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章 三家分高麗

bookmark

451章 三家分高麗

楚風也是在御輦上笑得直打跌,不爲別的,就王昛那句“降漢不降賊”,真個和關雲長“降漢不降曹”有異曲同工之妙,且看金日光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好似開了個染坊!

王昛的話說得明明白白,大漢皇帝纔是最強大的中華天子,你金日光、樸成性也不過得了他的支持纔有如此地步,憑什麼狐假虎威在我面前充大呢?你降得大漢,偏生我降不得?如今咱也投降了,並不是降的你,而是降的大漢,你我都不過是大漢天子駕下的走狗罷了,將來看誰能得主人歡心,話還長着呢!

見到王昛如此作爲,還有他身邊連連微笑的大漢顧問於孟華,金日光就明白了七八分,他叫苦連天:皇帝呀我的大皇帝,小小高麗有我和樸成性兩條狗也就足夠了,您何必讓第三條插進來搶食?

楚風心頭樂的,這羣高麗人吶,拿古書上話說就是“畏威而不懷德”,俗話說就是記吃不記打,不讓他們鬧個分裂啥的,叫他們狗咬狗一嘴毛最好把狗腦子都打出來,他們就不老實,整天不是琢磨你的端午節,就是想着你家長白山。咱好歹是後世七百年過來的,你們高麗人那點花花腸子,還想騙誰呢?

金日光、樸成性、王昛你們三位玩玩三國演義,說不定啥時候咱再給你找個伴兒,湊足四個玩桌麻將都夠了,將來高麗可有的瞧呢!

楚風哈哈大笑着:“降漢不降.賊,這話可不對嘛。三別抄是我大漢扶植,金、樸兩位大人都是我大漢忠誠藩屬,高麗國主既然降漢,也必然向他們投降哦。”

哪曉得軟骨頭王昛此時倒是義.正詞嚴,一幅視死如歸的作派:“我高麗君臣對大漢皇帝心服口服,就算爲奴爲婢也是心甘情願。惟金、樸二賊,不過是欺世盜名之輩,仗着皇上天威纔有如此田地,若要王昛向他們投降,便是殺了咱也做不到!”

好,好!這話說得好!楚風幾乎要.拊掌而笑了,寧願替大漢爲奴爲婢,也誓死和金日光、樸成性鬥下去,我大漢就需要你這樣的忠犬嘛!

金日光、樸成性氣得牙癢癢,如果這時候他們手裡.有刀,早已把王昛削成了生魚片,不,肉炸醬!再添上泡菜剁巴剁巴,就是碗石鍋拌飯。

可他們不敢。大漢皇帝駕下,誰敢放肆?不要命了?何.況那位面如桃花腰若楊柳,出手卻有雷霆閃電之威的陳淑楨陳總督,就按着腰間寶劍虎視眈眈,似乎隨時能揚眉劍出鞘,斬將殺敵呢!

王昛趁熱打鐵:“上邦天朝皇帝明鑑,不似天朝兵.多將廣、皇上洪福齊天,能掃平江南韃虜,劍鋒直指大都;我高麗國被蒙元凌逼,小國寡民、兵微將少,是在不得已才和他虛與委蛇,正所謂身在北元心在漢,此心天地可鑑日月可表,如有虛言,叫我高麗宗廟爲天雷所焚,歷代先王神主不得安寧!”

話音未落,忽然.一記晴天霹靂,嚇得王昛軟了半邊——撒個謊而已,歷代先王你們還當真了?

楚風笑而不語,金日光卻慌了神,眼見高麗新朝大王的位置離自己越來越遠,他再也忍不住了,上前破口大罵:“王昛無恥,這滿城死難百姓,難道不是你下令殺害的?你勾結胡虜、塗炭生靈,大漢皇帝故而弔民伐罪,王昛賊子焉敢巧言令色!”

“百姓何辜,高麗三千里江山何辜?惟國力微弱,不能保護生民,小王好生慚愧!”王昛拿手背揉揉眼睛,也不知是他演技好入戲快,還是用力把眼睛揉疼了,反正放下手的時候兩隻眼睛倒是紅通通的,賽如春天發的野兔子。

忽然王昛神色肅然,將手中繩子一扯,五花大綁的女子就被他扯到了前面。

“此妖女便是韃主忽必烈親女,蒙古公主忽都魯潔麗米斯!”王昛戟指罵道:“仗着蒙元兵威,我高麗滿朝君臣皆要仰她鼻息,種種虐民之政,皆出自她的手筆,實在是罪魁禍首!皇帝明鑑,高麗君臣向來仰慕中華王化,如何會和大漢抵敵?惟罪臣被此女凌逼,政令不能出滿月臺,是她和阿塔海下令抗拒天兵,犯下的潑天大罪!我高麗君臣實在無辜啊!”

可憐那忽都魯潔麗米斯錦衣玉食嬌生慣養,雖然性子驕橫放肆縱yin無度到了極點,卻沒經過什麼大風大浪,此時兵敗城破,唯一的靠山阿塔海做了漢軍的刀下鬼,被王昛繩索捆綁着牽來,只嚇得三魂去了二、七魄只剩一,漫說嘴裡還塞着麻桃,就是沒塞她也嚇得暈了頭,半句話都說不出來。

剛剛向金日光獻媚效忠的高麗舊臣,此時見皇帝態度曖昧,王昛身後更有位大漢天使於孟華,頓時瞧出了幾分顏色,就有人慢慢縮回人叢中,預備看看風色再作定奪。

御輦之上的楚風定睛細看,只見那忽都魯潔麗米斯雖然蓬頭垢面不施粉黛,倒有分顏色,眼中秋波婉轉頗有點兒楚楚可憐的味道,但想起此女的荒yin,就如吃了顆蒼蠅似的難受,對她連一星半點的同情心都提不起來。

陳淑楨湊近楚風耳邊,呵氣如蘭:“離開臨安時烏仁圖婭妹子說了,下面這位活寶雖然驕縱荒yin,卻無十分大罪,且當年乃顏汗攜她進大都時,承蒙忽都魯潔麗米斯盛情款待,皇帝瞧這點上,能免她一死便免了吧。”

說起來烏仁圖婭與忽都魯潔麗米斯還是堂姐妹呢!楚風知道烏仁圖婭爲什麼不肯隨駕來高麗了:大約是不想和她在如此尷尬的情形下見面吧。

“她一介女子,有何罪過要我來赦免?要說罪過嘛~”楚風呵呵笑了兩聲,不懷好意的看看王昛,頓覺這位高麗老兄的頭頂,頗有些兒綠油油的色彩了,“也不過是給高麗國王戴了幾頂綠帽子,但照我說呀,再多幾頂纔好看呢!”

陳淑楨噗哧一聲笑了起來,忽然粉臉一板道:“難道楚兄也想替王昛老兄添頂綠帽子?”

“我是那種人嗎?”楚風無奈的揉揉鼻子,對跪在地上的王昛問道:“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們好歹是夫妻一場,何必如此呢?”

王昛神色凜然,侃侃而談:“此妖女穢亂後宮、無恥之極,罪臣早已與她沒有了夫妻之情,何況古人云大義滅親,哪怕夫妻情深,也絕不敢欺瞞陛下!”

楚風哈哈大笑:“好、好,你們高麗國果然不缺禮義廉恥,真個是我大漢天朝的忠心藩屬!”

隨駕的馬可波羅睜着湛藍色的眼睛迷惑不解:“上帝啊!高麗人這樣卑劣到了極點,還稱作禮義廉恥,那麼蒙古大汗忽必烈簡直是天使下凡了!”

“你懂什麼?”隨駕的民政部長鄭思肖很是看不起這個西方蠻夷,以上國大臣的口吻給他掃盲:“皇帝說的是反話。高麗王縱妻宣yin,失夫妻人倫之禮,凌虐百姓,無君臣之義,身爲一國之君卻推卸責任、當街自報家醜,無廉恥也。正是無禮喪義寡廉鮮恥,皇帝是反諷他們呢!”

馬可.波羅無辜的眨巴着眼睛,委屈的道:“天吶,東方漢字漢話就已經夠頭疼了,你們還要把話反着說……”

但馬可波羅更加想不到的事情一樁接一樁,王昛假作不明白皇帝的反話,喜笑顏開的跪拜叩謝:“皇帝天恩浩蕩,我高麗小國沐此深仁厚澤,千秋萬世銘感於心!”

“願大漢天威永照小邦三千里江山!”高麗舊臣跟着王昛磕下頭去。

現在瞧明白了,至少王昛對大漢還有利用價值,那麼何苦巴巴的去討好金日光、樸成性呢?三別抄也有自己的一班兒文武,降過去也是個受氣包,還不如繼續跟着王昛有好處呢!錦上添花,總不如雪中送炭嘛!

金日光只氣得雙手發抖,辛辛苦苦一場,就爲大漢作了嫁衣裳?他拉拉身邊的樸成性:“樸賢弟,王昛這狗賊巧言令色,實在無恥已極!咱們可不能坐視不管啊。”

“嗯,這……”樸成性猶豫未決,方纔金日光搶着招攬朝廷舊臣的舉動,讓他突然意識到一個以往被故意擱置的問題:三別抄復國義軍有正副兩位統帥,金日光爲正、樸成性爲副,不過是正副手關係,相互以兄弟相稱;然而要是復國大業完成,王昛做不成高麗王了,誰來做三千里江山的主人呢?便是大漢帝國的傀儡,在咱高麗國內也是一國之主,享用威福無窮啊!

績,兩人相差彷彿,論實力,金日光在耽羅島練水兵,收復了南方嶺東道、海陽道、山南道,樸成性在北方依託乃顏汗遼東故地,收復了朔方道和西京平壤,兩人也是半斤八兩,足可分庭抗禮。

然而金日光的家世更好、又是名義上的統帥,要是真正復國,必以他爲高麗王,到時候就是一爲君兮一爲臣,變成天壤之別了!

“你道辛辛苦苦爲大漢皇帝作了嫁衣裳,難道樸某便甘心替你金家做嫁衣麼?”樸成性想通此處,便沉下臉道:“金兄不可造次。我高麗今日全靠大漢皇帝所賜,所謂君恩深似海,咱們自該忠字當頭,但憑皇帝處置。”

金日光像不認識似的看了看樸成性,漸漸的明白了幾分,臉上的笑容慢慢僵硬,隨即消逝不見。

“金、樸兩位統帥是我大漢帝國的朋友,國主王昛大義滅親棄暗投明,誠意也有了十足。如今金帥據了南方三道,樸帥據了北方三道和平壤,王昛則住在開城滿月臺,忠於舊朝的還有半島中部四道……”楚風哈哈笑着雙手一拍:“有了,大家化干戈爲玉帛,就此各安所屬,各守防區,同爲我大漢藩屬,齊心協力抗擊蒙元,豈不是好?”

好,太好了!王昛第一個跪下去,這一次磕頭不比前幾番,額頭在夯土路面上碰得砰砰響,實在是喜出望外。高麗舊臣有才子,立刻做了駢四儷九的頌詞,一時間諛辭如潮,直把楚風捧做了高麗的再生父母。

維持現狀三家分守高麗,總比金日光一家獨大好!樸成性看也不看金日光,率領着忠於他的北方義軍將士叩謝聖恩。

事已至此,還有別的辦法可想嗎?金日光無可奈何,只得接受事實,也跟着跪了下去。

街道兩邊的高麗軍民聽說化干戈爲玉帛,不用再流血死人,全都喜得跟什麼似的,歡呼聲一浪接着一浪,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小小高麗有了三家勢力,又有大漢居中挑撥離間,將來真的會有平靜的日子嗎?

羽葆鼓吹、虎賁前引,御輦在大軍簇擁之下向滿月臺開去,迭克名城的漢軍將士自然高唱凱歌,高麗文武臣子朝廷官兵跟在後面居然也是擡頭挺胸喜氣洋洋,只當是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還。

做大元的狗和做大漢的狗有什麼區別?既然如此,勝負與我們又有什麼相干?如今咱投降大漢,有了更強大的主子,應該高興纔對呀!

所以高麗士兵跟着漢軍,唱着“陛下之壽三千霜”,學着漢軍士兵將腳步高高擡起再狠狠踩下,只不過初學乍練怎麼都不對路,倒有些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味道……

“恬不知恥,恬不知恥!”鄭思肖連連搖頭,心中暗道:此夷狄真與禽獸無異也。

臨安,一座飛檐斗拱、九曲迴廊的府邸,范文虎正在書房中團團亂轉,那位臨安鄉下好大威風的範老爺、范文虎的“二十九叔”則垂手而立,大氣兒不敢喘一下。

減了田租、將惹事的帳房師爺打成了松鼠桂魚,又特特爲爲的拖到鄉下給那些泥腿子看了,料想皇帝也該消了氣,範老爺就沒敢把這事告訴長房族長范文虎,誰知道天底下就沒不通風的牆,這事兒鬧得滿城風雨,還能不傳進范文虎的耳朵裡?這不,就讓家僕把這位不爭氣的二十九叔請來了。

“我說,老、老侄兒,”範老爺見這位老侄兒沒什麼反應,只得老着臉皮叫道:“族長,這事應該過去了吧?叔是不爭氣,可得大漢皇帝,應該不至於和咱計較吧。”

“不計較不計較,你偏偏在這節骨眼上惹事,我、我……”范文虎看着這不肖的二十九叔,伸手揍他的心都有。

好不容易得了文天祥的對聯貼在門上,雖然語多譏誚,持論倒還公道,大漢帝國又給故宋軍中犧牲將士家屬發了獎狀、勳章和撫卹銀子,報紙上、大門口罵漢奸的,終於漸漸消停了,偏偏這時候二十九叔去惹事,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說過多少次了,我範家當年走了岔路,擔着頂漢奸帽子,能摘下來就是天幸。現在自該夾着尾巴做人,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咱們就拿婁師德唾面自乾的本事對付,你們倒好,一個個生怕我范文虎不上法場,沒事尚且要惹出事!”

范文虎罵得起勁兒,範老爺諾諾連聲,末了忍不住委委屈屈的抱怨道:“家下奴才們做了錯事,咱認打認罰,賠銀子坐牢沒得半句怨言,斷斷不至於牽連到族長您老人家。可如今田地租子比往日減了大半,田價也一天比一天低,咱們範家的家業就這麼敗下去,可不甘心吶!”

這話說的也是,范文虎知道朝廷遷都臨安之後,閩廣之地的陳家、原徽州祝家,還有那匠戶出身的鄭家、洪家、王家,都過來開工廠、建商鋪,大肆招募工匠;又有朝廷組織百姓出洋墾荒,每戶跑馬圈地一百五十畝,兩浙土地肥沃卻面積不多,人口又稠密,聽了這話佃戶們像瘋了似的,立刻登船出海,扔下這邊的田地不管……這樣一來,人多地少變做了人少地多,租子見天的降,田價見天的跌,範家可是田連阡陌跨州連縣的大地主,地價一跌家族財富頓時大幅縮水,地租降低更是直接影響各房收入,除了這位二十九叔,範家各支都過來抱怨無數次了。

范文虎正在發愁呢,就聽得管家拖長了聲音稟報:“葛明輝葛大人、吳耀文吳大人、蘇州陳老爺、松江劉員外來訪!”

哦?爲免朝廷疑忌,這些故舊多日不曾往來,今天怎麼同時登門拜訪?

“範大都督救命!”葛明輝等四位員外齊刷刷的跪倒磕頭,“各家佃戶人心浮動,租子越降越低,田價跟着飛降,咱們實在撐不住了,只好請大都督拿個主意!”

田地,是江南世家大族的根本,就算大絲綢商、大鹽商,也是賺了錢回鄉下買田置地,如今大漢帝國的初步工業化和海外移民,轉移了大批農村勞動力,改變了土地和勞動力之間的供需關係,直接導致地租降低、田價降低,江南大族終於吃不住勁兒了。

吳耀文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往日盧世榮在江寧正肅吏治、追查虧空,咱們都道是貪狼星臨凡,到咱江南刮地皮了;哪曉得大漢朝廷輕徭薄賦,卻比盧世榮狠上百倍,地租田價大降,這是挖咱的命根子啊!”

確實,大漢經濟體制與過去的區別,必然產生一個轉型期,轉型過程中貧苦百姓和工商業者受益,地主階層則首當其衝受到打擊——這個打擊比北元提舉常平大使盧世榮的搜刮更可怕,盧世榮只弄走了各家的浮財,大漢卻直接動搖了他們的根本:土地租佃制度。

幾乎是一夜之間,財產縮水了三分之二,各世家大族都慌了神,要知道吳耀文、范文虎等人,與其說是統帥軍隊的將軍,不如說是正經八百的地主、商人,當年的範家軍就是他們看家護院的狗腿子啊!

見范文虎沉吟不語,範老爺乾脆不要臉了,對長房侄兒跪下,膝行而前抱住他大腿:“族長,咱們範家的家業不能就這麼敗了呀!一大家子人還得吃飯,求您老給拿個主意啊!”

范文虎過去爲“虎”作倀,此時卻是騎“虎”難下:身爲範家長房族長,對名下的產業自然清清楚楚,田價、地租驟降,好比被人搶走了三分之二的財產,又怎麼不心疼呢?但大漢朝廷,又是如今的幾家巨室能對抗的嗎?

“起開!”范文虎不耐煩的把腿從二十九叔的懷裡拔出來,悻悻的道:“兵權全交了出去,咱們現在連一兵一卒都沒有,你們還想怎麼樣?難道要咱這把老骨頭和人家的鋼刀、火槍去拼命?”

二十九叔範老爺聞言爲之氣沮,如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真個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葛明輝等人卻是聞言大喜,范文虎如此說法,就是有門了呀!

“範大人蒙皇帝青目,才令文天祥文部長賜了這副對聯,掛在門上好不榮耀,既然如此,便請再去和皇帝商量商量,終不能讓咱們餓死吧——便是留着咱們,做個千金買馬骨的樣子也有用啊!”

范文虎聞言簡直哭笑不得,上聯“殿帥叛宋是罪魁”、下聯“都督降漢實功首”,橫批“將軍不戰”,這對聯分明是譏嘲揶揄,各家卻深爲豔羨:他們想得這樣的對聯還得不到呢!

“罷了罷了,範某就替各位走一趟!大不了不要咱這張老臉,終請皇帝給咱江南士族留條活路。”

臨安行朝中歡聲笑語,江浙總督文天祥的聲音最爲大聲:“高麗君臣如此不堪,真個蠻夷禽獸!小小高麗,又分做三家,將來除了老老實實做咱大漢屬國,再無別的路可走了!”

楚風自高麗歸來,將高麗分作三部由金日光、樸成性、王昛分別駐守,按古稱爲三韓,各稱國主,皆爲大漢藩屬,滿朝文武自然高興,其中文天祥早年爲故宋丞相,那時候國勢衰微,他受夠了這些見風使舵的藩屬的氣,此時揚眉吐氣,高興之下早把“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儒家古訓忘到了九霄雲外。

君臣商議軍國重事,散朝之後親衛報上名帖:“范文虎階前求見。”

這個范文虎,又來做什麼?上次不替他寫了對聯嗎?文天祥滿腹疑問,留在朝堂上看看他來耍什麼花樣。

“惟求皇帝給範、葛、吳諸江南大族留條活路!”范文虎習慣的想趴在地下叩頭,忽然想起於新朝行舊禮豈不是大不敬的罪過?趕緊換了姿勢,也虧他大營裡打過滾,老了身手還有,一揖深深到地。

楚風揣着明白裝糊塗:“哦,江南士族怎麼了?我大漢公民一體受《欽定憲法》保護,難不成警察、法司還區別對待,欺負你們?”

范文虎苦笑一聲,將如今田價、地租猛跌,各家一夜之間財產縮水三分之二的事情,原原本本說了出來。

“叫你範家把財產看得比天重,叫你爲了保全家產投降韃虜!真正咎由自取!”文天祥心頭暗暗罵道。

早年間,文天祥同樣是江西大地主,世稱他“每飯必置聲伎於前,自奉甚厚”,並非慳吝刻薄的土財主;然而北虜南侵故宋危亡之際,文天祥毅然散盡家財招募義兵,爲挽救國家民族做出了全部努力,所以他就十二萬分的看不慣范文虎這樣見利忘義的傢伙。

聽了范文虎的哭訴,楚風無奈的攤了攤手:“大漢各家商戶在江南建設工廠,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終不能讓他們不開工廠吧?移民海外,更是既定國策,照我說,江南佃戶如此貧窮,全爲人多地少的緣故,把他們遷移到大洋洲,海闊天空的,也是給人家找一口飯吃嘛!否則將來難免有王小波、李順、方臘的故事,你們江南士族的家財乃至性命,遲早不保!”

范文虎默然,他知道楚風說的一點沒錯,東漢有黃巾作亂,唐末有黃巢反叛,故宋有方臘之亂,靠兩浙軍鎮壓總不是個辦法,若一直盤剝下去,指不定什麼時候,火山就要爆發,而自己這些鐘鳴鼎食的江南士族,就坐到了火山口上。

“若是怕捱餓、受窮,我倒是樂意給你們指一條明路,投資工商吧,徽州祝家、閩廣陳家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了。”

“談何容易啊!”范文虎嘆道,“江南士族惟擅長鹽、絲兩項,前者爭不過皇帝海水曬鹽妙法,後者爭不過國太王李氏的紡織工廠,做生意咱們個個都虧得傾家蕩產。”

文天祥忍不住叱道:“範某人,你也忒多事了,吾皇不治你的漢奸罪,就是天恩高厚,難道還要從國庫中貼補你的虧損,纔算千金買馬骨?”

范文虎面紅耳赤,在忠心耿耿的文天祥面前,他實在無話可說、無顏以對。

楚風笑着搖搖手:“文大人且罷了,我早說過範先生罪大功大,於民族而言功罪相抵,於朝廷而論則罪在故宋功在漢,咱們還是要給條出路的。”

“這樣吧!”楚風想了想,“你們各家的糧食應該吃不完吧?”

當然吃不完!就算二三成的地租,一家收上來的租子都有成要賣掉換錢,怎麼可能把不知幾千萬斤的糧食吃完呢?

“那好,把糧食賣給朝廷吧,我出價可以比市場價高一成,但你們必須保證質量!”

范文虎大喜過望,忍不住問了句:“敢問許多糧食作何用呢?”

“北伐中原的糧草。”楚風毫不避諱

688章 皇帝面臨挑戰144章 秘密警察241章 方城大戰494章 親臨遼東661章 決勝局713章 有突厥沒斯坦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236章 悲情下的生活七十二章 刺殺663章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802章 教父410章 捐輸報效735章 行動起來772章 審判日479章 天網恢恢611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三182章 仁慈的掠奪187章 伏擊170章 雷霆之威152章 信用貨幣361章 人爲自戰848章 狐假虎威的感覺805章 水晶之夜上327章 單刀會572章 立國自有疆有民斯有土440章 將軍不戰141章 前倨後恭693章 有姦情447章 新氣象642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四851章 佔領西西里385章 明教來客495章 收買人心192章 崖山譜新篇十七章 殺戮287章 堵截701章 並不平靜的夜834章 亡秦必楚848章 狐假虎威的感覺九十六章 鄭發子想納妾455章 波斯胡姬547章 收官十一不死軍618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五355章 盧世榮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1章 玉樹流光照後庭四十七章 絕不拋棄203章 爲政之道835章 雙子帝國199章 登基爲帝504章 諫議院引發的爭議796章 元老院801章 虎口222章 斬將657章 無心插柳728章 倒貼一筆496章 錦州風雪172章 天兵一零七章 大爆炸616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三477章 高郵上空的鷹245章 東瀛風雲745章 文明之徵服三519章 誘惑711章 重歸王座218章 回頭314章 民族融合十四章 怯懦457章 婺源風暴213章 新的長城666章 噁心中622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三669章 極度危險763章 禁制二十三章 剪式帆船六十一章 海灘400章 寧錦防線400章 寧錦防線458章 苦難的波斯498章 忽必烈之困762章 拖鞋四十一章 交流與合作626章 願向朔漠同展望且從黃沙拓新天174章 鳥雀肚腸419章 重回興國752章 風雨欲來738章 聖像與方尖碑642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四851章 佔領西西里328章 雪瑤大作戰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9章 紅拂夜奔522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九十九章 助戰277章 崖山之後有中國741章 一報還一報上465章 妙高臺380章 阿合馬的門包822章 日落威尼斯第6章 海水曬鹽541章 收官五忽必烈之惑275章 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