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

熙河路湟州,一支兩萬人的西夏軍正隱蔽地在大斗拔谷中穿行,向東南方向的湟州殺去。

宋夏之間的局部戰爭已經持續幾個月,從東京保衛戰開始,金國爲了阻攔西軍勤王,便由金國天子完顏晟親自寫信給西夏國王李乾順,要求他出兵陝西路和河西地區。

李乾順礙於夏金合約,便下令十萬西夏軍兵分兩路,分別進攻陝西路和熙河路。

由於陝西路經略使範致虛已調入京城爲相,目前熙河路的主將是都統制劉光世,雖然他父親劉延慶在江南上了賊船,最終不幸隕命,但朝廷並沒有處理他,也是因爲邊境戰事太緊的緣故。

西夏軍的策略也是很明顯,虛攻陝西路,實攻熙河路,西夏軍在陝西路只放了兩萬軍隊,停停打打,不斷牽制着宋軍,但在熙河路卻放了八萬重兵,由晉王李察哥,全力進攻熙河路,李察哥也立下軍令狀,三個月內奪取熙和路。

這兩個月,西夏軍已經在蘭州和會州激戰了三次,雙方互有勝負,也主要是熙河路宋軍兵力不足,只有四萬餘人,和八萬西夏軍抗衡十分吃力,不僅熙河路兵力不足,秦鳳路和陝西路的兵力也十分緊缺,秦鳳路兵力僅一萬人,而陝西路的兵力也只有兩萬五千人,三支軍隊加起來共八萬人。

倒也不是西軍無兵,關鍵是李延慶先後帶走了七萬京兆軍,李延慶直屬的三萬軍不說,韓世忠兩萬軍打剩下的一萬餘殘軍已經被編入王淵的上四軍,成爲拱衛臨安府的主力。

另外還有兩萬軍由曹性統領,在潼關一線鎮守,防禦河東路的金兵趁虛攻入關中,各支軍隊都被牽扯,一時也無法支援熙河路的宋軍。

劉光世的四萬軍隊都已部署在蘭州和會州一線,這是西夏軍南攻的主戰場,宋軍已全力以赴,但這樣一來,宋軍兵力不足的弱點便彰顯無疑,西寧州和湟州兵力嚴重匱乏,駐守湟州的宋軍只有兩千餘人,就駐守在大斗拔谷的南出口。

宋軍兵力不足的弱點已被李察哥看透,他令慶州王李朝應率五萬軍佯攻蘭州,他自己則親率兩萬軍借道大斗拔谷南下攻打宋軍後方。

大斗拔谷實際上是一條河谷,千萬年的暗河沖刷,逐漸將祁連山衝出一個缺口,當河水消失後,河谷便成爲了峽谷,長達兩百餘里,從祁連山北麓的張掖延伸到湟州,橫穿祁連山,峽谷內山路隘險,行走艱難,最寬處達十餘里,最窄處不到一里,時常有猛獸出發。

由於路途艱險,連商人也不太願意走這條路,使大斗拔谷內十分陰冷荒涼,李察哥陰沉着臉走在前面,這次攻打熙河路他並不是很情願,李察哥更希望攻打陝西路,如果能佔領京兆府,西夏的國勢將進一步強大,可惜陝西路和秦鳳路都是金兵盤中菜,不允許他們染指,西夏軍只能攻打熙河路這種肥肉外圍的肉皮。

在行軍兩天後,兩萬西夏軍抵達了峽谷的南出口,距離谷口還有十里,軍隊停止了前行,這時夜幕已經降臨,李察哥耐心等待着探子的消息。

就在天色完全黑下來之時,探子終於回來了,帶來了宋軍的情報。

“宋軍沒有紮營,都駐紮在城堡中。”

李察哥也知道谷口附近有一座軍城,叫做通天堡,但他只聞其名,並不瞭解城堡的底細。

“有多少宋軍,探查到了嗎?”

“回稟王爺,具體人數不知,但卑職觀察,城堡並不大,最多能容納三千人!”

李察哥精神一振,又連忙道:“具體說說城堡!”

探子想了想到:“城堡比較粗糙,很明顯是用附近的石塊搭建而成,高兩丈左右,周長不到三裡,很方正,兩座城門,東西方向,四周沒有護城河,不過對方城堡建在半山腰,地勢比較險要,易守難攻。”

其實打不打這座城堡對西夏軍都一樣,他們沒有攜帶多少後勤輜重,不怕對方截斷他們補給線,他們完全可以繞過城堡,直接殺向宋軍後背。

不過遇城不打不是李察哥的風格,但怎麼攻城,作爲西夏第一名將,李察哥自有他的謀略。

兩萬西夏軍藉着夜色掩護,從山谷殺出,直接向百里外的湟州城殺去。

通天堡只有兩千宋軍,不過熙河路的宋軍一半以上都是羌人,這也沒有辦法,軍費不足,只能用免除稅賦的辦法招募羌人,羌人在山地作戰還行,體力不錯,善於格鬥,但弱點也是很明顯,那就是訓練程度很差,不是他們不訓練,而訓練沒有效果,羌人比較隨性,不聽從軍令,打或不打和軍令無關,都是按照他們自己的興致來定。

通天堡的兩千宋軍都是羌兵,主將叫做左胡,是一名羌人統領,年約三十餘歲,是西寧州一個羌人部落的小酋長,加入宋軍也有五六年了,但基本上沒打過仗。

左胡正在軍衙內摟着一個羌女喝酒,忽然有士兵來報,“發現一支奇怪的軍隊,有兩萬人之多,從大斗拔谷裡衝出來。”

這個情報頓時將左胡嚇出一身冷汗,酒立刻醒了,他推開羌女便跌跌撞撞向城頭奔去,左胡雖然沒有作戰經驗,卻不是傻子,他心裡明白,從大斗拔谷殺出來的軍隊肯定是西夏軍。

城頭上已站滿了守軍,正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敵軍在哪裡?”左胡衝了過來,身上甲葉嘩嘩作響。

“在那裡!”幾名士兵指着遠處道。

左胡上城稍晚了一點,只看見西夏軍的數千後軍,在月光下正向南疾速行軍而去。

“立刻發鴿信去通知蘭州!”左胡立刻下達了軍令。

這時,一名手下低聲問道:“要不要派人去山谷看看,或許會有西夏人的補給車隊。”

左胡點點頭,又派出幾名探子出城去山谷內探查,宋軍軍費嚴重不足,通天城內物資匱乏,無論首領左胡還是普通士兵,對敵軍的補給物資都極爲嚮往。

天快亮時,左胡得到了消息,一支由三百輛大車組成的後勤車隊正向谷口而來,車上滿載着羊肉、羊酒、小麥、食鹽等等物品,都是通天城最匱乏的物資,將士們聽到消息,眼睛都紅了,士兵們已經快一個月沒有吃上肉,早就軍心渙散,驟然間聽說有幾百車的肉食,兩千士兵都圍着軍衙叫喊起來。

左胡也沒有辦法,儘管劉光世嚴令他不準出城,但架不住軍隊鬧事,再不答應士兵們就要造反了,好在對方護衛軍隊只有五百人,左胡只得答應了,城堡內頓時一片歡騰,兩千士兵彷彿已經看到了點篝火烤羊腿的誘人情景。

快到中午時,一支浩浩蕩蕩的後勤車隊終於出現了,三百輛大車排出近一里,都雙毛驢拉車,光拉車的毛驢肉就讓守軍們垂涎三尺。

左胡已經攔不住士兵們,他一聲令下,“開城門!”

城門緩緩開啓,兩千士兵早已按耐不住,大喊一聲,從城門衝殺出來,向兩裡外的車隊狂奔而去,護衛車隊的西夏士兵見城內守軍殺出,他們不慌不忙,向天空連射三支火藥箭,然後立刻丟下大車撤退。

三支火藥箭在空中爆裂,噼啪聲傳出數裡外,左胡在城頭上看得清楚,他的臉上不由一抽,忽然意識到不妙,但已經晚了,南面鼓聲大作,馬蹄聲在大地上震動,埋伏在數裡外的西夏騎兵如箭一般向城池奔來。

奔出去搶大車的兩千士兵也發現了不對,調頭便向城內奔逃,但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數百西夏騎兵率先抵達城門,截斷了兩千士兵的退路,隨即數千騎兵吶喊着向宋軍殺來。

兩千宋軍見勢不妙,頓時一鬨而散,四散奔逃,被騎兵四處追殺,死傷無數,此時左胡知道城堡已經丟失,他立刻奔下城翻身上馬,帶着十幾名手下縱馬衝出東城門,向蘭州方向奔逃,但他們只逃出數百步,道路南面忽然衝出無數弓弩手,亂箭齊發,將左胡和他的十幾名手下悉數射殺。

西夏軍奪取通天堡只是進攻大幕拉開前的序曲,李察哥率兩萬西夏軍直撲蘭州,與此同時,慶州王李朝應率領六萬大軍全線進攻蘭州,劉光世腹背受敵,防禦工事完全失去了作用,宋軍處於極度劣勢。

劉光世率四萬宋軍和八萬西夏軍在蘭會一線決戰,宋軍兵力只有對方一半,士氣低迷,而西夏軍卻是最精銳的鐵鷂子軍和質子軍,雙方力量完全不成正比。

宋軍在會寧關以西五戰五敗,損失高達兩萬餘人,劉光世萬般無奈,只得率領一萬五千殘軍向渭州方向撤離,熙河路全線失守,大宋西北危急,告急文書通過鷹信向數千裡外的臨安府送去。

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誠摯道歉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