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

bookmark

到了九月份,帝國各地賀喜的奏章相繼傳來帝都。這純粹是一種禮儀,皇帝大婚,自然要舉國同慶了。隨同賀喜奏章的當然還有禮物。有絹、絲綢,各個地方的特產,工藝品,還有珍珠玉石之類的把玩物件。豫章太守張英送的禮物最特別,是他專門派人到日南引進的三種水稻良種。得到了牛弘的稱讚。

由於牛弘事先打過招呼,只要意思到了就可以,不準勞命傷財,大動干戈。所以打消了一些人想借送重禮,獲得升遷機會的動機。

竇機牽頭的小組已經完成了《解字注音》的編修。這是帝國曆史上第二本字典,第一本是孝和皇帝年間許慎編修的《說文解字》。相比之下,《解字注音》有較大的突破,一是爲每個字注了音,二是歸類方法除了偏傍部首外增加了拼音字母,三是收錄的漢字增加。《說文解字》收錄了九千多漢字,而《解字注音》收錄的字數增加到一萬二千多。

洛陽太學的其它學者也有成果。有田豐編修的《鋼鐵論》,對帝國以往的冶鐵技術作了系統的總結,還加進了牛弘給他貫輸的一些知識。劉洪和鄭玄則編修了一些數學專箸,其中還摻雜了一些物理概念。

太學裡的那些老五經博士也沒閒着,不過這次他們沒有再去解讀《五經》編書,而是廣泛收集帝國的農業水利成果,編寫了《農經》和《水經》。

看到這兩書名牛弘就覺得有意思,研究了一輩子《五經》,貫性大,知識的衍生也“經”起來了。

這些都被洛陽太學作爲研究成果,恭賀天子大喜。

牛弘對此大加讚賞,太學的轉向甚至比自己預想的要快。牛弘對田豐的《鋼鐵論》一書提出了管理要求,編號印刷,下發都要由洛陽太學登記。不準傳抄,嚴格控制,防止帝國的技術外泄。

此外,還有張機託清河太守上獻的《傷寒雜症論》,華陀託沛國相上獻的《杏林雜記》。這兩本醫學巨箸可以說代表着帝國醫學的最高成就。

張家紙發明後,必將迎來帝國文化傳播的飛躍。爲了避免泥沙俱下,牛弘對書的傳播制定了更嚴格的規定,未經帝國書局審覈的書籍甚至不準大規模抄寫傳播。張機與華陀獻書的另一層意思就是交由帝國書局審覈印刷,廣爲流傳,普救世人,名揚天下。

帝國高層看到一下子有這麼多學術巨箸問世,深深地震憾了。帝國參議劉龐更是激動得老淚縱橫,“曠古盛世啊!居然讓我碰上了,老天待我不薄。”

當然,由此帶來紙張需求量的直線上升,給張家和衛家帶來鉅額財富。河東衛家簡直是挖到了“大金礦”,初期的鉅額投入曾讓衆多豪族認爲純粹是義舉,現在才知道衛家更有戰略眼光。

帝國各郡縣同時奏報農業大豐收的消息到還真是喜上加喜。據大司農統計,今天帝國的糧食產量比往年增加一成,比歷史上最好的年份還高半成。中原地區與往年持平,或略有增產。增加的產量主要來自南方,那些安排北方豪族開發的郡縣,還有邊境地區。增產最大的郡是揚州的吳郡,增產近四成。看樣子竇武帶領的南方開發團隊今年是一炮打響,獲得了大豐收。

糧食單產狀元的桂冠被皇家勸農莊摘取。由於本來就是良田,加上畜牧場帶來的大量農家肥,使得平均小麥單產達到每畝四石,高出帝國平均單產一倍以上。

牛弘知道,勸農莊奪得高產狀元沒有普遍意義。還是給莊主周贏表彰。起碼讓別人知道一條提高糧食單產的途徑。

糧食的大豐收帶來糧價的大幅度下跌。西北邊境地區跌幅尤甚,因爲那兒人口少,糧食增幅大。從開鐮收割前開始下跌,現在已經跌到四十錢一石了,比帝國基準糧價硬是低三分之一。

這讓西郡的董卓欲哭無淚。冒險違法,真金白銀買回來的糧食居然貶值了。董卓對帝國的農業政策作了分析,自認爲這種糧價的下跌不可逆轉。忍痛在糧價跌到最低前清倉,就是這樣,也平均賣到四十五錢一石。上半年進糧時,還向人借了錢。這樣算下來,一進一出,只有半年左右的時間,董卓的家產縮水一半。

隨着糧價跌破帝國很多豪族的心理承受底線,也紛紛加入了拋售行列,糧價有進一步下跌的趨勢。大司農曹嵩坐不住了,跑來見牛弘。

他說:“陛下,帝國糧庫存糧鉅萬,糧價下跌損失慘重。可不可以賣掉一點。”

這話差點把牛弘氣死,曹操的老爹簡直是個豬腦袋。對於帝國來說,錢有什麼用。一旦碰上大災,難道讓饑民吃錢去。

牛弘對這樣會對帝國根基有重大影響的事情,一點也不敢馬虎。緊急召集帝國高層開會。

牛弘先讓曹嵩介紹各地的糧價和趨勢。

連太傅也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認爲豐年糧價下跌是正常現象。這將會使帝國的饑民進一步減少,是好事。

這下牛弘弄明白了,原來帝國的精英都是這種思路。豐年糧價下跌,種地變得不合算,土地拋荒增加,導致糧食減產,糧價上升,又回過頭來種地。世世代代就是這樣一種低級的循環,怪不得帝國的農業基礎不穩固。

牛弘說:“糧賤傷農啊!莊稼漢辛苦了一年,有了好收成,本爲指望爲兒女老人添件新衣。糧價一跌,全泡湯了。”

“陛下仁慈,乃百姓之福。那隻好暢開收糧了。”曹嵩說。

曹嵩還以爲是牛弘想學雷鋒,做好事。真讓牛弘鬱悶。

“穩定糧價不僅能讓百姓勞有所獲,而且是帝國穩定和發展的基礎。”牛弘說。

只有穩定的糧價,種糧的人才願意持續地在土地上投入,保持上田的地力;

只有穩定的糧價,才能促進農業技術的進步,一方面可以精耕細作,另一方面使得每個勞動力能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多;

最終目的有兩個,一是大幅度提高土地單產,二是大幅度提高每個勞動力的糧食產量。到那個時侯,就能徹底解決帝國的糧食問題。到那個時侯,帝國纔有人力再發展工業和其它事業,使帝國越來越強大,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陛下深謀遠慮,臣等愚鈍。”太傅說。

牛弘知道,帝國的高層現在對牛弘說的這一套也不會全信。但他們也看不出什麼危險,所以不會全力阻勸。

現在帝國財力雄厚,除了豐收帶來稅收的增長外,蝗蟲交易、豬肉禽蛋交易、紙張交易等新增收稅項目帶來了大筆的財源。因爲去年帝國編制的縮編,人頭開支卻反而減少。兩者相抵,當年帝國就有巨大的財政贏餘。

“帝國要定下一個中期糧價政策。”牛弘說,“豐年帝國按基準糧價下浮半成(也就是每石五十七錢)收購,有多少收多少。歉收之年按基準糧價供糧。五年之內不變,以後要調整也是小幅分步調整。”

對這一政策,太傅認爲可操作,還可以穩定人心。是個好辦法。

“對境外部族是否也適用此法。”太尉問道。

“不”,牛弘說,“糧食對內是帝國穩定和發展的基礎,對外是強有力的武器。應該根據不同對象,不同時期靈活調整。”

接下來,商議了一些消耗陳糧的辦法。

大力倡導興辦畜牧家禽養殖,改善帝國老百姓的飲食結構。放寬民間釀酒作坊的限制。

商議決定後,下詔到帝國各郡縣。

“要是有人告發帝國糧庫有糧不收,朕唯你是問。”牛弘對曹嵩說。

“臣一定謹尊聖意,嚴格督察。”曹嵩拍胸保證。

帝國這一糧食政策很快下達到各郡縣。那些已清倉的豪族的腸子幾乎都悔青了。帝國百姓則是歡天喜地。他們從中感受到了帝國已今非昔比,對未來充滿希望。

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一零九章 英烈祠第二十一章 有時機會是等出來的第四十九章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一二五章 不認輸第二十一章 有時機會是等出來的第九十三章 新平潘岳一一一章 情爲何物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一五六章 閒職妙用一四六章 產業工人從哪裡來第五十五章 戰略佈局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一二零章 二輪轉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第五十一章 掖庭十美一一二章 喪妃 又一個童養媳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第五十八章 大婚第四十章 帝國的風向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第五十二章 世事無常一五六章 閒職妙用第四十八章 北方的狼第五章 貪婪的竇家第一章 歸心似箭一一四章 宇文部族的選擇第九章 風箱效應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點——教育一三二章 頂級運動場一二五章 不認輸第八章 牛氏風箱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第六十九章 杜密的煩惱第八十章 刺客雲珠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窮人一四六章 產業工人從哪裡來一二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十九章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第五十九章 華陀無奈小蟲何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一二八章 曹操是個熱血青年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窮人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一二八章 曹操是個熱血青年一四六章 產業工人從哪裡來第十五章 虛幻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第六十三章 帝國男兒都尚武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一一零章 解約後的失落一二四章 困獸檀石槐第三十一章 北方的雪 南方的熱第九十四章 個個不是省油的燈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第六十八章 皇后有孕了第六十五章 下馬威第六十六章 高調亮相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一三六章 窺探天機要付出代價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第五十七章 初會天香第四十九章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一四六章 產業工人從哪裡來第三十章 內憂既平外患又起第六十四章 低調發兵一一零章 解約後的失落一一三章 父子親情第四十九章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一三九章 冒死吃河豚第七十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六章 傳說中的女兒國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窮人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第五十章 因勢利導一一一章 情爲何物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窮人第二十一章 有時機會是等出來的第五十一章 掖庭十美第六章 太傅陳蕃一二九章 純正的血統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第六十三章 帝國男兒都尚武第四十七章 還沒開始就嚇着了一零五章 新的起點第七十四章 石拱橋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第四十三章 豫章有嘉禾?第六十八章 皇后有孕了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