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

生人在世並沒有絕對的蠢材,特別是講到自身利害相關的事情,大有大的詭譎,小有小的狡黠,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作爲噶爾家族的重要成員,當贊婆出現在通達坊倉監官衙的時候,立刻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特別是那些西面的胡商們,對此關注度要更高。

雖然說噶爾家族所代表的吐蕃勢力,已經被大唐壓制在了青海以西,並不能直接給隴右的商路造成干擾。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噶爾家族作爲西面除大唐之外最強大的一方勢力,其一舉一動本就備受矚目,更不要說眼下是直接與大唐產生互動。

雙方無論是交惡開戰,還是所謂的強強聯合,都與衆多人的利益密切相關。所以許多人也都開始急切的打聽起相關內情,以求能夠做出合適的應對以規避風險。

不過這件事倒也不需要多麼費力的打聽,贊婆在進入倉監官衙後不久,便又從另一側行出,與其同行的還有幾名倉監官員,去向正是附近幾處官倉。很明顯其人這一次進京,並不是挑釁開戰,而是要與大唐展開商貿互動。

瞭解到這一點之後,諸胡商們也是既喜且憂。高興是因爲和氣才能生財,如果雙方突然開戰,無論勝負結果如何,勢必都會影響到西行商路的暢通。商賈們自然沒有什麼爭強鬥勝的野心,對於他們而言,商路受阻就是最壞的消息。

只要正常的商貿不受影響,那無論是大唐稱霸河西,還是吐蕃捲土重來,都不是第一緊要的事情。

至於憂慮也很好理解,如今的噶爾家族雖然勢力萎靡,但仍控制着青海以西的廣袤領地與衆多部屬,一旦加入到同大唐的貿易往來中,哪怕只是正常的商業競爭,他們這些胡商也絕不會是其對手。

普通的胡商們還只是擔心噶爾家族的加入或會壓縮他們的利潤空間,可是一些來自吐蕃本土的豪強商賈們,對於這一消息則就是倍感震驚。

當下這個時代,能夠遠行數千上萬里路途進行通商牟利的,自然不會是什麼普通人,對於如今吐蕃國中情勢也都瞭然於心。

類似那蔡邦氏,在見到贊婆進入倉監官衙後,頓時便心生警惕,意識到唐蕃之間情勢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原本還對那飛錢有所遲疑與保留,可是現在便立刻做出了決定要換置飛錢,當然不是上趕着要送錢給大唐,而是希望能夠憑此手段以對衝風險。

至於說吐蕃國中會不會因爲大唐與噶爾家有所勾結而惱羞成怒、直接發動與大唐之間的戰爭?這個可能實在是不大。

此前國中便不敢、也沒有足夠的力量與大唐直接論戰,所以只能眼睜睜看着大唐在東域瞎折騰。至於現在,噶爾家竟然與大唐之間關係變得曖昧起來,國中必然更加的投鼠忌器、不敢針對大唐有所妄動。

其實對於噶爾家在面對國中壓制的情況下、會不會倒向大唐,國中對此也都頗有討論,普遍覺得這個可能不大。畢竟大唐幾次在西線折戟,都是由噶爾家族下的手,彼此之間可謂有血海深仇,又怎麼能輕易的走到一起來?

可是現在事實勝於雄辯,無論此前的論點多麼紮實、猜測多麼篤定,都被出現在長安城的贊婆給擊的粉碎。眼下重要的便不再是噶爾家會不會與大唐勾結,而是要搞清楚已經勾結到了哪一步?究竟只是單純的商貿往來,還是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軍事合作?

吐蕃這些豪酋大族們,雖然許多時候對門戶私計要遠遠超過了國家利益的考量,但心裡也都清楚,一旦噶爾家倒向大唐,那對兩國情勢的影響可就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當蔡邦氏的押貨人在着急忙慌的把一些手頭浮財在櫃上兌換成飛錢後,便又忙不迭趕去四方館,將所見聞彙報給還未離京的國中使者。

這會兒四方館中吐蕃使者所居住的院舍內外,早已經聚集了許多旅居長安的蕃國客商們。聽到這些國人們所彙報的消息,吐蕃的使者也是心情複雜,一方面欣慰於國中人心凝聚力還是不低,遇到有害國情的事情都知道及時來報。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 看書領現金紅包!

另一方面,則就是震驚於噶爾家族竟然真的與大唐勾結在了一起。須知就在日前,他才趁着入朝拜辭之際試探一番,認爲唐皇意在北疆、暫時無力西顧,國中可以趁此時機解決內部的權臣問題,並將相關的情報着人先行送回。

這一消息實在太過驚人,吐蕃使者也是愣了好一會兒,並在其他人的提醒之下,才意識到該要做出一些應對。於是他又連忙吩咐道:“速去取我禮袍,我要入唐國朝堂抗議其國與噶爾家亂臣勾結!”

隨從手忙腳亂的將衣袍取來,等到使者更換完畢,又環顧告信衆人說道:“噶爾家既然謀此詭計,必然也會有後招,防我國中制他。此前在唐國便已經有了加害國使的惡行,此番入唐不知有幾人。我身邊衛力不足,爲防他刺殺加害,你等同行護我。”

衆人原本還在七嘴八舌的發表着自己的看法、並提出各種意見,可是在聽到這話後,場面頓時冷寂下來,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環顧左右,似乎在打量着別人的意願如何。

過了一會兒,纔有人開口說道:“我等既然入館報信,便絕對不會因爲畏險不敢捐命。此番入唐,本就不是王國使臣,是奉了家命出行,閤家老少衣食生計在此一身,實在不敢輕率犯險。更何況,噶爾家究竟與唐國結成何種盟誓,眼下還不知曉,就這樣去強見抗議未必穩妥……”

衆人聽到這一番話,也都忙不迭紛紛點頭附和,他們都覺得肯前來報信已經算是仁至義盡,實在不想冒着更大風險去出這一個頭。

倒不是說吐蕃人全無忠義可言,而是眼前這些人實在有些特殊。他們作爲各自門戶挑選出來的經商之人,必然也都不失精明,做什麼事情之前先作利害評估。

若噶爾家真的在長安坊市間準備了殺手,而他們又不巧遇伏被害,那這筆帳該怎麼算?他們又不是正式的國使,死了也未必會得到撫卹追賞,還會把此行所攜帶押運的財貨都摺進去,怎麼算都是得不償失,對此自然就乏甚熱情。

吐蕃使者聽到這番推脫之辭,剛纔心中生出的那些許欣慰頓時蕩然無存,若不是顧忌這些人各自也都家世身份不俗,只怕早就忍不住要破口大罵起來。

可是現在,他也只能苦口婆心的勸告道:“眼下是關係到國事大計,若噶爾家真同唐國勾結起來,那對我國事戕害之深、難以估量,你們這些人家,又能倖免?且不說後續的諸種損失,單隻今次想要平安歸國只怕都難……”

人的處境不同,所思所慮自然也都不相同。蕃使職命所繫,如果不把這件事情搞清楚且做出合適的應對,回到國中自是責罰難免,可那各家商賈卻無使職,真要插手進去,不說性命財產有無危險,若事情不能處理妥當,反而有可能受到牽連,自然是不願意沾身。任由那蕃使磨破嘴皮,也是應者寥寥。

正在這時候,又有蕃人商賈來到此處館堂,並沒有察覺到廳堂中的氣氛尷尬,登堂後便急不可耐的說道:“衆位鄉友聽說沒有?大唐聖人終於要正式收納尺尊公主入宮,已經在擇良辰備禮了!尺尊公主遠在外國,這番人生大喜,咱們蕃人同類自當助勢壯威,日後在京中也能更得關照……”

衆人聽到這個消息,頓時便紛紛離席湊上來打聽,更有人索性趁此話題徑直離開,冒着生命危險與使者同行還是免了,可爲尺尊公主準備賀禮卻是不能馬虎!

很快,本來還人滿爲患的蕃使館堂中便只剩下寥寥屬員或是仗義、或是交情深厚者,其他的人則都已經不見了蹤跡。

蕃使見到這一幕,臉色已是鐵青,跺腳怒聲道:“一羣蠢物,真當事不關己?既然不願追隨,我便獨行抗議!唐國朝廷若不講清楚與噶爾家勾結詳情始末、了斷邪緣,我更要回奏國中,召回尺尊公主,斷此和親!”

說話間,他便氣哼哼的出門,前後擁從也有幾十衆,氣勢並不算微弱。可是當這一行人走到金光門橫街的時候,對面卻有數百持杖騎士當街阻攔。

見到這一幕,蕃使也是額頭冷汗直沁,沒想到噶爾家竟如此兇極膽厲,竟然敢招聚這麼多人馬在長安城中當街阻殺。

然而不待他出聲呵斥,對面騎士人衆們卻兩下分開,一人從當中策馬行出,正是身着胡服、男裝打扮的西康女王葉阿黎。

“你要回奏國中,斷我姻緣?誰給的你膽量?滾出長安去!若再於此城中見你,便是你的死期!”

葉阿黎俏臉含霜,望着目瞪口呆的蕃使惡狠狠說道。

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240 少陵原逢故0308 吾皇萬萬歲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251 不當大用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099 宰相危矣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058 薛師懷義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146 好狗戀舊槽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172 薛師人間英豪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099 宰相危矣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141 劫掠金吾衛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116 不是聶隱娘0043 進學內文學館0446 白刃不相饒0122 枯禾逢甘霖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456 誰沐代王恩威0006 人盡敵國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102 少王神都行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196 卑職願從大王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234 刑威如玩物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368 薛郎鐵頭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004 醫博士沈南璆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065 人情難測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154 宰相入刑0193 太平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