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包餃子

bookmark

讓美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唐帝國的軍隊在沒有任何兵力優勢的情況下,竟然會選擇主動進攻,而讓他們更不敢相信的是唐帝國軍隊的進攻速度。

天亮前,第一騎兵師就在河流上游的渡口處假使了兩座浮橋,這主要是讓摩托化步兵通過,而騎兵部隊是直接涉水渡河的。25式坦克可以直接泅渡一米五深的河流,而不需要做特殊準備,可摩步營的大部分裝備都無法泅渡,必須要依靠浮橋。也幸虧美軍在納拉布賴儲備了一批架橋設備,不然的話,張曉林還得在這裡花更多的時間。

美軍確實沒有想過要在這邊渡河,更沒有想到對手會在這裡渡河。其安排在這邊的一支偵察部隊很快就被第一騎兵師的裝甲部隊給擊潰了。而等到美軍反應過來的時候,第四步兵師已經在河上架設了另外三座浮橋,並且的大部分部隊已經渡過了河流,來到了北面的河灘上,而第一騎兵師的先頭部隊已經向北狂奔了至少30公里,而且一直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突擊,根本就沒有遭到美軍頑強的抵抗。

到上午十點左右,第五步兵師的大部分部隊也已經渡過了河流。第四步兵師已經向北前進了大概20公里,並且在沿途構築了防線。美軍的反擊遭到了第四步兵師的頑強抵抗,隨着第五步兵師到達,美軍意識到,他們已經被包抄了,可這個認識來得太晚了。

第五步兵師沒有參加防禦作戰,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向被前進。因爲部隊是在野外前進,而第五步兵師沒有太多的摩托化步兵裝備,大部分的車輛都被留了下來。除了三個裝備了越野行軍車輛的摩步營之外,其他的步兵都是徒步前進,其行軍速度也達到了每小時15公里左右,也就是說,步兵都是小跑着前進地。而趕在前面的三個步兵營將協助第一騎兵師攻佔美軍北面的公路線。

戰場的東面,古迅雷親自指揮的第二騎兵師在天亮前來到了北面橋頭堡陣地。第三步兵師正在進入防禦陣地,因爲美軍沒有要從北面西面渡河的跡象,因此第三步兵師只在那邊部署了一個營的防禦兵力,另外在北橋頭堡部署了一個營的兵力,其他的部隊全都集中在了南橋頭堡。並且抓住夜晚的幾個小時的時間,將陣地縱深拓展了數百米。

第二騎兵師渡過河之後,古迅雷立即讓部隊向美軍左翼方向穿插。在他的部署中,第一騎兵師與第四步兵師負責從西面向東進攻,第五步兵師在北面擋住美軍逃跑的線路,而第二騎兵師的任務就是從東向西快速穿插,迅速分割美軍。這樣才能在局部戰場上取得兵力優勢,迅速殲滅敵人,而不與美軍打陣地戰。

在第二騎兵師渡河的時候,美軍並沒有多重視,最初只認爲這是唐帝國陸軍在組織反擊力量,而且隨後其注意力就集中到了西面正在渡河的第一騎兵師身上。可以說,美軍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第一騎兵師地主要任務是協助第四步兵師進攻。而給美軍帶來毀滅性打擊的是第二騎兵師。

古迅雷沒有放棄這個機會,到早上十點半之前,第二騎兵師一直在向東北方向全速前進,他沒有讓部隊與沿途的美軍纏鬥,而是一直在突擊。在他眼裡,這股有8個步兵師的美軍部隊已經成了一支即將完蛋的部隊,根本就不可能擋住他迅猛的進攻,而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最南面的兩個美軍師切割出來。然後集中三個師,甚至是四個師的兵力竟其一口氣吃掉。然後再去對付另外的美軍。

可以說,這種快速穿插,分割敵人的戰術,纔是最適合裝甲兵的戰術。雖然這次的戰鬥規模仍然很小,比古迅雷以往指揮的作戰行動“袖珍”了很多,但是其戰術技術是完全一樣的。速度快,突擊能力迅猛的裝甲部隊負責穿插分割敵人,而分割出來的敵人則交給步兵消滅。這也正是古迅雷最常用的戰術,也許很多指揮官都知道這一戰術地精要之處。可真正能夠在戰場上應用這一戰術的人卻並不多,因此。要發揮這一戰術的威力,那還得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對戰局的判斷能力,能夠準確的找到敵人的致命要害,並且發動果斷的,迅猛的進攻,不給敵人任何喘息與反抗的機會!

古迅雷抓住了這個機會。十點半剛過,他就收到了第四步兵師發來的消息。第四步兵師已經在美軍的右翼擺開了陣勢,隨時可以發動進攻。古迅雷在這個時候讓第二騎兵師迅速展開,同時轉向向西突擊,而他也登上了自己的坦克。

本來,古迅雷是想衝在最前面的,可結果,警衛營的幾十輛坦克立即就圍了上來,將他包在了中間。另外,第二騎兵師的兩個騎兵營也立即出現在了警衛營的兩側。所有的官兵都很清楚,讓司令官去冒險是嚴重的錯誤,就算他們沒有辦法阻止司令官親自上戰場,而且古迅雷在成爲將軍之前,也是帝國陸軍中出了名的坦克手,可現在,他們寧願犧牲自己,也絕不能讓司令官受到威脅。

戰鬥就在這麼打響了,三個騎兵營就如同三支利箭一樣射向了兩個美軍步兵師的結合部。近100輛坦克集中在了正面寬度不到3公里的鋒線上,其兵力密度是相當恐怖的。在大陸戰場上,裝甲兵突擊的兵力密度也就最多在一公里的進攻正面是和投入10到20輛坦克,而這已經是非常高的了,有的時候能夠投入5輛坦克都算不錯的了。而這次,古迅雷投入的兵力密度達到了每公里30輛以上的坦克。而這些坦克是分成了好幾個梯隊的,即使如此,坦克與坦克之間的距離也只有100多米而已。

摩托化步兵緊跟在坦克部隊的後面,雖然只一個營的步兵協同作戰,但是對於高速突擊的裝甲部隊來說。這已經足夠了。這些步兵都是搭乘裝甲戰車作戰的,只有在遭到步兵的頑強抵抗的時候纔會下車作戰,然後再次出發。而實際上,美軍此時根本就沒有做好戰鬥準備,在遭到坦克的集中攻擊後,美軍很快就崩潰了,而跟在坦克後面的步兵根本就沒有多少任務。

戰鬥打得很迅速,十一點半,古迅雷就與第四步兵師的先頭部隊會合。在古迅雷的安排下,第四步兵師的一個步兵團迅速的替代了第二騎兵師。並且利用美軍的陣地設置了新的防線。接着,第四步兵師,第一騎兵師,第二騎兵師開始向南面的美軍發動猛攻。原本應該守在河灘陣地上的第三步兵師也壓了上來。結果,四個師,至少有四萬多官兵投入了戰鬥,而他們要對付的僅僅是不到三萬名地。還沒有做好戰鬥準備的美軍步兵而已。

這場殲滅戰打得非常迅速,第一騎兵師的騎兵營端掉了美軍的前線司令部。下午一點前,古迅雷就讓第二騎兵師撤出了戰鬥,第一騎兵師在下午兩點前撤出了戰鬥,第四步兵師在傍晚前也撤出了戰鬥。打掃戰場的任務交給了第三步兵師,最後一股美軍在天黑後不久就投降了,而第三步兵師也將防線向北推了好幾公里。直接在美軍的陣地上建立了新的防線。

在步兵圍剿美軍的時候,第二騎兵師首先轉向,在回到了戰場東面之後,於下午三點半左右再次將另外三個美軍步兵師從戰場上分割了出來。可以說,裝甲部隊的突擊速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雖然美軍已經開始組織抵抗,但是根本就無法跟上裝甲部隊的轉移速度,而且,美軍的前線司令部已經被摧毀,各個美軍部隊幾乎是在單獨戰鬥。沒有能夠形成合力。就更不可能擋住唐帝國的坦克了。

如果說第二騎兵師如同一把大砍刀,將美軍砍成了好幾截的話。那麼。第一騎兵師在戰場就如同一把靈巧的手術刀一樣,將那些被分割出來的美軍切割成了更多地小塊。張曉林很清楚古迅雷的戰術特點,他跟着古迅雷在大陸戰場上打了好幾年,對古迅雷的進攻方式瞭如指掌。在第二騎兵師撤出南面的戰鬥之後,他也立即讓部隊撤出了戰鬥。隨即,張曉林讓騎兵與步兵以連爲單位,一個騎兵連與一個步兵連組成一支突擊部隊。也就是說,第一騎兵師化整爲零,一共組織了十幾支突擊部隊。在第二騎兵師再次將三個美軍步兵師切割出來的時候。這些突擊部隊立即衝入了戰場,將美軍迅速的分割成了衆多的小塊。

正正解決戰鬥的還是第四步兵師。在讓第三步兵師去負責打掃戰場之後。第四步兵師也立即轉移了主攻方向。此時,部隊的士氣已經達到了頂點,官兵們已經看到了勝利,很多官兵甚至連晚飯都沒有吃,就接着投入了新的戰鬥。氣勢已經提了起來,一支原本不被古迅雷看好的部隊在瞬間轉變成了一支雄師!

戰鬥持續了一整夜,下半夜的時候,第三步兵師的兩個步兵團也投入到了戰鬥中來。美軍的抵抗意志被迅速擊潰,在坦克與步兵的聯合絞殺下,美軍徹底的崩潰了。可問題是,現在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逃出去,戰場上到處都是唐帝國的坦克,而要想活命,唯一的選擇就是投降。

天亮時,超過兩萬的美軍官兵成了俘虜,可戰鬥在這個時候還沒有結束,還有三個滿編制的美軍步兵師沒有被殲滅呢!

古迅雷讓第二騎兵師的官兵在夜間休息了四個小時,並且利用這個時間讓坦克補充了燃料與彈藥。天亮時,他收到了第四步兵師發來的消息,在確認南面的美軍已經被殲滅了之後,第二騎兵師再次上路,而在他們前面,是最後三個已經成驚弓之鳥的美軍步兵師了。

夜間,在最北面的三個美軍步兵師瘋狂向北突擊,而已經在白天到達的第五步兵師牢牢地守着他們的防禦陣地,足足阻擋了美軍十個小時,打退了美軍數十次進攻,爲其他部隊爭取到了殲滅美軍的時間。而這也正是第五步兵師的主要作用,在另外一股美軍還沒有到達之前,第五步兵師堅守的陣地讓美軍徹底的絕望了。

殲滅最後這股美軍的戰鬥持續到了下午三點左右,兩個騎兵師,三個步兵師全部參戰。因爲部隊在前一天的戰鬥中已經有所損失,而且官兵也比較疲勞,還有部分坦克被美軍摧毀,或者是出了故障,所以這次殲滅戰拖的時間最長。而最後,仍然是張曉林親自率領的一支突擊部隊幹掉了美軍的臨時指揮所,擊斃與俘虜了幾十名美軍高級軍官,以及兩名美軍准將之後,美軍才失去了統一指揮,結果大部分的美軍前線指揮官都選擇了投降。如果沒有張曉林的突擊的話,恐怕這場殲滅戰還要拖上很長一段時間。

可以說,這是古迅雷在澳洲大陸上打的最爲漂亮的一次殲滅戰了。整個戰鬥只花了不到一天半的時間,10萬美軍被消滅了3萬多人,超過5萬的美軍做了俘虜,只有不到1萬美軍逃了出去。而在整個作戰行動中,參戰的五個帝國陸軍師只損失了不到一萬官兵,40多輛坦克,一百多部車輛。而更爲重要的是,這次殲滅戰基本上是古迅雷的部隊單獨完成的,在作戰行動中,古迅雷他們所獲得的支援相當有限。

一天半的戰鬥結果讓古迅雷有點意外,可同時,也讓他對手下的官兵有了更多的信心。也許,在幾天之前,古迅雷還在懷疑自己這支部隊的戰鬥力,現在,他卻認識到,在殘酷的戰鬥中,官兵們正在迅速的吸取戰鬥經驗,而且在迅速的成長爲優秀軍人,而他指揮的部隊也將很快成爲主力軍團!

第68節 絕途第69節 新指揮官第38節 不毛之島第20節 凱旋第39節 左鉤拳第27節 重點戰場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61節 空中絞殺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23節 補救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26節 父子情(上)第4節 緊急出發第33節 冒險伏擊第38節 晝間轟炸第17節 刁難第2節 小發明第42節 驚魂未定第13節 與烈日比輝第41節 追殲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24節 恐懼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13節 登陸日本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54節 “神風”襲來第2節 轟炸在繼續第55節 致命錯誤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41節 返航第11節 原始社會第15節 全力以赴第29節 美軍的反擊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27節 集中炮擊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30節 尖刀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上)第9節 意外的結果第31節 接觸第27節 白晝艦隊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7節 勝利大進軍第77節 正面戰鬥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39節 大敵來臨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5節 戰略部隊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7節 艦隊迴歸第28節 遲到的醒悟第12節 萬事俱備第36節 參謀長歸隊第31節 理智的獵人第81節 果斷出擊第32節 逃竄之敵第11節 咽喉第6節 艦隊出擊(下)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61節 鎖定大局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22節 夜間轟炸第11節 貴族與平民第66節 狂轟亂炸第29節 利益同盟第38節 司令官妹夫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51節 艦炮殺戮第10節 美國虎第16節 英雄凱旋(下)第33節 暢通無阻第58節 垂死反抗第35節 飛向黎明第34節 血戰第21節 無辜的海軍少將第14節 守侯勝利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12節 爭論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14節 好友相遇(上)第7節 壯士斷臂(下)第32節 提前的勝利第32節 提前的勝利第29節 新的重點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67節 最高壓力第32節 返回艦隊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31節 開路先鋒第37節 捷報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9節 全面開花第15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55節 最後一擊第45節 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