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決戰

bookmark

在弄清楚了張曉林這邊的戰鬥經過的時候,古迅雷對戰場的形勢有了一個新的瞭解,同時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把偵察兵都派出去,另外,讓第四步兵師的偵察兵也全部出動。”古迅雷給張曉林下達了一條新的命令,“沿河搜索合適的渡口,美軍也許會選擇別的地方突破。另外,摸清美軍的動向,確定他們的下一步行動。”

張曉林記下了這道命令,但沒有急着離開。

“先去安排偵察部隊吧,等下我再給你新的任務!”

在張曉林去安排偵察部隊的時候,古迅雷沉思了起來。

打到現在,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軍的目的是全速南下,儘快趕到悉尼去,而這也正是麥克阿瑟此時的最高任務。從美軍的行動路線上來看,麥克阿瑟很忌諱帝國海軍的艦載轟炸機,僅僅被艦載轟炸機摧毀的美軍坦克就佔到了其損失坦克數量的六成以上,另外至少還有數萬美軍在行軍途中被炸死,或者炸傷。因此,美軍主動向西規避,爭取在艦載轟炸機的打擊範圍之外行軍。可現在,美軍就算是躲過了艦載轟炸機的打擊,情況也對他們極爲不利,因爲美軍嚴重缺少時間。

按照陸戰隊工程兵的修建進度,最快在七月三日,或者四日的時候,塔姆沃斯與斯昆的機場就將投入使用,另外,陸戰隊還在沿海地區修建了另外幾座野戰機場。這些機場一共能夠容納數百架作戰飛機,這至少相當於一支特混艦隊,甚至是兩支特混艦隊的航空打擊能力了。而等到岸基航空兵參戰,那麼美軍就算是把行軍路線再向西移四公里。也無法逃過轟炸機的打擊。…

問題就在這裡,要轉變行軍路線並不難,澳洲西南部地區的道路交通網絡非常發單,在莫里一納拉布賴這條公路線的西面,還有至少數條南北走向的公路線,而且都可以前往悉尼。問題就在這於,美軍沒有多少時間機動了。如果選擇別地路線,就算不考慮沿途補給,特別是燃料補給的問題,美軍光是花在行軍上的時間就要增加至少五天。甚至十天以上。而且,這也肯定將遭到阻擊。隨着雙方的戰線繼續擴大,美軍的選擇機會就更少。就算唐帝國陸軍不去阻擊向西轉移的美軍,只需要在悉尼外圍迅速建立起新的防線,等到第四批登陸部隊上岸之後,就可以集中兵力攻打悉尼,而美軍的主力部隊恐怕連到達悉尼的機會都沒有。

也就是說。美軍實際上沒有別的任何選擇,只能強攻納拉布賴,儘快打通前往悉尼地通道,爭取在唐帝國軍隊合圍悉尼之前到達悉尼,守住這座將決定整個澳洲大陸戰爭勝敗的港口。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古迅雷斷定,美軍不會撤退。只是暫時退了下去,並且正在組織新的進攻。而美軍要想通過納拉布賴,到達悉尼的話,那麼就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強攻橋頭堡,二是繞過橋頭堡,從別的地點渡河。因此,他讓張曉林把偵察部隊都派了出去,首先摸清楚美軍的動向,其次沿河尋找其他合適的渡口。把美軍堵在北面。

半個小時後,張曉林趕了回來。並且送來了最新的消息。

“我們審問了美軍的戰俘,另外,還找到了一份美軍的軍用地圖。”張曉林將那份軍用地圖鋪在了桌子上,“在河的上游處有一個天然渡口,現在正是旱季,河水很淺,從美軍交代的情況來看,那邊的水深不足一米,車輛。坦克都可以泅渡,人員也可以迅速過河。”

“上游?”古迅雷微微皺了下眉毛。

“偵察部隊已經過去。另外,從第二騎兵師送來的消息看,逃竄地那批美軍就是從這裡過河的。”

古迅雷點了點頭,把一名參謀叫了過來。“立即讓第五步兵師在這裡部署一個團的兵力,另外,重點埋設地雷,把迫擊炮陣地設在後方,如果美軍從這裡渡河的話,立即發消息過來。”

“也許應該把第二騎兵師派過去!”

“不用急,只有20公里的距離,第二騎兵師能夠在一個小時之內趕到,而第五步兵師在這裡堅持一個小時沒有問題。”古迅雷一邊說着,一邊坐了下來,“美軍最多在這邊發動偷襲,而他們要想迅速過河的話,還得攻佔橋樑,或者是架設浮橋,而架設浮橋需要很多的時間。等到偵察部隊有了更多的消息後,我們再做出新的安排。”

“將軍……”張曉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怎麼?有什麼事嗎?”古迅雷朝他看了過去。

“不,沒事,我去偵察連看看,也許很快就會有消息發回來。”

“去吧,我在這裡等着!”

此時,古迅雷已經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美軍急於渡河的話,那他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與美軍打一場大規模會戰。經過了前面攻打納拉布賴的戰鬥,古迅雷對自己的部隊在城市戰中的表現不抱太大的希望,而且他個人也不怎麼喜歡打城市戰。如果能夠在野戰中消滅美軍的話,那麼,他就可以獲得更大的勝利,而且他的兩個騎兵師肯定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巨大的戰鬥力,不管怎麼說,第一騎兵師與第二騎兵師已經有了戰鬥經驗,大部分坦克手都知道該怎麼與敵人作戰了,這是一個重要的優勢。

利用橋頭堡牽制住美軍,騎兵部隊從美軍側翼快速突擊,先圍困住北面的美軍,利用兩股美軍到達的時間差,將美軍分而殲滅。這是古迅雷最直接的想法,可他卻必須得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北面的美軍現在有八個師的兵力。而且正在趕來的美軍至少有12個師的兵力,而他手裡只有5個師,到天亮的時候,也最多隻有7個師,而且還得算上已經損失了部分兵力的第三步兵師,以及第二騎兵師。也就是說,古迅雷得用不到7個師的兵力迎戰美軍20個師。就算第一批要打的只有8個美軍師,他在兵力上也佔不了多少便宜。如果第二批美軍即使到達的話,那麼這場戰就更難打了。

也正是兵力上的問題,讓古迅雷有點猶豫不決。如果他手裡這7個師都是精銳部隊的話。他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這麼多。可實際情況是,只有第一騎兵師,第二騎兵師,以及第三步兵師有一定的實戰經驗,而另外四個步兵師幾乎都沒有什麼經驗可言,官兵的素質很成問題。在兵力不如對手的情況下發動進攻,官兵素質就是決定性因素。如果因爲官兵素質而導致戰役失敗的話,那他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而放棄進攻,轉爲全面機動防禦,這應該更有效一點,可古迅雷並不想被動作戰,這不是他的風格。

偵察部隊送回消息之前,古迅雷收到了兩封電報。

第一封電報是袁野發來的。在翁羽率領的第二騎兵師裝甲部隊的配合下,陸戰隊已經在當天中午打下了馬魯蘭迪。另外,陸戰隊的另外一支部隊攻佔了梅里瓦,現在正在向庫拉推進,預計在明天下午能夠打下庫拉。而爲了提高陸戰隊的進攻速度,袁野將翁羽留了下來,並且表示在攻佔了庫納巴拉布蘭之後,就讓翁羽返回。

古迅雷沒有計較那點兵力,畢竟陸戰隊能夠順利攻佔庫納巴拉布蘭的話。那麼就算美軍佔領了納拉布賴,他也有退路。這是總體戰役的一部分。到時候,古迅雷更可以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與美軍決戰了。他也給袁野回了電報,要袁野在攻佔了庫納巴拉布蘭之後,立即安排陸戰隊的主力部隊北上,支援陸軍在納拉布賴地作戰行動。

第二封電報是談仁皓髮來的,這是艦載偵察機在白天的所有偵察行動的偵察報告,因爲需要總結多份偵察報告,並且分析美軍的行動規律,所以電報晚了幾個小時才發出。另外一股美軍在白天的時候到達了莫里。現在仍然在高速南下,預計在七月一日傍晚。最遲不過七月二日凌晨就將到達納拉布賴。第一特混艦隊將組織航程更遠的戰鬥機去執行轟炸任務,儘可能的拖延美軍的南下速度。

這份電報更爲重要,古迅雷也立即回電,希望第一特混艦隊能夠盡全力阻攔南下的美軍,爲他殲滅納拉布賴北面的美軍爭取到兩天的時間。也正是在收到這封電報之後,古迅雷做出了決定,利用美軍還沒有會師的有利條件,首先殲滅眼前這股美軍,然後再對付另外一股美軍,在這裡解決戰鬥!

十二點之前,偵察報告送了回來,美軍沒有繼續在夜間進攻的跡象,而且正在調整兵力,大概準備在白天發動新的進攻。古迅雷立即把四名師長叫了過來,把任務部署了下去。

“美軍肯定會在天亮之後猛攻橋頭堡,而我們要抓住這次機會,首先殲滅北面的美軍,然後再去對付即將到達的另外一股美軍。”古迅雷沒有讓那些上校師長開口,“因此,我只能留一個步兵師防守河灘陣地。這個任務由第三步兵師承擔,需要防守的不僅僅是橋頭堡,還有北面的渡口,在今天晚上,第三步兵師安排部隊去替換第五步兵師的那個步兵團。”

第三步兵師地師長點了點頭,這是一個相當艱鉅的任務,在北面有超過十萬的美軍,而他只有一萬多兵力,要想用一萬多兵力擋住十倍於自己的敵人,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第一騎兵師與第二騎兵師在夜間撤下來,天亮前都得做好長途奔襲的準備工作。”古迅雷把張曉林叫了過來,“第一騎兵師在明天的時候,從北面的渡口渡河。美軍不大可能選擇在這裡渡河,所以,你得準備一些渡河的器材。”

“這個沒問題,納拉布賴有縣城的架橋器材,我立即派人去取。”

“渡河之後,第一騎兵師全速向北突擊,每輛坦克都要攜帶充足的彈藥,另外,多準備一份燃料,這次奔襲的距離在150公里之上。”古迅雷在地圖上標出了第一騎兵師突擊的線路,“必須要在傍晚之前繞到美軍的側後方去,用步兵控制通往莫里的公路線,另外一股美軍很有可能在明天下午就到達這裡,所以,你要安排先頭部隊去佔領公路線,切斷兩股美軍的聯繫!”

張曉林深吸了口氣,然後微微點了點頭。

“第二騎兵師在今天晚上就渡河,到陣地的北面去。”古迅雷開始給第二騎兵師安排任務,“我會親自指揮第二騎兵師作戰,具體的任務,我會另外分配的。”

“將軍,那我們做什麼?”第五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的師長同時問了出來。

“第四步兵師跟隨第一騎兵師行動,包抄美軍的右翼,在第一騎兵師攻佔了公路線之後,立即向東推進,壓縮美軍的防線,到時候,由第一騎兵師的騎兵部隊負責撕開美軍的防線,而你們的任務就是儘可能多的,儘可能快的消滅美軍!”

第四步兵師的師長點了點頭,這是個重頭戲。

古迅雷朝第五步兵師的師長看了過去。“你們也跟在第一騎兵師的後面,不要主動與美軍交戰。在第一騎兵師奪取了公路線之後,你們必須儘快跟上去,部隊要一直急行軍,如果北面的美軍全速南下的話,那你們就得在這邊部署防線,就算是拼光了,也得把兩股美軍分開,不能讓美軍會師!”

第五步兵師的師長立即用力的點了點頭,這是最光榮的阻擊任務。

“各位,都去準備吧,這次我們得把所有的部隊都用上了!”

古迅雷確實把所有的部隊都用上了,他將自己的警衛營編入了第二騎兵師的戰鬥序列。另外,他還給另外兩個正在趕來的步兵師下達了新的任務,能否殲滅美軍,就要看這兩個步兵師能否及時地趕到了。

第56節 殊榮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16節 惺惺相惜第34節 迫敵出戰第86節 啓動第18節 不可控因素第30節 堅持方向第53節 吃進嘴的肥肉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10節 敵蹤第19節 德國人的賭注第42節 俾爾根海戰第23節 上帝的懲罰第3節 踢門行動第53節 勝利的曙光第31節 死鬥第4節 飛來橫禍第5節 體制改革第26節 危急判斷第21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7節 各爲其主第9節 將領會盟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54節 驚喜交加第45節 新代號第31節 窒息效應第48節 人事變動第7節 德國海軍的雄心第17節 最後通牒第44節 圍獵第1節 海軍軍官第66節 硝煙散盡第47節 排座次第26節 火鳥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下)第37節 地面鏖戰第73節 混亂戰場第43節 尼米茲的決心第24節 艦隊的漏洞(下)第13節 夜間混戰第15節 認清對手第45節 船隊進港第44節 掩護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2節 論功行賞第21節 無辜的海軍少將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20節 艱鉅的考驗第7節 戰爭動機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32節 返回艦隊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28節 遠航第1節 硬通貨第39節 叮囑第8節 北上的通道第2節 轟炸在繼續第24節 緊急轉向第19節 帝國利益第60節 以多打少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55節 全速出擊第26節 鋼鐵巨獸第4節 快如迅雷第66節 從古巴出發第14節 新模式第28節 “發動機”第26節 全面轟炸第10節 對等競爭第43節 尼米茲的決心第43節 黑夜天使第2節 不是復仇第41節 大洋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49節 兩頭爲難第22節 戰場風雲第2節 利好消息第32節 振作第34節 彈雨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84節 同病相憐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下)第22節 夜間轟炸第35節 陸軍搭檔第53節 單挑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27節 問責第7節 競爭對手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48節 榮譽與驕傲第54節 驚喜交加第28節 因陋就簡第25節 目的地第18節 軟肋第15節 老混蛋第76節 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