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

冬去春來,轉眼就到了建炎三年二月。

曹蘊和趙福金的肚子越發明顯,身子也愈發倦怠,走路也不太方便了,府中特地請了四個接生婆,每天都來陪同二人。

“冬梅,去催催老爺,說時辰要到了,讓他趕緊一點,算了,還是我自己去吧!你來扶我一下。”

小丫鬟連忙跑上來扶住曹蘊,曹蘊一手撐腰,一手扶住丫鬟,慢慢地向內堂走去。

內堂上,李延慶還在不緊不慢地喝粥,他略有點走神,這幾個月他一直在緊張地備戰,眼看要到北征的日子,但朝中卻傳出不和諧的聲音,有大臣公開表態,要求官家還政於太上皇,雖然這個聲音很微弱,但絕對不是一個好兆頭。

就在上個月新年剛過,老帥宗澤不幸病故,他手下有八萬楚州軍,這支軍隊由誰來掌管,便成了官家和太上皇鬥爭的焦點,一旦太上皇勝出,官家的帝位就危險了。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都統制劉光世的呼聲最高,劉光世的父親劉延慶是太上皇趙佶的心腹,曾參與江南叛亂,死後被朝廷剝奪一切官職,劉光世也被牽連,封了一個大將軍的虛官,但太上皇趙佶卻堅持認爲劉延慶無罪,強行給劉延慶平了反,追封他爲延王,諡號善忠。

這無疑籠絡住的劉光世的心,使劉光世感激涕零,更加堅定地忠於太上皇,目前太上皇已將近四成的朝臣都拉攏過去,知政堂呂頤浩、範宗尹和朱勝非已公開站隊支持太上皇,鄭望之則表示中立,這便使太上皇權勢日漸上漲,上個月,知政堂以三票贊成、兩票反對和一票棄權,通過了署印案,官家的旨意必須要有太上皇加印才能發行。

這就意味着在皇權上,太上皇已經和官家平起平坐,目前太上皇只是在軍方還比較弱,如果這次劉光世上位成功,奪取八萬楚州軍軍權,形勢就對官家極爲不利了。

李延慶有點擔心,在自己發動徵夏戰役時,太上皇趙佶會趁機發動宮廷政變,廢掉天子趙構重新登基。

“夫君!”

曹蘊走進大堂,見丈夫還在出神,桌上的一碗粥和一盤包子幾乎沒動,她便催促道:“夫君,你不是說今天有要緊事嗎?怎麼還在發呆?”

李延慶這才醒過來,歉然地笑了笑,連忙上前扶住妻子,“你身子不方便,讓冬梅過來提醒一下就行了,不用自己過來。”

“醫生讓我有機會就多走走,夫君,趕緊吃吧!”

李延慶連忙喝了粥,又吃了幾個包子,這才笑道:“我吃飽了,該走了。”

曹蘊給他整理一下衣服,嫣然笑道:“你去年不是說春天要回京城嗎?怎麼沒有一點動靜?”

徵夏的消息封鎖得極爲嚴密,李延慶連自己的妻子也沒有說,整個京兆府誰都沒有想到,一場大戰即將要發生。

“朝廷中的局勢有點詭異,老爺子的意思讓我暫時不要回去,再等等看吧!”

曹蘊點點頭,“夫君自己決定就是了,快走吧!”

“那我走了。”

李延慶親了一下妻子的臉頰,旁邊丫鬟和女護衛都連忙別過頭去,臉上忍住笑,曹蘊嬌羞地推開丈夫,李延慶哈哈大笑,快步走了。

一刻鐘後,李延慶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來抵達了經略府,他剛翻身下馬,曹葉便迎了上來,“經略,朝廷消息來了。”

“怎麼說?”李延慶連忙問道,這個時候來消息,一定和軍權有關了。

曹葉剛要開口,李延慶止住他,“我們進去說!”

李延慶來到自己朝房坐下,這纔對曹葉道:“朝中情況如何?”

曹葉躬身道:“軍權已經定下來,楚州軍一分爲二,劉光世繼任楚州防禦使、都統制,領四萬軍隊,另外四萬軍則交給都統制岳飛,增強荊襄一線的實力。”

李延慶臉色有點不太好,八萬軍和四萬軍隊的區別不大,還是劉光世贏了,他又問道:“還有什麼消息?”

“還有就是韓世忠部調到江南,在常州訓練新兵。”

這個消息讓李延慶稍稍鬆了口氣,這顯然是趙構的一個補救措施,用韓世忠來阻擋劉光世軍隊南下。

“還有什麼?”

“別的就沒什麼了。”

曹葉將一卷鴿信呈給了李延慶,李延慶打開看了一遍,就如曹葉所述,他想了想道:“你給我草擬一份鴿信,就說西軍支持朝廷決定,堅決捍衛天子的意志。”

曹葉吃了一驚,“經略要公開站隊嗎?”

李延慶點點頭,“這個時候了,沒什麼可顧忌,公開站隊可以稍微延緩一下某些人的野心,給我們爭取時間。”

“經略是擔心徵北時朝中出事嗎?”

李延慶負手走到窗前,凝視着天空白雲,良久,他微微嘆口氣,“這正是我所擔心。”

“那要不要取消......”

不等曹葉說完,李延慶便擺手道:“國之決策豈能輕易變更,一切按照計劃實施。”

“那京城.......”曹葉擔憂地望着李延慶。

“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能左右,暫時不要想那麼多,先全力以赴備戰。”

“卑職明白了!”

.........

上午時分,李延慶來到了位於長安北城的軍器司,這裡一直便是陝西路的軍器製造中心,佔地約百畝,由弓弩坊、刀槍坊、鎧甲坊等三座工坊組成,工匠近千人,能製造大宋《武經總要》上的一切兵器,這些工匠一半以上都是原來汴梁軍器監的良匠,第一次東京保衛戰結束後,他們便開始向外疏散,大部分人都被送來了京兆府。

軍器司從去年八月便開始大規模備戰,至今已過去近七個月,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北征所需的一切軍器物資。

李延慶首先來到鎧甲坊,今天之所以有事情,是因爲今天在鎧甲坊要舉行一個儀式,慶祝第一千件冷鍛甲完成,自從四個月前在兩名青堂羌的幫助下,成功造出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冷鍛甲後,鎧甲坊的三百名工匠便開始全力以赴打造這種鎧甲中的寶器,四個月的時間,他們打造出了一千副冷鍛甲,而大型斬馬劍已經打造出三千把,李延慶終於可以組建自己的重甲步兵了。

李延慶趕到鎧甲坊時已經稍晚,第一千件冷鍛甲已經完成,掛在鋪甲板上,在光線照耀下閃爍着幽幽冷光,旁邊則站在軍器司的一班官員,另一邊則是幾名主要的工匠。

這時,李延慶在大羣人的簇擁下快步走來,軍器司司正孫啓功連忙迎上前行禮道:“感謝經略使對軍器司的重視!”

衆人都知道經略使格外重視冷鍛甲,不光第一件冷鍛甲成功後親自來慶祝,現在第一千件完成也來了。

李延慶在衆人的矚目下,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感謝軍器司的支持,感謝工匠們的辛勞,並希望工匠們再接再厲,早日完成第三千件冷鍛甲。

隨即便是冷鍛甲威力的展示,這是李延慶親自安排的一個表演,讓工匠們都親眼看看他們製造出的鎧甲的威力。

李延慶一擺手,鼓聲敲響,一隊二十人的弩兵列隊奔來,每個人都拿着神臂弩,工坊內鴉雀無聲,大家都摒住了呼吸。

這時。只見百步外出現一名士兵,身材魁梧,身披黑色冷鍛盔甲,手執一柄丈許長的斬馬劍,威風凜凜,儼如天神一般。

斬馬劍就是陌刀,它吸取了夏國劍的包金鍛造法,打造出的刀刃長五尺,中間異常堅固寬厚,兩邊鋒利無比,可劈可刺,由於它本質是一柄長劍,所以繼承了神宗年代的名字,斬馬劍,它輕輕一劍便能削斷馬蹄,奮力一劈,可見戰馬一劈兩斷,是對付騎兵的大殺器。

這時,一名押隊大喊道:“弩箭準備!”

二十名士兵刷地舉起了神臂弩,冷冰冰的二十支弩箭瞄準了百步外的黑甲士兵。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戰 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聊聊新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