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專家雲集

在四三零廠的一間會議室裡,來了不少的專家領導,唐佔文和林鵬走進會議室的時候,很多雙眼睛都看向了他們。

有的目光中帶着一絲驚訝,有的是好奇。

林鵬倒也沒有太過在意,想來這也是正常的,畢竟他一個新人,一張陌生面孔,出現在這樣的會議上,的確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

當然在這些專家領導裡面,林鵬也認出了幾位大師級人物。

這其中就有渦扇九發動機的總師劉大江,還有兩位竟然也是國內航空發動機的專家張永和,以及江洪普。

林鵬也有些納悶,怎麼把另外兩位航發專家也請來了。

這三位都是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大牛。比如說劉大江,任希安航空發動機公司總工,負責渦扇九的設計工作,後來又繼續負責了秦嶺改進型的設計研製工作,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總師了。

當然還有張永和,那就更了不得了,他可是國產渦扇十發動機的總師。

渦扇十發動機,是爲殲十和殲十一系列研製的第三代渦扇發動機,在性能上要比渦扇九領先一代,而現在也是處在定型的關鍵階段,沒想到總師張永和竟然到了這個會上。

張永和曾在M國留學,學的也是航空發動機專業,後來在國內的某航空發動機研究所擔任發動機總體室結構組長。

八十年代,張永和已經是發動機研究所副所長了,他擔任了運七飛機的發動機改進工作,最終獲得成功,獲得國內適航證。

八十年代末,渦扇十發動機正式立項,張永和就被任命爲副總指揮,九十年代初又擔任了渦扇十發動機總師。

林鵬還記得,渦扇十發動機,得到二零零五年才通過設計定型審查,二零零六年正式定型。

渦扇十發動機可謂是二十年磨一劍,難度比渦扇九還要大。後來渦扇十發動機,果然榮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而另一位專家江洪普就更了不得了,作爲一個重生者,林鵬怎麼能不知道,他就是後來的四代機動力裝置,渦扇十五發動機的總師呢!

江洪普早在六十年代,就參加了殲六和殲七戰鬥機所使用的渦噴發動機改進工作。

後來他主持了國產渦噴十三發動機的研製工作,這種渦噴發動機是比較成功的,一直是八九十年代我空軍主力殲七和殲八戰鬥機的可靠動力裝置。

九十年代我國航空界開始意識到預研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江洪普擔任了渦扇中推核心機的總師,只用了三年時間,中推核心機就完成了設計和試製工作,並在試驗中全部達到設計指標。

中推核心機是後來渦扇十發動機成功的重要基礎,爲中國最終實現自行設計製造先進航空動力裝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僅如此,江洪普還提出發動五千克推力的小推力渦扇發動機,這個發動機項目不久後就要啓動了。

很快會議就開始了,總師劉大江把這一次主滑油泵出現的問題,通過PPT給與會人員展示了,並詳細說明了一些具體情況。

當然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是正常的。

因爲航空發動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東西,基本上不太可能一帆風順,設計完成就可以定型批量生產服役,它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概率,甚至要比飛機大得多。

林鵬也很清楚,雖然這件事情算是正常吧,但是劉大江總師在說的時候,還是有些愧疚,有些痛心的表情,估計他也是把渦扇九發動機當成了他自己的孩子了,這個孩子有些淘氣,出了不少的問題。

現在好了,又出問題了,甚至影響到了殲轟七A戰鬥機,他心裡感覺特別對不起唐佔文的,因爲他們兩個私下關係也是很好的。

林鵬也理解航發總師們,甚至是設計研製人員的心情,畢竟出了這事兒,他們的壓力都非常的大。

只是林鵬作爲一個重生者,更加清楚未來渦扇九的路並非很順利,甚至是更先進的渦扇十發動機,同樣發展得很不順利。

曾經在一段時間,有很多人都說渦扇十也就是太行,不太行了。

而在網絡上也的確可以看到,沒有什麼現役的殲十和殲十一戰鬥機裝備了太行發動機,只是有少數幾架安裝了太行發動機的殲十和殲十一戰鬥機試飛的照片。

雖然經歷了很多磨難,但最終太行發動機還是行了。

只不過時間還得要十年,甚至更長。

當然渦扇九發動機,後來也不斷的改進,雖然它是並不先進,甚至顯得落後,但是對於一些老裝備來說,它的用處還是很大的。

中國航空發動機發展之路,太難了。

最關鍵的就是零部件的試製和試驗,非常影響總體進度。因爲航空發動機,只有經過大量的試驗和使用,纔會逐步暴露各個零部件的問題,然後改進。

因此有人說航空發動機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試驗出來的。研製的過程中,設計、試驗,發現問題來解決問題同時改進設計,應該說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就連M國那麼先進的航空工業強國,在先進航發的設計研製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更不要說是基礎薄弱的中國了。

通過PPT,林鵬也大致看出來了,這和歷史上的這一次質量問題,確實沒有任何的出入,所以他也知道問題在哪兒。

不過林鵬還是不動聲色,很是認真的在筆記本上記錄着。

這一次的質量問題,是出在哪兒呢?後來是有一篇論文專門分析論述過的,所以林鵬很清楚。

主滑油泵軸斷裂後的圖片,還有顯微鏡下的照片,剛纔已經展示過了,與會專家都發現了,主軸鍵齒齧合面呈現出來的是不同類型的損傷。斷口的齒面上出現了麻點,剝落的現象,而且還比較嚴重。

不僅僅如此,齒面兩端還有軸向竄動的痕跡。

林鵬還記得那篇論文最後的結論是主滑油泵驅動軸,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疲勞斷裂失效,造成失效的原因,又是由於軸向竄動與軸套不同心,改變了軸的受力狀況,導致斷裂。

不同心的原因則是由於與驅動軸連接的軸承破壞引起。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在軸承上面。

第一千一百章 殲轟8與轟油6海上空中加油第一百零三章 從殲七戰鬥機眼皮子底下溜走的運輸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下線第八百二十七章 C929寬體客機終於亮相了第六百零九章 中國航發太給力了(國慶第三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鵬啊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獲取奧迪Q5技術資料第八百二十二章 十噸級旋轉脈衝爆震發動機第九百三十五章 殲轟8隱身戰鬥轟炸機完成試飛第三百三十二章 展望遠程戰略轟炸機第八百一十章 C929寬體客機快要下線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闖關迎接新娘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中航汽車工業新聞發佈會第九十二章 我們的殲十不比陣風差第四百六十二章 航展開幕前的熱門話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支線客機翼吊與尾吊發動機之爭第四百章 範保羅航展來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2012範保羅航展開幕第八百三十七章 長江系列渦扇發動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打破自主品牌的價格天花板第九百二十三章 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殲10E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反輻射導彈壓制第一百五十四章 預警機集成連試第二十七章 沖天飛豹第四百零四章 中航還需發力汽車製造業第三百零八章 四代機項目終評會第九百二十六章 殲20戰鬥機震撼表演第二十六章 這架殲轟七A被人腦控制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一千零四章 海軍等着要殲轟八第三十二章 分析原因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設計其實是保守的第一百零七章 長弓阿帕奇也沒得跑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飛機項目論證組來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榮富大鵬汽車系統有限公司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年阿三就嚐到了C17運輸機的甜頭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轟20最後一滑第三百三十章 林鵬和葉子的約定第五百零九章 媒體對LX3的極盡“吹捧”第二百九十三章 女飛行員的新婚生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人才很重要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B21戰略轟炸機和變循環發動機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鵬航空科技要整體上市第六百九十四章 地效飛行器和空中三蹦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中國自主6AT可期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鄰國的競爭對手C2運輸機第一千一百章 殲轟8與轟油6海上空中加油第一百六十七章 驚豔亮相的低可視迷彩豹(第五更求訂閱)第四百零六章 造什麼車才能挽救中航汽車第八百一十九章 鎖定競爭對手F15沉默鷹第七百三十六章 設計師眼中的胖妞運三零第二百六十五章 蜜月結束迎接新的挑戰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運15大型運輸機首滑測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副主任設計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五千萬美元不貴(跪求訂閱)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遊獵戰術,送上門來的鷹獅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型客機設計研製的信息化第六百一十七章 六架殲轟七B同時出廠試飛(國慶第十一更)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關鍵技術第九百零七章 憋一肚子氣的土雞F16戰鬥機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轟二零鯤龍震撼起飛第四百五十一章 中航汽車工業新聞發佈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飛翼20引起的轟動第三百三十二章 展望遠程戰略轟炸機第一千一十二章 精確轟炸一個不留第六百九十七章 殲十D超短距起飛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展準四代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激光直接成型發動機鈦合金機匣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葉子要飛轟二零戰略轟炸機第一章 再世爲人第二百七十章 這個獎宋老當之無愧第六百四十三章 6000kW渦軸發動機預研情況第三百一十章 評審結束,結果未公佈第八百二十章 渦槳十發動機第八百零七章 爲新一代預警機探路第六百二十三章 殲轟教運直家族全面發展第六百四十一章 渦扇二五A定型批產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飛豹脈動式生產線落成典禮第五百四十四章 巴黎航展將成爲中國航空工業的秀場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鵬汽車就是要終結合資品牌的壟斷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打臉的眼鏡蛇機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支線客機翼吊與尾吊發動機之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A380客機的技術太先進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飛機將帶動萬億市場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李鐵是條大魚第十八章 有一個美麗的女飛行員叫葉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國大飛機之夜第八百四十章 渦扇二五B平臺試飛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迎來首飛第五百一十九章 上打奧迪下打兩田大衆第八百四十六章 ???未來渦扇技術發展的內部大討論第九百六十六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試飛第七百九十章 與吉慶汽車戰略合作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優勢第五百六十二章 LX3轎跑SUV首月銷量破三千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購蜀光汽車是個好主意第二百四十九章 和葉子一起看空戰電影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二個自主豪華品牌第五百零三章 殲十B首飛的消息在軍壇炸鍋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轟20最後一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