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

下午和刑部、大理寺約好一起商議三司會審之事,李延慶卻沒有了心情,便讓莫俊替自己前去,他還在爲大朝之事心緒難寧。

這時,主簿劉信出現在門口,對李延慶道:“李御史,鄧中丞有請!”

李延慶點點頭,起身快步向二樓走去,一直來到御史中丞的官房前,只見官房門虛掩着,從門縫可以看到鄧雍的身影。

李延慶敲了敲門,“卑職李延慶!”裡面隨即傳來鄧雍的聲音,“請進!”

李延慶推門走了進去,只見鄧雍滿臉沮喪地坐在着桌前,李延慶上前行禮,鄧雍嘆口氣道:“有個不太好的消息要告訴李御史。”

“朝廷要把我貶黜出朝廷嗎?”李延慶平靜地問道。

“貶黜倒不至於,但天子確實對你不滿,王相國強烈要求將你貶到外地爲縣尉,但範相國卻力保你,認爲你忠心可嘉,難得白相國也替你說了好話,天子便再給你一次機會,他讓我警告你,不准你再出妄言,李御史,你讓我很難辦啊!”

“卑職很抱歉,讓中丞爲難了。”

鄧雍沉默片刻道:“我想把你調換個職務。”

“卑職不再審案了嗎?”

鄧雍注視着李延慶淡淡道:“這是我能盡到的最大努力了,如果你什麼事都沒有,有人不會善罷甘休,我也沒法向天子交代,你明白嗎?”

“卑職願聽中丞安排!”

鄧雍沉思片刻道:“本來官家的意思是在御史臺成立一個軍院,但幾個相國不同意,認爲這屬於改制,牽涉太大,樞密事鄭居中也不同意,他認爲這是奪樞密院的權,王黼就提出一個折中方案,效仿三司會審,由御史臺、兵部和樞密院各派幾名官員組成軍監所,只針對這次北伐,北伐結束後軍監所解散,這個方案大家一致同意,已經報給天子了,我估計天子也同意,可問題是御史臺我怎麼安排人手?”

“中丞是希望卑職接手這個差事?”

鄧雍點點頭,“這其實也是範相國的建議,估計他會接受軍監所,所以他點名讓你代表御史臺,我覺得這樣也好,你暫時離開御史臺一段時間,但還是侍御史,這樣王黼也不會再盯住你,我也可以向天子交代。”

“可卑職是審案御史,我若離開,誰來接卑職的位子?”

鄧雍已經想好了,“我會推薦杜御史兼任審案主官,他負責興舉百官,實際上沒什麼事情,他有時間顧及審案,而且他老成穩重,從前也做過審案官,經驗豐富,由他暫時替代你。”

“如果中丞已經決定,卑職沒有意見!”

“好!我就把你的名字報上去,另外你可以帶五名下屬,你自己挑選。”

鄧雍終於鬆了口氣,把李延慶調去軍監所雖然不是貶黜,但因爲是從御史臺的核心位子調去一個非御史臺要務的偏冷位子,其實上也是一種變相暗貶,這樣他便可以向天子交代了,王黼也找不到自己的岔子。

而且李延慶調去軍監所,也解決了他的一件頭疼之事,去軍隊監察後勤物資風險很大,非常容易得罪人,更重要是它是臨時差使,兩三年後再回來,位子也沒有了,一般人都不願意接手這種燙手差使。

既然範致虛指明要李延慶去,他正好做個順水人情。

........

莫俊從刑部回來,將一袋卷宗放在李延慶面前,“這便是張蒲案件全部材料,其實案子很簡單,劉宮娥和張蒲從小青梅竹馬,彼此早有情愫,這次劉宮娥被放出來,一心想嫁給張蒲,兩人已私定終身,但劉家卻嫌張蒲家貧,不同意這門婚事,正好劉宮娥被鄂州曹通判看上,想納她爲妾,劉家便強行將劉宮娥送去江夏,結果在過長江時劉宮娥跳水自殺.......”

不等莫俊說完,李延慶便擺擺手道:“這個案子不用管了,收拾一下東西吧!”

莫俊一怔,“官人,出了什麼事?”

“我已經接受新的任命,參與軍需物資監察,審案一事以後就不由我管了。”

莫俊嚇了一跳,“官人又要回軍隊了嗎?”

“不是,還是在御史臺......”

李延慶便將今天決定新成立軍需監察所一事簡單說了一遍,最後道:“御史臺將派出一名侍御史和兩名監察御史爲代表,侍御史由我出任,另外我還可以帶走五名隨從,我打算把你們三人帶走,再讓劉主簿推薦兩人。”

莫俊默然無語,李延慶看了一眼他,不解地問道:“你覺得不妥?”

莫俊長長嘆口氣,“官場最大的忌諱就是一個職務幹不長,這樣就沒有資歷,沒有積累,官人出任審問侍御史還不到半年,剛剛有點積累就要換職了,將來在提拔評價時就要落下乘,在我記憶中,官人這兩年沒有一個職務做滿半年的,這也不是爲官之道啊!”

“有的事情不是我能決定的,我也身不由己,不要再說了,收拾東西吧!”

李延慶隨即又將王教和劉方都叫了進來,給他們兩人說了自己即將換崗之事。

“我將代表御史臺去軍監所任職,可以帶五名隨從,莫先生已決定跟我前往,如果你們二位願意,我也可以帶你們同去,至於收入你們大可放心,軍監所的收入只會比這裡高,這件事我不勉強,你們二人自己決定。”

王教想了想道:“能否讓我們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

“當然可以,你們好好考慮兩三天,然後給我一個答覆。”

“卑職明白,多謝李御史!”兩人行一禮,退下去了,

李延慶望着他倆下去,問莫俊道:“你覺得他們會跟我走嗎?”

“劉方應該沒有問題,但我覺得王教可能會選擇留下。”

“爲什麼?”

“因爲王教已經到提拔邊緣,明年四月他就有由吏轉官的機會,如果他跟官人走,這個機會恐怕就沒有了。”

李延慶點了點頭,以王教的能力和資歷,確實可以出任御史臺主事了。

就在這時,主簿劉信一陣風似的跑進來,急聲對李延慶道:“樑太傅來了,點名要見你,快快跟我來。”

樑師成來御史臺在李延慶的預料之中,樑師成今天一直沒有表態,他怎麼可能會放過自己?

李延慶起身跟隨劉信向二樓走去,走進御史臺的貴賓堂,只見中丞鄧雍正在陪同樑師成說話,樑師成滿臉陰沉,見李延慶進來,便重重哼了一聲,“李御史今天很有膽識嘛!着實令老夫刮目相看。”

李延慶上前行一禮,“卑職參見太傅!”

樑師成盯了他良久,冷冷道:“天子已經決定和遼國談判廢除檀淵之盟,這算是你的建議,老夫打算推薦你爲談判副使,你覺得如何?”

李延慶平靜說道:“卑職隨時可以出發。”

樑師成冷笑了一聲,拉長臉道:“你也不用急,事情沒這麼快,至少要明年春天去了,而且前提是遼國願意跟我們協商廢盟,如果遼國堅決不肯廢盟,也不願協商,那我們只能單方面宣佈廢除檀淵之盟,你也不用去交涉了。”

李延慶默默點頭,他希望遼國能接受協商廢盟,這樣雙方還有一個商量的餘地,否則放過這次機會,宋遼只能兵戎相見了。

樑師成又道:“我剛纔聽鄧中丞說,準備把你派去軍監所,如果你不想去,我可以想辦法替你迴旋一下。”

李延慶不想接受樑師成這個人情,沉默一下道:“卑職已經考慮好了,願意去軍監所。”

樑師成眼中閃過一絲惱怒,“那好吧!你一定要出任此職,我也無話可說,那你去吧!”

樑師成又回頭對鄧雍道:“那就定下來,御史臺就以李延慶爲代表。”

“卑職明白,這就去寫正式報告。”

鄧雍找來一個藉口退下去了,這時,貴客堂內只有樑師成和李延慶兩人,樑師成的目光變得十分陰冷,象針一樣地注視着李延慶問道:“你和太子有聯繫?”

李延慶暗吃一驚,樑師成怎麼會知道,不可能!

他緩緩搖頭,“卑職不明白太傅的意思,此話從何說起?”

樑師成哼了一聲,“我很瞭解太子,以他目前的處境,他絕對不會在大朝上表明態度,他今天居然主動站出來贊成你的方案,替你開脫,這可是不同尋常啊!”

李延慶這才明白樑師成的猜測,原來是從這件事看出了一點端倪,今天太子確實有點表現得反常,李延慶心裡明白,這是趙桓利用朝會這個機會,對自己的那封信的迴應。

不過李延慶絕對不會承認自己和太子趙桓暗中有聯繫,不會把自己置於險地,他略一沉吟便道:“卑職倒覺得這是太子殿下刻意表現給鄆王殿下看的。”

樑師成一怔,他倒沒有想到這個問題,“這話怎麼說?”

“太子殿下其實利用這個機會警告鄆王,他纔是太子,他纔對軍國大事有發言權,卑職注意到今天鄆王殿下一直保持沉默,他應該感受到了太子殿下的示威。”

李延慶這個解釋很有說服力,樑師成細想了一下,還真是這麼回事,如果太子殿下在朝會上一直沉默,就會給人一種他和鄆王並肩的錯覺,所以太子殿下無論如何會尋找一個機會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李延慶的建議就是最好的機會。

想通這一點,樑師成的臉色緩和了很多,他注視着李延慶問道:“你真沒有和太子殿下聯繫?”

李延慶搖搖頭,“在目前這個局勢下,我想稍微有頭腦的人都會明白,避開太子纔是上策,我不至於拿自己的前途冒險,我絕對沒有和太子聯繫過。”

“好吧!我且信你一回,不過我要警告你,有些事情是禁區,你可以想但絕不能做,如果你真膽敢擅自和太子聯繫,那就休怪我樑師成翻臉無情了,我要提醒你,別忘了你的把柄可在我手中。”

說完,樑師成轉身揚長而去,望着樑師成的背影遠去,李延慶心中忽然涌起一種強烈的情緒,總有一天,他一定會讓樑師成後悔說今天這番話。

但現在,他只能做一件事:忍耐和等待。

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感謝大家支持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須之罪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