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美國虎

bookmark

美國人發展坦克的經歷並不比唐帝國順利多少。幾乎所有的國家在發展坦克方面都走了彎路,一是因爲技術本身受到了限制,二是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結束後,各國陸軍對使用坦克的戰術都不明確。因此,在第一次全球戰爭之後,大部分國家的坦克都只裝備了機關槍等輕武器,裝甲薄弱,機動能力差,而直到第二次全球戰爭爆發前不久,德國,俄羅斯,法國,唐帝國等國才逐漸意識到坦克在地面戰場上的強大戰鬥力。

在M4“謝爾曼”式坦克出現之前,美國生產的幾種坦克都是很落後的,就算M3的產量並不少,但大部分都提供給了盟國,在參戰之前,美軍的裝備數量非常少,而在美國參戰之後,M3就主要部署在澳洲戰場上,並且註定是要被淘汰的。

從總體性能上來講,144實際上是一種很不錯的坦克,其最大的特色是堅固耐用,而且操作起來相對簡單,乘員很容易就能掌握坦克的使用方法。當然,其最大的特點還是非常容易大規模製造,成本相對低廉,因此在很多時候,完全可以用數量彌補質量上的差距。而其最大的缺點就是過於單薄的火力。針對這一缺點,美軍對M4進行了多次改進,出現了大量的變形車,而大部分的改進都在集中增強火力,另外,還有部分變形車加強了裝甲防禦能力。而這些變形車的戰鬥力仍然是很強大的。

M26是美國當時唯一值得一提的坦克了,而該型坦克實際上是完全針對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以及唐帝國的24式重型坦克研製的,而不是以普通的中型坦克爲對象。因此,M26實際上是重型坦克,而非輕型坦克。該坦克唯一的缺點是投產時間太晚,美軍的裝備數量相當有限,雖然美軍已經將一部分原本應該援助給法國的M26轉移到了澳洲戰場上來,但是其數量仍然非常有限。而在唐帝國的海軍已經封鎖了通往澳洲的海運航線之後,用後來古迅雷的話來說。那就是,M26被打掉一輛,那麼澳洲的美軍就少了一輛可以與25式抗衡的坦克,而帝國陸軍則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與支援,不必爲裝備損失而發愁。

當時。唐帝國陸軍掌握的M26的技術情報是相當有限的,畢竟這種坦克還沒有來得及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結果古迅雷就在澳洲戰場上與其遭遇了。在情報有限的情況下,古迅雷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攻佔了麥誇里港的當天,他就安排了一批後勤維護人員,以及優秀的坦克手去“實地”勘察那幾輛美國坦克的情況,用普通的工具簡單的測量了一下坦克的裝甲厚度。這算得上是第一手資料吧。接着,在陸戰隊接管麥誇里港的防禦時,古迅雷將他手下的幾個主要指揮官都招集了起來,商討怎麼對付這種比25式重得多的美軍坦克。

“我們大概測算了一下。美軍坦克的裝甲厚度遠超過了25式。”張曉林親自動手去測了美軍坦克的裝甲厚度。“其車體前上裝甲有至少120毫米。炮塔前裝甲的厚度也超過了100毫米,而且都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我們的坦克炮很難在正常交戰距離內用普通的穿甲彈將其擊穿!”

古迅雷的神色相當嚴峻,那天晚上的戰鬥他是看在眼裡地。“那麼,我們就只能用高速穿甲彈了?”

張曉林嘆了口氣,然後微微搖了下頭。

“高速穿甲彈應該能夠將其擊穿,最遠的擊穿距離是800米,這是得到了證實地。”翁羽回答了古迅雷的問題,“可是,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不會把交戰距離拉得這麼遠。在這個距離上,射擊的準確性是相當低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高速穿甲彈儲備並不多,每輛坦克也就只有12發,如果一直用高速穿甲彈作戰的話,恐怕打不了十分鐘,我們就得撤回來了。還有一個問題,如果炮彈命中了車體前上裝甲的話,很容易出現跳彈現象。”

古迅雷微微皺了下眉毛。“看來,我們得多準備點炮彈了,而且得儘量打其側面,而不是正面。”

翁羽也嘆了口氣,那幾輛M26幾乎都是被擊中了側面後被摧毀的,只有一輛是被高速穿甲彈打中了炮塔的正面裝甲後被擊毀的。

“穿甲彈的事,我會解決的,等下我就給司令部發電報,多申請幾批高速穿甲彈……”

“將軍,我們應該要披帽高速穿甲彈。”

古迅雷朝張曉林看了過去。

“上次我在國內見過,這種新式穿甲彈就是用來對付那些大角度傾斜裝甲的坦克的,效果很不錯,聽說現在大陸戰場上的主力裝甲部隊都開始配備這種彈藥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也應該申請一批。當然,最好都要點高速穿甲彈來,把普通穿甲彈淘汰掉,這樣,就算我們在戰場上遭遇了更多的M26,憑藉我們的速度優勢也肯定能夠將其擊敗!”

“這事我會聯繫的,至於會不會給我們更好的彈藥,我可不是陸軍的後勤司令官,不敢做出保證。”古迅雷轉移了話題,“就如開始張曉林所說的那樣,在美軍面前,我們的優勢就是速度。M26的機動性能比我們的坦克差了不少,而且我們還有數量上的優勢,不用爲補給與維護問題擔心。如果再次與M26遭遇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25式的機動力拉開敵人,尋找機會,將其逐個消滅掉。”

這次,張曉林與翁羽都點了點頭,這是中型坦克對付重型坦克的最有效的戰術手段。

“另外,還有兩輛損壞嚴重的M26沒有被送走,我是特意要求留下這兩輛坦克的。”古迅雷站了起來,“在新的任務下達之前,你們得儘快熟悉怎麼對付美軍的這種坦克,用這兩輛坦克做聯繫對象,讓所有的坦克手都參加訓練,輪番着上去打幾炮看一下。找找感覺,這樣,以後在戰場上與敵人遭遇的時候,也就不會搞得手忙腳亂了。”

“將軍,我們什麼時候有新的任務?”翁羽接着就問了出來。

古迅雷遲疑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話,那開始就告訴你們了。大家先去做好準備,陸戰隊已經把我們需要的後勤物資送來了,部隊得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當然,在休整的時候。別忘記訓練。張曉林,翁羽,你們是部隊的前線指揮官,應該對部隊的官兵素質有所瞭解了。必須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訓練。別擔心彈藥與燃料消耗的問題。反正袁野將軍已經保證給我們提供足夠的補給了!”

衆人都笑了起來,現在唯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陸戰隊提供的後勤保障。至少在這方面,陸戰隊的工作還是相當到位地。

古迅雷隨後就給陸軍司令部發了電報,希望陸軍後勤部門能夠給太平洋戰場上多分配一批高性能的彈藥,而他甚至提出了要求裝備一批24式重型坦克,用新型號的25式坦克來取代現在的25式坦克。而他後面兩個要求確實有點過分,不說別地,幾百輛坦克用運過來,都得花上不少地力氣,而古迅雷需要的只是更好地。更多的彈藥,而他提出後兩個要求。實際上就是以進爲退,讓陸軍司令部不好拒絕他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剛吃過午飯,袁野就趕了過來。上午的時候,袁野一直在忙着部署陸戰隊,而且陸戰隊的工程兵還在麥誇里港修建了一個臨時的水上飛機碼頭,後來古迅雷才知道,第一特混艦隊將派遣一批水上飛機過來,而這將是陸軍與陸戰隊的前線偵察機,這也是陸戰隊在修好前線野戰機場之前,唯一能夠直接爲陸軍與陸戰隊提供支持的偵察機了。

“吃過午飯了嗎?”

“才吃過,我開始與艦隊聯繫過了。”袁野在古迅雷面前已經顯得很大方了,“美軍的裝甲部隊還在繼續南下,第一特混艦隊已經在上午組織了一次轟炸,而且現在艦隊還在向北轉移,可美軍的防空力量很密集,艦隊轟炸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古迅雷點了點頭,請袁野坐了下來。

“美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了格倫因尼斯……”

“等等……”古迅雷止住了袁野,他去翻出了一張地圖來,很快就在上面找到了“格倫因尼斯”。

“就在這裡,美軍還在繼續南下。”袁野在地圖上圈出了這個小鎮,“預計將在明天到達阿米代爾,而且其目的地肯定是麥誇里港。如果我們要阻擋住美軍的話,就必須在阿米代爾與塔姆沃斯之間的這個三岔路口處設置防線!”

見到袁野在地圖上標出了三岔路口的位置時,古迅雷也明白了過來。如果美軍控制了這裡的話,那麼就可以長驅直入,一路打到麥誇里港來,而麥誇里港這邊基本上是平原地形,防守的難度相當大。

“這邊有一座橋樑,我們必須得控制住這座橋樑,並且在……”

“我知道怎麼打。”古迅雷沒有讓袁野給他做戰術分析,“我們的任務是必須要在這裡擋住美軍?”

袁野點了點頭。“這是顏國忠將軍的命令,沒有明確是讓陸軍去,還是讓陸戰隊去,只是明確表示,必須要守住這個三岔路口,至少得堅持三天,在我們的第二批部隊到達之後,我們就有能力擴大進攻,而不是在灘頭陣地上防禦了。”

古迅雷長出了口氣,他已經在考慮該怎麼打這場防禦戰了。

“我已經安排了兩個陸戰師前來與你們配合,這是我現在能夠集中的所有機動兵力了。”

“袁將軍,我不需要陸戰隊配合。”古迅雷遲疑了一下,“我不是說看不起陸戰隊,說實話,陸戰隊步兵的戰鬥力比我手裡的那些步兵師強大得多。可我們之前沒有配合作戰,基層指揮方面肯定有問題,而這次作戰行動不能有任何的失敗,如果在指揮環節上出了問題,恐怕就是再優秀的部隊也不一定能夠獲得勝利吧。”

袁野苦笑了下,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這次只需要我們守三天?”

“對,這是基本要求,但最好能夠堅持五天以上,畢竟我們需要時間整頓新到達的部隊,並且調整現在的防線。”

古迅雷迅速的思考了一下,說道:“給我三個基數的彈藥,十天的作戰物資。另外,把我的另外兩個步兵師調過來,我就保證守住五天,如果打得順利的話,在五天後,我還能發動反擊。”

袁野驚訝地看了古迅雷一眼。“你準備反擊?”

古迅雷點了點頭。“之前我就收到了艦隊的情報,美軍這次南下的大概有五個裝甲師,其中有兩個坦克師,不過大部分重裝備已經被轟炸機給摧毀了。如果有第一特混艦隊的配合的話,那麼別說守上五天,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彈藥物資,就算是守上一個月也不成問題。而只要抓住機會,那我們就能夠發動反擊!”

“好吧,那我立即給你安排,下午就會有一批物資到達,你們在傍晚的時候就可以出發。而另外兩個陸軍的步兵師將在明天中午的時候跟過來。”袁野也很是爽快,“另外,我會與談仁皓將軍聯繫,讓第一特混艦隊全力支持你們的作戰行動。只不過,第一特混艦隊今天晚上將返回外海補充彈藥與燃料,所以最快也只能在明天下午才能夠給你們提供空中支援。”

“只要我的另外兩個步兵師能在中午的時候趕到就不成問題。”

兩人就這麼說定,隨後袁野就告辭離開了。古迅雷也立即派人去把幾個師長,團長叫了過來,安排了部隊出發前的準備工作。此時,在麥誇里港外面,美軍原先的陣地上,幾十輛坦克正在輪番上陣,對着那兩輛沒有被拖走的美軍重型坦克練習炮擊戰術呢!

第2節 制衡第18節 矛盾再起第3節 火速動員第25節 流亡政府第34節 後臺力量第4節 海軍轉型第29節 烈火地獄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下)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58節 接踵而至第23節 緊急出發第42節 隼擊長空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36節 火焰羣島第49節 百密一疏第34節 燃燒的名古屋第26節 “櫻花”亂舞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18節 投石問路第46節 兩敗俱傷第8節 馬蜂式進攻第7節 踏上征途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69節 千載難逢第15節 認清對手第20節 凱旋第18節 矛盾再起第46節 威克島戰火第40節 衝動的上將第13節 痛定思痛(下)第21節 軍事科學家第51節 催化劑第11節 陰轉晴第9節 意外的結果第4節 風波平息(上)第11節 陰轉晴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7節 冒險第17節 臨時任務第11節 假象第55節 夜間攔截第4節 首都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32節 敵人的內因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30節 合作?第33節 戀愛(上)第25節 傾國之力第40節 誘敵出擊第6節 經濟枷鎖第2節 特混艦隊(上)第46節 威克島戰火第53節 鞭長莫及第12節 人事大變動第27節 臨陣磨槍第53節 規避第15節 參謀長的態度第45節 合理冒險第18節 防空新銳第7節 港口外的鯊魚第51節 致命的位置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20節 叫戰第60節 新的壓力第13節 海軍計劃第12節 牛脾氣第47節 危機四伏第81節 謝幕表演第53節 巡洋艦的威力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17節 絕不手軟第72節 大海難測第1節 兩月第56節 絕途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18節 關鍵點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73節 烈火焚城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上)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19節 巷戰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40節 無關痛癢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28節 絕密工程第40節 德國海軍的反擊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2節 機動艦隊第33節 臨時政委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14節 惡鬥第22節 盤古計劃第4節 快如迅雷第1節 力擔重任第37節 致命神箭第4節 快如迅雷第10節 戰場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