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軍事政變

bookmark

,郭銘離開臺北“總統府”。

在“總統衛隊”裝甲車輛的護送下,“總統車隊”徑直西去。回望漸漸消失在夜幕中的臺北市,郭銘有一種“騰雲駕霧”般的感覺。僅僅45鍾,隨同蔡中凱、成阿九與蘭洪波“來訪”的那名年輕人就改變了郭銘的命運,也改變了臺灣的命運。

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後,郭銘的目光回到了那名年輕人的身上。

他僅僅只是大陸派來的間諜嗎?

打量對方一番,郭銘的心情非常複雜。蔡中凱、成阿九與蘭洪波沒有隨同“總統車隊”前往桃園,留在臺北指揮策劃新的行動。毋庸置疑,這幾個臺灣社團大龍頭已經投靠了大陸,說不定其他社團龍頭都已投靠大陸。

大陸到底想幹麼?

郭銘深吸了口氣,拿起在扶手上的煙盒。

臺灣生動,肯定有違大陸初衷。這麼多年來,在有能力用武力實現統一的情況下,大陸仍然高舉“和平統一”旗幟,努力通過談判協商實現統一,無外乎不想讓臺灣遭受戰火摧殘。只要戰爭爆,不管打成什麼樣子,受害都是炎黃子孫,承擔戰爭磨難的都華夏兒女。

既然如此,大陸爲什麼阻止即將生的軍事政變?

正郭銘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電話筒遞到了他的面前。

“閣下緊聯園守軍。”坐在郭銘對面地周小剛晃了晃手裡地話筒。

“爲什麼不止軍事政變?”郭銘接過話筒。立即問了一句。

“時間上不允許。”周小剛淡淡一笑。沒多做說明。

“我可以命令……”

“閣下!”周小剛地神色立即變了樣。“我知道閣下能夠調動桃園駐軍。但是我希望閣下能夠以民族大義爲重。如果我沒猜錯軍已經佔領了總統府。如果閣下命令桃園駐軍向臺北動進攻。不但無法鎮壓軍事政變。反而會使成千上萬地臺北市民遭受磨難。既然我們承諾保護閣下地安全。幫助閣下重掌臺灣政權。就一定會兌現承諾。

在此之前。我希望閣下能夠好自爲之。不要做出任何愚蠢地舉動!”

對方的口吻非常強硬,也非常堅決。郭銘咬了咬牙,撥通了桃園駐軍司令部的電話。

見到郭銘讓桃園駐軍進入戰備狀態小剛笑了笑,沒再多說什麼。

來到臺灣之後,周小剛、也是代號C02的高級間諜夜塵按照軍情局的指示,通過王遠山認識了蔡中凱。與郭銘見面前塵在臺灣執行了幾次“特殊”任務,包括針對王煥英的、“不太成功”的襲擊行動。爲什麼不除掉王煥英?夜塵不知道想知道。作爲間諜,他只需遵照指示完成任務,比如將幾名與綠營領袖秘密接觸的臺軍將領資料轉交給臺灣情報機構。雖然夜塵不太關心政治上的事情,但是這一系列的行動讓他意識到,軍情局、或說共和國高層領袖正在策劃一次大規模行動,不是爲了與臺灣實現和平統一是針對另外某個國家!

車隊在高速公路上飛奔,夜塵卻心如止水。

1C月20日凌晨北駐軍佔領“總統府”。

1點30,臺北駐軍司令李向志上將在“總統府”對外宣佈灣“總統”郭銘與“副總統”馬洪濤因涉嫌違憲,已被“革職”。

2點過煥英達成臺軍直升機飛赴臺北。

天亮前,忠於郭銘的桃園守軍與忠於李向志的臺北駐軍在臺北縣(非臺北市)交火。

此時,王元慶來到了總參謀部。

“情況的展比我們預料的還要嚴重。”

“有多嚴重?”王元慶對跟在旁邊的李存勳問了一句,並未停下腳步。

“到天亮之前,除了臺北,叛軍還控制了新繡、臺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臺南、臺南市、高雄、臺東與花蓮……”

王元慶突然停下腳步,看了眼李存勳,問道:“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大中城市都落入了叛軍手中?”

“也不能這麼說,除了桃園,宜蘭的駐軍仍然忠於郭銘。”

王元慶的眉頭跳了幾下,繼續朝會議室走去。

“有足夠的情報證明,軍事政變由日本國家安全局策劃。雖然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是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大批不願意參與軍事政變的臺軍將領已經遭到迫害。”劉曉賓頂替李存勳,繼續介紹情況,“島內的局勢非常混亂,絕大部分參與政變的臺軍也不知道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正在抓緊蒐集情報,爭取儘快掌控局勢。”

“你們部署的行動什麼時候

“現在還不是時候。”李存勳沒讓劉曉賓開口,“王煥英還未上臺,李向志也未表明政治態度,我們不益過早採取行動。”

王元慶點了點頭,走進了會議室。

15鍾之內,國務院總理宗應仁帶着國防部長葉致勝、外交部長閻尚隆等人來到了會議中心,擔任全體代表大會主席的顧衛民也趕了過來。在項鋌輝的安排下,共和國的最高級別會議正式開始。

此時,臺灣生軍事政變的消息已經震動了整個世界。

誰也沒有想到,直忠於“總統”郭銘的臺北駐軍司令李向志會動軍事政變。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臺軍高級將領幾乎在一夜之間反水,超過八成以上的臺軍響應李向志的“號召”,宣佈郭銘違憲。

接下來生的事情,更讓難以置信。

20日上午,臺北生“民變”。

數十萬民衆走上街頭,求李向志離開“總統府”,駐軍撤回軍營,將權力移交給“民選總統”郭銘。數個小時之內,島內各大中城市均生了類似的事件,數以百萬計的民衆搞喊“反對政變”、“恢復法制”等口號走上街頭,衝擊政變軍隊構建的城區防線。

9點30,郭銘在桃園駐軍司令部表公開講話。

隨着臺灣“總”露面,島內局勢變得愈不可收拾。

雖然政變控制了臺北、控制了“總統府”、甚至控制了臺灣絕大部分地區,但是隻要郭銘還活着、還在活動,政變的合法性就受到了置疑,不會有任何人承認軍政府,更不會有任何人支持軍政府。

郭銘現身後,越來越多在頭上裹着藍色布條的島內民衆走上街頭。

0點過,共和國外交部表聲明,宣稱密切關注島內局勢,要求動軍事政變的軍人立即返回軍營,不得做出破壞民族團結,有損民族大義的舉動。聲明中,共和國中央政府明確表示,如果島內局勢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大陸將採取必要手段、通過合理的方式幫助島內當局鎮壓軍事政變。

正在南海活動的3支航母戰鬥羣轉向北上,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的駐軍進入戰備狀態。

沒有人懷共和國的警告,自從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共和國是言出必行。只要時機成熟,共和國肯定會對臺灣採取軍事行動。

此時,局勢變得對綠營極爲不利。

李向志是軍人,而按照臺灣的“憲法”,軍人不能參政。也就是說,以李向志爲的軍政府不具備合法性。爲此,綠營必須儘快組建臨時政府,取代軍政府。

11點30,王煥英出現在臺北“總統府”。

隨着王煥英登場,由綠營起軍事政變的真相已經公然於衆。

向王煥英移交政權之後,李向志趕往臺北縣,親自指揮正在與“總統衛隊”交火的臺北駐軍向桃園方向動進攻。

必須儘快剷除郭銘,王煥英才能成爲臺灣的“合法”領導人。

13點30,郭銘表聲明,宣稱臺灣接受大陸領導。

雖然郭銘沒有在聲明中提到與大陸實現統一,但是明確提到,希望大陸能夠在必要的時候採取必要行動,保護臺灣民衆的安全與切身利益。

1過,200多名滯留大陸的臺商表聯合聲明,支持郭銘的“統一政策”。

30鍾後,從航母戰鬥羣出的特種部隊先後登上由臺灣控制的太平島與黃巖島。駐守兩島的臺軍沒有抵抗,主動向前來“接管”的大陸軍人移交了島嶼,宣佈擁護“總統”的“統一政策”。

當天傍晚,共和國海軍陸戰隊進駐廈門。

局勢展到這一步,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共和國即將出兵臺灣,以“平定叛亂”的名義實現統一。

臺北縣的戰鬥還在繼續,局勢對叛軍越來越不利。

如果不能儘快佔領桃園,共和國甚至不需要出動陸戰隊,一個空降旅就能佔領桃園機場,然後利用運輸機將作戰部隊送抵臺灣。以共和國空降兵與空中突擊部隊的作戰能力,能在數天之內擊敗叛軍。

接受現實,還是拼死一搏?

就在全世界都認爲共和國即將出兵臺灣的時候,因爲雙方無法在領土爭端上達成一致意見,共和國與印度的邊境爭端談判宣告破裂。

入夜,共和國部署在西南與西北地區的作戰部隊進入戰備狀態。

難道共和國準備同時在兩個方向上作戰?

序六暴走海狼第11章 拉人入夥第84章 海上決戰第20章 圍殲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90章 爆炸效應第108章 鬥爭第3章 秘密同盟第24章 金融風波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37章 打草驚蛇第23章 說客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1章 全面打擊第72章 鐵腕總理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0章 冰山一角第96章 突圍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53章 強強對話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12章 實力第113章 倒計時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61章 山地之王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21章 思想工作第96章 斷臂自救第79章 利益同盟第14章 隱秘行動第96章 突圍第31章 合縱連橫第89章 戰爭影響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23章 危機四伏第52章 出其不意第111章 新風向第8章 再起波瀾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7章 實戰演練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106章 選擇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28章 孰輕孰重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6章 實地考察第74章 傳奇部隊第47章 信息網絡戰第58章 全面爆發第18章 點火第79章 純步兵第19章 高層會晤第95章 火山爆發第55章 後知後覺第15章 未來之眼第16章 救人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8章 再起波瀾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16章 救人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22章 局外人第18章 女豪傑第30章 取捨序三獅羣圍獵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4章 秘密接頭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55章 後知後覺第153章 機會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56章 積極主動第48章 痛殲美軍第51章 摒棄前嫌第6章 拷問第85章 戰略封鎖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16章 政治家第43章 蛛絲馬跡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29章 開打第21章 倒計時的信號序十八神秘物質第3章 風聲漸緊第46章 航母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