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鉅艦的反擊

bookmark

前三分鐘之內,“俄亥俄”號根本就沒有進行“抵抗在這三分鐘之內,南面的六艘戰列艦分別打出了五到六輪齊射,也就是說,僅僅三分鐘,六艘“新省會”級戰列艦就在“俄亥俄”號上用掉了近300炮彈。從後來統計的結果看,這三分鐘內的炮擊命中率超過了五成,可問題是,真正爆炸的炮彈卻遠沒有那麼多。

戰後,第三特混艦隊六艘戰列艦統計的結果是,至少命中了敵艦16枚炮彈,誤差大概有一成左右,可瞭望員觀察到的爆炸次數卻僅僅只有30多次,加上在艦體內部發射的爆炸,也不會超過50。如果真有170左右的炮彈命中了“俄俄”號,那麼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炮彈爆炸,其他的全是啞彈!毫無疑問,這個啞彈比例確實是太高了,高得有點離譜!後來,在“俄亥俄”號被打撈起來之後,這一統計結果得到了證實,當時承擔打撈工作的部隊在這艘戰艦上一共找到了86沒有爆炸的炮彈,另外,還有很多炮彈在命中戰艦後被彈了出去,也沒有發生爆炸。

造成啞彈率與跳彈率高達七成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當時的炮擊角度,二是26式穿甲彈在設計上的一些缺陷。

前三分鐘的炮戰中,六艘“新省會”級打擊的都是“俄亥俄”號地正面。而“蒙大拿”級戰列艦在設計的時候吸取了很多的實戰教訓與經驗,其艦橋的體積相對較小,而且主炮炮塔的正面裝甲,以及大部分主裝甲都有很大地傾斜角。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變相的提高裝甲的垂直厚度。還能夠提高跳彈的比例,從而提高抗打擊能力。也正是如此,當時擊中了“俄亥俄”號的炮彈中,大概有兩成成了“跳彈”,沒有威脅到戰艦。另外,在這個距離上,26式穿甲彈應該有足夠的把握穿透“俄俄”號的主裝甲板。因爲設置了很大地傾斜角,結果有很大一批炮彈沒有能夠打穿裝甲,進入艦體內部。

26式穿甲彈的設計也有一定的問題。26式穿甲彈是帝國海軍的第種400米口徑的重型穿甲彈。與帝國海軍以往使用的輕型穿甲彈地區別是,重型穿甲彈的初速較低,存速能力好,而且彈道彎曲度大。更加適合遠距離交戰。通過帝國海軍地測試,26式穿甲彈的最佳打擊距離應該是15000到20000之間。在這個距離上,穿甲彈幾乎是垂直落下的,而且有很大的存速,能夠保證擊穿敵艦的水平裝甲。相反,在20000以上,炮彈的速度降低了很多,穿甲能力也就減弱了不好,而在15000碼以內,因爲炮彈落下的角度不大。而且打擊的多爲戰艦的側面主裝甲,其效果反而不好。這可以說是當時所有重型穿甲彈地一個共同特點,而根據這一特點,26式穿甲彈的引信在設計的時候也更爲重視垂+可靠性,而沒有考慮到,在近距離交戰中對付敵人的傾斜裝甲板的時候,炮彈的着點角度並不是垂直的,其撞擊速度與角度肯定有所差別。結果,26式穿甲彈不但難以在7000的距離上擊穿“俄俄”號主裝甲帶上最厚的部位,比如炮塔地正面裝甲。而且就算是穿透了裝甲,也因爲引信設計不合理。大部分炮彈都沒有爆炸!

如果當時雙方勢均力敵,四艘“蒙大拿”與六艘“新省會”擺開架勢打的話,這兩個問題就足夠讓常薦新吃大苦頭了。萬幸地是,六艘“新省會”對付的是一艘,準確的說是半艘“蒙大拿”,因爲“俄亥俄”號只有正面的兩座炮塔可以還擊。而且在前三分鐘內,“俄亥俄”號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鋪天蓋地般的打擊很快就讓這艘戰列艦陷入了癱瘓狀態,也就難以威脅到“新省會”了。

美軍的反擊並沒有多少威脅,當時“俄亥俄”號首部二號炮塔的三門主炮已經全部損壞,雖然沒有一發穿甲彈打穿了主炮炮塔的正面裝甲,但是在被四發26式穿甲彈連續命中後,就算主炮炮塔的厚實,穿甲彈撞擊時的巨大沖擊力也足以震壞炮塔內的所有設備,並且震死,震傷炮手。另外,該炮塔後面的司令艦橋也是重點打擊對象。與“依阿華”一樣,“蒙大拿”級司令艦橋的裝甲厚度比主炮炮塔的正面裝甲要薄一點,大概少了50毫米的厚度,而這50米的厚度就足夠讓美國人感到後悔了。三分鐘之內,至少有八發穿甲彈打中了司令艦橋,其中有四發跳開,只有兩發穿透了裝甲,這已經足夠了,只要有一發穿甲彈擊穿,就算不爆炸,司令艦橋裡的官兵也將無法倖免,更別說是兩發,而且還都發生了爆炸。

在第一輪炮擊中,“俄亥俄”號的司令艦橋就被打掉了,這就如同一個人的大腦已經被打殘,身體就無法得到控制,空有強健的四肢,也沒有多少威脅。前面兩座炮塔裡的官兵是在兩分鐘後才知道司令艦橋已經被炸燬,艦長等戰艦上的高級軍官幾乎全部陣亡。在這兩分鐘內,B炮塔也失去了戰鬥力,最終只有相對低矮,難以被直接瞄準的A炮塔還可以使用。因此,在戰鬥開始後三分鐘,A炮塔的炮手利用輔助瞄準儀打出了第一輪還擊。

三發炮彈全都從位於六艘“新省會”級戰列艦編隊中間的三號艦,也就是“貴陽”號的頭頂上飛過的,然後落在了戰艦南面數百米外的海面上。這個偏差距離也確實有點嚇人。當初,設計師爲了提高“蒙大拿”級的防禦能力,減少被彈面積,A炮塔被設計得相對低矮,可也因此而影響到了A炮塔的視界,結果,炮手根本就無法精確瞄準,打出的炮彈就更不可能威脅到對面的戰艦。

“俄亥俄”號的還擊把“貴陽”號的艦長嚇了一跳,可是很快他就發現,敵艦的還擊根本就沒

第9節 西方戰線第56節 “華盛頓快車”第33節 冒險伏擊第1節 三線作戰第8節 琉球島捷報第25節 再接再厲第5節 公與私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14節 影子殺手第65節 戰場轉折第65節 狗運當頭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55節 傳奇艇長第53節 鞭長莫及第5節 地中海風雲第51節 對手的評價第4節 外因第43節 明修棧道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4節 極限戰機第42節 謹慎前行第14節 好友相遇(上)第48節 臨界點第17節 海軍的觀點第3節 前程第18節 戰略走向(上)第64節 未盡的任務第31節 理智的獵人第22節 夜間轟炸第41節 拉開架勢第25節 傾國之力第52節 突然轉折第14節 “金龍盾”第8節 校長帶回來的麻煩第20節 凱旋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上)第41節 競爭對手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上)第6節 小試牛刀第3節 海航的戰略轟炸機第29節 歸隊第14節 好友相遇(下)第33節 脫離風暴第4節 錯過的晉升第42節 驚魂未定第31節 正面對捍第53節 規避第35節 迎風起飛第7節 壯士斷臂(下)第24節 軍事報復第1節 壯志凌雲第38節 以牙還牙第2節 擴大戰線第42節 謹慎前行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44節 支線第11節 英倫定局第37節 獨立空軍第8節 撥雲見日第30節 艦隊的靈魂第6節 訪問日本(上)第11節 不歸之途第19節 產業聯盟第44節 支線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17節 最後通牒第33節 冒險伏擊第19節 產業聯盟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11節 咽喉第60節 鏖戰第63節 圍攻莫爾茲比港第16節 單程突擊第17節 最後通牒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58節 垂死反抗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下)第34節 後臺力量第26節 “櫻花”亂舞第45節 全力防禦第15節 對抗演習第46節 遮斷第44節 戰術推論第14節 機械交響曲第13節 復仇的第57節 輪番上陣第33節 回防第14節 兵行險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66節 狂轟亂炸第12節 鮮血換來的經驗第65節 戰場轉折第3節 喜憂參半第29節 希望破滅(下)第55節 截殺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52節 迎頭痛擊第27節 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