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

bookmark

汴京馬行街官道上。

長長的儀仗隊伍走到官道,其規模絲毫不遜宰相儀仗。

隊伍之中當中一人騎着健馬,頭戴烏紗襆頭,一身紫袍,腰金懸魚的中年男子。

正是回京的呂惠卿。

呂惠卿接到任命要從陳州直接前往延州任知州,天子本不願見他,讓他不必入京述職直接上任就是。

但他走到半路卻強行要求入京奏對,所以便拐到了此處。

呂惠卿看着汴京馬行街上熟悉的景物,稍稍露出傷感之色。但時隔兩年不見,卻有多了幾分陌生之感。

這一切頗有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之憾。

宦海沉浮二十年,呂惠卿以爲自己足夠從容,但是此刻卻又不自然了。

沒錯,大宋的宰相雖沒有傾覆之險,但在陳州坐冷板凳的滋味,又怎麼好受呢?在汴京時身爲宰執威風八面,權勢赫赫,多少紫朱大員捧着。

說實在這些久而久之也便那樣,呂惠卿看得並不那麼重,但應了那句話,向上攀登未必如意,但向下跌落卻一定痛苦。

呂惠卿在陳州,沒有與章惇,李定,曾旼、劉涇、葉唐懿、周常、徐申等斷了聯繫,同時時時揣摩天子心意,終於讓他覓得機會。

回想離開汴京一年半的時光,他實是倍感煎熬。

這一次回京,呂惠卿想憑着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及洞悉聖心之能,看看能否說動天子。

呂惠卿的坐騎直抵宮門前,卻給宮衛攔下。左右欲發作,倒是呂惠卿知道如今自己的身份不比當年,所以徒步進入了宮門。

最後呂惠卿見到了天子。

看見天子呂惠卿突然間潸然淚下:“臣闊別多年,幾乎以爲生不能還宮闕,再見陛下一面了!”

呂惠卿說完眼淚垂落,而官家本對呂惠卿如此執意要面聖有些不高興,但見他如此感情外露,想來是生怕去了延洲赴任後,無法再見到自己才特意要進京一趟。

……

中書省。

汴京仍顯得春寒料峭。

都堂前數匹供宰執騎乘的健馬被凍得連連噴鼻。

此刻政事廳裡,王珪,元絳,章越三名宰執坐在各自的公座上。

政事廳的外頭下面是堂吏一一接待來拜見的公卿大臣。

方纔官家命內侍來傳話,讓三位相公討論呂惠卿之新命。

章越看了官家的意思,也是覺得好笑,呂惠卿新命不就是知延州嗎?哪裡還有什麼新命。

肯定是呂惠卿入宮後一頓哀求,官家想起來心軟了,便下一道旨意問問幾位中書宰相的意思,要不要讓呂惠卿回來?

章越看元絳,王珪二人臉色,他們也是懼於呂惠卿兇名赫赫,亦不敢讓他回來。

天子的內侍在旁看着。

章越便故作不知地問道:“呂惠卿不是入延州赴任了?怎地來了京師?”

元絳道:“怕是又起回京之念了。”

“其實延州任重,又是西夏前線,非重臣不足以主張。”

章越道:“呂惠卿焉能稱重臣,此人有張湯之辨詐,盧杞之奸邪,實乃奸臣。”

“官家不念其過往,已是恩德,還有何新命可言。”

“這般厚顏乞留,實無恥之尤。”

元絳微笑。

呂惠卿罷相後正是元絳補入。元絳補中書入後第一件事就是正式廢除手實法和給田募役法,以向王安石輸誠。

章越如此怒斥呂惠卿,他舉雙手贊成。

王珪道:“既是如此,還是回稟官家不另給新命。”

“正是。”章越,元絳言道。

中書內部也有矛盾,但對於呂惠卿不入中書的意見卻是出奇的一致。

……

次日章越回府,從黃好義口中得知呂惠卿登門求見。

呂惠卿被自己貶出京師,竟還來拜見自己?料想是知道自己仍舊去延洲的任命,所以才無可奈何吧。

章越倒也沒拒絕,面子要給人家的。

章越問道:“呂吉甫帶了幾個人來?”

黃好義道:“僅一名隨從以及數筐茶葉!”

在客廳裡是,章越看到多了不少白髮的呂惠卿也是一愣,然後道:“吉甫兄別來無恙。”

呂惠卿見了章越則叉手行禮,畢恭畢敬地道:“呂某見過章相公!”

“休要多禮!”

呂惠卿嘆道:“我如今是待罪之身,不比當年。”待罪之身?你今日帶着數百隨從浩浩蕩蕩進京,這也叫待罪之身?

章越笑了笑,卻連忙扶着呂惠卿道:“你我十幾年交情,不講這些。”

呂惠卿此人自尊心極強,你言語態度稍不恭敬,馬上被他記在心上。對付呂惠卿就是那句話,溫言在口,大棒在手。

章越與呂惠卿並肩坐下。

想起二人亦敵亦友這麼多年,又是時隔再見不免感慨,聊了好一陣往事。

“如今身子骨不比當年了,吉甫兄身子可好?”

呂惠卿道:“還好,但是這半年來,倒是常常整夜整夜的失眠。”

章越道:“我近來也有如此,我這裡有幾帖治失眠的藥劑,也勻你一些。”

說完章越給彭經義使了個眼色,他當即去準備藥劑。

呂惠卿道:“多謝相公,這麼多年了,還是如此掛念呂某。”

章越笑了擺了擺手道:“吉甫兄,如今咱們不提這些。你且陪我下盤棋。”

二人擺下車馬炮。

章越擺子道:“想起當年在爲經筵官時,章某與吉甫,子宣三人倒是常坐在一起對弈。”

呂惠卿似緬懷起前事道:“是啊,當年全仗章公引薦爲崇政殿說書之事。那時候也是呂某宦途中最自在快活的日子。”

你還有臉提此事……章越微微笑道:“前事不提,來,吃馬!”

一盤了了,二人各自喝茶。

呂惠卿放下茶盅道:“呂某馬上去延州赴任了,今日還請相公面授機宜,不吝賜教。”

如今鄜延路兵馬都總管是种師道。所以呂惠卿儘管知延州,但卻沒有兵權,不是正任的鄜延路經略使。

這個安排表明呂惠卿仍在待罪之中。

章越問道:“不敢當,只是陛下爲何旨下中書,安排吉甫兄出任延州知州?”

呂惠卿道:“是呂某建言陛下攻取銀,夏數州?”

章越掂量起棋盤,不知爲何想起漢景帝用棋盤砸死人的典故來。

呂惠卿也極能察言觀色的人,當即道:“章相公,呂某次去別無他意,就是求一個存身之地,希望還能爲國家盡綿薄之力。”

章越不答。

呂惠卿繼續道:“呂某心底仍視章相公爲至交!”

Www✿ тTk дn✿ ¢O

“孟子云,過去有個人,越國人彎弓射他,他可以笑着說此事,若他哥哥彎弓射之,則是會哭泣(越人關弓而射之,則己談笑而道之;無他,疏之也。其兄關弓而射之,則己垂涕泣而道之;無他,戚之也)。因爲關係疏遠之人中傷無妨,若親密則不同,故恨由此來。”

章越聽了呂惠卿言下之意,說我拿你章三當朋友,你卻唆使蘇轍收錄我的罪證,想要彈劾我,所以我纔對你有恨。

章越聞言也是觸動情緒言道:“昔日與兄同朝爲官,雖因國事爭執,但從未有過私怨。若非馮當世之事,我怎有讓公吃劍之言語。我與馮之親厚,難道更勝過於兄嗎?”

“至於我讓蘇子由回京確有挾持兄之意,但要彈劾吉甫兄,卻沒有此心。”

呂惠卿聞言感慨,二人沉默一陣。

呂惠卿對章越道:“章相公,此番取銀,夏二州之論,雖是呂某上疏,但若要滅夏,只出熙河一路如何成功?無論是主,是輔,必須另從橫山出一路兵馬。”

“即便呂某不言,亦有人言之。呂某是有私心,但也有公心。日後若僥倖提一路兵馬,翻越橫山,深入銀夏,即便戰死疆場,也算報答了陛下的厚恩了。”

章越聽呂惠卿之言暗笑,不過呂惠卿有一句話說對了,就算他呂惠卿不提,徐禧不提,還有種諤會提。就算沒有人提,官家也會從橫山出兵攻夏,因爲這是最快最有效的路徑。

當初蘇軾批評官家爲政‘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速’,如今這麼多年過去,官家還是如此。

不知是蘇軾高明呢,還是官家一點也沒改。

知道勸不動,就不勸了。被先帝貶過一次後,他不會再作力諫死諫君王之事,向皇帝勸個兩句,勸不動就算了。

沒必要驗證自己的先見之明,就算事後證明自己是對得又如何?

滿腹牢騷,吹噓自己如何高明,最後君臣之情也沒了。田豐的例子可是活生生地在那。

而自己不贊同天子攻打橫山,最後的結果就是天子讓其他人負責此事,一旦戰敗遭到了莫大的損失,這樣纔是最糟糕的。自己贏得了名聲,可朝廷卻是損失數萬將士的性命和天子多少年的心血。

如今有自己看着,徐禧還有眼前的呂惠卿,他們敢不聽自己的嗎?

等日後天子知他這條路走不通了,自己再來主張,人家也有臺階下。

天下之至柔,方是至剛。

想到這裡章越收斂起笑容。

呂惠卿亦正座相待。

章越道:“吉甫,你去延洲先辦兩件事!”

“請章相公示下!”

章越道:“其一幫种師道照着熙河路模樣經畫,將蕃漢兵馬合練成軍,一切效仿將兵法而爲,最要緊是五千人設一屯田,兵糧自給需在五成之數。”

“其二陝西已推廣木棉,並製作棉布,與西北蕃部交易。你去延洲需着力推廣此事,日後以棉花棉布爲軍需之用。”

“若能辦成這二事,今晚則便去延州,不成還是回陳州吧!”

呂惠卿道:“相公還不知道呂某嗎?呂某不爲則矣,爲則盡力。”

第228章 秋夜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675章 擂鼓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576章 加擔子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446章 投名狀第509章 皇太子第737章 面君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374章 執經第1027章 又是上元節(第一更)第633章 爭執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285章 御論第238章 商量第348章 朝會第890章 國是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408章 改變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662章 出兵第41章 守秘第212章 照料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145章 期限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55章 考試第920章 執政第274章 議親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125章 改專業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348章 朝會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890章 國是第986章 交鋒第912章 返程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846章 還有機會嗎?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268章 捉婿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971章 叔侄第193章 價值第236章 如何辦第150章 相贈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558章 賜字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390章 圈套第307章 月影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812章 大略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701章 章黨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456章 王韶第1042章 論孟第391章 仁君第524章 省元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131章 佩服第823章 得加錢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705章 姐妹第603章 天子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