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趕鴨子上架

不僅帝國的豪族對糧食的看法在逐步轉變,帝國的官員也開始覺得,糧食只是一種填飽肚子的生活必需品,而不再是財富的象徵。有些人甚至在議論,要是帝國改變食秩發放制度就好了,省得家家建一個大糧倉。

自高祖皇帝起,帝國官員的食秩發放都是一半糧食,一半錢。比如一個食秩六百石的官員,那麼他每年的工資中有一半即三百石是糧食,憑帝國相關部門開出的工資糧引到帝國糧庫去領糧。另一半按每石六十錢的官價折算成錢發放。三百石糧食很有點堆頭,硬是要一個較大的庫房存放。要是食秩數千石的高官,需要建的糧倉就更大了。

當然,帝國敞開收糧,可以把糧引直接變成錢。但收購價低了半成,按每石六十錢發放的糧食如果轉頭賣給糧庫,就變成五十七錢了。官員當然不願意自己的工資平白縮水,只能辛苦點,往家裡搬糧。

官員們的議論慢慢集中到帝國高官那兒。在一次帝國高官會議上,太傅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當然,太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既要考慮方便帝國的官員,也要考慮政策的銜接和逐步過渡。

太傅說,帝國能不能逐步減少官員食秩中糧食的比例。比如每年減少一成或半成。太傅是怕如果一下子全部用錢來發放的話,帝國的糧庫庫容不夠。

聽到這樣的提議,牛弘還是挺高興的。這說明帝國的官員對帝國有信心,對帝國的農業政策和發展前景有信心。官員是帝國最強勢的集團,在帝國豪族中也佔了較高的比例。獲得了帝國官員內心的支持,牛弘打造強大帝國的夢想纔有可能實現。

牛弘同意太傅的提議,其它高官也沒有意見。只是減少的比例要與大司農曹嵩商量一下,看帝國糧庫的庫容和調節能力能否跟上。

大司農曹嵩也是帝國品秩二千石的高官,每年的工資中有一千石糧食。要是改成貨幣發放,當然也是受益者。但他不能胡亂表態,否則受益的是衆官員,倒黴的就是自己了。經過反覆的排查與演算,他最後表態,今年官員的工資實物發放比例可以降低半成,也就是拿五成五的錢,發四成五的糧。

這一道詔書的下達,有點推波助瀾的作用,豪族也有更多的人不願意屯糧了。使得今年帝國糧庫的工作量增大不少。這着實把曹嵩嚇了一跳,還好自己在向牛弘奏報時留有餘地,否則就有難堪了。

這種觀念的轉變,激發了社會的活力,人們把以屯糧形式沉積的財富變成了錢,變成了再創造的資本。如果引導得好,必將變成社會發展強大的動力。連牛弘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一個社會想要發展光靠自上而下的努力往往成效有限,光有下面的積極性也不行。只有全社會激發活力,帝國的政治架構正確引導,那麼社會發展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

人們常常把工業革命想象得很難,總認爲在古代是不可能的。實際上是對社會發展的規律認識不足。近百年人類社會的發展超過以前上萬年社會發展的總和,爲什麼這個時間之窗不能提前呢?

牛弘知道,帝國正獲得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如果沒有正確引導,這種全社會的活力會加劇社會矛盾,甚至有可能摧毀帝國。就象一個練武功的人,獲得巨大的能量去衝關,如果不得法,就會走火入魔。

牛弘首先想到的是,帝國現在的政治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現在帝國的政治架構有點亂,三公已經被牛弘砍得剩下一公了,就是負責軍事的太尉。高層會議是帝國的最高決策機構。辦事機構有九卿,外加帝國南方開發指揮使衙門和帝國靖邊協調使衙門。與九卿接近的官員有尚書令,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和鎮守一方的將軍。至於帝國書局、帝國南方製造局等是級別低得多的中央機構。

九卿機構中,職能爲皇宮服務的佔了一大半,有太常,太僕,光祿寺,少府和宗正。廷尉是負責司法的,衛尉是負責京城安全的(有點類似於後來的九門提督),大鴻臚是負責外交的。掌管帝國經濟和民生的只有一個部門,大司農。這怎麼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呢,必須改革,而且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侯了。

革命就得先革自己的命,改革也得先從圍繞皇宮的部門開始,動大手術。牛弘反覆權衡,把五大部門加上大鴻臚,六個部門合併成兩大部門,名稱還是沿用光祿寺和少府。

把原屬少府的帝國監察部門御史中丞獨立出來,名稱就叫御史卿,成爲帝國的一級職能部門。

廷尉和衛尉不動。把大司農拆分,單獨成立一個部門分管原財政稅收,就叫稅幣府。剩下的農業水利糧食的管理還歸大司農。

另外增設分管各類新興產業的百業府,分管科技教育的科教府,分管醫療和衛生的國醫府,分管帝國各類礦山和官營作坊的作坊都監。

這樣一來,還是九大部門,但職能卻以先前大不相同,經濟民生佔的比重大大增加。

帝國高官會議(有點類似於後來的上書房)不動,還是帝國的最高決策機構,增加御史參加帝國高官會議。而尚書檯的功能暫時弱化,成爲帝國高官會議的秘書機構。

改革就是權力的再分配和利益的再分配,象這樣大刀闊斧的改革必將觸動很多人的利益,而這些人在帝國能量巨大。但牛弘已經下定決心,非改不可。否則整個帝國社會矛盾的積累和加劇同樣是要命的。

要想推動這樣一項大的改革,首先必須取得太傅的全力支持。於是牛弘先找太傅單獨商議這一議題。

牛弘的想法把太傅嚇一大跳。這樣大規模的改革簡直把帝國的政治架構翻了個面,碰到的阻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牛弘談了現在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帝國徹底解決農業和糧食問題已經不會遙遠,帝國豪族和百姓對帝國的政治信任,已經在隨帝國的政策起舞,如果不改革,帝國的政治架構反而成爲社會發展的阻力。

太傅不愧爲謀國老臣,看到牛弘決心這樣大,他就認真思考了一下,提出了一個保證這次改革成功的技巧。太傅說:“爲了確保改革成功,一是要趕鴨子上架,二是要溫水煮蛙。”

牛弘來了興趣,讓太傅講祥細點。

太傅說,這樣大的改革,阻力很大。主要阻力來自高品秩高官,他們沒有做錯什麼,就讓他們下來,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在改革之初,就應該確定,高品秩官員全部有崗位,而且品秩不降。這樣一來,帝國的高官就沒有理由反對改革了。新的機構架構出來後,現有官員的能力可能不能勝任新的崗位,這一點可以先不考慮,先把他們安排在新崗位。這叫趕鴨子上架。

爲了讓新的部門能夠行之有效地開展工作,可以因人設事,在那些主官不能勝任的部門,設立副職,選拔行家擔任。

機構改革完成後,有一些官員可能慢慢適應新的崗位。而另一些官員也許沒能力適應。這些沒有能力的官員最終要下去,但不能急。特別是改革之初的半年不要動他們。等新的部門全部能有效地開展工作後,再來捉他們的錯,一個個地清理他們出局。這叫溫水煮蛙。

牛弘一聽,受益匪淺。就這樣,太傅與牛弘在帝國機構改革上,達成了一致。

第二天,牛弘召集帝國高官開會。拋出了帝國機構改革的設想。廷尉、衛尉不動。把原來光祿寺、太常、太僕、宗正、少府和大鴻臚重組合併成光祿寺、少府兩個部門。把大司農拆分成大司農、稅幣府兩個部門。新增百業府、科教府、國醫府和作坊都監四個部門。並把各個部門的主要職責大致說了一下。牛弘還想把御史中丞升格,重開御史府。只是級別與九卿平行。

改革方案一拋出,帝國高官都不說話。牛弘和太傅知道,他們是在爲圍繞自己的那些個人脈考慮,怕不好擺平。

太傅補充說,這次改革只是機構職能的改革,不是想罷誰的官。所有帝國六百石以上高官只要聽從安排,都有崗位,而且品秩不降(太傅也是個妙人,只說趕鴨子上架,不說溫水煮蛙)。

這一下,其它人的總算緩了一口氣,就開始積極參與討論。

一五五章 董家服飾一四六章 產業工人從哪裡來第三十一章 北方的雪 南方的熱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一三六章 窺探天機要付出代價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三五章 雙季稻第十五章 虛幻的勝利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第九十三章 新平潘岳第二十一章 有時機會是等出來的第七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二十一章 有時機會是等出來的第三十九章 不遊而牧第十四章 日食陰影下的倒黴蛋第八十五章 季布後人第十六章 堵與疏第六十六章 高調亮相第七十四章 石拱橋第六十四章 低調發兵第九十二章 驚變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一三四章 蒸汽動力一一五章 電的問世第五十一章 掖庭十美第九十九章 地震第三十章 內憂既平外患又起第四十四章 長江大水第七十二章 南下 軍事不是最主要的第十一章 張奐將軍第九十八章 劉悝也做皇帝夢一二八章 曹操是個熱血青年一三八章 歸化第二十七章 劉氏擺鐘和馬鈞定律一二六章 困獸猶鬥一二四章 困獸檀石槐第二十一章 有時機會是等出來的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九章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一一四章 宇文部族的選擇一五一章 兩個倭人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第五十五章 戰略佈局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第六十三章 帝國男兒都尚武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約第六十一章 納妃第七十五章 消失的夜郎國第八十四章 周密計劃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一一四章 宇文部族的選擇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六十五章 下馬威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一四二章 公主鍾情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點——教育第四十二章 靖邊策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一零七章 南下潮一一一章 情爲何物第三十七章 西郡的暴發戶第十二章 甘於平淡的學者一一五章 電的問世第六十六章 高調亮相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十八章 北方的狼一零九章 英烈祠第三十八章 巧遇李肅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第四十九章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一一零章 解約後的失落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第五十八章 大婚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一二四章 困獸檀石槐第九十四章 個個不是省油的燈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第二十六章 草聖豈能無好紙第十七章 鉅鹿張角一五二章 侯補郎使倭一五一章 兩個倭人第六十一章 納妃第八十四章 周密計劃第二章 初入漢末一三九章 冒死吃河豚一一七章 金微山血戰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一二二章 又要讓豪族放血第三十八章 巧遇李肅一三一章 平常心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窮人第七十八章 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