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御女

“若我寧死不從呢?”

“你也可以試試。”

羊獻容恨得牙癢癢的。

現在她惱極了,忍不住用力捶打王生的胸口。

“世上未見到似你一般的男子。”

“現在你見到了。”

王生哈哈一下,也鬆開了抱着羊獻容的手。

“放心,我不至於害你,你如此好看,害你,豈不是可惜了?”

不知爲何,自己明明是恨極了面前這個男人,但他這句話說出來,自己心中居然有些嬌羞與竊喜。

這個男人這般壞,爲何自己還會嬌羞,還會竊喜?

羊獻容現在不僅是看不清面前這個男人了,更是連自己都看不清了。

“你....我...”

到如今,羊獻容都不知道該如何說話了。

“有我助你,你在宮中地位必然穩固,至少性命無憂,我與你發誓,便是我出事了,也不會將你的事情抖出來,你可放心了?”

“似你這般男人的誓言,我可信之?”

王生輕輕搖了搖頭。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

“羊姐姐,你爲何一臉難看的表情,難道是廣元侯欺負你了?”王可嵐見到出門的羊獻容,連忙上前詢問。

“沒有。”

羊獻容輕輕搖頭。

方纔的經歷,實在有些奇幻。

便是她,也要用時間好好梳理梳理。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羊獻容轉頭看向堂中端坐的王生。

這個男人看上去,確實是像君子,但方纔做的事情,卻如匪類一般。

羊獻容搖了搖頭。

今日來金谷園,也不知是對是錯。

現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哼!

羊獻容心中很是不服氣。

她現在腦子裡面想的,就是日後王生給她跪地求饒的模樣。

“我們歇息去罷。”

現在深夜,回洛陽的府邸是不可能的了。

只得是在金谷園歇息一夜了。

.....

羊獻容的事情,對王生來說,絕對是意外之喜。

當然,要駕馭住羊獻容,可不容易。

不過好在,王生對自己的能力也是有信心的。

再者說,她也有把柄在自己手上。

或許...

羊獻容在將來,對他要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只是心中暗自歡喜片刻,王生很快就回過神來了。

羊獻容的事情,只得算是長期投資,這送到嘴邊的肉,還不是馬上能夠吃下去的。

屯田三個郡縣,以及招賢的事情,纔是現階段王生最應該做好的事情。

收拾完這些思緒之後,王生很快便回到書房去了。

張賓此時端坐書房,老神常在。

“主公回來了?”

王生輕輕點頭。

“倒是耽誤了一些時間,不過這些時間沒有浪費就是了。”

張賓輕輕點頭,他沒有問王可嵐所爲何事。

他是謀臣,謀臣便應該有謀臣的自覺。

“我們繼續說罷,就從潁川士族說起。”

張賓頷首言道:“之所以選擇潁川屯田,除了若是主公能夠得到潁川士族的支持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

“什麼原因?”

王生問道。

“潁川士族,與陛下之間的關係,並不融洽。”

這非是張賓隨口之言,而是確有其事。

說到此處,就不得不提荀家的另外一個人物了。

荀勖!

荀勖起家爲曹爽掾屬,遷中書通事郎,高平陵事變後,曹爽被誅,“門生故吏無敢往者,勖獨臨赴,衆乃從之。”

在羣臣議廢曹芳的奏疏中也不見荀勖之名,在嘉平政變前荀勖是依託於曹爽的。

《晉書》本傳載:高貴鄉公欲爲變時,大將軍掾孫佑等守閶闔門。帝弟安陽侯幹聞難欲入,佑謂幹曰:“未有入者,可從東掖門。”

及幹至,帝遲之,幹以狀白,帝欲族誅佑。

勖諫曰:“孫佑不納安陽,誠宜深責。然事有逆順,用刑不可以喜怒爲輕重。今成倅刑止其身,佑乃族誅,恐義士私議。”

乃免佑爲庶人。

曹髦試圖發動政變誅滅司馬昭,司馬昭預知此事,召集宗族入宮。

司馬幹將入宮遲延的原因稟明司馬昭,司馬昭怒而欲族滅孫佑,荀勖進諫免其爲庶人。

司馬昭入宮弒君時荀勖伴其左右,是這場宮廷政變的知情者與參與者。

也就是說在誅殺高貴鄉公時,荀勖已經是司馬氏的黨羽無疑了。

在曹爽被滅後荀勖便加入了司馬氏的陣營,其中或有荀顗的努力。

對司馬氏來說接納荀勖也是與荀氏家族的聯合,司馬氏也需要世家大族的認可與合作,是以荀勖雖然曾爲曹爽黨羽但司馬氏仍然接受他加入自己的陣營。

在晉朝建立後荀顗、荀勖都進入了配饗宗廟的名單,荀顗僅位列何曾之後,但這一名單僅是以輔佐司馬氏開國的功勞來擬定的。

實際上在晉朝建立後荀勖長期掌管機要,參與晉武帝的決策,而荀顗只獲得了象徵性的司空之位,其權力及政治影響已經遠不如荀勖了。

荀勖在晉朝建立後能夠佔據要津,獲得武帝的信任,除了他本人確有才略之外,主要與他在晉初的結黨有關。

晉朝建國後荀勖受封濟北公,任中書監,加侍中,領著作,是晉初政局的重要人物。

鄭衝、王祥等士人進入配饗名單,更多的體現出司馬氏的優禮,而荀勖、荀顗等人則是晉武帝朝的政治核心。

荀勖“久管機密”,深得晉武帝的信任,在徵蜀及諸侯之國的問題上武帝都採納了他的建議。

在晉初複雜的政治形勢中,賈充是十分重要的政治勢力,他弒高貴鄉公曹髦爲司馬氏立下功勞,勸諫司馬昭立司馬炎爲儲,於武帝有擁立之功,深得武帝信任。

《資治通鑑》雲“侍中、尚書令、車騎將軍賈充,自文帝時寵任用事,帝之爲太子,充頗有力,故益有寵於帝。”

賈充在咸寧元年進入配饗清廟之列,是晉初政局的關鍵人物之一,賈充一黨也是晉初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勢力。

荀勖在晉朝初立時即與賈充結黨。

另外,荀勖與賈南風,也是有淵源的。

當初賈充即將被外放,荀勖認爲賈充外放遠離機要中樞必然造成自己失勢,於是謀劃以賈充女聯姻太子確保賈充留在政治中心。

便是讓賈充之女賈南風嫁給太子做太子妃,這才免了賈充被外放的風險。

隨着賈充聯姻武帝,荀勖等在立儲問題上便偏向太子,進而離間武帝與齊王司馬攸的關係,促使齊王就國。

晉武帝時期九品官人法普遍施行,荀勖、荀顗佐命晉室取得的政治地位通過這一選舉制度及恩蔭特權轉化爲家族的政治資本,爲家族子弟入仕提供了便利,爲家族勢力的擴充奠定了基礎。

荀氏一族顯達於有晉一代,得益於荀顗、荀勖在魏晉之際的政治選擇與經營。

但天不遂人願,太子司馬遹的突然雄起,讓世家多年的佈局毀於一旦。

不論是荀顗還是荀勖,都是與賈充親近的,與賈南風,亦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皇帝上位之後,潁川荀氏隨即受到打壓。

所謂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說的便是這個。

潁川士族除了荀氏之外,在西晉顯赫的還有陳氏。

陳氏發跡於陳羣,顯赫於陳泰,當朝的有陳準,但是當日已經與齊王一起死了。

陳氏大多以爲陳準是被皇帝誅殺,但沒有證據,自然是不會說出來的,但要說心中沒有怨恨,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了。

這便是王生的機會。

張賓繼續說道:“況且,司馬家得國,原本就不正。”

這可謂是司馬家的一個硬傷了。

就算是曹魏篡漢,最起碼沒把漢獻帝給殺了,漢獻帝還活得好好的。

而司馬昭直接就是把高貴鄉公給殺了,這就是最要命的事情了。

爲此,司馬昭,以及後來的繼承者司馬炎都做了很多努力來補救。

就譬如著史斷代。

荀藩、荀勖、荀畯、,他們三人主張將晉朝斷於正始,自正始以下入晉史。

這樣的意見是有深意的。

高平陵之變發生於正始十年即嘉平元年,高貴鄉公被弒發生在甘露四年即景元元年,也就是說司馬氏篡位之行爲發生在正始九年之後。

荀勖的意圖是借斷限的上延,賦予司馬氏“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以服事殷”的美德。

如果自正始元年開始計入晉史,那麼司馬氏政變及弒君的行爲就是在晉朝建立之後的事情,亡魏成晉過程中的血腥與暴力即被沖淡了。

當然,這這樣做無異於是掩耳盜鈴罷了。

《世說新語·尤悔》載東晉明帝問司馬氏得天下之過程,雲:

王導、溫嶠俱見明帝,帝問溫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

溫未答,頃,王曰:“溫嶠年少未諳,臣爲陛下陳之。”

王乃具敘宣王創業之始,誅夷名族,寵樹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貴鄉公事。

明帝聞之,覆面著牀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長!”

明帝爲司馬氏子孫尚不知晉朝得天下的過程,由此可知此事在晉朝乃是禁忌之事,司馬氏自知篡位謀逆不能爲人接受,故將此事秘而不宣,以至子孫都不可得知。

當明帝得知司馬氏乃是通過政變及弒君建立晉朝,也覺得羞恥不堪,以至懷疑晉祚不能長久保持下去。

這也是晉朝的天下爲何短命,爲何動盪的原因。

得國不正。

就譬如在曹馬之爭中陳氏態度是猶疑彷徨的,從陳泰對高貴鄉公遇弒一事的態度不難看出曹氏舊黨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則陳泰等人仍然不能脫離道德的約束,對曹氏懷有忠君之情;二則司馬氏依然掌握政權,殘酷的現實逼迫他不得不以家族利益爲先。

陳泰面臨的困境正是魏晉之際大多數士族面臨的共同遭遇,在陳泰的選擇中也可以看到士族在“國”與“家”、“義”與“利”之間的困難抉擇。

這也是張賓眼中的機會。

屬於王生的機會!

所以在張賓看來,潁川不僅是好地方,還是王生必須要去的地方。

王生一直聽張賓說話。

做一個傾聽者。

不得不說,張賓確實有十六國第一謀士的智謀。

王生便是穿越者,也很難才能從歷史的長河中找到這麼一個突破口。

但是張賓卻是從司馬家得國不正以及潁川士族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中找到突破口。

大才。

大才!

不愧此名。

“是故,主公必須得去潁川走一趟。”

王生眼神微亮。

“那潁川,便定下來了。”

他被張賓說服了。

“如此說,滎陽,也是這個原因?”

“不錯。”

“滎陽鄭氏,高門大族,比之潁川荀氏,絲毫不遜色,且如今與荀氏一般,皆被陛下打壓。”

滎陽鄭氏,潁川士族。

世家,除了琅琊王氏之外,其他的似乎都不受到皇帝待見。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彼時賈南風當政的時候,這些世家與賈南風的關係密切,所謂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司馬遹能忍住不動手,已經是爲大局着想了。

“如此的話,那便三個地方了,滎陽,潁川,魏郡。”

“魏郡爲何?”

張賓一臉迷惑。

“魏郡有鄴。”

對於這個地方,王生自然是想要去參一腳的。

至於弘農郡,現在早就被安民司控制了。

去屯田,確實簡單,但相比較而言,收穫也少。

“只是魏郡不比潁川滎陽,誰可去之?”

王生早有人選了。

“王彌。”

王生輕笑一聲,道:“不說這個,既然三個地方確定下來,那接下來,便是招賢的事情了。”

王彌?

這個人張賓自然是認識的。

要說武力,那確乎是有的,但是除了武力之外,好似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了罷?

不過...

張賓偷偷瞥了王生一眼。

既然主公如此任命,定然是有深意的纔是。

王生當然有深意。

王彌有大將之才,粗中有細,且又是武人,去魏郡最是合適了。

“招賢之事,先生有何建議?”

張賓臉上露出苦笑之色,說道:“這個,張賓卻不擅長了。”

並非是招賢之事不擅長。

而是張賓覺得王生的這個招賢就是兒戲。

只招寒門?

但天下寒門能用之人,有幾何?

在張賓心中,他甚至覺得王生並不一定能招到人。

………………

求個票。

另外,可以寫幾個寒門龍套,有意者可以發言,合適的話會有出場。(主要是作者懶。)

第二章 未來的路第六十七章 吳中四姓第一百三十三章 殺人要趁早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征第七十二章?皇后的變化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術新帥難(9)第六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六十七章 陳留危急無心力第二十章 二王尚年少第三十八章 復活的齊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洞房花燭不眠夜(終)第二十四章 自是君侯收下屬第十四章 燕春樓第四十四章 世家天下第七十六章 忠言逆耳第二百一十八章 腹黑太子第二百零六章 出宮佈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術新帥難(7)第一百二十三章芥蒂自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趙王府內羣臣宴第一百三十七章 軍中威儀無人比第十五章 香餑餑第六十四章 宮中劇變第一百二十章 讓公主開心的招式第二百三十張 司空張華第九十章 洛陽衛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蟄伏佈局算天下(一)第八十三章?時機,危險!第七十章 司空張華第一百六十章 徙戎論(下)第九章 殿下有請第一百零二章 交易第三十三章 王敦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 訓練莊衛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后瘋了第九十八章 軍功分配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后瘋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把戲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第二百二十一章 太子再召見第五十章 林朝來訪第一章 元康八年第一百二十章 讓公主開心的招式第三十四章 莊園第六十二章?留子第五十七章 宮廷禮儀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征第一百五十六章 潛龍臥淵將欲行(2)第二十四章 世家之才第二百三十一章 推演(二合一)第八十一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生的信第二十章 二王尚年少第二章 未來的路第九十七章 唯一的失敗者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口莫辯第一百零六章 金谷小聚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事,忠誠,歡喜第六十六章 春秋易逝第七十八章 戰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賈南風的考驗第八十六章 出使第六十三章?開始讓人捉摸不透的皇帝第一百零八章 劉聰來訪第四十九章 流放第三十一章 張泓第九十五章 最佳演技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翻紅浪第七章 大蘿莉與小蘿莉第五十一章 隱患第八十二章 販奴所第七十五章 天上的鬼,王生的嘴第八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士之才第一百七十章 秋深夜長(2/3)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術新帥難(9)第五十三章 世家的口誅筆伐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術新帥難(7)第一百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問出身問軍功第六十七章 崩潰的東萊王(下)第六章 人善被人欺?第一百三十五章 選擇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谷待客問詢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行軍不易攻城艱第一百一十四章 是非黑白難自辯第二百二十六章 山雨欲來(1/3)第一百零六章 金谷小聚第四十六章 角力第五十章 林朝來訪第五十章 林朝來訪第四十三章 衝突與志向第六十五章 辯口利辭小郎君第一百一十二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術新帥難(5)第一百六十章 徙戎論(下)第五十章 琅琊二王第十五章 香餑餑第一百級九十九章 不要把你的敵人想的太聰明第一百零一章 借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