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真正的敵人

bookmark

桑托斯出任印度臨時政府總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那些仍然對通過和談解決印巴危機抱有一絲希望的人全都失望了。此時,沒有任何一個印度人比桑托斯更希望通過用戰爭的手段來解決問題,也沒有任何一個印度人比桑托斯更有能力將印度捲入戰爭。

放下話筒後,紀佑國長出了口氣。

“達成一致意見了?”

回頭看了眼神色焦急的彭茂邦,紀佑國點了點頭。“五個常任理事國已經達成協議,通過聯合國做最後的努力。另外,俄羅斯總統特使將在明天飛赴新德里,希望力挽狂瀾。美國總統也將派出特使,爭取化解危機。”

“恐怕不是爲了化解危機吧?”彭茂邦的神色變得更加凝重。

“美國既不會爲化解危機做出努力,也不會冒着捲入戰爭的危險向印度做出任何承諾。”紀佑國在椅子上坐了下來,“可以肯定,俄羅斯與美國都會向印度施加壓力,英國與法國也將向印度施加壓力。黃國巍下午就從伊斯蘭堡飛往新德里,在五個核大國聯合施壓的情況下,即便印度主動向巴基斯坦開戰,也不會貿然使用核武器。”

聽到這,彭茂邦才鬆了口氣。

眼前,最嚴峻的問題就是印度會不會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紀佑國已經向謝里夫做出承諾,穩住了巴基斯坦,並且讓謝里夫保證,在首都受到直接威脅之前不會使用核武器。如果印度不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不管印巴戰爭打到什麼程度,都只是一次局部戰爭,不會對全世界的安全構成威脅。

“可是……”稍微沉思了一下,彭茂邦又非常憂慮的說道,“能夠起作用嗎?”

“你覺得美國希望看到印度投出核炸彈嗎?”紀佑國淡淡一笑,說道,“核武器是用來嚇老虎的棍子,而不是用來打老虎的棍子。戰後七十年,美國能將日本玩弄於股掌之間,成爲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就是因爲美國在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而且是世界上唯一在戰爭中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如果印度打破了美國的壟斷地位,將使美國在戰後建立起來的世界秩序轟然倒下,對美國的霸權地位構成威脅。考慮到我們與俄羅斯的態度,還有幾個跨在覈門檻上的國家的態度,美國肯定會向印度施加壓力,讓印度知道,如果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印度將失去西方世界的支持。失去西方世界的支持,即便印度擁有再多的核武器,也只是三流國家。”

聽紀佑國說完,彭茂邦再次鬆了口氣。

“放心吧,桑托斯是典型的親西方份子,不管他有多麼狂妄都得考慮主子的意願。而且我們手裡的棍子比印度多得多,也大得多,巴基斯坦手裡也有幾根棍子。只要控制住戰爭規模,不把印度逼上絕路,印度就不會使用核武器,至少不會在其本土受到直接威脅之前使用核武器。”

“如此一來,我們只能將重點放在海洋戰場上。”

“這不正是我們的計劃嗎?”

彭茂邦點了點頭,說道:“未來三到四天之內,印度會製造邊境衝突,然後宣戰……”

“不會宣戰。”紀佑國摸了摸下巴,說道,“如果宣戰,就是國家之間的全面戰爭。這次危機來得很突然,印度沒有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即便能夠在全面戰爭中擊敗巴基斯坦,甚至消滅巴基斯坦,印度也要付出沉重的,難以承受的代價。印度會以邊境反擊,乃至反恐的名義不宣而戰,並且控制住戰爭規模,力求在二到三天之內打垮巴基斯坦空軍,在一週之內瓦解對手的戰鬥力。地面戰爭將主要集中在克什米爾地區,力求殲滅巴基斯坦陸軍的主要作戰力量。等到巴基斯坦無力反抗的時候,就會有人出面調停,印度則順坡下驢,以停火的方式結束戰爭。”

“結果肯定不會是這個樣子。”

紀佑國點了點頭,說道:“着手準備吧。戰爭打響之後,我們不再是看客。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樣子,還得看共和國軍隊的表現。”

“我立即回去部署,明天一早給你答覆”

離開元首府後,彭茂邦徑直返回了總參謀部。

危機爆發前,總參謀部就擬定了數十套針對印度,以及印度與巴基斯坦爆發戰戰爭,中國出兵干預的作戰方案。紀佑國做出決策之後,總參謀部只需要從中選出一套最合適的作戰方案,根據實際情況修訂細節,就能獲得一套完整的作戰計劃。

回到總參謀部之後,彭茂邦立即召開了戰役規劃會議。

負責介紹戰役部署的是作戰方案規劃處處長遊鴻君上校。

“作戰行動將分成三個方向,海軍主導的南部戰場,陸軍與空軍主導的東部戰場與西部戰場。”遊鴻君是專門負責戰役策劃工作的高級參謀,也是彭茂邦的老部下,這套作戰計劃的原方案就是由他起草並且擬定的。“主戰場在南面,重點打擊印度的海上軍事力量。我們將從南海艦隊抽調四艘防空驅逐艦,四艘多用途驅逐艦與六艘多用途護衛艦組成特混艦隊,由兩艘大型綜合補給艦提供後勤保障。另外再從東海艦隊抽調二艘攻擊核潛艇,與南海艦隊的二艘攻擊核潛艇、四艘常規潛艇組成潛艇羣,‘劍魚’號獨立執行作戰任務。海航的兩個重型殲擊航空團與海航試驗部隊進駐三亞,由空軍的八架大型加油機提供後勤保障。作戰行動中,潛艇是主力,‘劍魚’號是主力中的主力。特混編隊的主要任務是前往阿拉伯海,解除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海上封鎖,保護我們在印度洋上的海運航線。”

彭茂邦一邊聽着,一邊抽着香菸,還不時朝海軍大校淮定安看上幾眼。

海上作戰,彭茂邦並不在行,因爲他是陸軍上將。從負責海軍作戰規劃的淮定安大校的神色來看,這套計劃得到了他的認可,具有可行性。

“東部戰場主要起牽制作用,並且在戰爭後期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主動出擊,收復藏南地區。我們將在東部戰場部署一個步兵師與兩個山地步兵旅,空軍的兩個殲擊航空師。”遊鴻君拿起指揮棍,朝沙盤西北端指了一下。“西部戰場是陸地主戰場,我們將在這邊部署三個山地步兵旅、一個空中突擊旅、以及一個陸航突擊旅,陸軍的試驗部隊也將部署在這邊。戰爭初期,我們以防禦爲主,結合局部反擊,牽制住印度陸軍的右翼進攻力量,減輕巴基斯坦陸軍左翼防線上的壓力。如果局勢發展對我方不利,我們將在該方向發動快速縱深突擊,力爭切斷印度右翼軍隊的後勤保障線路,與巴基斯坦陸軍聯合殲滅印度右翼進攻部隊,瓦解印度陸軍在克什米爾地區的進攻行動。”

“四個旅的兵力足夠嗎?”彭茂邦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我們的主要戰術是局部反擊與快速突擊,克什米爾地區的山地地形並不適合大軍團作戰,有限的兵力更利於後勤保障。”

彭茂邦微微點了點頭。“空軍方面呢?”

“空軍將在該方向上部署五個殲擊航空師與一個支援航空團。”遊鴻君迅速擦掉了額頭上的汗水,他竟然忽略了這麼重要的問題。“另外,我們將在後方部署三個殲擊航空師與二個快速反應旅充當預備隊。”

“後勤保障能否跟上作戰需要?”彭茂邦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代化戰爭對後勤的要求更高,後勤保障跟不上,再多的軍隊也沒用。

“如果大規模作戰行動在一個月之內結束,我們儲備在前線的作戰物資足以滿足作戰需求。我們還從蘭州軍區與四川軍區抽調三支後勤保障部隊。空軍將集中一百二十架大中型運輸機,陸航將調遣四百五十架運輸直升機,爲前線作戰部隊提供支援。”

“看樣子,我們把老底都翻了出來。”彭茂邦微微一笑,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按照戰役規劃,以及我們的預期,戰爭會持續多久?”

遊鴻君明顯遲疑了一下,說道:“最快二十天,最多三個月。快慢與否,主要由南部戰場的發展決定。只要我們重創了印度海軍,印度就會乞求和平。”

“千萬不能大意輕敵。”彭茂邦敲了敲桌子,起身後掃了眼房間內的高級參謀。“我能夠理解你們的想法,因爲上一次對外戰爭結束的時候,你們還是幾歲的娃娃,根本不知道戰爭的殘酷性與不可預測性。但是我不會容許任何人大意輕敵,更不會容忍明知故犯。我們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打過仗了,印度軍隊則時刻處於戰備狀態。此次作戰,我們不但要獲得勝利,還要獲得一次輝煌的勝利。我們要戰勝的不僅僅是印度,還有我們自身的缺陷與不足。如果不能通過這場戰爭打造出一支鋼軍鐵旅,就算取得了勝利,我們仍然是失敗者。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要記住,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如果不能端正態度,不能正視敵人,我們將敗得一塌糊塗!”

彭茂邦的話鏗鏘有力,每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打着在場的所有人。

高級參謀都知道,彭茂邦是南方邊境反擊戰中的英雄,是從貓耳洞裡爬出來的戰士。在他們的心目中,彭茂邦不但是領導,更是老師與統帥。

等彭茂邦重新坐下後,高級參謀開始依次介紹戰役計劃的細節部分。

天色矇矇亮的時候,一份完整的作戰計劃已經呈現在了彭茂邦的面前。

****

新書期間,求推薦求收藏,請大家多多支持!

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1章 喜憂參半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5章 統一陰霾第13章 亮牌第52章 重大收穫第55章 鞭長可及第101章 爛攤子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34章 裡應外合第4章 冰凍三尺第58章 空中走廊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141章 佯攻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42章 大顯神威第6章 管中窺豹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12章 地面戰鬥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41章 毀天滅地第7章 珠聯璧合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14章 兩手準備第96章 斷臂自救第35章 一鼓作氣第67章 不得不做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21章 重大遺漏第72章 圖蘭風暴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7章 觀念轉變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70章 負資本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66章 來龍去脈第106章 選擇第57章 挑戰書第1章 導火索第12章 平衡外交第38章 定位第14章 三足鼎立第15章 統一陰霾第100章 囑託第47章 範本第94章 深入主題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2章 差距第90章 大方向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39章 善後工作第36章 致命決策第11章 不良感覺第3章 血淚史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2章 鎖定目標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21章 戰爭到來第113章 倒計時第41章 必然選擇第9章 新老交替第71章 萬事俱備第91章 斡旋第29章 開打第18章 猜一個準第35章 意外收穫第98章 狂暴工具第19章 導彈突擊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58章 全面爆發第74章 傳奇部隊第90章 自掘墳墓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27章 高端競爭第47章 信息網絡戰第8章 緊急歸隊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55章 後知後覺第8章 隨敗猶榮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87章 拼盡全力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15章 關鍵因素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4章 秘密接頭第12章 備戰第49章 場鬧劇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82章 金融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