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石拱橋

bookmark

曹操離去後,牛弘覺得曹操的想法很有實際意義,對帝國先前的南下策略是個很好的補充。文化上的擴張與滲透,也就是儒家倡導教化萬民是有道理的。

不僅在境外,帝國南方的一些如永昌、建寧、交趾等郡也存在這一問題。儘管已納入帝國的郡縣管理體制,但經濟文化落後,禮儀習俗與中原差別較大,百姓對帝國的歸屬感弱。一旦帝國的中央政權進入虛弱期,這些地方就會產生想脫離大漢帝國的離心力。這對帝國的長期穩定是不利的,應該借南下戰略,解決這一問題。

木工作坊把石拱橋的微縮模型送來了。爲了便於說明問題,牛弘特意讓木匠做成分離式的木塊,象積木一樣一塊塊搭起來,就成了一座石拱橋的模型。

鄂兒還以爲牛弘又在設計玩具了,嘻嘻哈哈地跑過來幫助搭。塔成功了後,鄂兒發現在拱頂上的木塊手鬆了也不會掉下去,覺得很奇怪。

“這是什麼呀,陛下。”鄂兒問道。

“這是橋”,牛弘說。

“橋可以築成彩虹一樣的呀”,鄂兒的想象力還很豐富,描述的很精準。

“鄂兒真聰明,朕就是要在天下的河流上修築彩虹。”牛弘說道。

鄂兒受到了牛弘的稱讚,有點不習慣。平時牛弘總是捉弄鄂兒,或拿鄂兒打趣。

既然決定完善南下計劃,牛弘第二天又把帝國高層召來商議。因爲牽涉到太學生,把洛陽太學祭酒劉洪也召來了。

牛弘把曹操的奏摺給高官們看,想先聽聽他們的想法。

帝國高層們都是大儒,對這樣相對溫和的方案很快達成共識。儒家很講究形象,只要看上去不是窮兇極惡,對帝國有利,很容易得到他們內心的認同。

至於這文化使者,不硬性納入編制。從洛陽太學自願赴南方的學生中挑選二至三十人,到南方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聽從平南護撣校尉安排。

劉龐認爲,對南方邊遠之民的教化和文化傳播不是一日之功。也應該象屯田一樣實行輪換制,以後還應該讓郡學生和外地儒生參加這一工作。

這一議題議完後,牛弘拿出了石拱橋模型。當牛弘把散木塊搭成拱橋模型時,不僅帝國高官們大開眼界,連劉洪也吃驚。各自分散的木塊搭成拱形時,不需用釘子連接,還能承重。牛弘把底座的插銷拔掉,把兩邊分一點,模型就散架了。

牛弘說,石拱橋基礎很重要,不能發生位移,否則整座橋就會跨塌。

用模型很直觀,看得人印象很深。牛弘就是讓帝國高層對這種新型橋樑有個直觀的印象,讓他們去督促下面注重質量和安全。

牛弘接着談了單拱橋、多拱橋、半園拱和園弧拱等石拱橋的基本結構,除了大江大河,都可以用這種辦法築橋。

這次要打通從零陵到永昌的官道,這種橋樑結構正可以派上用場。

劉洪是個學者型的官員,他的特點就是碰到一種新事物,非要設法把來龍去脈全部弄清楚。劉洪要求洛陽太學先進行力學計算,開始築橋時要派人跟蹤施工。

牛弘心想,算是把他的性子摸透了,不用佈置任務,他會主動請戰的。

帝國以往象建築、冶鐵、方士都是靠工匠和方士的個人經驗,這對帝國的技術發展不利。一是千個師傅千個法,技術高低不齊,也不統一。二是一旦師傅辭世,技術就常常會失傳。牛弘要求洛陽太學,要逐步進入各個技術領域,讓學者參與研究,並把成果箸書立學。

對於牛弘的提議,劉洪感到很高興。這標誌着以後洛陽太學將涉及更廣泛的領域,與帝國的發展更緊密了。帝國高官也連聲叫好。

“陛下,先在洛水上修築一座橋吧。”太傅說。

“洛水上肯定要築橋,但要緩一緩。先築小跨度的,積累技術和經驗後再修大的。”牛弘說。

“陛下言之有理。”太傅說道。

方案定下後,各項工作就分頭展開了。

曹操現在最得意了,自己的主張得到天子和帝國的認同,很有成就感。原來因爲他個小,別的同學常常會忽視他,現在成了衆人追逐的目標了。如果說張魯能面見天子,得到天子的重用是憑藉膽識和熟知方士案件的內幕,那麼曹操除了膽識外,完全是憑自己的學識。

孔融也是洛陽太學的學生,比曹操還大三歲。孔融很會包裝自己,編造了孔融讓梨的故事,說自己很小的時侯就懂得謙讓。他的五經也學得好,已經通過了兩門五門的答辯,已經獲得了出仕的資格。孔融在洛陽太學也算是個小名人了,但他對技術不感興趣,所以沒有崗位做官。現在看到曹操可能成爲南下文化使者的領頭的,就來找這個平時看不起的矮個子套近乎。

“孟德,今天文舉請你喝酒。什麼地方隨你挑。”孔融平時喊慣了阿瞞,今天可不敢喊曹操的小名。

曹操平時最看不慣這個咬文嚼字的孔文舉了。只是這次向天子請纓,組織二三十個太學生南下。軍迷興趣小組的哥們人都很投緣,只是差幾個出口就能引經據典的角。既然自稱文化使者,總不能讓別人問倒了不是。

看到孔融向自己獻殷勤,八九不離十是想跟自己南下,正中下懷。不過就這樣答應他了,怕他以後不聽招呼,得拿他一把。

“孔大才子,真不巧,我今天沒空。”曹操說。

“孟德,咱們好歹算半個老鄉。以前是文舉有眼無珠,對不住的地方請你多包含。”孔融有求人於,說話只能低姿態。

“行,看在老鄉的份上,今天就陪你喝酒。天大的事也推了它。”曹操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跟曹操在一起的是同是軍迷的耿武,與孔融在一起的當然是小尾巴彌衡了。既然孔融這麼大的口氣,曹操也不客氣,直奔太學附近最好的酒樓,鴻豐樓。

三斛酒下肚,孔融就提出了要想加入帝國平南文化使者隊伍。曹操卻裝出一付很爲難的樣子,說什麼軍迷興趣小組就有四五十人,自己的哥們實在不好推。

當然,孔融知道,要是絕對進不去,曹操今天也不會喝自己的酒。肯定要講什麼條件,反正今天先應承了再說。現在學文的很難找工作,大儒杜密還在待業呢。自己的長處在於儒學和文學,改行自己幹不了。

最後,孔融答應曹操兩個條件,一是聽招呼,不自作主張;二是有漂亮的撣女先讓給曹操。這樣曹操才蠻不情願地答應讓孔融和彌衡一起參加平南文化使者。

劉洪一邊派人跟着郭泰堪察官道的路線,一方面在太學裡組織班子對石拱橋進行力學運算。大致有個譜了,還覺得不保險,想先築一座小跨度的實驗橋。

象這種小的預算項目不需要找牛弘,找太傅就可以了。太傅覺得劉洪辦事認真,就給他安排了預算。

石拱橋選址在洛水的一條支流上,河寬兩丈,是洛陽通往勸農莊一帶的必經之路。河上原有一座木橋。

雨季還早着呢,現在河水很淺,正好可以築橋。

因爲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劉洪很上心。只因自己走不開,讓田豐帶着幾個太學生幾乎每天泡在築橋工地上。不到一個月時間,橋就築好了。橋寬一丈,橋面高出地面五尺,半園拱,兩邊有石攔杆,上面雕有豬牛麥穗等圖案。因靠近勸農莊,取名勸農橋。

竣工那一天,田豐開心得象個小孩,根本不顧太學博士的形象了。不光四鄉八鄰的人,連洛陽的人也趕去看看這種象彩虹一樣的新式石橋。

北方的河流到不多,但灌渠比較多。一些豪族看到後,就紛紛在自己的田莊上修起這種既美觀有結實的石拱橋來。

牛弘開始構思是爲南方設想的,因爲南方水網密佈,交通不便。卻想不到先在北方傳開了。

第二十六章 草聖豈能無好紙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第三章 夏門亭第五十九章 華陀無奈小蟲何第九十七章 四郡平復 潘岳解套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七十五章 消失的夜郎國第十六章 堵與疏第五十六章 鑄幣一百零四章 動妄念遭殺身禍一三三章 定心丸一零九章 英烈祠第三章 夏門亭第十七章 鉅鹿張角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約第十六章 堵與疏一五五章 董家服飾一零一章 沒有帝師的日子裡第五十七章 初會天香第五十五章 戰略佈局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第七十六章 傳說中的女兒國第八十章 刺客雲珠第九章 風箱效應第五十一章 掖庭十美第六章 太傅陳蕃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第七十五章 消失的夜郎國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第三十七章 西郡的暴發戶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窮人第七十一章 徐晃凱旋一一七章 金微山血戰一三三章 定心丸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第三十章 內憂既平外患又起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第八十四章 周密計劃第五十五章 戰略佈局一三六章 窺探天機要付出代價第一章 歸心似箭一三四章 蒸汽動力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第二十二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十八章 大婚第四十四章 長江大水一四二章 公主鍾情第五十七章 初會天香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窮人第七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第五章 貪婪的竇家一零八章 震天巨響第十七章 鉅鹿張角第二章 初入漢末第五十六章 鑄幣一二六章 困獸猶鬥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第二十章 危機暴發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一四八章 竟賽的邏輯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一三一章 平常心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點——教育一三零章 北義侯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第六十六章 高調亮相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第四十四章 長江大水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第九十二章 驚變第五十章 因勢利導第五十七章 初會天香第三十八章 巧遇李肅第五十四章 西域歸心一五四章 人才的爭奪與培養第三十一章 北方的雪 南方的熱一二六章 困獸猶鬥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二十二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十章 因勢利導第七十二章 南下 軍事不是最主要的第五十五章 戰略佈局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第四十八章 北方的狼第六章 太傅陳蕃第八十五章 季布後人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