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

bookmark

下午是閱卷時間,由八名縣學的助教進行閉門閱卷,官員們不再參與,下午知州李夔就要返回安陽縣了,在臨行之前,他需要對湯陰縣的童子會表自己的意見。

縣衙中堂上,知縣、縣丞、縣尉、主簿和學正等五名官員正虛心地聽取知州李官人的訓話。

李夔溫和地對衆人笑道:“這次我接受劉知縣的邀請,前來觀摩貴縣的童子會比試,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已深刻領會到了童子會在湯陰縣的影響力。

尤其鹿山學堂昨天辯試奪冠,滿城鞭炮聲,我便知道湯陰縣文風之盛,這種比試對民衆的教化在潛移默化之間,值得讚賞,所以我先肯定童子會的積極作用,回去後我會向全州推廣湯陰縣的經驗,也會上奏朝廷,當然,建議也要提,爲了讓童子會辦得更好,我只提兩個建議。”

聽到知州要上報朝廷,知縣劉禎十分振奮,他辦童子會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自己仕途添分,他連忙道:“請李官人鞭撻不足,我們會吸取教訓,再接再厲。”

李夔微微一笑,“說鞭撻就言重了,只是提兩個小小的建議,第一是參賽學子的選拔,我現大部分學子都連續參加了幾屆,年年都是老面孔,不利於選拔新秀,我建議每個學子最多參加兩屆,同時擴增參賽人數,這樣便會有更多的學子得到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

李夔的建議切中要害,限制學子參賽次數,就會破除幾大家族對名額的壟斷,讓更多學子有機會參與比賽。

李夔又隨即提出第二個建議,“這次童子會,我現學子間的年齡差距很大,最小隻有六歲,最大卻有十四歲,這個我覺得也不太妥當,我建議稍微限制一下參賽學子的年齡,比如十二歲以上,十五歲一下,這樣彼此間的學識水平更加接近,或者可以分組比試,六到八歲一個組,八到十二歲一個組,十二歲以上一個組,具體用什麼方案,還是由貴縣自己斟酌,我只是提一個建議。”

李夔的兩個建議都提得非常合理,也說中了童子會不足,縣丞馬符立刻抓住了攻訐劉禎的機會,他接口道:“李官人的建議可謂一針見血,我就說過了,六歲的學子不能參加比賽,這種學子只是有天賦,但並沒有學習積累的過程,這對其他寒窗苦讀的學子不公,但劉知縣卻固執己見,一定要把奪魁的機會讓給六歲的學子,我不明白這是爲什麼?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見不得光的東西?”

劉禎卻沒有絲毫惱怒,冷冷道:“馬縣丞說的是李延慶吧!他的學識大家有目共睹,我有沒有偏心大家心裡都明白,倒是馬縣丞收了人家五百兩銀子,信誓旦旦保證別人下次奪魁,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不能見光的事情?”

馬符臉色大變,起身怒道:“你....你在血口噴人,你今天把話說清楚,我什麼時候收了別人五百兩銀子?”

李夔的臉色已經變得極爲難看,但他依舊一言不,冷冷地看着他們惡鬥,其他官員紛紛轉頭,唯恐自己也被捲進去。

劉禎不慌不忙道:“你當然不會承認,只是你想不到五百銀子都有標記,都是韶州黃坑銀場在建中靖國元年鑄造的官銀,二十五兩一錠,信不信我現在去搜你的府宅,把五百兩銀子當場搜出來。”

馬符大腦裡‘嗡!’的一聲,他頓時明白了,何振給自己送銀子竟然是劉禎安排的陷阱,就是爲了在知州面前當場抖出來,自己上當了。

馬符頓時又氣又急,渾身顫抖,指着劉禎怒罵道:“你....你卑鄙無恥!”

他這句話一出,就等於承認了自己收了五百兩銀子,衆人心中暗歎,劉禎這一手太狠,馬符這次恐怕要完蛋了。

李夔臉色鐵青,站起身怒斥一聲,“簡直烏煙瘴氣!”

他袖子一甩,轉身離開了縣衙,片刻,一名衙役奔來稟報,“知州大人已經走了。”

一直與知縣怒視的馬符這才反應過來,急得一跺腳,追了出去,劉禎望着他慌慌張張的背影,心中一陣冷笑,雖然李官人沒有當場表態,可這一次馬符休想輕易過關。

.........

湯陰縣官場的內鬥並沒有影響童子會,當天晚上便傳出消息,鹿山學堂在考試中排名第三,加上辯試第一,最終以總成績第一奪取了本屆童子會魁。

湯北鄉學堂雖然辨試沒有進入決賽,但還是以辯試第三,考試第一的總成績排名第二,湯陰縣學小學堂排名第三。

出人意料的是,衛南鎮學堂居然以辯試第五、考試第二的成績而排名總成績第四名。

而辯試第二的羑里鎮學堂則出了大麻煩,有人舉報他們在辯試第三題寫的《鷓鴣天》,是他們師父在三年前所寫,至今還留在羑里鎮的探春亭內,舞弊證據確鑿,羑里鎮學堂被取消了名次,同時明年停賽一年。

消息傳出後,鞭炮聲足足響了一夜,各種情緒混雜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

次日上午,學子們參加完頒獎儀式,便開始各自返回家鄉了,王家的寬大馬車也早早等在客棧前,馬車上披紅掛綠,頗有一點娶新婦的喜慶。

在一片鞭炮聲中,李延慶四人和送行的鄉人們依依惜別,踏上了返鄉之路。

“不知這次回鄉,祖父會獎賞我什麼?”

王貴昨晚一夜未睡,心緒激動難寧,不停伸手撥弄着胸前的一朵銅梅,上面刻着小小的四個字‘學子之冠’,這是個人得到的獎章,另外他們的名字將寫進今年的縣誌。

李延慶懶洋洋倚靠一隻軟墊上,手中拿着他自己寫的《大聖捉妖記》,他是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來拜讀自己的大作。

聽到王貴的話,他半邊臉從書後露出,笑眯眯說:“問你祖父要一身真的盔甲。”

“那玩意兒太重,我纔不要呢!我想要一匹馬。”

“騎馬不行,你的腿太短!”湯懷一針見血道。

“去你的!”

王貴伸出小短腿在湯懷的驢耳朵上撥拉一下,又問岳飛道:“五哥,你說我要什麼好?”

岳飛也在看《捉妖記》,他用書遮住臉,掃興的話便從書後跳了出來,“若我是你,從此刻苦讀書,否則真對不起‘學子之冠’的稱號。”

王貴臉一紅,嘟囔道:“早就知道你會這樣說。”

就在這時,一陣健馬急馳的聲音轟然響起,迅如疾雷般由遠而近,從他們後面傳來,衆人面面相覷,李延慶反應最快,挺身坐起,頭探出車窗外向後望去,只見後面馬蹄踢起了一片片黑漿泥水,露出了一隊強悍的騎士。

時值上午,陽光明媚溫暖,從湯陰縣向南的官道上頗爲熱鬧,除了本縣的居民外,還有不少從途徑湯陰縣的旅客和商人,這裡正好是兩條官道的交叉口,路邊有賣熱薑茶的小攤,賣野味的獵戶,賣小吃的老人,賣五金雜貨的挑擔貨郎,很多附近村民擠在貨郎小攤前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

但當蹄聲一起,官道上頓時牽兒喊娘,一片混亂,所有人跌跌撞撞向官道旁邊的雪地裡躲去。

馬車車伕臉色大變,喊道:“大家坐好了!”

他根本來不及細看地形,直接抽馬向旁邊雪地裡衝去,馬車劇烈顛簸,險些翻倒,四名少年在車廂裡摔成一團,姚鼎咬緊嘴脣,緊緊抱着一根橫樑。

“究竟是怎麼回事?”李延慶急問道。

“是契丹蠻子!”王貴臉色蒼白,眼中露出恐慌之色。

李延慶心中一凜,急忙爬起身向車窗外望去。

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五百四十章 奸人本色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上架感言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月初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