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

顧寰拿下了升龍城,並且得知了鄭檜已死,而鄭檢剛剛離去。便立時派出一隊人馬,去追趕鄭檢的隊伍。可惜沒能追上,被鄭檢逃到了清化。

鄭檢半路之上,便有快馬追上隊伍,告之升龍城已經被明軍攻破,鄭檜與城同亡。白髮人送黑髮人,自有一番淒涼。因此,鄭檢對於明軍的仇恨,也讓他失去了理智。

一到清化城,鄭檢便出動了半數以上的人馬,四處蒐羅壯丁驅趕入城。

許多壯丁只給發了棍棒,便被安南軍驅使的着,去迎戰追擊鄭檢的明軍。

一戰之下,這些烏烏合之衆便被明軍打的死傷無數潰不成軍。但是鄭檢卻也在清化城,穩住了陣腳。

顧寰在升龍城稍事休息,便將這裡一應事物,都交由李天寵所帶領的文官隊伍管理,自己則令軍直撲清化城。

李天寵奉朱載坖之命,爲中南巡撫。自然對於中南半島的官員任命,與戰後安定,要盡心盡力。

因爲之前兩個安南與洞烏的兩個戰場上,基本上都是對峙的情況,李天寵也沒能有所建樹。但現在則不一樣,顧寰大軍一戰,便已經拿下升龍城,安南北部已經併入大明版圖。

這裡向來與大明接壤,百姓對於大明很是親近。因此李天寵很快便劃分了州縣,並委派了官員治理。地方上,村鎮則由安南本地的讀書人爲村鎮之長,其官員任命與大明無二。

安南這幾十年來,多有戰亂。鄭氏與莫氏互相攻伐,數十年來都不曾安定。因此,安南百姓大都向往穩定平和的生活。

李天寵抓住這一點,四處張貼安民告示,並大肆宣揚大明皇帝陛下免稅三年之旨意。雖然大家都明白,這是大明在收買人心。可是這政策是好的,大家還是依舊欣然接受。

即使有一部分人,不甘心歸附大明,但是人心思定,卻也掀不起浪花,安南北部很快便徹底平定下來。

顧寰帶兵來到清化之時,鄭檢的軍隊人數已經突破了五十萬人。

這個數量極爲恐怖,幾乎同圍百里之內的壯丁,都被鄭檢派人抓到城中。

在鄭檢看來,火器戰陣對決雖然安南吃虧,可是隻要人數夠多,一樣可以阻攔甚至擊敗明軍

可是他也是因爲兒子鄭檜之死,有些失智,忽略了一個問題。強徵來的這些壯丁們,對於他鄭氏本就不滿,何提給他們賣命?

因爲知道城牆對於明軍的火炮並無阻攔的作用,所以鄭檢要在城外與明軍決戰。雙方擺開陣勢,安南軍向着明軍緩緩壓上。

顧寰這邊卻命令明軍不動,先是兩輪火炮轟擊,再是火銃一排排的連續射擊。安南軍五十萬人雖多,卻是衝上前多少,就被打死多少。偶爾有一兩個衝到明軍面前的,也被刺刀捅死。

大戰持續了不到半個時辰,安南軍便一舉崩潰。許多壯丁都扔了手中的粗劣兵器四散奔逃,轉眼便逃散了三十餘萬人,只剩了數萬安南精銳。

看到勢不可爲,鄭檢也沒與明軍繼續大戰,而是帶着剩餘的軍隊一路逃回老窩順化城。

爲了遲滯明軍進逼的腳步,鄭檢一路上實行堅壁清野之策。不但將人口都遷往南方,而且其中的男丁不論老幼,都統統充軍。從清化往南,一路盡是號哭着離鄉的百姓,不曾斷絕。

到了這個時候,鄭檢也已經完全失去了安南的民心。

演州、河靜、廣平、廣治,這四城都被顧寰輕易奪下,鎮遠侯顧寰的兵鋒直指清化。

而在洞烏戰場上,戚繼光也沒閒着。他五萬大軍留了一萬兵馬盯住了木連城的莽應龍父子,自己則帶了兩萬餘人馬,直撲木連城西南的林漢城。又派一員副將,帶了兩萬人去奪取蒲甘城。

三方成一個犄角,壓迫木連城的莽應龍父子,使之幾乎變成一座孤城。

在戚繼光半包圍的壓迫下,莽應龍父子感覺到了極度的羞辱,對方根本就沒將他們父子當回事。

莽應裡對於明軍的步步緊逼,心中煩躁無比。有時只想開城與明軍決一死戰,哪怕死了也比被這樣精神折磨強。

相對莽應龍就很冷靜,對兒子莽應裡道:“如今明軍已經成合圍之勢,我們所在的木連城,只怕已經是汲汲可危。”

“父親的意思,是我們棄守木連城?”莽應裡急忙問道。

“對,這裡的城外地勢一馬平川。我們不如退去室利差恆羅,關鍵是這裡背靠大山。若是明軍火炮攻城,我們便都退入山中,還可堅持的更長久些。”

“室利差恆羅雖然地勢不錯,可惜並不重要,只是牽制一下明軍罷了。”莽應龍微微嘆息道:“這裡需要派人前去領軍,負責牽制明軍。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洞烏城。室利差恆羅與洞烏兩城,互相支援,纔有抵禦明軍的可能。”

莽應裡半晌才道:“父親可回洞烏城主持大局,我領三萬人去室利差恆羅牽制明軍。”

“此次牽制明軍,千萬不要與明軍力戰,甚至室利差恆羅都不重要。若是失利,便退入山中自保。”莽應龍叮囑道。

“父親,我怎麼可能拋下父親一個人逃走。明軍雖然厲害,但也並非不可戰勝。”莽應裡指了指窗外道:“馬上便是雨季,明軍火器雖然厲害,可是一但被雨水打溼,火銃火炮,便打不響。我們若要與明軍交戰,完全可以選擇陰雨天。我就不信瓢潑大雨之中,明軍還能開銃放炮?以我洞烏軍的武勇,就是十個明軍,也抵不上一個洞烏勇士!”

莽應龍聽到這裡,便是眼中一亮,“你說的這一點,倒也很是微妙。現在我們木連城外只有一萬明軍,倒也可以一試。命令全軍準備,若是下雨,便開城出擊!我就不信明軍不可戰勝!”

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305章 安南買糧第232章 主動歸附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291章 承德之會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77章 如此應該可行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606章 鯨吞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253章 如此軍功第511章 對於大明的友誼第520章 莫要自誤第72章 浪費時間第314章 老道也想去瀛洲第167章 草原局勢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476章 無敵艦隊雪恥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28章 嗤之以鼻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490章 天可汗長鞭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31章 有信有義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236章 從京城開始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325章 捨不得了第428章 海上追逐第606章 鯨吞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170章 北遷第279章 顧承光回京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73章 是個有野心的第38章 大亂將起第526章 帕夏的話我會考慮第56章 蓋世偉業第510章 全憑將軍做主第407章 處境非常不好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220章 鋪墊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56章 蓋世偉業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408章 不惜玉石俱焚第434章 已經察覺第387章 退避三舍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383章 不可逆第257章 增兵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590章 三十二萬大軍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472章 慘敗和羞辱第532章 一個都不能留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143章 真是可惜啊第373章 江邊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257章 增兵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14章 我有興趣第26章 大明病了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163章 養心殿裡不養心第170章 北遷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18章 不似人君第589章 戰場是力量說了算第555章 完全沒有可能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206章 兵至大同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243章 馬速的提議第50章 狼狽爲奸之樂第473章 崩潰與毀滅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