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

bookmark

趕來鎮壓隆德府造反義軍的金兵是一萬河東路漢軍,他們最初是宋朝河東路南部各州的廂軍,金兵佔領河東路後,他們紛紛投降,被改編爲河東路漢軍,由河東路都指揮使柳大六統帥,柳大六也被任命爲漢軍萬夫長、都統制,地位頗高。

太原戰役爆發後,這支軍隊被調到介休縣負責鎮守金兵的後勤重地,但柳大營沒有能保住介休縣糧倉而被完顏斜也下令處斬,這支軍隊便改由柳大六的部將趙文輝統帥,主將編制也被降級,從都統制降爲統制,軍隊的級別也由漢軍三級降爲漢軍四級。

以此對應,士兵的軍俸也普遍被削減三成,伙食、住宿等福利待遇也相應被降低,盔甲也從牛皮甲被降爲塗墨布甲,這是金兵的獎懲制度,是對他們沒有守住後勤大營的懲罰。

一般而言,漢軍分爲四個級別,原遼國境內的漢人從軍一般都是一級漢軍,而宋朝禁軍投降則屬於二級漢軍,宋朝廂軍投降則屬於三級漢軍,四級漢軍主要是原來的鄉兵。

但就金兵的等級而言,漢軍的級別還是在最下面,低於女真士兵、渤海高麗士兵和契奚士兵,排列在最下面,而這支被嚴懲的軍隊又屬於底層中的最底層,最直接的待遇是,月俸一貫錢,沒有戰利品分配權,每日給糙米半斤,醃菜一碟,住宿也是五十人住一頂大帳,穿布甲,戴皮盔,沒有盾牌、弩箭,僅契丹長矛一杆和匕首一把。

他們負責軍隊中的髒活累活,鎮壓農民造反的事情也丟給他們,每個漢兵額頭上都有刺字,一旦逃跑被抓住,當即斬首,正因爲畏懼這一點,這些士兵儘管士氣低迷之極,還都不敢輕易逃跑,就算逃到宋境,也會因爲額頭上的刺字擡不起頭來,他們只能混一天算一天。

軍隊奔到上黨城下,趙文輝擡頭打量縣城,縣城沒有護城河,城牆也不高,他回頭喝令道:“軍隊集結!”

一陣鼓聲敲響,一萬漢軍迅速集結,趙文輝騎在戰馬上對一萬士兵高聲喊道:“對方只是造反的農民,一羣烏合之衆,不堪一擊,你們給我打起精神來,如果剿滅這支造反軍隊,我們可以恢復爲三級漢軍,待遇又和從前一樣,我承諾你們,攻破縣城後,你們會得到所期待的好處!”

他的訓話迅速傳遍了全軍,所有士兵眼睛都亮了,雖然他們沒有戰利品分配權,所有戰利品必須上繳,但並不代表他們得不到好處,所有士兵心裡都明白,他們的好處是指女人和可藏匿的小件財寶,主要是金銀和首飾,女人可以就地享用,寶石珍珠以及小錠金銀都能藏匿起來,軍法兵根本搜不到。

本來氣息奄奄的漢軍士兵在得到主將的承諾後,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的激動起來。

趙文輝知道自己軍隊的士氣難漲易滅,好容易漲了起來,必須抓緊時間,他來不及讓士兵們的休息,拔刀一指城池大吼道:“攻城!”

.........

‘咚!咚!咚!’進攻的戰鼓聲敲響了,一萬金兵吶喊着向兩裡外的城池衝去。

這次金兵帶了五十架普通攻城梯,足以攻破這座被泥腿子們佔領的城池。

城牆上,李應大喊道:“弓箭手準備!”

城頭上大旗揮舞,三千名弓手立刻擺出了射箭的姿態,他們都是剛剛纔接收的義軍,只訓練了兩天,他們不需要練習準頭,只要把箭往城下射去便可,他們訓練的內容只有一個,什麼時候準備,什麼時候放箭,然後是放箭的姿勢,放箭的角度。

大旗揮舞便是準備的命令,他們需要擺好射箭的姿勢,然後等待放箭的命令,放箭的命令就是梆子聲響起。

弓兵站在城牆後排,站在城垛口的是兩千搏擊士兵,他們是上次造反的義軍,從四萬人中挑出來的五千人,基本都是從前的宋軍士兵,又經過近兩個月的嚴格訓練,已經成爲合格的士兵。

另外還有五千士兵則排列在城門口,由劉氏五兄弟率領,隨時準備殺出城去。

一萬金兵鋪天蓋地殺來,聲勢十分壯觀,令城頭士兵都緊張起來,緊緊捏住了手中的長槍,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城頭上參加過無數次戰鬥的宋軍士兵都暗暗搖頭,長途跋涉而來,沒有休息就攻城,他們體力怎麼承受得住?

侯京低聲對李應道:“金兵太輕敵了!”

李應微微一笑,“或許他們認爲義軍只是一羣烏合之衆,可以迅速擊潰,所以不需要做太多準備。”

“那我們幾時投射震天雷?”

“等他們聚攏上來再投射,一舉將他們擊潰!”

兩人定下了策略,耐心地等待着敵軍上前。

金兵越奔越近,已經進入百步內,李應依舊沒有下令發射箭矢,當金兵奔跑進入五十步內時,李應大喊一聲,“射箭!”

梆子聲驟然敲響,三千弓手紛紛向城下放箭,他們基本上都是以六十度的斜角射向天空,一時間箭矢如雨,向城下鋪天蓋地射去,城下金兵沒有盾牌抵擋,身上的布甲頂不住兵箭的拋射,紛紛慘叫中箭倒地,第一輪發射便射倒了五百餘人。

城頭上的弓手們聽見了城下的慘叫聲,個個興奮得渾身發抖,又繼續張弓搭箭,向城下射擊。

數千金兵已攻至城下,一架架攻城梯搭上了城頭,就在這時,躲在城垛後的投雷手出手了,他們點燃火繩,拋出了飛火雷,一隻只飛火雷盤旋着向攻城梯飛去,迅速纏繞在攻城梯主柱上,隨着一顆顆飛火雷轟然爆炸,攻城梯頓時被炸斷了,無法再繼續攻城,這些漢軍士兵都是第一次上戰場,從未見過飛火雷,頓時都呆住了。

這時,李應見一萬金兵基本上已聚攏城下,他下達了發射震天雷的命令。

‘砰!砰!砰!’

一連串的撞擊聲響,十顆震天雷騰空而起,向五十步外的城頭下飛去,城頭上的義軍士兵看見震天雷發射,紛紛趴地掩耳,這時,十枚震天雷在金兵的頭頂上爆炸了,密集的淬毒鐵釘射向周圍士兵,鐵釘穿透了士兵們的布甲,射進體內,城下士兵頓時淒厲地慘叫起來。

緊接着,侯京下令發射第二輪和第三輪震天雷打擊,戰場頓時濃煙瀰漫,慘呼聲響徹原野,數千沒有傷及的漢軍士兵嚇得魂飛魄散,調頭便逃。

西城門轟隆隆開啓了,劉大厲聲大吼道:“出城殺敵!”

五千士兵從城內殺出來了,他們揮動刀槍,向已經被嚇破了膽的金兵席捲殺去........

一萬漢軍士兵從前都是廂軍,投降金兵後也沒有上戰場的機會,他們都從未見過震天雷發威。

這一刻,所有士兵都被嚇得魂不附體,軍心潰敗,他們只想逃得越遠越好,劉大五兄弟率領五千士兵殺出城來,漢軍士兵走投無路,紛紛跪地投降,被殺死不計其數。

這場戰鬥只經過了一個時辰便宣告結束了,士兵們歡天喜地打掃戰場,押送戰俘,這時,劉大帶着兩名戰俘找到了李應,豎起大拇指笑道:“援軍果然厲害!”

李應微微笑道:“其實這些震天雷不算什麼,只是這些金兵太差勁了。”

“哼!一羣宋人敗類而已。”

李應又問兩名戰俘,“他們是什麼人?”

“他們是鴿奴,負責向臨汾縣發放鴿信,我們還繳獲了兩對信鴿!”

李應大喜,他原本是打算派人去臨汾謊報軍情,現在有了鴿信就更加萬無一失,他連忙問兩名鴿奴,“必須要你們主將的親筆寫信嗎?”

“不需要親筆寫信,但需要鴿信印章,在他的馬袋中一個小木盒子裡。”

敵軍主將趙文輝已經被炸身亡,戰馬也死了,劉大不等李應吩咐,立刻奔了出去,片刻拿來一隻馬袋,從裡面找到了一隻小木盒。

李應接過打開,裡面果然是一枚很細小的印章,“是這個嗎?”

兩名士兵點點頭,“就是它,但一次要發兩份。”

李應立刻寫了兩封同樣鴿信,蓋上印章,在鴿腿上繫緊,兩隻信鴿撲棱棱飛上天空,盤旋兩圈後向臨汾縣方向飛去。

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五十七章 神秘老人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五百四十章 奸人本色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最後兩天求月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