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登陸

bookmark

軍在元山登陸是半島戰爭前期的重大轉折點。

與20紀50年代、朝鮮戰爭中的仁川登陸相比,雖然都是在敵後進行的兩棲登陸作戰,但是兩者的區別非常明顯。

當年爲了在仁川登陸,美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利用漲潮的幾個小時將部隊送上岸。

元山登陸打得非常“乾脆”,兩棲登陸變成了“三棲”登陸、主要投送力量由登陸艇變成了直升機、主要支援力量由艦艇變爲戰機,戰術層面上的最大變化是節奏明顯加快,進攻速度遠遠超過機械化時代的兩棲登陸作戰。 ◆ tt kan◆ ¢〇

朝軍根本沒法適應美軍的進攻速度。

戰爭剛剛爆發24~小時,很多朝軍連參戰的準備工作都沒做好,參戰的朝軍還在抵抗來自南面的進攻,美軍就在戰線後方開闢了第二戰場。

持續數個小時的高強度轟炸徹底打垮了元山守軍的抵抗意志。

據美軍統計,轟炸期間,駐紮在元山的3個朝軍師至少有一半的官兵臨陣脫逃,逃兵數量超過15000人,甚至出現過整營官兵同時向北潰逃的事情。

潰逃成了戰敗的開始。

轟炸還未結束,從兩棲攻擊艦上起飛的美軍無人飛機到達戰場上空,開始爲兩棲艦隊裡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指引目標。

伊朗戰爭中。“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表現神勇。155毫米艦炮地作戰效能得到證實。

在“中美冷戰”地大背景下。美國國會不但批准採購更多地“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還讓五角大樓制定了一份“海軍長遠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到。除了削減“自由”級濱海戰艦地建造數量之外。海軍將按照每年3艘地速度採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2035年之前替換所有“阿利克”級驅逐艦。以“朱姆沃爾特”級地艦體爲基礎、發展一種用來全面替代“提康德羅加”級地防空巡洋艦。

半島戰爭爆發前。美軍總共擁有24~“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其中6在建)。除了爲每支航母戰鬥羣配備1艘之外。還爲6支兩棲艦隊各配了1艘。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最顯著地就是超強地對地打擊能力。

使用EGMSS(火箭助推增程炮彈)時。能夠打擊1C0海里(大約185千米)範圍內地所有地面目標;使用EDD(超遠程攻擊炮彈)時。能夠打擊150海里(大約277千米)範圍內地所有目標;從第22(在建)開始。將配備了155毫米電磁炮(美軍已經計劃對前面建造地1艘按照同一標準進行改進)。從而使其能夠打擊200海里(大約370米)範圍內地面目標;如果對付內陸目標。則使用射程爲1千米地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或者射程爲25C0千米地巡航導彈。

一般情況下。“朱姆沃爾特”級主要使用遠程炮彈打擊地面目標。

一是炮彈更加便宜,即便是最昂貴地EDD,單價也不到5萬美元,而一枚巡航導彈的價格至少500萬美元(2年幣值),僅爲巡航導彈的百分之一;二是艦炮在作戰行動中的反應速度更快,從接到命令到炮火支援到達,最多隻需要5鍾,而導彈需要1C鍾到半個小時;三是彈藥儲備更加充足,每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能夠攜帶1155毫米炮彈,卻只能攜帶最多80枚(實際遠遠達不到,因爲80個垂直髮射器中肯定要配備一些防空導彈、反艦導彈與反潛火箭助推魚雷)對地攻擊導彈;四是艦炮的持續作戰能力明顯超過對地攻擊巡航導彈,155毫米電熱炮能夠以每分鐘6枚的速度持續開火數個小時,或者以每分鐘12枚的速度急促射擊5鍾,沒有任何一艘戰艦上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能夠以如此快地速度持續打擊岸上目標。

伊朗戰爭中,參戰的3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用不到百分之一的投入摧毀了沿海地區80%的地面目標,作戰效費比遠超過其他任何一種戰艦。

元山登陸戰中,美軍投入了2“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登陸部隊上岸前,2“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無人飛機的引導下,向岸上的數百個目標投射了近1700枚炮彈,命中率超過8,摧毀率接近六成,作戰效能非常驚人。

高強度炮擊,摧毀了朝軍的最後一道防線。

搭乘直升機的美軍陸戰隊在毫無抵抗地情況下進入元山,迅即控制了通往港口與機場的道路。

2點,陸戰隊控制了元山機場。

數分鐘後,第1空中突擊師的第一批部隊到達,加入了進攻元山港的作戰行動。此時,下午到達日本空軍基地的第1空中突擊師地另外一批兵力啓程前往韓國,中途補充燃油後,直飛元山機場。

前,美軍進入元山港。

被困在港口內的近2000朝軍官兵做了殊死抵抗,炸燬了港

大部分基礎設施。

美軍大概是爲了避免出現過於慘重的傷亡,沒有急着進入元山港。

打到這個時候,駐紮在元山附近地朝軍已經徹底潰退了。

只是美軍沒有想到,僅僅晚了數個小時,朝軍就將元山港炸成了廢墟,留下了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對後面地作戰行動來說,守衛元山港的朝軍做出了最大“貢獻”。

按照計劃,美軍佔領元山港之後,將立即把兩棲艦隊裡的重型裝備送上岸,隨即向平壤與咸興發動進攻。因爲港口基礎設施被朝軍炸燬,所以美軍無法立即將大量重型裝備送上岸,也就無法立即展開地面進攻。

無奈之下,美軍不得不調整戰術安排。

原先配合陸戰第2師的第1C11空中突擊師成爲進攻主力,分成兩路,分頭向平壤與咸興方向突擊,佔領沿途的交通樞紐與軍事重鎮。

爲第1空中突擊師提供支援的是進入日本海的3支航母戰鬥羣裡的艦載機。

爲了降低第011空中突擊師的進攻難度,美軍在清晨出動12B戰略轟炸機,向元山北面高原(城鎮名字,位於元鹹鐵路與平元鐵路交匯處,交通樞紐中心與軍事重鎮)地朝軍營地、防空陣地與指揮通信中心發射了上百枚空射巡航導彈。隨後出動近30B-1BB轟炸機,對朝軍防禦陣地進行了凌空轟炸,投下數百噸炸彈!

美軍敢於使用戰略轟炸機進行凌空轟炸,一是完全掌握了制空權,二是沒有防空威脅。

這2大規模轟炸讓駐紮在高原的朝鮮步兵師徹底崩潰!

第1空中突擊師的突擊部隊到達高原時,俘虜了上千名意識模糊、精神徹底崩潰的朝軍官兵。這些被俘朝軍官兵中,很多在戰後返回朝鮮。

據部分人回憶,美軍地“地毯式轟炸”不但摧毀了朝軍的防禦陣地,也摧毀了朝軍的抵抗意志。

根據第1空中突擊師地相關記載,在高原一共埋葬了3700~名朝軍官兵的屍體!

轟炸高原之後,美軍再次出動戰略轟炸機,對平壤東北的新成川進行了大規模戰略轟炸。

只是美軍沒有繼續走好運,在這輪轟炸中,1架B-1B被朝軍防空導彈擊落!

雖然只損失了一架轟炸機,但是美軍仍然迅速調整了戰術,沒有再讓B-1B這種即將退役的戰略轟炸機掛着普通炸彈執行大規模轟炸任務。B-1B不是B-2,使用制導炸彈執行攻擊任務的風險非常大,除了普通炸彈,最佳的選擇就是空射巡航導彈。

問題是,當時美軍儲備的空射巡航導彈並不多。

萬幸的是,美軍此時已經向日本派遣了大批戰術戰機,即便B-1B不能參戰,對空中打擊也會造成多大地影響。

因爲缺乏重型裝備,陸戰第1師還未到達,所以在元山登陸的美軍陸戰隊沒有出動。

美軍在元山成功上岸,卻沒能按照計劃迅速推進。

拖下去,美軍得不到任何好處。

爲了解決問題,韓美聯軍臨時更改作戰計劃。到達元山的美軍陸戰隊首先向南面的高山(城鎮地名)挺進,協助南面的韓軍與美軍第7步兵師殲滅江原道的朝軍,從而讓韓軍與第7步兵師能夠迅速北上,頂替陸戰隊向平壤發動進攻。

如果執行任務的只是美軍,問題還不是很大。

問題是,美軍必須與韓軍配合作戰,而且擔當主力的是韓軍,不是美軍。

美軍迅速調整作戰計劃,韓軍卻沒有能夠立即調整作戰計劃。

到20日上午,佔領了金化地第7步兵師向淮陽方向挺進,執行戰役穿插與分割任務的時候,伴隨第7步兵師的韓軍沒有立即跟隨,而是留在了金化。韓軍出發後,沒有跟隨第7步兵師向淮陽挺進,而是按照原計劃進攻東面的昌道,向目的地高城港挺進!

配角衝到了前面,主角迷失了方向。

更糟糕地是,美軍與韓軍分道揚鏣之後,將近5萬朝軍圍在了昌道-化川裡-淮陽之間!

在不到1平方千米的地域內,聚集了5萬朝軍!

別說是5萬軍人,就算是5萬平民,一下衝出去,韓美聯軍地側翼都將受到威脅。

幸虧美軍指揮官及時發現了韓軍的“錯誤”行動,隨即集中空中力量打擊試圖突圍地朝軍,讓韓軍立即轉向。

此時調整進攻方向明顯晚了。

韓美聯軍不得不再次調整作戰計劃,首先殲滅被圍困的5萬朝軍。

顯然,韓美聯軍在江原道地作戰行動並不順利,但是比起開城方向的戰鬥來說,這點麻煩就算不了什麼了。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

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78章 包袱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86章 奔赴戰場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14章 隱秘行動第80章 第一次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60章 協同作戰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57章 關鍵一步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89章 快速突擊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111章 影響力第53章 快速調整第35章 絕境第60章 戰役穿插第23章 一反常態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26章 戰爭威脅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51章 醉翁之意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59章 低空坦克序一利劍出鞘第41章 針鋒相對第64章 不謀而合第41章 龍牆第59章 戰場求生第38章 大禍臨頭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9章 頭號盟友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52章 重大收穫第58章 風雨來襲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34章 全面爆發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26章 殲滅戰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14章 撥雲見日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15章 有理有據第56章 領頭羊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1章 無核新時代第95章 死局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05章 佔領區第10章 第一軍第37章 風起雲涌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58章 主宰天空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章 財神爺第30章 眼界高低第42章 順大流第59章 低空坦克第28章 戰略圍剿第16章 海軍革命第17章 正名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86章 增援部隊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47章 重生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80章 死亡之路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43章 藍天之主第81章 全面撤退第8章 一箭三雕第24章 軍事顧問第27章 海空對抗第7章 最強團隊第53章 巔峰之作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12章 順從第4章 冰凍三尺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38章 戰爭跡象第1章 出發第109章 留任第93章 大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