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回中土

bookmark

苦思良久,始終想不出應該如何分配,只得暫且擱置。這九葉青蓮爲意外所得,除了他本人,沒有任何人知道此物的存在,也不必立刻將蓮子分給衆人。

除了九葉青蓮的分配,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必須提上日程,那就是隨着己方實力的增強,人數的增多,有必要在現有六座垣城的基礎上增設更多的垣城。

目前姜大花手裡有三座垣城,黎萬紫手裡有兩座,權力這東西是可增不可減的,想要讓姜大花和黎萬紫讓出多餘的垣城可能性不大,更何況她們的垣城都是牛族和鳥族人,不管是派去新的城主還是遣去其他部落的民衆,下面的人都會嚴重排斥。

故此想要擴充實力,就必須新闢城池,夷人部落與九連之間有大片無人區域,可以闢出兩座垣城,此事必須儘快落實,建造城池是個浩大的工程,此時距封印消失還有十三個月,時間並不寬裕。

建造城池耗時長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年關之前必須開闢一條連通九連與夷人部落的道路,得讓夷人看到他有所動作,不然他們心裡會沒底。

此外,道路這東西還不可能只有一條,得防止敵人佔領了某一座城池之後將交通線截斷,萬一出現這種情況,就會彼此不得連通,首尾不能兼顧,陷入極大的被動。

哪怕不能讓道路四通八達,至少也得有備用道路,不然一旦出現意外,將會束手無策。

想要開闢一條道路難度並不大,但想要有備用道路難度就會成倍增長,但不管難度再大,都必須有備用道路,備用和應急其實是一個性質,開路和過日子也是一個道理,很多人打着知足常樂的旗號不思進取,貪圖安逸,生活目標僅限於吃飽喝足,這類人在現實社會中所佔的比例還非常大,這種人在親人和朋友遇到危難的時候是沒有能力提供幫助的,只能袖手旁觀。

拋開親人和朋友不說,就算是自己的家庭他們也照顧不好,由於沒有備用積蓄,一旦發生意外,直接抓瞎,只能厚着臉皮求助於社會和他人。

人生追求不能侷限於吃飽喝足,還得抓緊時間屯糧備荒,在沒有給自己和家人攢夠救命錢之前,是不應該有什麼安全感的。

說幹就幹,立刻動身,動身的同時送出意念,感召大傻前往夷人城池。

路線的選擇得他親力親爲,穿戴了青龍甲,他可以自高空俯覽,選出最佳路線。

之所以讓大傻自夷人城池向西逆向開闢,是爲了讓夷人知道他已經開始動手了,事先也沒必要去跟夷人見面,夷人一開始可能不知道大傻在幹什麼,但時間一長他們肯定會猜到大傻在開路,不去見面有不去見面的道理,見了面說什麼,讓夷人幫忙修路?不好,有指使之嫌,得讓他們自己看着辦。

吳中元是上午離開心月島的,勘察和選定路線用了半天時間,只要選定了路線,就可以通過意念傳遞給大傻,大傻會嚴格按照他的指示進行開闢。

一條主路,一條備用路線,備用路線會侵佔鳥族的一座邑城和熊族的一座邑城,以後得想辦法將這兩座城池要過來。

不止是九連到夷人城池,連大丘和姜大花的城池也劃出了備用路線,這項工作異常繁重,就算大傻全力開闢,至少也得用上半年之久。

入更時分,吳中元離開中土,去往南荒,他不放心祝千衛,也不放心隗城的那三萬斤鹽巴,接應祝千衛的工作他交給黎萬紫了,中途看到了九牧派出的那隊勇士,共有二十餘人,打着黎萬紫的旗號。

便是這樣,仍不放心,繼續南下,又自幾百裡外發現了太平寨運送銅鐵的大量車馬。

這一萬斤銅鐵是太平寨主冬雲居的買命錢,他已經分配給姜大花了,也不能怪冬雲居速度慢,他肯定不敢故意拖延,而是這時候的路況都很差勁兒,負重騾馬一天也走不了多遠。

下半夜趕到隗城,隗城並無異樣,驛場裡放置了大量馬車,都是新近趕造的,不消說,這是祝千衛在爲北遷做準備。

暗中觀察片刻,吳中元離開隗城,調頭北上,有黎萬紫的勇士前來接應,他也不擔心祝千衛的安全,他不跟祝千衛見面也有原因,他雖然很欣賞祝千衛,但是畢竟相處時日尚短,對祝千衛還不是百分之百的瞭解,還需要進行更加細緻的觀察,虯龍戟送出去可以再搶回來,九葉青蓮若是送出去可不能再剖出來了。

信任的建立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如果隨隨便便就可以信任一個人,那這份信任也就太廉價了,付出信任的人也就太膚淺了。

黎明時分趕回中土,稍微圈繞,自王欣然所在的鶴嶺飛過,這時候天已經亮了,人多眼雜,他也不便下去,確定鶴嶺安全便繼續北上。

他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按照時間推算,飲馬河的黑寡婦應該已經進入中土地界了,黑寡婦可是帶了大量輜重的,雖然此前已經讓吳勤派人去接,他卻仍不放心,因爲熊族和牛族正在北面開戰,他擔心黑寡婦等人遭遇意外。

到得牛族和熊族交界處,吳中元沒有發現雙方的軍隊,但戰爭的痕跡非常明顯,樹木大量倒伏,到處都是掩埋屍體的墳包兒,根據戰場遺留的種種痕跡來看,戰事進行的非常慘烈。

短暫的觀察之後,吳中元又往東移動了數百里,仍然沒有看到雙方的軍隊,不過根據戰場留下的痕跡不難看出戰事進行的越來越激烈,數丈方圓的大坑,被雷電劈斷的巨木隨處可見,由此不難看出雙方的勇士和巫師都已經開始參戰,事態徹底惡化了。

沿途的所有村落和城池都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牛族秉承的完全是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牛族的決心,確切的說是姜正的決心,不見白龍丹要出來,牛族真的會將熊族斬盡殺絕。

按照吳中元先前的打算,他是想繼續北上,確定黑寡婦走到哪兒,有沒有與吳勤派過去接應的人會合,但是見到這般情景,他便改了主意,先往東去,看看牛族打到哪兒了,大戰在即,不管是牛族還是熊族的損失都是己方的損失,可不能讓他們打的傾家蕩產,得設法阻止。

此外,他也好久沒見到姜南了,也想過去看看她,他倒不擔心姜南的安全,熊族知道姜南跟他的關係,應該不敢傷害她。

牛族推進的速度比他預想的還要快,此時已經推進到了大丘,雙方投入的兵力也遠超吳中元的想象,牛族幾乎是全軍出擊,大軍沒有十萬也有八萬……

第四百四十五章 善後第八百二十五章 殺入魔界第四百一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百一十八章 非我子民第七百一十五章 時間的刻度第六百五十九章 遇襲第五百五十一章 白骨嶺第三百章 全身退走第三百一十七章 難能得手第七百四十七章 徘徊街頭第一百四十章 它的請求第七百七十四章 如何抉擇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元鼎第七百三十八章 遇險第五百八十三章 攻守第七百九十四章 獸王歸位第二百零六章 牛族都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兵分五路第十五章 考古公敵第二百五十二章 解剖第八百八十九章 再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狼王大墓第七十六章 分秒必爭第八百三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八十一章 己所欲勿施於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身陷囹圄第五百二十九章 萬山紅的預言第九百三十七章 阿朵第三十六章 窘迫第五百一十八章 漢奸第六百三十五章 陣亡名單第八百三十一章 行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回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藏寶閣第五十七章 真理和大炮第十五章 考古公敵第八百六十九章 有恃無恐第二十章 乾屍第五百零九章 同心蠱第一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晚第四百四十七章 止戰第十七章 引誘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官傳旨第九百二十八章 匆匆過客第五百六十三章 可憐的黃帝第一百零一章 活死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攻防對峙第一百八十二章 勇者無敵第六百七十章 蠢材第十章 檀香味第八百五十章 救急如救火第五百四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五百五十六章 歡度節日第五十四章 千年地宮第七十七章 吳陸墳墓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老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敘舊第九十九章 澀第七百六十二章 太元威能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戰主旨第四百七十章 聰明的女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賜婚第七百五十三章 無信不立第七百二十九章 消失的故里第四十二章 痛毆第八百五十七章 前路漫漫第四百五十一章 羽族第一百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三十六章 回頭第八百二十八章 追剿第五百三十章 人神共憤第一百二十五章 青銅巨人第四十四章 堪輿之術第二百四十章 異獸第三百七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九百七十九章 奔波之苦第七百零三章 真假第五百六十九章 媒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心腹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上掉餡餅第八百二十章 青龍三嘆第九百二十三章 女賊第三百六十章 蠍子精雙雙第一百一十一章 奈若何第二十五章 實戰第九百八十二章 金仙極致第七百六十九章 亡人居所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步設伏第九百四十二章 滾滾紅塵第四百一十一章 烏鴉嘴第二百三十四章 努力就是天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策馬月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後第四百五十三章 記仇第二十七章 遠行的勇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事後諸葛亮第二百九十章 鍥而不捨第一百二十六章 什麼鬼第一百四十五章 險地第九百四十八章 兩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