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零章 北義侯

bookmark

建寧四年八月二十八日,檀石槐的人頭送到了帝都洛陽。同時還帶來檀石槐部族歸降的消息。整個洛陽轟動了。

十幾年來,大漢帝國象個溫和的巨人一樣,時常受檀石槐和鮮卑人的騷擾。儘管遠在邊境,對洛陽老百姓沒有直接的影響,但這總是一件讓人鬱悶的事。

長年侵擾邊郡,不受封還羞辱孝桓皇帝,膽大包天行刺當今天子。一樁樁,一件件,讓洛陽人對檀石槐恨得牙都發癢。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今天終於結束了,洛陽百姓心裡的天徹底放晴,揚眉吐氣!

帝國的高官也興高采烈,在皇宮嘉德殿前等侯段潁信使的到來。

檀石槐的人頭被裝在一個木盒裡。儘管經過古法的防腐處理,但天太熱了,有點不成人形了。真有點象卡通裡被嚴重誇張變形後的惡魔。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這標誌着草原上一個時代的結束。從理論上來說,不可一世的鮮卑人已經臣服於大漢帝國了。

牛弘接過信使遞過來的檀石槐的手書,是漢字,寫在一張羊皮上。

“天要滅我,檀石槐認輸。腦袋奉上,請大漢天子善待我的族人。”就是這麼簡捷的幾句話。

牛弘看了,鼻子有點發酸,竟有一種腥腥相惜的感覺。

牛弘不得不承認,檀石槐這個人身上有一種領袖素質。這與小聰明有天壤之別,這是大智慧。愛惜自己的族人,愛惜自己的百姓,雖死猶生。如果檀石槐帶着一幫人遠遁而去,就淪爲山賊這個檔次了。不愧爲一代梟雄,做自己的對手完全夠格。

一陣感嘆後,牛弘讓衆官員回去考慮一下,下一步鮮卑人那邊的治理方略。

回到後宮後,牛弘又細看了段潁的奏報。西部三大部族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儘管檀石槐是爲了自己的部族,但相當於幫了大漢帝國的忙。這樣一來,鮮卑人就沒有大的勢力了。

可惜的是捷羅死了,這可是尤黛的父親,自己的老丈人。因爲是政治聯姻,牛弘對捷羅沒有多少感情,尤黛公主肯定要傷心一陣子了。

慕容勒和闕機怕柯最乘亂斬草除根,連跟他倆一起逃到彈汗山的族人都不顧了,只帶數千騎跑了。兩人的檔次跟檀石槐沒法比,沒有了部衆就會慢慢式微,以後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由於檀石槐的審時度勢,最終沒有進行大決戰,使得帝國將士的總傷亡較小,只有五百多人。想到這一點,牛弘甚至有點喜歡檀石槐這個人了。

檀石槐的死到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對下一步穩定鮮卑區的局勢,逐步歸化鮮卑人大有幫助。甚至可以把他打造成一個英雄,一個爲了自己的部族,及時歸順大漢,捨生取義的英雄。

大軍還不能撤,起碼在那兒駐紮一到兩年,再根據情況調整。牛弘可不想犯大漢的先輩們犯過的錯誤,打了勝仗就讓大軍得勝還朝,在那裡留下權力真空。讓那一地域又慢慢出現一個新的敵人。

大漢帝國對鮮卑人的勝利,對帝國周邊是莫大的震懾。無論是西域的烏孫,北邊的丁零,還是東邊的夫餘和高句麗,現在肯定都不敢輕舉妄動。只要大漢帝國擺明戰略意圖,他們就不敢乘機蠶食原來鮮卑人的地域。

現在是讓鮮卑人定居下來的最佳時機,軟硬兼施,恩威並用。要是不聽話,大軍可不是吃素的。這可是關係到帝國大的靖邊策略,關係到帝國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內邊境的安全,沒有客氣好講。牛弘一個老丈人已經在帝國希望削弱鮮卑人的戰略中陣亡了,要是另一位老丈人對抗帝國的大戰略,照打不誤。

段潁畢竟年齡大了,立了這一大功,就讓他回來吧。鮮卑人那邊就讓周異,朱雋和皇甫嵩他們弄吧。

把思路理了一遍後,牛弘就不細想了。明天高官會議商議時再細化好了。

現在肯定宮內外都在議論徵北的事,不過重點在談段潁將軍和檀石槐的死。捷羅的死到沒有引起多少人關注。這裡面可能還有這樣一種心態,捷羅的死與大漢帝國的天威似乎扯不上關係,就沒人當個話題來談論了。所以這事可能不會很快傳到宮中,讓尤黛知道。

牛弘也很矛盾,要不要馬上告訴尤黛公主呢?還是等明天高官會議以後再說吧,捷羅怎麼說也是在帝國的北征中陣亡的,牛弘考慮給他個榮譽稱號。

不過牛弘還是去看望了尤黛公主。尤黛公主懷有七個月的身孕,快要出懷了。看到牛弘,尤黛總是表現出一付迫不及待的樣子。不過現在要顧及肚子裡的孩子,算是老實多了。

晚上,太尉張奐進宮求見牛弘。牛弘一想,就知道他的來意。

太尉肯定尋思,這次段潁立了這麼大的功勞,還朝後在軍事系統的威望就如日中天。太尉是個儒雅溫和的人,肯定萌生退意,把太尉之位讓給段潁。

進來後,張奐果然向牛弘請辭,要求告老還鄉。

“仗一打完,老將軍與朕確立的靖邊策略就要在鮮卑區全面鋪開,難道老將軍想半途而廢?”牛弘將他一軍,看他是不是老了。

“老臣愚鈍,多虧陛下提點。”張奐笑了。聰明人不用多說,張奐明白戰後還是用溫和路線,還是要用他。

第二天,在偏殿召開了帝國高官會議。

牛弘說,從現在開始,就把帝國的靖邊策略在鮮卑區全面推開。這是總的戰略定調,各項具體工作必須圍繞總的戰略來展開。

關於這一點,帝國各位高官沒有異議。

劉寵認爲,現在還有些大的鮮卑部族,仍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因該考慮進一步削弱。

張奐則表示,剩下的這些大的部族在這次帝國對付檀石槐時,都是向着帝國的,出了力的。如果現在就下手,會使一些歸附大漢帝國的遊牧部族的忠誠度下降,得不償失。

牛弘說,不管他們願不願意,先讓他們定居下來。最大的檀石槐部族也不到十萬人,定居下來後就沒有對抗大漢帝國的想法了,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盧植也說,現在大軍在那兒,不管是自願也好,逼也罷,讓他們選擇定居生活的目標是一定要實現的。從實際來說,定居下來對遊牧部是有利的,去冬這一場大雪,已經定居的部族就沒什麼損失,沒定居的損失慘重,這就是最好的示範。如果不願定居,就是部族中的貴族還是有異心。對於那些貴族,就不能客氣,堅決打擊。

牛弘說,檀石槐的死也可以利用一下。準備冊封檀石槐爲北義侯,在鮮卑人中大肆褒揚檀石槐爲了部衆的利益,捨生取義,並令部衆歸順大漢帝國。

衆人一驚,半天沒有反應過來。等他們想明白後,大呼妙招。

牛弘接着說,捷羅陣亡,也應該表彰,冊封他爲西義侯。

這一點衆人沒有意見。這類爵位是象徵意義的,又沒有食秩。

張奐說,爲了使帝國的靖邊策略在鮮卑人那裡全面鋪開,要恩威並用。現在鮮卑人戰爭是結束了,糧食還嚴重短缺,應該全面給予鮮卑人正常貿易待遇。另外,還可以選擇定居生活的部族封侯,也可以適度地給予補助。

這一點衆人沒有意見。今年馬上要收割了,帝國的農業又是豐收在望,糧食不是問題。開展貿易對帝國也是有利的。只是在補助問題上,劉寵認爲數額應該略低一點。給遊牧部族一個明白,率先響應帝國政策的,得的好處就多。

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窮人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一一三章 父子親情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點——教育第二章 初入漢末一一零章 解約後的失落一三八章 歸化一一三章 父子親情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一三一章 平常心一零七章 南下潮一一四章 宇文部族的選擇一五五章 董家服飾一三零章 北義侯第二章 初入漢末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四十八章 北方的狼一零九章 英烈祠一零九章 英烈祠一零八章 震天巨響一零八章 震天巨響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第五章 貪婪的竇家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第十六章 堵與疏第六十六章 高調亮相一三四章 蒸汽動力第七十六章 傳說中的女兒國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第六十九章 杜密的煩惱第六十九章 杜密的煩惱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第六十四章 低調發兵一百零四章 動妄念遭殺身禍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第三十五章 盧植與董卓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第六十八章 皇后有孕了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一五零章 坐懷不亂新說第十七章 鉅鹿張角一一一章 情爲何物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第六十九章 杜密的煩惱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六十一章 納妃第四十二章 靖邊策第九十九章 地震一一二章 喪妃 又一個童養媳第二十章 危機暴發第八十一章 偏不打 急死你一百零四章 動妄念遭殺身禍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一四五章 苦孩子劉備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一一九章 比武選將 出師北征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四章 長江大水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第四十一章 機關研究作坊第八十五章 季布後人第三十章 內憂既平外患又起第五章 貪婪的竇家第五十八章 大婚第九十七章 四郡平復 潘岳解套第三章 夏門亭第八十六章 趕鴨子上架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一三二章 頂級運動場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六十八章 皇后有孕了第四章 太廟裡的牛氏宣言第四十六章 問責制第三章 夏門亭一一五章 電的問世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一一九章 比武選將 出師北征第七十四章 石拱橋一五零章 坐懷不亂新說一五六章 閒職妙用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十五章 虛幻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第十一章 張奐將軍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第六十五章 下馬威第十二章 甘於平淡的學者第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一五一章 兩個倭人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