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

興慶府又叫做興州,這裡是西夏的都城,也是西夏最大的城市,是西夏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在它全盛時期,這裡萬商雲集,堆貨如山,商業十分繁榮富庶。

而西夏經濟的富庶,反過來又能支撐起強大的軍事實力,西夏兵力最高時曾擁有甲兵五十萬人,當然,西夏屬於全民皆兵,全國人口不過兩百餘萬,動員五十萬人已經是它的極限。

但這十幾年來西夏一直在走下坡路,尤其宋朝逐漸中斷了和西夏的貿易聯繫後,西夏財力銳減,加上一直支持它的遼國被滅,金國取代遼國成爲西夏的宗主國。

而金國對待西夏卻和遼國相反,非但沒有了遼國時期的物資援助,反而三天兩頭向西夏索要牛羊物資,比如駐紮大同府的兩萬金兵就完全靠依靠西夏的補給來養活。

再加上宋朝取消了給西夏的歲貢,以及去年冬天遭受重大的天災人禍,天災是指百年未遇的雪災,使得西夏近一半的牲畜被凍死,隨後金國又向西夏強行勒索百萬只羊。

雖然最終西夏如數交付了百萬只羊,但卻因此導致西夏內部關係急劇惡化,河西的回鶻和吐蕃率先指責朝廷偏向党項族,掠奪其他民族,包括羌人和漢人也紛紛響應回鶻和吐蕃的指責。

很快,党項族內部和朝廷關係也出現破裂,開始有了極不和諧的聲音。

就在十月,李察哥率軍兩萬鎮壓了河西的回鶻人造反,又回頭在西涼府鎮壓了兩支羌人部落的造反,殺死數千人,掠奪他們牛羊等財產,這種殘酷鎮壓非但沒有讓西夏其他民族臣服,反而更加離心離德,甚至連党項族最大的拓跋部也有了要求李乾順下臺換帝的呼聲。

西夏內憂外患,兵力逐漸減少,處境開始變得十分危險。

冬天的興慶府大街上十分冷清,行人稀少,大部分店鋪也都關閉了,這時,寒風中一名中年男子正沿着南城附近的大街匆匆北行,走過一條小巷,他折身進去了,不過他又停了一下,確定後面確實沒有人跟蹤,他才快步向小巷深處走去。

走到小巷的另一端出口前,男子在一扇木門前停下,這裡是喬氏商行的後門,喬氏商行是西夏最大的宋人商行,專賣各種宋朝奢侈品,雖然西夏經濟凋敝,但喬氏商行的生意還不錯,它的顧客都是西夏貴族,而樑王在店鋪中也有三成份子,所以一般人也不敢來招惹他們。

男子有節奏地敲了三下門,片刻,門開了,裡面露出一張蒼老的面孔,“啊!是九爺親自來了。”

九爺的全名叫做張九,是宋夏遼金之間著名的駝運牙人,專門負責給人運貨,黑白兩道通吃,而且也能給西夏皇帝李乾順搞到一些特殊商品,李乾順一個寵妃尤其喜歡寶妍齋最頂級的西湖八景香水,這種只提供給權貴的頂級香水,張九也能搞到,並帶萊西夏,使李乾順着實取悅了自己的愛妃。

也正是這些緣故,張九擁有西夏皇帝頒發的特別通行證,可以隨意進出西夏。

“是魏掌櫃找我來的。”

“魏掌櫃在,請進來吧!”

張九閃身進了院子,被老僕帶到掌櫃房,房間裡一名年輕人正坐在桌前寫信,老僕咳嗽一聲,“魏掌櫃,張九爺來了。”

掌櫃一擡頭,他長一張娃娃臉,看起來也就十七八歲,但他目光卻很深沉,掌櫃叫做魏英,是很多年前李延慶派到西夏的潛伏探子,和大宋軍方失聯了快十年,魏英也從一個小夥計一步一步做到興慶府喬氏商行的大掌櫃,他實際已經三十歲了。

“這麼冷的天,九爺親自來了!”魏英笑眯眯起身行禮。

“你魏老爺相召,我敢不來嗎?”

張九和他很熟,他直接在小桌上坐下,翹着二郎腿問道:“有貨物託我運去大宋?”

“找你老還能有什麼事?老規矩,送一批羊皮去京兆府喬氏商行。”

“你運氣還不錯,西夏朝廷正在考慮將羊皮也列爲禁品,再過段時間恐怕就運不走了。”

“連羊皮都要列爲禁品,那西夏還能賣什麼?”

“藥和寶石唄!還有寶妍齋要的牛脂,西夏也不禁,這次我就要運一批牛脂去巴蜀交貨。”

魏英從櫃子取出一隻密封好的紙筒,遞給了張九,張九也不多問,直接接了下來。

這是兩人間的默契,張九從一開始就知道小魏是李延慶安插在西夏的斥候探子,而又因爲寶妍齋的緣故,張九和李延慶略有點私交,和李延慶一番談話後,他便接受了替魏英送信的重任。

所以之前兩人說‘親自來’之類的話,其實也只是一種調侃,魏英找他,他必須親自來。

“最近有什麼重要消息嗎?”魏英又笑問道。

他知道張九既然是送牛脂去大宋,那必然和西夏的樑王樑安仁打交道了,樑安仁負責西夏軍隊的後勤物資,他利用職務便利低價收購軍方的牛脂和羊脂,大量賣給寶妍齋,一次就能賺數千兩銀子。

一年跑上幾次,兩萬兩銀子的收益是十分穩妥的,這些年他光賣牛脂和羊脂就至少賺了十萬兩銀子。

樑安仁雖然也有三成喬氏商行的乾股,但他幾乎從不來這裡,魏英也接觸不到他。

張九點點頭道:“確實有些消息,野利部和米擒部到現在都沒有交秋稅,好像他們要求降低一半的稅羊,朝廷也不肯答應,結果僵持住了。”

党項是羌人的一支,叫做党項羌,後來脫離羌族,自稱党項族,一共有八個部落組成,細封部、費聽部、往利部、頗超部、野利部、米擒部、拓拔部等等,此外還有黑党項和雪山党項等小部落,其中又拓拔部落最爲強大,拓跋漢化名就是元,元昊就是拓跋部落酋長,他統一黨項,建立西夏,他又繼承唐朝封他們的李姓,叫做李元昊,西夏皇族都是拓跋部貴族。

而其他部落也處於半獨立狀態,軍事上聽奉朝廷調遣,經濟上每年秋天繳一次稅羊,其他族中事務朝廷也不過問,由他們酋長自決。

但由於這些年西夏在軍事上接連失利,損失十分慘重,這些損失其實就是八個部落的損失,人口損失太大,而受益卻沒有,令其他七個部落的貴族日益不滿,就連拓跋部內部也有了矛盾。

就在今年夏天,七個部落一致要求實行募兵制,也就是朝廷要給部落和牧民好處才能出兵,而且從前是無償出兵,甚至連兵器、戰馬、駱駝都要自備,因爲從前有收益,大家都還能接受,但現在只有損失沒有收益,誰也不幹了,回鶻和吐蕃還起兵造反自立。

到目前爲止,朝廷對各部落提出募兵制的要求依舊裝聾作啞,這便引起各部落的普遍不滿,大家便借交稅羊的機會鬧事了。

魏英笑道:“朝廷當然不能答應,答應了野利部和米擒部,其他部落也要跟上,朝廷更沒有收入,還有大量的俸祿要支付,到最後恐怕連現在的軍隊都恐怕養不活了。”

“說句話玩笑話,我覺得如果宋軍這個時候攻打西夏,其實是最好的時機。”

“宋軍自顧不暇,光對付金兵就已經焦頭爛額,哪裡還有精力攻打西夏,你想多了。”

“呵呵!我只是隨便開個玩笑,沒人會當真的,好了,我走了,魏掌櫃保重!”

“九爺一路順風。”

張九離開了喬氏商行後門,便匆匆向小巷另一邊走去,紙筒就在他後背的包裡,但他隨身帶着西夏天子的特殊金牌,沒有人敢搜查他。

在興慶府乃至西夏,張九幾乎可以橫着走。

就在張九剛走,魏英又開始部署手下,剛纔張九說的情報,他要確認後才能用鷹信發往長安城。

至於張九帶走的重要情報,是極爲重要的西夏各地布兵圖,這是魏英花了一千兩黃金才從西夏兵部郎中手裡買到的情報。

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月末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四百二十三章 須城內訌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來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