也有人直接便認了出來,比如昨日剛去拜訪過西康女王的蔡邦氏族人。

“那、那是噶爾家的贊婆!他怎會來到此處?莫非、莫非噶爾家竟已經與唐國勾結……”

眼見贊婆被官使引入衙司,所受待遇極爲優厚,那蔡邦氏族人臉色頓時一變,口中喃喃自語,片刻後則乾脆退出了隊列,並抓住附近一名行人發問道:“最近入存飛錢者在何處?我要換置飛錢!”

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112 神都水深0159 皇孫李寶雨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098 禁宮隱細0220 如意元年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193 太平托子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060 唯望生,不望死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035 嬌花藏毒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112 神都水深0013 王的起居日常0115 倩女幽魂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287 靈前敲詐0118 從子昌嗣0072 天賦異稟0130 少王邪才妖異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371 爲王先驅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220 如意元年0070 頌聖臺閣體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067 協律頌今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255 肥羊難宰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088 貌類乃父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