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殊途同歸

bookmark

讓內維德去關上房門。韋斯特伍德朝一直沒有開口的湯山”川了過去。

“杜奇威很精明,對局勢把握的非常準確。”

韋斯特伍德笑了笑,沒有理會湯馬腆這番話。不讓杜奇威參與秘密行動,不是韋斯特伍德不信任杜奇威,而是杜奇威是一名網正不阿的軍人,過於正直,不見得會支持總統制訂的秘密戰略,也就不會在決策中產生積極作用。

“與杜奇威分析的一樣,我們有足夠的情報證明,中國沒有動武的打算。”湯馬馳沒再耽擱總統的寶貴時間,說道,“與南亞的緊張局勢相比,中國的國內情況更值得關注。就在今天,北京召開了兩次高層會議,幾乎所有國家重要領導人與大部分地區的主要領導人都去了北京。結合“華夏。號航母半途轉向前往印度洋一事,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王元慶已經有所察覺。”

“你是說,四的行動敗露了?”

湯馬馳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道:“算不上完全敗露,但是肯定走漏了消息。前面的分析只是我的猜測,還未得到證實。

“既然沒有得到證實,”

內維德把話說到一半就停下了,因爲韋斯特伍德明顯不想讓人打斷湯馬腦的話。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分析之前獲得的資料,特別是王元慶的個人資料。”湯馬馳拿出了香菸,看了總統一眼,點上煙,說道,“不得不承認,王元慶是個厲害角色。不管對外還是對內,王元慶都表現得非常強硬。在沒有得到足夠情報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推斷。以王元慶的性格,如果他知道有人在密謀發動政變。肯定會採取主動,毫不遲疑的幹掉所有妄圖對付他的異己份子。以中國的國情,只要王元慶想做,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

“你是說,”布魯德林皺起了眉頭。

“也許,我們的擔心是完全多餘的。”湯馬腦苦笑了一下,說道。“王元慶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或許他根本不知道,或許有所顧慮,或許爲了別的目的。我們有理由相信。王元慶很有可能不知情,或者沒有掌握全部情況。果真如此的話,南亞動盪局勢就與中國的國內情況完全無關,只是巧合。”

“巧合?”韋斯特伍德露出了更加猜疑的神色。

“確實是某種意義上的巧合。”湯馬馳抽了兩口煙,說道。“換個角度,如果王元慶知道了我們正在策劃的秘密行動,他會在這個時候製造南亞危機嗎?杜奇威說得很有道理,王元慶的首要目的是確保政治改革順利進行,而不是在對外擴張上建功立業。如果王元慶主動製造南亞危機,不正好中了我們的下懷嗎?王元慶如此精明,不可能認識不到這個問題,也就不大可能做出如此錯誤的決策。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王元慶不知情。”

“既然如此,王元慶爲什麼要製造南亞衝突?”

Www¸ttκa n¸¢o

“很簡單,王元慶希望通過一場戰爭推動政治改革。”

布魯德林的眉頭跳了幾下,朝總統看了過去。

韋斯特伍德沉思一陣,說道:“能否說得更明確一點?”

“看過王元慶個人資料的人都應該知道,與前任相比,王元慶的基礎並不牢固。”湯馬腦作爲“中國問題專家”對中國的瞭解遠超其他人。“瞭解中國歷史的人也應該知道,不管在什麼時期,中國的政治家都需要軍人的支持。王元慶在日本戰爭後期發起政治改革。不是說王元慶在這個時候纔想到政治改革,而是在這個時候才具備政治改革的基礎。從這幾年的發展來看,軍隊的絕對支持是政治改革得已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事實證明,政治改革肯定遇到了來自軍隊的阻力,爲了深化政治改革,王元慶不但需要軍隊的全力支持,還要想方設法除掉軍隊內的異己份子,消除最大的阻力與最大的潛在危險。能夠達到目的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場戰爭。日本戰爭,讓王元慶的軍事威望超越了趙潤東,成爲中國軍人的“精神領袖”只要再次擊敗印度,王元慶在軍隊內的威望將達到如日中天的地步,甚至有可能超越當年的紀佑國。更重要的是,通過戰爭調整軍隊結果,特別是人事安排。能夠不動神色的除掉軍隊內的異己份子,而不產生過於嚴重的影響。”

韋斯特伍德與布魯德林點了點頭,認同了湯馬馳的分析。

“可是,”內維德遲疑了一下,說道,“這樣的話,不是正好與杜奇威部長的分析完全相反了嗎?”

“杜奇威將軍小值實情。自然不可能做出準確判湯馬馳微微簍刁,仇把內維德的話當回事。“發動戰爭,中國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至少在軍事問題上,杜奇威將軍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中國不可能像對付日本那樣對付印度,更不可能拿十七億印度人的生死存亡開玩笑。問題是。王元慶不見得要徹底打垮印度。發動戰年的目的是推動改革,也就沒有必要使戰爭規模擴大,完全可以針對藏南地區。以印度的軍事實力,中國有絕對的把握收復藏南地區,甚至幫助巴基斯坦攻佔克什米爾南部地區。達到目的後,王元慶肯定會立即收手,或者藉助國際輿論迫使印度與中國進行停戰談判。只要戰爭規模有限,中國的軍事動員規模就非常有限,沒有必要做太多準備

“如此說來,戰爭很快就會爆發?”

“完全有可能,說不定中國總參謀部正在制訂戰爭計戈打手 。”

半斯特伍德考慮了一陣,朝布魯德林看了過去。

“果真如此,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表明立場,全力支持印度;二是從中調和,化解南亞危機布魯德林嘆了口氣,說道,“選擇前者,很有可能事與願屯我們介入,不但不會使中國感到更加安全,反而會使王元慶下定決心,在我們向印度提供全面軍事援助之前打垮印度。選擇後者,我們的處境將更加艱難,不但會使日本重建遭受影響,還會失去更多的盟友。”

韋斯特伍德笑着搖了搖頭,布魯德林這番話的另外一層意思是,美國沒有選擇餘地。

“對我們來說,只有一個選擇。”湯馬腦看了總統一眼,說道,“我支持杜奇威將軍的建議,立即加大對印軍事援助,幫助印度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

韋斯特伍德皺了下眉頭,示意湯馬馳繼續說下去。

“國務卿的分析很有道理,提供軍事援助,很有可能激化中印矛盾。讓王元慶立即做出決策,但是問題要從兩斤。方面看。”湯馬馳滅掉菸頭,沉思一陣,說道,“如果中國不採取針鋒相對的措施,也就是說在我們爲印度提供全面軍事援助之後,放棄戰爭計戈,我們可以趁機拉攏印度,讓更多的國家認識到我們的影響力,從而拉攏更多的盟國。如果中國立即發動戰爭,我們則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推動顛覆活動。

哪怕我們策劃的行動失敗,也能使中國陷入戰爭泥潭,起到牽制中國的目的。不管是幫助日本進行戰後重建,還是幫助印度建立起高端產業,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牽制中國。”

“如果印度戰敗,我們”

“印度肯定會戰敗,只是時間間題。”湯馬腦說得斬釘截鐵,彷彿有十足把握。“關鍵不是印度會不會戰敗,而是我們能否利用戰爭。當然,印度戰敗會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比如讓更多的國家相信中國的武器裝備更加先進,從而使我國的軍火出口受到影響。又比如讓中國順利霸佔亞洲,使我們失去最後一個立足點。可是不管如何。中國受到的影響比我們大得多。不說別的,只要戰爭拖上幾個月,中國的經濟發展就將受到影響,王元慶全力推行的政治改革也將受到影響。與我們等西方國家不同,中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外界威脅越大,中國越團結,越能發揮出驚人實力。歷史上,中國很少敗在外界力量上,幾乎每一個王朝都是因自身問題而崩潰。要想從根本上打垮中國,只能從中國內部着手,讓中國被內部矛盾打垮!”

不得不承認,湯馬馳的分析非常精準,也切中要害。

韋斯特伍德沉思一陣,說道:“不管怎麼樣,我們的選擇只有一個。既然中國想在這個時候挑起戰爭,我們就得采取行動。國務卿,你儘快準備一下,帶上禮物去新德里。讓魯拉賈帕尼穩住腳跟,不要輕易退讓。”

“我儘快去新德里,只是國會那邊”

“我會想辦法解決。”韋斯特伍德壓了壓手,說道,“到了新德里。除了讓魯拉賈帕尼知道我們的態度之外,還要儘量讓魯拉賈帕尼相信。中國不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但是會在不久的將來發動戰爭,印度要想生存,就得全力準備。”

布魯德林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總統的意思。

“湯馬腦局長,四的行動也要抓緊

“沒問題,我親自負責。”

“今天就談到這裡吧,有新的消息。我們再討論。”

第7章 實戰演練第92章 私下媾和序二插翅飛虎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17章 民族之翼第72章 極限行軍第5章 權衡利弊第70章 明爭暗鬥第54章 獨一無二第3章 秘密同盟第71章 劇7941第3章 換屆選舉第3章 攻心爲上第69章 命不該絕第60章 軍事變革第20章 愈演愈烈第77章 爲了消耗第33章 兩面三刀第25章 差距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25章 意外失足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22章 我行我素第100章 左鉤拳第26章 關鍵情報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72章 極限行軍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93章 時機成熟第83章 圍殲第63章 想當將軍第76章 虎視眈眈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139章 公民意識序一利劍出鞘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42章 順大流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20章 雙簧第35章 一鼓作氣第3章 暗流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71章 吝嗇鬼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55章 非常閱兵第37章 專多能第86章 引子第97章 虛張聲勢第54章 反省第30章 感恩戴德第62章 溝通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6章 關鍵決策第61章 總體戰略第42章 幫倒忙第46章 特殊存在第136章 割裂第2章 赤子之心第49章 戳破牛皮第30章 影子戰士第55章 多用途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92章 揀便宜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66章 戰爭決議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1章 激活第54章 導彈雨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32章 信號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5章 焦頭爛額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章 鬼話連篇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54章 旁敲側擊第53章 戰前動員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61章 總體戰略第91章 守株待兔第6章 前程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21章 理想化第62章 攻防抉擇第9章 民間力量第2章 軍事政變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53章 不宣而戰第57章 胸懷大志第95章 火山爆發第2章 軍事政變第7章 實戰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