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同志加兄弟

bookmark

發生在印度總理府新聞發佈中心的爆炸不但震驚了新德里,也震動了伊斯蘭堡。

爆炸發生後不到半個小時,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葉榮華來到了巴基斯坦總統府。

巴基斯坦總統謝里夫正在跟三軍參謀長,兩名情報局長進行視頻電話會議。

“這肯定不是我們策劃的襲擊,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胡馬雍陵爆炸案之後,我就排查了所有外勤機構,召回了所有涉外行動人員,他們都在國內。”

“到底是誰搞的這兩次襲擊?”

“我們正在調查,還與中國情報部門合作,現在沒有確切的消息。”

“不管怎麼樣,印度軍隊已經開始動員,我們不能無動於衷。”

“以印度的軍事力量,如果我們不用核武器,空軍只能堅持三天。”

“失去制空權,陸軍最多隻能堅持一週。”

“如果印度採取先發制人的突然襲擊,封鎖我們的主要港口,海軍只有潛艇能夠突破印度海軍的封鎖線,水面戰艦連出港的機會都沒有。”

“印度懼怕我們的核武器,不會貿然開戰。”

“如果只是局部衝突,印度不會使用核武器,我們也不能使用核武器。如果爆發全面戰爭,印度肯定會先發制人的打擊我們的核設施與儲備核武器的軍事基地,摧毀我們的核反擊力量。喪失了最後防線,我們必然戰敗。”

……

激烈討論中,謝里夫一直沒有發言。

三年前,謝里夫擊敗前總統扎爾達里,順利當選巴基斯坦總統。上任執政後,謝里夫在對內政策上力主國內經濟發展,平息部族矛盾,改善國內環境,並且取得了重大成就。對外政策上,謝里夫並沒放鬆警惕,一直密切留意印度的一舉一動。

兩年前,印度提出採購制空戰鬥機與輕型支援戰鬥機,謝里夫就知道,南亞不會太平。

印度的擴軍行動,讓謝里夫如坐鍼氈,一天都不得安寧。

以巴基斯坦的國力,根本不可能跟印度搞軍備競賽。印度一年能拿出數十億美元採購武器裝備,巴基斯坦一年的軍費預算才二十多億美元。只有依靠中國,巴基斯坦才能獲得物美價廉的武器裝備,與印度保持最低限度的戰略平衡。可是隨着印度加快擴軍步伐,巴基斯坦在追趕的道路上越來越吃力。

核武器是大棒,卻不是一根可以隨意使用的大棒。

二十年前,巴基斯坦獲了援助,製造出第一枚原子彈,隨即與中國簽署了一份秘密條約。只有在本土遭到核襲擊,或者得到中國允許的情況下,巴基斯坦才能使用核武器。爲此,巴基斯坦所有核彈頭上的引爆器上都有一枚由中國提供的芯片。沒有中國提供的密碼,核彈頭扔出去也沒有多大意義。

當時,謝里夫是巴基斯坦總理。

謝里夫既對此不滿,又能夠理解中國的苦衷。

印度實行的是核捆綁政策,如果巴基斯坦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印度首先報復的不是巴基斯坦,而是中國。

最重要的是,沒有中國,就算巴基斯坦擁有可以使用的核武器,也沒有任何安全可言。

胡馬雍陵爆炸案發生之後,謝里夫立即與中國國家元首通了熱線電話,澄清了巴基斯坦與爆炸案的關係,也得到了中國國家元首的承諾與保證。

中國會參戰,或者會在戰爭期間向巴基斯坦提供全面援助嗎?

中國不一定會參戰,因爲中國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比如應付東面的日本。中國肯定會向巴基斯坦提供戰略援助,甚至會在印度軍隊攻入巴基斯坦境內之後,以當年援助朝鮮的方式,派遣志願軍入巴作戰。

從根本上講,謝里夫不希望與印度爆發戰爭。

此時的巴基斯坦,不需要一場大規模戰爭,也承受不起一場大規模戰爭。不管是對付國內的恐怖組織,平定部族地區的騷亂,還是大力發展經濟,改善一億多國民的生活狀況,巴基斯坦需要的不是對外戰爭,而是和平發展。

問題是,戰爭不由巴基斯坦決定。

想到這,謝里夫暗自嘆了口氣。解決國內矛盾讓他耗盡心神,遊走於大國之間更讓他心力憔悴。

這時,秘書進了書房,在謝里夫耳邊低語了幾句。

“請葉大使到我的辦公室去,我馬上就過去。”

秘書離開後,謝里夫打住了還在激烈進行的爭論,說道:“甘地在爆炸中身亡,印度軍隊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從現在開始,陸海空三軍全部進入最高戰備狀態。我將立即與中國元首聯繫,徵求中國的意見。”

三名參謀長,兩名情報局長聞言,頓時目瞪口呆。

關閉視頻電話,謝里夫又坐了一會,才起身離開了會議室。

葉榮華的到來,表明中國高度關注剛剛發生的事情,非常重視巴基斯坦的態度。

與葉榮華會面的時候,謝里夫首先強調了對中國的尊敬,然後委婉的表達了對中國的依賴,並且通過葉榮華正式向中國政府表示感謝。只是,具體的事情,不可能與一個大使商量。

葉榮華離開後,謝里夫撥通了連接到中國元首府西圃園書房的熱線電話。

紀佑國也在等謝里夫的電話,讓葉榮華去“打頭陣”,即是對巴基斯坦的尊重,也是必要的外交手段。

“總統閣下,巴基斯坦的利益就是中國的利益,巴基斯坦人民的未來就是中國人民的未來。巴中友誼源遠流長,歷經六十多年的風霜雪雨而不褪色。中國與巴基斯坦,不但是志同道合的同志,還是水乳*交融的兄弟。我相信,再大的風浪都不會改變我們的深厚情誼,再大的困難也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明天,我將派特使前往伊斯蘭堡,與總統閣下面談機宜。”

放下電話後,紀佑國長出了口氣,然後朝坐在一旁的彭茂邦看了過去。

“消息已經證實,甘地被當場炸死,小澤遲到了半個小時,沒有進入會場。爆炸發生後,他就去了日本大使館,大概會在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上會見國大黨黨魁。國大黨最快將在三天之內選出新總理,最遲一週,印度就會大打出手。”

“也許只需要五天。”

彭茂邦微微皺了下眉頭,紀佑國還很少在軍事問題上提出個人見解。

“胡馬雍陵爆炸案發生後,印度三軍就進入戰備狀態,戰爭準備工作同期展開。只要印度國大黨選出新總理,就將向巴基斯坦宣戰。五天之內,戰爭必然打響。”紀佑國簡單的解釋了一番,然後說道,“日本方面有什麼舉動,小澤什麼時候離開新德里?”

“消息才發佈,日本國內的反應還沒有表現出來。另外,日本內閣召開了緊急會議。小澤不會在新德里呆太久,也許明天一早就將啓程返回東京。”

“美國那邊呢?”

“暫時還沒有消息,美國總統大概還沒起牀呢。”

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戰爭的大門已經打開,你去準備吧。”

彭茂邦沒有耽擱一秒鐘,立即起身告辭。

返回總參謀部的路上,他通過電話聯繫上了試驗部隊的總負責人項鋌輝,下達了一號戰備令。

華劍鋒是在牌桌子上收到命令的,他立即放下了一手好牌,與盧誠聞、狄泊清告辭。

從北京到榆林港,軍用運輸機飛了三個半小時,然後轉乘直升機前往潛艇基地。

直升機剛剛降落,樂家成與幾名主要軍官就迎了上來。

“收到消息了嗎?”

“收到了,全體艇員都已歸隊,潛艇處於最佳狀態,電池已經充滿,正在進行食品與淡水補給作業。”

“還需要多久?”華劍鋒健步如飛,很想一步邁到潛艇上去。

“至少二個小時,我聯繫過基地後勤部門,他們也全力以赴了。”

“再去催促一下,另外讓全體艇員到甲板上集合。”

華劍鋒沒有直接去潛艇,而是去了他的宿舍,換了一套常服,帶上幾件換洗的衣服,並且把那封在路上寫好的“遺書”鎖進了抽屜。如果他在戰鬥中犧牲,戰友會檢查他的遺物,發現他留下的遺書。

華劍鋒登上潛艇的時候,三十三名官兵站成了兩排,正在等待艇長下達命令。

“各位,我們將緊急起航,奔赴遙遠的戰場。這次執行的不是訓練任務,而是戰鬥任務。從現在開始,任何人不得離開潛艇。要拉屎撒尿,或者留下遺書,手腳麻利點,我們在……”看了眼手錶後,華劍鋒說道,“一個半小時之後出發。”

官兵都有點震驚,不是訓練任務,是戰鬥任務!

半小時內,十七名官兵交了遺書。按照規矩,官兵的遺書將統一保管。如果能夠平安歸來,遺書將原樣歸還;如果魂歸大海,遺書將送到他們的親人手中。另外十六名官兵不是沒寫遺書,而是他們早就寫好,交給了人事部門。

夜間七點半,解開最後一根纜繩,“劍魚”號前後壓載水艙開始注水。

約莫兩分鐘,“劍魚”號完潛入海水之中。

隨後的數十天中,肩負重大使命的“劍魚”號不會再與空氣接觸。

****

新書期間,求推薦求收藏,請喜歡本書的兄弟朋友多多支持。

第80章 戰爭計劃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52章 出其不意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93章 政治進程第27章 戰爭決心第16章 救人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64章 有條不紊第94章 深入主題第14章 懸疑故事第65章 X艇第27章 高端競爭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90章 正面進攻第5章 獨一無二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3章 政治風暴第52章 傳話筒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70章 王牌登場第29章 心態第101章 中國意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1章 識時務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19章 請求援助第77章 三方角逐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58章 大國心態第23章 說客第1章 科學怪人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90章 爆炸效應第27章 擋箭牌第59章 同與不同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29章 目的第9章 新老交替第89章 快速突擊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63章 他山之石第99章 火急火燎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49章 風雲再起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88章 甕中捉鱉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章 財神爺第55章 以戰促和第29章 幕後推手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21章 戰爭到來第4章 熱點第21章 思想工作第74章 軍控協議第45章 折翅第5章 軍火貿易第40章 根本矛盾第1章 強國夢第86章 引子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18章 奪權第55章 大獲全勝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75章 地面戰鬥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45章 弱國強兵第37章 兵棋推演第5章 盟友第68章 文化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42章 回心轉意第68章 動員第35章 絕境第68章 搶先攻擊序二插翅飛虎第32章 超級間諜第4章 新星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31章 愛國者第22章 空中爭雄第81章 積極外交第19章 政治鬥爭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2章 野心家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57章 挑戰書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32章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