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佈局

到消息,劉曉賓立即找到了李存勳。

李存勳沒有遲,給元府打了電話後,立即帶上劉曉賓趕了過去。

“情報非常可靠,村上貞正已經命令日本國家安全局在臺灣展開行動。”李存勳將文件交給王元慶之後,掏出了香菸,“在此之前,日本國家安全局已經按照村上貞正的指示制訂了行動計劃,協助以王煥英爲的綠營動軍事政變,推翻由郭銘領導的島內當局。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參與政變的臺軍並不多,但是非常致命。”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示意李存勳說得更明白一些。

“投靠綠營的將領只有七名,其中最重要的是臺北衛戍部隊司令李向志上將。”見到李存勳在點菸,劉曉賓說道,“李向志在綠營執政時期晉升爲6軍少將,在‘達震案’期間投靠藍營,深得藍營信任,2o25年出任臺北衛戍部隊司令。從我們掌握的情報來看,郭銘對他非常信任,沒有多少防範。”

“將以何種方式動政變?”王元慶問了一句。

劉曉賓沒有開口,而是點了煙。

“按照‘向日’提供的情報,李向志將在動政變的時候宣佈郭銘擅用‘總統’權力,對合法政黨加以迫害,並且拿出郭銘指示社團刺殺綠營高層的證據。隨後宣佈郭銘違憲,派遣軍隊佔領‘總統府’、‘議會’、主要‘行政機構’,控制以郭銘爲的島內官員,宣佈成立臨時軍管政府,提前進行大選。”

王元再次皺起了眉頭。

“如提前進行大選,綠營執政的可能性過百分之九十。”劉曉賓補充了一句。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政變成功地機有多大?”

劉曉賓沒有回答這個問:。因爲這出了他地權限。

李存勳抽了兩口煙。說道:“這得看我們是否進行干預。因爲已經掌握了日本國家安全局地行動計劃。所以我們有百分之百地把握阻止軍事政變。如果我們不採取任何行動變成功地可能性過百分之八十。”

見到劉曉賓準備開口。李存勳朝他搖了搖頭。

話已經說得夠清楚了。元不可能不清楚目前地局勢。沒有必要做太多地解釋。

作爲情報人員。李存勳與劉曉賓地職責是爲元提供進行戰略決策所必須地信息。而不是代替元做出戰略決策。更不能按照個人意志、或情報機構地想法對元地戰略決策產生影響。

當了5年的軍情局局長,與王元慶合作了1c多年,李存勳很清楚元的性格。

別說軍情局局長,就連總參謀長都無法對元產生足夠的影響力。元不但制訂了整個戰略計劃參與了具體實施工作。作爲處於決策層核心位置的軍情局局長,李存勳很清楚元的目的。

王元慶沉思了好一陣,期間還抽了一根香菸。

當元滅掉菸頭的時候,李存勳與劉曉賓都集中了精力。

“照你們的說法,局勢完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李存勳點了點頭,說道:“局勢目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至於會展成什麼樣子,還得看我們採取的行動,以及行動結果。”

王元慶點了點頭起了第二根香菸。

劉曉賓有點激動,但是見到李存勳沒有開口,他也不敢擅做主張。

“爲了布這個局,我們不但花費了幾個月,還在南亞地區製造了不少麻煩,搞得全世界雞飛狗跳。”王元慶冷冷一笑,說道,“如同我們之前的判斷,村上貞正確實是非常有才能的領袖。在我看來,他此時的決定不是不知道我們的意圖並沒上當受騙,而是沒有選擇的餘地。設想果臺灣不出事,我們會不會拿印度開刀?”

李存勳微微皺了下眉頭,覺得元這番話有另外一層意思。

制訂戰略計劃的時候,李存勳就認爲元不會對付印度,在南亞地區製造事端只是爲了麻痹日本,讓村上貞正認爲共和國將先斬斷日本的臂膀爲集中力量對付日本創造條件,而在臺灣採取打壓綠營的行動只是爲了消除後顧之憂。照王元慶開始的話來看,恐怕元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日本沒有“跟進”續保持“觀望”態勢,元很有可能假戲真做,藉助克什米爾衝突打擊印度。

想到這,李存勳不免暗自感嘆。

參與行動的軍情局長都無法猜透元的心思,村上貞正憑什麼摸準共和國的脈搏呢?

轉眼一想,李存勳明白了王元慶的意思。

村上貞正正是無法摸準共和國的脈搏,所以纔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

在臺灣策劃軍事政變的決策。如此一來,日本很有探性的做做樣子,看看共和國會以什麼方式應對。

“元,你……”

王元慶淡淡一笑,說道:“明白了?”

李存勳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元的意思。

劉曉賓眨了眨眼睛,似乎沒有反應過來。

“沒有選擇餘地,等於盲目行動。”王元慶看了劉曉賓一眼,說道,“作爲優秀政治家,不管做什麼,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毋庸置疑,村上貞正的目的是儘量避免與我們爆戰爭,直觀的說,就是儘量避免給我們開戰的理由。雖然村上貞正命令國家安全局在臺灣採取行動,協助綠營動軍事政變,推翻島內當局,但是我們可以藉此向日本宣戰嗎?顯然不行,即便我們能夠抓捕部分參與行動的日本間諜,也無法由此證明日本對我國動了實質性的侵略行動。”

“也就是說,必須迫使日本臺灣派兵。”

王元慶點點頭,說道:“只有日本做出派兵決定,我們纔有充足的理由對日本動全面戰爭。按照日本的《周邊事態法》,只要臺灣爆戰亂,威脅到了日本的根本利益,就算村上貞正有所顧忌,日本軍部也會要求向臺灣派兵。當然,如果靠政變上臺的島內政府向日本出了邀請,日本出兵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爲此,我們不但要儘量穩住郭銘,既不能阻止軍事政變、也不能讓政變取得成功,還得在其他方向上做文章。”

“讓巴斯坦與印度爆衝突。”劉曉賓嘀咕了一句。

王慶笑了笑,說道:“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只需要在談判上做點手腳,讓外界認爲談判破裂,我們即將採取軍事行動,就足以促使村上貞正邁出最後一步。”

“要不要提前通知郭銘?”李存勳問了個關鍵問題。

“暫時沒有這個必要,郭的態度還不明確,如果不給他點壓力,他不會在關鍵問題上表態。”王元慶摸了摸下巴,說道,“那個蔡中凱如何?”

“蔡中凱?”李存勳皺了下眉頭,“還算不錯,表現得非常積極。”

“可以在他身上做點文章,在必要的時候通過他向郭銘出警告。”王元慶滅掉了夾在手指間的菸頭,說道,“無論如何,不能讓郭銘完蛋,更不能讓郭銘落入政變的手中。

軍情局已經掌握了日本國家安全局的行動計劃,而且與島內主要社團有密切聯繫,應該有足夠的把握辦到這一點。”

李存勳點了點頭,說道:“難度不是很大,只是……”

“什麼?”見到李存勳的態度有點遲,王元慶問了一句。

“如果島內真的生戰鬥,不管打成什麼樣子,對我們都沒有好處。”

“所以要儘量利用社團力量,避免島內生內戰。”王元慶長出了口氣,說道,“不管李向志的態度如何,只要動軍事政變,就得給島內民衆一個明確的交代,不然政變的理由就失去了合法性。在此情況下,只要社團多出點力,不怕李向志耍什麼花招,遲早得向日本求援。”

李存勳沉思了一陣,說道:“這樣的話,我們得儘快做好準備。”

“這是軍情局的事情。”王元慶淡淡一笑,說道,“另外,時機成熟後,安排郭銘與我見面。雖然方式方法有點極端,但是我們不能錯過兩岸統一的良機。”

“沒問題,我會盡快安排。”

“還有,記得把南亞那邊的人撤回來。”王元慶補充了一句,“如果進展順利,沒有必要繼續在南亞地區製造事端了。”

李存勳點頭答應了下來,叫上劉曉賓起身告辭。

返回軍情局的路上,李存勳向搭檔解釋了元的意圖。

實際上,劉曉賓已經明白了王元慶的安排。與李存勳一樣,他也不得不佩服元的手腕。雖然村上貞正一直在提防共和國藉助臺灣問題向日本宣戰,但是隨着局勢展,不管村上貞正如何努力,除非對印度見死不救、眼睜睜的看着共和國順利完成統一,不然就得在臺灣採取行動。國家領導人能夠決定什麼時候採取戰略行動,卻不能決定局勢的走向。只要日本插手臺灣事務,村上貞正就將失去控制能力!

王元慶要利用的正是這一點,讓村上貞正失去對局勢的控制能力。

回到軍情局,劉曉賓給正在臺灣活動的情報人員下達了命令,李存勳則主動聯繫了島內社團。

行動已經開始,戰爭將無法避免!

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70章 王牌登場第63章 外交鬥爭第73章 大權在握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2章 平衡外交第48章 偷襲第10章 不可靠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0章 轉折點第32章 差距第7章 觀念轉變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69章 轉折第34章 事發突然第62章 溝通第40章 根本矛盾第18章 點火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58章 高端之爭第88章 甕中捉鱉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31章 掌握主動權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41章 應對措施第29章 心態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55章 點悟第9章 民間力量第5章 線索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67章 秘密武器第64章 穩重見長第42章 秘密部隊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13章 情報安全序十三雄鷹展翅第2章 軍事政變第27章 新總統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13章 煙霧彈第2章 大國頹勢第18章 獨醒第17章 養虎爲患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64章 別無選擇第57章 挑戰書第44章 善後第98章 齊心協力第68章 設法脫身第65章 一舉兩得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4章 倫敦條約第15章 未來之眼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6章 栽贓嫁禍第62章 死守第105章 佔領區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58章 地面戰爭第57章 偷襲第29章 因果關係第31章 兩重天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64章 龍出昇天第69章 轉折第16章 迎難而上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59章 新興名人第89章 雅浦海戰第71章 民主表決第73章 大權在握第102章 宏偉藍第99章 單獨戰役第51章 積極備戰第52章 重大收穫第94章 喘口氣第165章 擴大化第13章 亮牌第54章 被動選擇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98章 最後一擊第1章 強國夢第31章 愛國者第66章 多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