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牽制力量

bookmark

見朝鮮大使前,王元慶先後通過海協會與國臺辦以非式的方式向臺灣當局發去電函,闡述共和國中央政府對待半島戰爭的基本政策與態度。雖然只是2電函,但是對臺灣當局的尊重與重視態度表達得非常清楚。

見到朝鮮大使,王元慶首先詢問了朝鮮領導人的情況。

結果讓王元慶非常驚訝,朝鮮大使並不清楚國家領導人的情況,只是按照預先制訂的方案向共和國求援。

戰爭已經爆發0多個小時,金哲男仍然沒有“現身”。

很不正常!

共和國表示將以實際行動履行《友好和平條約》的承諾與義務,只是需要足夠的時間完成軍事準備,讓朝鮮大使回去安心等待“好消息”之後,王元慶聯繫了李存勳,讓軍情局儘快查清楚金哲男等朝鮮領導人的情況。

金哲男等人是不是被炸死了?

王元慶很想搞清楚,畢竟這對共和國軍隊入朝作戰有很大的影響。

共和國領導人忙得可開交的時候,肩負着重要使命的紀佑國也忙了起來。

當天下午,紀佑國在參加“兩岸商界合作研討會”的時候,向兩岸商界代表提出,民間力量應該爲民族團結做出貢獻,應該積極促進兩岸和平統一。隨後,紀佑國同幾位與臺灣當局有着密切關係的臺商進行了深入交流,表明中央政府一直在努力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希望臺商能夠在這個問題上發揮更加積極地作用。

洽談中。臺商最關心地還是大陸在半島戰爭中地基本政策。

紀佑國沒有明確表態。畢竟他已經不是國家領導人。爲了讓臺商安心。紀佑國答應儘量發揮影響力。安排兩岸高層見面協商。相互瞭解對方地政策。化解不必要地擔憂。增進了解與溝通。

這次行動。爲兩岸高層見面奠定了基礎。

爲了化解臺灣當局地擔憂。王元慶在當天傍晚聯繫了趙潤東。提出將部署在臺灣北部地3支航母戰鬥羣向北挪動150千米。趙潤東批准了這一提議。隨即讓項鋌輝向航母戰鬥羣指揮官下達命令。

此時。到達濟州島東南海域地3支美軍航母戰鬥羣已經投入戰鬥。

原先在東海南部海域活動地共和國海軍航母戰鬥羣轉向北上。對正在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地美軍航母戰鬥羣造成了很大地影響。

雖然共和國還沒宣佈參戰,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共和國不會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參戰。

當天晚上,3支美軍航母戰鬥羣提前結束對地打擊任務,輪番派出預警機與戰鬥機監視正在逼近的共和國航母戰鬥羣。

美軍出動,共和國地航母戰鬥羣也不甘示弱,派出了預警機與戰鬥機。

211點20,朱榮輝與楊晉傑率領12J-15B戰鬥機從“華夏”號航母上起飛,前往截擊正在逼近的美軍機羣。

從舟山海軍航空兵基地起飛,由樑國翔與狄泊清率領的12J-14B戰鬥機正在趕來。

“新航向55,高度5000,速度1500。”狄泊清一邊向樑國翔報告,一邊把飛行數據發給其他戰機。“樑哥,艦載航空兵出動了,是老朱他們。”

“知道,做好格鬥準備。”

J-14B以1馬赫的飛行速度奔向戰場,讓樑國翔覺得非常爽快。

“中南風暴”後,共和國加快了武器裝備地更新速度,樑國翔的大隊最先獲得專門爲海航研製的J-14B戰鬥機。

嚴格的說,J-14B最初是爲航母研製的重型艦載戰鬥機。

因爲研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煩,研製費用一再增加,所以海軍不得不改變初衷,放棄了在航母上部署J-14B的想法。替代方案是在J-13地基礎上配備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安裝主動電磁干擾裝置、採用新式火控雷達,發展出J-13系列戰鬥機地終極改進型號J-13C。另外通過更換火控系統,使J-15B的空戰能力大大提升。

海軍沒有因此放棄J-14戰鬥機,而是在空軍J-11地基礎上開發出J-14B。

與空軍的J-14相比,J-14B最主要地差別是採用了專門爲海航研製的導航系統與通信系統,滿足海航相對特殊的作戰環境。一般情況下,J-14B只在2個內部彈艙中攜帶武器,執行空戰任務時的基本配製是枚攔截導彈與2格鬥導彈,執行打擊任務時的基本配製是2枚克級制導炸彈與2枚格鬥導彈;如有必要,J-14B還能利用機翼下的6個外掛點攜帶包括副油箱、反艦導彈、對地攻擊導彈、制導炸彈、火箭發射巢在內的多種武器,最大載彈量達到8500千克!

因爲J-14有不亞於F-22的性能,所以J-14B的性能遠超過美軍的艦載戰鬥機。

經過2年的“磨合”,樑國翔不但完全掌握了J-14B的性能,還對這種先進戰鬥機愛不釋手。樑國翔繼續留在海航一線部隊服役,與J-14B有很大的關係。

“樑哥,老朱他們到了!”

海面上空,12明亮

星”正朝東北方向飛去。

“聯繫老朱,讓他們跟在後面。”樑國翔嘿嘿一笑,說道,“孃的,這次該我們出出風頭了,讓老朱看我們的表演吧!”

狄泊清也笑了起來。

“中南風暴”時,首先換裝J-15B的艦載航空兵大出風頭,駕駛J13B:

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48章 偷襲第66章 內在動力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85章 靈活戰術第58章 地面戰爭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113章 倒計時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18章 民間力量第31章 主動出擊第3章 集團化第16章 救人第89章 狗急跳牆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146章 攻堅戰第59章 戰場求生第78章 當面保證第34章 超級航母第18章 漁翁之利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42章 冷戰陰影第26章 領袖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21章 倒計時的信號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92章 被動局面第63章 轉變思想第29章 幕後推手第18章 猜一個準第94章 空中決鬥第44章 邁向戰爭第57章 坦克大戰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152章 聯合第26章 關鍵情報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59章 星戰計劃第103章 春雷第61章 山地之王第4章 相互叫板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66章 勢成騎虎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71章 一大步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52章 重大收穫序五潛龍入海第37章 登陸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27章 世界大戰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82章 外交戰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8章 緊急歸隊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64章 龍出昇天第55章 非常閱兵第85章 靈活戰術第29章 目的序十東方醒獅第24章 死灰復燃第8章 一箭三雕第32章 箭在弦上第15章 智者千慮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3章 羣英會集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53章 碧空逞雄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18章 點火第89章 解密第14章 撥開雲霧第13章 救場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83章 造勢第70章 明爭暗鬥第42章 幫倒忙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27章 新總統第72章 極限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