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

bookmark

趙構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目光銳利地注視李延慶,“同知認爲女真人會入侵大宋嗎?”

李延慶點點頭,“一定會!”

“爲什麼這麼肯定?”

“殿下還記得範黨案嗎?範致虛給官家的奏摺中就寫得很清楚,宋遼夏是經過百年戰爭才逐漸形成的三國穩定局面,一旦金取代遼,那麼穩定局面就被打破,必然又會重新尋找平衡,這就意味着以後數十年的戰爭,大宋伐遼是自毀屏障,這就是範黨案的根源,我爲範黨一員,依舊堅持這個理念。”

趙構默默點頭,“你說得很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這一點了,其實父皇也有點後悔了,我能感覺到西夏投降金國對他的打擊很大,否則父皇也不會同意京兆府擴軍,另外,我剛剛得到消息,河北又重新部署了十萬廂軍,由皇兄鄆王統一指揮。”

“一旦金國南下,必然是兩路進攻,一路從雲州南下太原,一路攻打燕山府,我之前寫信給姚平仲,建議他加強太原城防禦,他沒有任何迴應,我又寫信給郭藥師,希望他先下手爲強,奪取平州和居庸關,郭藥師倒是很客氣回信,讓我建議朝廷,他無權做主,所以我才上書朝廷,建議朝廷在東線發動攻勢,緩解西夏的壓力,但被朝廷嚴厲駁回,現在西夏已經投降,如果我沒有料錯,金國已經開始在進行攻宋準備了,最遲到明年,金國就將大舉攻宋。”

“那現在還有什麼辦法?”趙構不安地問道。

“現在朝廷應該積極進行戰備了。”

趙構沉吟片刻道:“現在京城中有一種聲音,建議朝廷遷都,同知怎麼看?”

李延慶淡淡笑道:“一旦金兵佔領了燕山府,從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根本就無險可守,金兵鐵騎一旦南下,汴京首當其衝,在這種情況下,遷都是有必要的,據我所知,京城房價暴跌,接手者寥寥,這就是先知先覺者在南撤了,雖然我不贊成現在就遷都,但我認爲應該未雨綢繆,至少應提前把部分財富和民衆向南轉移了。”

“如果真的遷都,同知覺得哪裡更適合定都?”

李延慶笑着反問道:“殿下覺得呢?”

“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個人更傾向於江南,蘇州或者杭州。”

說到這,趙構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朝廷怎麼應對我不管,但京兆府一定要積極進行備戰,過兩天我再去一趟太原,要求太原也必須加強防禦!”

........

次日一早,李延慶一行來到了銀礦山,礦監姓王,年約四十歲,是一名八品小官,他帶領幾名從事負責涇川銀礦的開採,另外還有百名廂軍駐紮在礦山上。

“殿下,李同知,那就是目前在開採的礦坑!”

王礦監指着半山腰上一座巨大山洞道:“那座礦坑已經開採了三年,只剩下一點尾礦,快要結束了,準備重新再開一座礦坑。”

李延慶見山洞內拉出一輛裝滿礦石的驢車,又問道:“冶煉場在哪裡?”

“在那裡,那幾座木屋就是!”

王礦監指着山腳下的十幾座木房子道:“驢車把銀礦石運到礦場,進行簡單的破碎篩選後,進行放入爐中加熱熔解萃取,然後得到粗銀,再運到京兆府進行精煉,最後將銀錠送往京城,每個月能產三萬兩白銀。”

“那有沒有辦法將產量加倍?”

“當然可以,但要進行必要的投入,增加礦工、冶煉工匠、冶煉爐以及驢車,大概需要投入一萬貫錢左右,前幾年就有這個打算,後來就不了了之。”

趙構點點頭,對李延慶道:“我也覺得應該增加產量,必要的先期投入還是有必要的。”

“我知道了,回頭我讓莫參軍籌劃此事,儘快增產投入。”

這時,王礦監又小心翼翼問道:“卑職也得到樞密院指令,銀礦劃給京兆軍了,是要把銀礦移交給京兆軍,還由卑職繼續負責生產?”

李延慶對他道:“還是由你負責生產冶煉,不過京兆軍要在銀礦進駐一名軍官,駐軍也要改爲京兆軍,別的基本上不變。”

“小人明白了,只是最後的精煉銀歸京兆軍,其他不變。”

李延慶笑着點點頭,“你說得一點沒錯,就只是這個變化。”

........

隨着二十萬張羊皮交割、西夏寶妍齋收入劃歸李延慶以及銀礦的落袋爲安,京兆軍財力大增,李延慶開始着手整頓鄉兵,之前他已將京兆府和坊州、鄜州的五千鄉兵轉爲長訓。

接下來再增加一萬五千鄉兵,即使把華州、商州、耀州、同州等周邊州縣的鄉兵悉數徵撥也不夠,好在李延慶還兼任陝西路弓箭提舉,也就是陝西路的鄉兵都由他負責,李延慶利用這個職權,將延安府、綏州、保州、慶州等地的鄉兵悉數徵撥,這才湊足了一萬五千鄉兵,在京兆府西大營進行集訓。

在京兆府任職一個月後,趙構向父皇遞交了第一份報告,報告中詳細闡述了陝西路的現狀,並在報告的最後,隱晦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建議父親做好最壞的打算,適當考慮一下遷都的方案。

遷都是動搖國本的大事,李延慶是絕對不敢提出這種想法,他只能借康王之口提出來,但遷都並非他的本意,只是他想試探一下上位者的心態,如果趙佶真有認錯的想法,那麼他應該就會默許康王的這個提議,至少不會反對,但如果這個提議引發趙佶的強烈反彈,那麼歷史還是不會改變,一旦金兵大舉南下,趙佶將不得不爲他之前聯金滅遼的錯誤國策承擔全部責任。

但歷史並沒有轉彎,康王的報告令趙佶勃然大怒,他立刻下旨將康王召入京城,將趙構狠狠痛斥一番,並嚴厲警告他,他膽敢再出妄語,必將取消他的開府,將他永固禁中。

從京城回來,趙構就像變了一個人,將自己關在府中,幾天也一步不出。

這天上午,李延慶從延安府巡視回來,得到消息後,便立刻上門來拜訪康王。

“殿下,李同知到來!”一名手下在門口稟報。

趙構負手站在窗前,聽到稟報,他點點頭,“請他進來!”

李延慶走進房間,一股涼意撲面而來,他便笑道:“我知道殿下爲何不肯出門了,這裡涼快啊!”

趙構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意,“沒想到京兆的夏天比京城還熱,走在街頭我還真受不了,請坐吧!”

趙構請李延慶坐下,見李延慶曬得皮膚黝黑,便問道:“邊境的情況如何?”

李延慶知道趙構其實是在問西夏的情況,他點點頭,“邊境還算穩定,西夏和金國的大戰損失超過八萬人,損失慘重,短時間內他們應該會很老實。”

“那女真人那邊有什麼消息嗎?”

“完顏宗望現在在雲州屯兵五萬,正不斷招募漠北騎兵加入金兵,估計到年底會超過十萬人。”

“那今年應該不會有戰事?”

李延慶點了點頭,“今年應該不會,金國還需要再準備,但明年就難說了。”

趙構沉默片刻,嘆了口氣道:“父皇堅決不肯相信金國會攻宋,我進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疾風暴雨。”

“所以殿下就意志消沉?”

趙構搖搖頭,“我不是因爲自己捱罵而心煩,而是因爲父皇執迷不悟。”

“或許天子心裡明白,只是礙於顏面不肯承認?”

“我覺得不是,父皇久居深宮,對外面的情況一無所知,而王黼、蔡京之流又天天鼓吹天下承平,又吹捧父皇的文攻武略,一個燕山大捷被他們翻來覆去炒作,我感覺父皇已經完全迷失了方向。”

從府中出來,李延慶獨自在大街上緩緩而行,他心中同樣有些困惑,從歷史時間來算,應該後年金國正式攻宋,但因爲完顏阿骨打在燕山府陣亡,而且比歷史上的駕崩提前了一年,這會不會導致金國的攻宋時間點發生變化,李延慶沒有把握。

但從常理判斷,金國在逼降西夏後,就開始準備攻打宋朝了,時間應該不會太久,不至於要等兩年之久,歷史上是因爲剛剛即位的完顏晟帝位不穩,所以才一再推遲攻宋,但現在完顏晟的地位已經確立,金國就沒有必要再拖下去了。

一種強烈預感告訴李延慶,明年天下將發生大變。

.........

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月末求月票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禦漏洞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