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地震

bookmark

宋怡是牛弘後宮三種勢力平衡中的一極,一旦均勢被打破,牛弘就會被拖到扯不斷,理還亂的家務事中去,絕對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牛弘急匆匆地來到了董氏那兒。

“兒阿,那劉悝想謀反是不是。”董氏有點焦急地問牛弘。

“好好的日子不過,硬是要走絕路,自己要尋死,誰也攔不住。”牛弘說道。強調劉悝只是尋死,自己勝券在握,讓她別擔心。

“娘是看走了眼,不該把宋家女人留在宮中。現在想起來心裡都難過。”那一頭既然沒事,董氏就把矛頭轉向宋怡。

“母親說的哪兒話,既然進了皇宮,都是您的兒媳婦,張家李家都一樣。是不是皇后伺侯不周,讓母親生氣了?孩兒這就去教訓皇后,幫母親出氣。”牛弘說道。

“這到沒,哀家就是想着宋家與劉悝的瓜葛,氣就不打一處來。”董氏說。

“出嫁從夫,皇后心裡肯定向着咱孃兒倆的。”牛弘要把道理說給董氏聽,既使沒有感情因素,宋怡也不會傻到皇后不做,寧可做別人的皇侄女的。

“孩子說的是,爲娘糊塗了。替爲娘向皇后賠個不是。”董氏說。

“皇后哪會這小氣。娘教訓她是應該的。”牛弘一想,總算把董氏說服了。董氏是被人利用了,與宋怡也沒有什麼過結。

從董氏那兒出來,牛弘在想,是誰在向宋怡發難呢?這事明白着的,無利不起早,是那些有望問鼎皇后的人。鄂兒不會,這妮子死心眼,就想纏着自己,對名份之類的看得淡。應該是其它嬪妃,特別是那幾位名份較高,先前還對宋怡奪後不服氣的人。

想到這就傷腦筋,都是自己的女人,有七個還是大肚子,殷巧兒、耶律虹和陸園都快生了。牛弘一想算了,只要自己出面力挺宋怡就行了,也不想追查下去了。

牛弘要往宋怡那兒去一趟,安慰一下。宋怡就是這樣,受了委曲也只知道悶在心裡。

一進宋怡那兒,小劉達在宋怡懷裡睡得正香,宋怡卻在發呆。看到牛弘進來,宋怡喊了一聲“陛下”,就哭了起來。

“莫哭,宋大美人,一哭就不美了。”牛弘可不想弄得很沉重,把氣氛調整的輕鬆一點。

宋怡臉上還有淚,硬是擠出了一點笑容。

“朕說過,你有皇后命,命中註定。男子漢大丈夫,說話算話。”牛弘是想盡管說的詼諧一點,讓宋怡知道,有自己呢,怕什麼呢?

“臣妾知道。”宋怡說道。如果連牛弘對她是什麼態度都不知道,那這個皇后也白當了。正因爲如此,宋怡有了委曲,纔會在牛弘面前抹眼淚。

“羞羞臉,又是哭,又是笑。”牛弘說道。

“你媳婦就這樣,不滿意?”被牛弘一調笑,宋怡的臉上也終於放睛了,開心地笑了起來。

“這就對了。宋大美人是六宮之主,就是要幫朕鎮住後院。前面還有一大攤煩心事,朕無法分心。”牛弘說道。

“臣妾沒事了,陛下忙去吧。”宋怡笑着說。只要牛弘和兩婆婆不拆臺,宋怡還是能鎮住後宮的。

後宮針對宋怡的事暫時告一段落。只要董氏不摻和,那些嬪妃翻不起什麼浪來。

在這一件事情上,竇妙是支持宋怡的。竇妙自己深受被冷落之苦,所以很同情宋怡。竇妙把幾個多嘴的劉志的嬪妃一頓教訓,這事在後宮就算煙消雲散了。

太傅陳蕃的身體有點不行了,由於最近事情太多了,有點累着了。牛齡不饒人,這是自然規律。

建寧四年二月二十日上午,牛弘正想召集帝國高官商議,繼續組織修完從零陵到永昌的官道。鄂兒端茶進來,站立不穩,茶杯掉到了地上。鄂兒正想彎腰去撿,卻發現大地在搖晃。牛弘立馬意識到地震了!

牛弘趕緊衝過來,拉着鄂兒就往外跑。並大聲喊着鄭燕夏燕和其它下人趕緊出屋。

人們的反應很快,沒一會兒,牛弘看到後宮中無論是主子,還是下人,大多跑到了屋外。地震持續了不到一分種,洛陽的烈度應該不大,宮殿又沒有專門搞抗震設計,也沒有磚瓦落下,灰塵到是掉下不少。

人們驚魂未定,不敢馬上回到屋內。張讓跑了過來。牛弘叫張讓趕緊組織太監查看後宮各處,看看有沒有人受傷,特別是那幾位有孕的嬪妃。要有受傷趕緊救治。

張讓領命而去。

沒一會兒,蹇碩跑了過來,對牛弘說:“恭喜陛下,殷娘娘生了!生了個小皇子,母子平安。”

牛弘剛纔還在牽掛着巧兒她們,想不到巧兒幾乎在地震的時間生下了皇子。這個皇子厲害,簡直是讓地震給震出來的。

牛弘趕緊跑去看望她們母子倆。並給這個小皇子取名劉震。

整個上午,基本上沒有發生有感餘震,人們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紛紛回屋。

下午,洛陽令奏報。整個洛陽在地震中沒有人死亡,只是有些破舊的房子部分跨塌,砸傷了十幾個人,有三個傷勢嚴重。奏報還特別提到勸農莊那兒的勸農橋在地震中紋絲不動,完好無損(大概是他們覺得這樣的橋容易塌,所以專門列入了調查項目)。

第三天,各地的奏報相繼送到了洛陽。從奏報上看,這次地震的震中在洛陽南邊洛水邊的永寧。那兒有兩成的房屋跨塌,死亡三十七人,受傷兩百多人。其它的地方也有零星的死亡奏報。受傷的人數總共有五百人左右。

接報後,牛弘令國醫府趕緊組織醫生,到受災重點地區進行醫療服務。並讓稅幣府拔出資金,由當地縣衙組織災後重建。

由於有郭泰那一事的教訓,牛弘讓李膺派人跟蹤監察。

洛陽一切又恢復了正常。人們情緒穩定下來後,又開始了議論。洛陽百姓感觸最多的是帝國現在強大了,與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碰上自然災害,只有當人都要餓死了,帝國纔會賑災,無非是給碗粥喝。現在不同了,受傷了還管治病,房子震塌了還幫助修房子。這是歷來沒有過的。

而士人和儒生則着眼點不一樣,形成習慣了,他們總喜歡替自然災害找個想當然的理由。有的人說,都是郭泰那廝鬧的,挖人墓地,太傷天理了,所以纔會鬧地震。也有人說,是劉悝鬧的,膽敢謀逆,上天震怒,所以纔有地震。

帝國的高官們這次不象上次水災一樣人心惶惶了,有了兩個大壞蛋,他們不擔成爲替死鬼。

尚書檯的奏摺也多了起來。各種各樣的奏摺都有,就這次地震表達自己的看法。更有人把矛頭指向皇后宋怡,只是被尚書檯壓下了,牛弘沒看到。

牛弘也覺得這一段時間朝會開的少了,應該開一個朝會,讓大家議一議,統一一下思想,以便下一步帝國各項工作的開展。順便當衆表鄣一下參議橋玄,這次西南四郡平亂做得漂亮,

建寧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嘉德殿,朝會。

第二十二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第五十章 因勢利導一一零章 解約後的失落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第五十八章 大婚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九十二章 驚變一五六章 閒職妙用第六章 太傅陳蕃一一五章 電的問世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一零七章 南下潮第八十六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十八章 大婚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十七章 鉅鹿張角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第九章 風箱效應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第七十一章 徐晃凱旋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點——教育第三十章 內憂既平外患又起第五十一章 掖庭十美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頭第九章 風箱效應第七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五十九章 華陀無奈小蟲何一三四章 蒸汽動力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一四二章 公主鍾情第三章 夏門亭第九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六章 草聖豈能無好紙一五零章 坐懷不亂新說第十六章 堵與疏第四十章 帝國的風向一一零章 解約後的失落第十六章 堵與疏第十一章 張奐將軍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第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十一章 納妃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一五零章 坐懷不亂新說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七十六章 傳說中的女兒國一五一章 兩個倭人第七十一章 徐晃凱旋第四十章 帝國的風向一五五章 董家服飾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一四六章 產業工人從哪裡來第二十二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十一章 機關研究作坊一五二章 侯補郎使倭第五十八章 大婚一一二章 喪妃 又一個童養媳第四章 太廟裡的牛氏宣言第三十七章 西郡的暴發戶一零八章 震天巨響一三八章 歸化第六十三章 帝國男兒都尚武第三十章 內憂既平外患又起第四十章 帝國的風向第七十二章 南下 軍事不是最主要的第十二章 甘於平淡的學者一零一章 沒有帝師的日子裡第二十六章 草聖豈能無好紙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第四十六章 問責制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八十四章 周密計劃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二章 初入漢末第四章 太廟裡的牛氏宣言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第三章 夏門亭第四十七章 還沒開始就嚇着了第五十八章 大婚一三三章 定心丸一三三章 定心丸一五四章 人才的爭奪與培養第七十六章 傳說中的女兒國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第四十七章 還沒開始就嚇着了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第九十二章 驚變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