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內部平衡

bookmark

把艙室的門關上之後,鄭冠華才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摺疊好的電文。他的神色有點怪異,談仁皓也不免起了疑惑,什麼事能讓鄭冠華如此的小心謹慎。

“談將軍,這是一份下午發來的電報,本來這不是發給我們的電報的,只是我們的電臺截獲到了。”鄭冠華遲疑了一下,將電文給了談仁皓,“電報是發給姜仲民將軍的,由科倫坡轉送,發報人是海軍司令。”

談仁皓暗暗一驚,他也先是遲疑了一下,這才展開了電文,然後迅速的瀏覽了一遍,接着,他的眉毛就皺了起來,神色也沉了下來。

“我有點多管閒事,本來這封電報我們不應該接收的,只是……”…

“沒事,反正已經收到了。”談仁皓迅速的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你先去忙吧,艦隊的出發工作準備得怎麼樣了?”

“還只有幾艘驅逐艦在補充燃料,兩個小時內就能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現在主要是第三特混艦隊的補給工作要慢一點。”

“那你先去處理艦隊的事情吧,等第三特混艦隊做好了出發準備之後,我們就離開這裡。”談仁皓朝鄭冠華看了過去,“讓官兵們都把狀態調整過來,艦隊在這邊休整了一段時間,該放下的就得方向了,打完了仗再去處理別的事情!”

鄭冠華點了點頭,他知道談仁皓說的是那些艦隊官兵與當地人發生的一些特殊關係。

等到鄭冠華出去之後,談仁皓這才長出口氣,然後翻出了那份電文。電報上的署名是聶人鳳。也就是說,這是由聶人鳳親自發出地電報,如果是由海軍司令部發出的電報的話。一般會署名甘永興。而電報內容只有那麼一句話,就是讓姜仲民儘快返回舟山海軍司令部。而翁一鳴已經傷愈,並且將在最近幾日趕到科倫坡,由翁一鳴接替姜仲民現在地工作。

一般人不會覺得這封電報的內容有什麼奇怪地,畢竟翁一鳴纔是南大西洋戰區司令官,而姜仲民只是第五特混艦隊司令官。現在姜仲民所做的事情。實際上是屬於戰區司令官的職權範圍,在翁一鳴負傷後(南大西洋戰區參謀長當時留在了開普敦指揮陸戰隊抵抗英法遠征軍,至今沒有返回科倫坡,而是率殘餘部隊退到了非洲大陸腹地),就由姜仲民暫時頂替了戰區司令官的位置。現在,翁一鳴傷愈了,也幾該回來繼續負擔戰區的指揮工作,而第五特混艦隊的“千島湖”號航母也已經到達了廣州港,並且正在進行全面大修,姜仲民在這個時候被招回去也是很正常的。第五特混艦隊的重建工作肯定得有人來負責吧。

可談仁皓並沒有把這封電報看得這麼簡單。暫且不說翁一鳴在接替了姜仲民之後,能不能立即適應與談仁皓,常薦新之間的配合關係。能不能爲第一特混艦隊與第三特混艦隊提供及時的協助。就說姜仲民在這個時候被調回去,顯然不是爲了第五特混艦隊的重建工作。第五特混艦隊的參謀長已經隨同“千島湖”號航母回了廣州,而在一般情況下,在艦隊重建初期。都是由參謀長負責處理細節事務的,這就如同第二特混艦隊在重建初期,是由鄭冠華在負責,而不是由新任司令官郝東覺在負責一樣,只有到艦隊快恢復戰鬥力,有很多重大事情需要處理的時候,艦隊司令官才必須回到艦隊去。顯然,現在把姜仲民調回去,並不是要讓他去負責第五特混艦隊的重建工作,或者說,第五特混艦隊的重建工作將有重大的轉變。

從印度洋這邊的情況來看,姜仲民與談仁皓,常薦新地配合是很到位的,而且三個人相互都很瞭解,談仁皓即將發動總攻,攻打開普敦的行動即將展開,就算聶人鳳急着要姜仲民回去報道,那麼讓姜仲民在這邊多呆幾天也不見得會對太平洋那邊的情況有什麼不好地影響吧。如果現在讓翁一鳴過來的話,不說別的,光是熟悉姜仲民之前的安排,翁一鳴都得花費不少的時間,而這對談仁皓與常薦新即將發動的進攻是極爲不利的。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聶人鳳讓姜仲民回去幹嘛?之前,談仁皓就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現在帝國海軍已經有多餘的戰艦了,而按照談仁皓之前的分析,很有可能會組建第六特混艦隊,而現在,談仁皓卻不再這麼想。第五特混艦隊已經被摧毀,雖然“千島湖”號航母逃了回去,但是在科倫坡做了基本檢修之後,確定這艘航母至少得在船塢裡呆上三個月,甚至是四個月。因爲大部分的創傷是由大口徑炮彈造成的,艦體內部結構嚴重損壞,維修時間肯定會很長。也就是說,如果第五特混艦隊要想在短期內恢復戰鬥力的話,那麼就必須要得到新的航母,而現在,帝國海軍裡就正好有幾艘新服役的航母。

如果聶人鳳選擇首先恢復第五特混艦隊戰鬥力的話,那就不存在需要立即成立第六特混艦隊的必要了,而且,這也就自然避免了需要挑選新任艦隊司令官的問題。姜仲民就是個艦隊司令官,而聶人鳳現在將姜仲民招回去,很明顯的,就是要恢復第五特混艦隊的戰鬥力。

這些,談仁皓早就想到了,可他之前卻認爲,如果第五特混艦隊恢復了戰鬥力的話,那麼就將繼續在印度洋與大西洋上活動,而第一特混艦隊將被招回太平洋戰場,並且由第一特混艦隊來組織對抗美國海軍的反擊行動。可問題是,如果第五特混艦隊要留在印度洋上的話,那麼就應該在獅城,甚至是科倫坡進行組織活動,增派的戰艦將在這邊集中,而不需要返回帝國本土。姜仲民就更不需要花時間跑回海軍司令部了。

隨後,第五特混艦隊將以獅城,更有可能是以科倫坡爲母港。在印度洋與南大西洋上活動,而在收復了開普敦。重建了開普敦的基礎設施之後,第五特混艦隊再轉移到開普敦這邊來也不遲。而現在地安排顯然不是這樣的,這就是談仁皓最不甘心的地方。

校長把姜仲民招回去,而讓談仁皓與常薦新留在印度洋上,這一方面表示了印度洋戰場的重要性。可另外還說明了兩點問題。一是在英法聯合遠征艦隊被殲滅,或者是被擊敗之前,第一特混艦隊與第三特混艦隊是別想離開印度洋的。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第五特混艦隊將轉戰太平洋,並且很有可能在太平洋上擔任主力。

想到這裡,談仁皓就不得不考慮個人地利益問題了。這也是他對校長這次安排最爲不滿的地方。印度洋戰場確實重要,可問題是,這裡不是談仁皓的戰場,太平洋那邊纔是談仁皓的戰場,而且是最重要的戰場。

從戰爭爆發開始。談仁皓就一直率領艦隊在太平洋上作戰,可以說,四年多來。他在太平洋上建立了一系列地戰功,獲得了多次重大勝利,並且一步步的扭轉了戰局。幾乎太平洋戰場上的每一次重大勝利都與談仁皓有直接的,或者是間接的關係。

而且。這四年多來,談仁皓在太平洋戰場上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基礎。現在在太平洋戰場上活動的兩支特混艦隊的司令官,參謀長,乃至大部分的重要參謀都是談仁皓帶出來的。而才就任西南太平洋戰區艦隊司令官地雷少卿更是談仁皓的兄弟。擺明了,太平洋戰場就是談仁皓的根據地,是他的老巢,他的所有根基,人脈,關係都在太平洋上,而不是在印度洋上。而且,帝國海軍能夠在太平洋上一步步的走向勝利,這與談仁皓立下的戰功是分不開地。

現在好了,太平洋那邊的局面打開了,而且作戰行動越來越順利,馬上就要進攻澳洲大陸了,而且廖漢翔肯定在積極的準備進攻夏威夷羣島的行動。在這個時候,校長將姜仲民調回去,這對談仁皓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不說別的,在姜仲民率領第五特混艦隊回到了太平洋戰場上之後,第五特混艦隊的實力肯定不在第二特混艦隊與第四特混艦隊之下,而黃曉天與郝東覺的資歷卻都比不上姜仲民,兩人更算不上是聶人鳳的嫡系,那麼第五特混艦隊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換句話說,校長在這個時候讓姜仲民回去,擺明了就是要削弱談仁皓對太平洋那邊的影響力,而這可是談仁皓花了幾年時間,辛苦建立起來的根基啊!別說談仁皓心理不平衡,換了誰在這個時候都會感到很憋屈,更會感到很委屈。

談仁皓甚至可以想像,在第五特混艦隊參加太平洋上的戰鬥後,多半是由第二特混艦隊或者是第四特混艦隊去中太平洋,負責協助廖漢翔進攻夏威夷羣島,並且牽制住美軍的主力艦隊。第五特混艦隊則與另外一支特混艦隊在西南太平洋上負責協助陸戰隊登陸澳洲大陸。因爲雷少卿只是一個負責協調艦隊與其他部隊的司令官,所以艦隊的指揮權還是在特混艦隊司令官手裡的,而在姜仲民到了西南太平洋戰區之後,不管是黃曉天,還是郝東覺,都很有可能聽從姜仲民的指揮。那麼,到時候打下了澳洲大陸,艦隊的頭號功臣就是姜仲民,而不是黃曉天或者郝東覺,更輪不到談仁皓與雷少卿了!

就算不考慮人事關係,第五特混艦隊在重建之後,官兵的素質都是問題,因此肯定會首先找一個強度比較低,而且受到威脅比較小的地方練兵,而不是直接派去與敵人的主力艦隊決戰。而西南太平洋戰場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戰場,在這裡第五特混艦隊受到的海上威脅並不大,而且有衆多的作戰計劃,是練兵的好去處。相反,在中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的劣勢不太明顯,而且美軍很有可能集中所有的艦隊先在中太平洋上發動反擊,如果派第五特混艦隊去的話,姜仲民能不能幹得過斯普魯恩斯,這就是個大問題了。

可以想像,當談仁皓把這些結果推測出來的時候,他的心情有多麼的沮喪。他甚至可以斷定,在第五特混艦隊到達西南太平洋戰區後,會是狀態更好的第四特混艦隊被派往中太平洋戰場,而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之前黃曉天與姜仲民合作過,而且黃曉天是正,姜仲民是副,如果校長真的要扶持姜仲民以抗衡談仁皓的話,那麼就肯定會把黃曉天從西南太平洋戰場上支走,而郝東覺與姜仲民是沒有過合作關係的,且才當上艦隊司令官不久,到時候兩支特混艦隊配合行動的話,那就肯定是郝東覺聽姜仲民的指揮了!

談仁皓甚至想到,校長在做出這一安排之後,雷少卿,郝東覺以及黃曉天會是個什麼感受。特別是郝東覺,他甚至很擔心郝東覺在這個時候會做出過激的反應來。如果郝東覺真的亂來的話,談仁皓根本就幫不了他。而以郝東覺的脾氣,如果他不鬧出點事來的話,恐怕還真是個奇蹟了。

幾個月前,談仁皓就想到校長在有意扶持姜仲民,他當時並沒有產生什麼反感,畢竟有個競爭對手也是好事,而且校長肯定會避免一家獨大的情況出現,而也更有利於海軍的發展,同時還能減少談仁皓出風頭的機會,讓談仁皓有更多的時間躲在後面發展自己的勢力。可現在,談仁皓卻有點懷疑自己的判斷了,難道校長做這一切,都是在幫助他嗎?

談仁皓也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當響起敲門聲的時候,他纔回到現實中來,也許,這也是一個新的戰場吧!

第29節 哥們義氣(下)第46節 誘餌與獵人第25節 忌諱第53節 真正的偷襲第55節 等待天亮第38節 避重就輕第23節 荊棘之路第3節 是戰是和?(下)第62節 晴天霹靂第73節 小角色的舞臺第38節 以牙還牙第15節 對抗演習第75節 黎明炮響第15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30節 堅持方向第50節 快速穿插第3節 三大問題第13節 終極目的第76節 臨機應變第24節 緊急轉向第81節 果斷出擊第21節 後悔已晚第40節 闖禍第7節 擊敵要害第4節 頭號艦隊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10節 禍根第38節 避重就輕第31節 火海上的舞蹈第19節 日寇的絕死掙扎第11節 窩裡鬥第22節 日空虎影第5節 公與私第62節 晴天霹靂第23節 滿身傷痕第83節 天公不作美第13節 復仇的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31節 避重就輕第3節 前沿島嶼第78節 恐怖的對手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37節 臨危決斷第24節 絕地反擊第56節 絕途第52節 突刺第56節 偶然因素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8節 指揮條令第22節 兜圈子第64節 火速掃蕩第11節 英倫定局第3節 困獸猶鬥第62節 勇追窮寇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30節 尖刀第10節 戰場迷霧第35節 雙重任務第59節 小島大局第7節 疑雲重重(上)第27節 侍機而動第61節 棄卒保帥第27節 蓋棺論定第26節 全面轟炸第11節 軍費預算第9節 陸戰之王第32節 求婚第20節 戰役準備第52節 自我犧牲第26節 不公平的結果第10節 戰場迷霧第8節 戰役僞裝第24節 恐懼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下)第2節 潛規則(上)第62節 逃跑第4節 承前啓後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27節 耗子藥第27節 蓋棺論定第28節 飛向東京第36節 排兵佈陣第16節 黃昏出擊第30節 尖刀第60節 以多打少第34節 自救第4節 再回海軍司令部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32節 巨炮怒吼第1節 三線作戰第6節 門戶之見第52節 震撼性打擊第29節 歸隊第62節 果斷出擊第19節 貧微將軍第1節 海軍軍官第44節 決定勝負的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