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拼盡全力

果說J-14具有與F-22當的性能,那麼H-9比B-2差遠

與絕大部分人的認識不一樣,決定空軍實力的不是戰鬥機,而是包括轟炸機、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機、運輸機在內的“大飛機”。

以轟炸機來說。轟炸機的研製難度遠超戰鬥機,因爲裝備數量比戰鬥機少得多,所以轟炸機的“單位研製成本”(研製費用除以裝備數量)是戰鬥機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B的“單位研製成本”高達18元,而F-22僅爲14元(算上出口與國外按許可證生產,只有8500萬美元)。很多國家都有能力研製戰鬥機,有能力研製轟炸機的國家不會超過5個。進入1世紀,仍然在研製與生產轟炸機的國家只有3個。

美國在2017年啓動B-X研製計劃,預計要到2035年才能投入生產。

共和國在20111年啓動H-9~研製計劃,直到2022年才完成定型試飛。

從性能上講,H-99的參照對象是美國空軍的B-1B,而不是B-2A。

雖然H-99的總體設計與B-1B有很大的區別,比如爲了提高飛行速度,沒有采用變後掠翼,用的是大三角翼,但是H-9的很多性能與B-1B的原形、即B-11A非常相似。高空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最大升限2200米,最大載彈量24~:,不加油的最大作戰半徑爲5500千米(內部彈艙攜帶8~彈藥),可以攜帶包括自由落體炸彈、制導炸彈、空射巡航導彈、反艦導彈在內的多種彈藥執行中遠程戰略打擊任務。

與傳統的戰略轟炸機相比,H--9在設計時把執行常規任務當作了主要設計指標。

從H-99的性能也能看出,共和國研製“大飛機”的能力仍然遠不如美國。

按照《簡氏防務週刊》公佈的數據,在不使用主動電磁干擾裝置地情況下,E-111A能夠在650千米外發現飛行高度爲5000的H-99,或者在30千米外發現飛行高度爲500米的H-99。相對應的,KJ對B-2A的最大探測距離不會超過200千米。

美軍預警機地巡邏空域向北移動1C0多千米。H-9還未進入黃海上空就被發現了。

24H-9~想做什麼。美軍地空中指揮員就算是白癡也能猜到。

江華灣西南部。第棲艦隊地1C多艘戰艦正在向海州方向挺進。準備接走被困地第1裝甲師。

12家F-22以16馬赫地速度殺向H-9機羣。

雖然F地被動雷達隱身能力非常強大。但是高速飛行時。機體與空氣摩擦產生地熱量能被1多千米外地紅外被動探測系統發現。

收到預警機發出地警告。梅樂弛立即率領J-14機羣迎了上去。

F-22上的被動光電探測系統立即發現了高速逼近的J-14機羣。

擺在美軍飛行員面前的選擇非常“痛苦”。要麼攻擊敵戰鬥機,確保自身安全;要麼攻擊敵轟炸機,確保兩棲艦隊地安全。更糟糕的是,領隊長機的飛行員必須在數十秒內做出決策。

最終,美軍選擇攻擊120千米外的H-99機羣。

F--22陸續發射導彈的時候,梅樂弛率領的J-14機羣將距離縮短到8C千米以內,隨即各向美軍戰鬥機發射了2枚SD-166攔截導彈。

因爲美軍戰鬥機沒有攻擊J-14機羣,所以梅樂弛能以最佳方式引導導彈進行攻擊。

爲了避開即將到達地SD-16,F-22機羣只能讓AIM-12CE以中程慣性制導方式逼近H-99機羣,然後在主動雷達引導頭的引導下攻擊目標。

這是最常見地攻擊方式,也是效率最低、最容易受到干擾的攻擊方式。

12F-22A發射地AIM-120E還沒有逼近目標,SD-16到達了。

雖然12美軍飛行員做出最大努力,但是每架戰鬥機遭到導彈攻擊,即便美軍飛行員的能力非常出色,也難以避開所有導彈。

H-99機羣沒有改變航向,繼續向美軍第棲艦隊逼近。

在AIM-12導彈逼近地時候,伴隨H-99機羣行動的DY-1子戰機開始“工作”。

在此之前,DY-11出了美軍戰鬥機火控雷達的工作頻率,在導彈逼近的時候,首先用機載大功率電磁干擾裝置對來襲導彈進行壓制性干擾。因爲美軍戰鬥機將AIM-1120E設定爲慣性中繼制導,所以壓制性干擾收到的效果並不明顯。導彈進入自主攻擊階

彈載火控雷達啓動。DY-14立即截獲彈載雷達發出的調整機載干擾裝置的工作頻率,以“照射”方式對每枚導彈進行“阻塞”式壓制干擾。

導彈上的火控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並不快,難以迅速處理截獲的電磁信號。

面對前方的數十個“目標”,導彈按照預設程序攻擊“最有價值”與“特徵明顯”的目標,無法像飛行員那樣判斷目標的“真僞”。

最後關頭,飛在最前面的2DY-14使用了“撒手鐗”。

2DY-14上安裝了剛剛定型的“電磁定向壓制與摧毀設備”。這種剛剛問世的電子戰設備的工作原理非常簡單,即通過定向發射天線集中向目標發射某一頻率的高能電磁波,利用電磁波極高的能量燒燬目標搭載的雷達等電子設備。

原理很簡單,實現起來卻不容易。

首先是定向輻射技術很難突破,其次是必須準確測出目標雷達的輻射頻率,最後就是需要在瞬間釋放出足夠強大的電磁輻射。

按照共和國空軍的要求(該設備由空軍主導研製),“電磁定向壓制與摧毀設備”將作爲“電子自衛武器”裝備包括戰鬥機與轟炸機在內的所有軍用飛機。因爲還處於研製階段,所以原形機的體積非常大,只能裝在DY-14這類內部空間足夠大的“大飛機”上,暫時無法裝備戰鬥機與轟炸機。

數枚AIM-120E遭到“電磁攻擊”後,立即像無頭蒼蠅般在空中亂躥。

雖然“電磁定向壓制與摧毀設備”在這場戰鬥中發揮的作用並不明顯,但是其實戰效能得到了檢驗。如果能爲戰鬥機與轟炸機配備,肯定會顛覆空戰戰術!

電子戰機成爲了轟炸機羣的最佳搭檔。

12F-22的攔截行動沒能收到任何戰果。

H-99機羣到達西朝鮮灣西部的海洋島上空後,按照編隊依次降低飛行高度。此時H-99機羣距離東南方向上的第棲艦隊只有300千米!

飛在最前面的H-9率先打開兩座彈艙艙門,陸續投下12枚重型反艦導彈。

同一編隊裡的另外3架H-9在半分鐘內依次投下導彈。

另外5個編隊的20H-99在3分鐘內依次發射反艦導彈。

H-99機羣完成了任務,轉向返航。

6架DY-14電子戰機沒有跟隨H-99機羣返航,而是緩緩爬升到6000米高度。伴隨護航的J-14機羣迅速趕來,伴隨電子戰機在西朝鮮灣南部海域上空往返飛行。

電子戰機的最後一項任務是爲導彈提供中繼制導信息。

跟蹤與監視美軍艦隊的任務由跟隨預警機一起行動的KZ-199戰場監視機負責。通過戰術數據鏈,KZZ-19將美軍第棲艦隊的行動情況即時發送給DY-14,再由DY-14向正在逼近美軍第棲艦隊的反艦導彈發送中繼制導指令。

指揮與控制系統一環扣一環,形成了強大的聯合打擊力量。

DY-14開始引導導彈的時候,2大型無人飛機到達西朝鮮灣上空。按照計劃,如果DY-14遭到敵機攻擊,必須撤出戰場,將由無人飛機完成中繼制導工作。現在看來,2無人飛機不大可能有登臺表演的機會了。

江華灣,德積羣島西北海域,第棲艦隊拉響了防空警報。

H-99機羣的行動一直在E-111A的監視之中。E-111A能夠做的,也只是向第棲艦隊發出防空警報。第棲艦隊能否頂住“彈雨”,E-111A上的空中指揮員沒有任何把握。兩棲艦隊不是航母戰鬥羣,雖然配備了艘防空驅逐艦,但是面對總共288枚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就算有8艘防空驅逐艦都不見得能夠確保艦隊萬無一失。

更要命的是,反艦導彈不是直接殺向第棲艦隊。

H-99發射的C-606反艦導彈的最大射程超過500千米。C-606沒有直接撲向第棲艦隊,而是先向西南方向飛行了大約200米,然後再轉爲向東南方向飛行,最終從東面攻擊第棲艦隊。這樣一來,導彈羣不需要經過黃海南道上空,也就不會受到第1裝甲師部署在海州的“戰區反導防空系統”的威脅!

如同當初的第2~兩棲艦隊一樣,第棲艦隊即將遭受滅頂之災。

211點15,第一枚C-606進入美軍防空驅逐艦的攔截範圍。

慘烈的防空作戰開始了,第棲艦隊航跡即將終結!

第3章 惡鄰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28章 戰術調整第54章 對策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15章 羣策羣力第55章 點悟第20章 謀面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21章 思想工作第46章 航母風波第56章 快準狠第7章 危機暗伏第30章 感恩戴德第64章 龍出昇天第30章 感恩戴德第13章 頭緒第24章 金融風波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34章 裡應外合第33章 劇變第37章 打草驚蛇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8章 漁翁之利第35章 奇兵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45章 較勁第95章 搶先攻擊第9章 熱點時局第97章 虛張聲勢第51章 刀尖第37章 變策第42章 大殺器第54章 外交鬥爭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89章 雅浦海戰第27章 統一步調第96章 風暴高潮第9章 民間力量第67章 同盟體系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93章 鐵腕首相第73章 重南輕北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82章 新境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68章 量才爲用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31章 軍售案第87章 艦隊北上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81章 因勢利導第4章 停戰談判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46章 特殊存在第33章 超級潛艇第37章 暗度陳倉第1章 導火索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29章 法定程序第70章 負資本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56章 雙面間諜第13章 情報安全第3章 換屆選舉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47章 外交攻勢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4章 兩手準備第66章 來龍去脈第31章 換裝序幕第39章 正中下懷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60章 致命威脅第44章 豪賭第58章 地面戰爭第27章 海空對抗第63章 失控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26章 航母出擊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85章 戰略封鎖第52章 出其不意第44章 死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