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太學包子

第114章 太學包子

正當章越,黃好義手捧着各用兩千錢買來的家狀集進入國子監時,卻見迎面走來一名二十歲出頭的太學生。

此人儀表不凡,令章越不由多看了幾眼。

此人也正自走路,見章越看他也不由打量數眼,然後又看向章越身旁的黃好義。

三人正擦身而過時,對方突然停下腳步回身道:“敢問兩位仁兄是從閩地來的麼?”

章越和黃好義都回頭。章越道:“正是,在下浦城章越,這位黃好義,建陽人士。”

此人朗聲笑道:“那就沒有錯了。”

章越,黃好義不由一臉漿糊。對方走到黃好義面前道:“你兄長是黃幾道吧!”

黃好義笑道:“正是,莫非兄臺與家兄相熟麼?”

對方笑道:“當然,難道令兄沒有告訴你至太學後,找一個叫蔡持正的人麼?”

黃好義聞言驚喜道:“正由此事,莫非兄臺就是?”

對方笑着點了點頭道:“然也。若非你與幾道兄,任道兄面貌有幾分相似,差一些還錯過了。”

黃好義一臉驚喜與對方說了幾句,然後對章越道:“三郎,我與你引薦這位是家兄的同鄉,姓蔡名確,表字持正。”

“蔡卻?哪個卻?”章越一臉不可置信。

“確乎能其事的確。”

章越聽到這裡,幾乎懵了。

簡直與當初聽到自家二哥是章惇後,心情還要驚詫。

眼前這人是誰?

宋史裡奸臣榜之榜首!論奸臣值排名還打敗了自己二哥和蔡京。

可是黃好義的兄長是怎麼與他認識的。

“你們二人怎地也不先來找我,莫非是我蔡某人不配你兄長(黃好謙)交託麼?”蔡確一臉的不高興。

黃好義連忙道:“我本想投牒之後再去拜見持正兄的。”

“哦?投牒?你是在哪裡辦的?”蔡確聞言問道。

黃好義朝國子監門外一指道:“就在這玖家書鋪辦的,還讓我們辦家狀集,一個人收了兩千錢。”

蔡確搖頭道:“你們啊!來了汴京人生地不熟,也不知找同鄉同窗幫手。章三郎還好說,你有哥哥交待了,竟還如此顢頇。把家狀集給我,再隨我來。”

章越,黃好義二人將家狀集交給蔡確。蔡確一人大袖飄飄地走在前面到了書鋪前道:“你們二人在門外等着。”

說罷蔡確就一人走進了書鋪。

章越忙向黃好義問道:“你哥哥是如何識得這位蔡兄呢?”

黃好義道:“我兄長不一直在陳州讀書麼?這蔡持正也流落陳州。”

“流落陳州?”

“正是,持正兄的父親爲咱們閩地泉州人士,曾爲陳州參軍,因得罪了陳司徒(陳執中)被免職,一家人因無錢返回鄉里,故而舉家流落在陳州,曾一段有上頓沒下頓。”

章越嘆道:“這麼慘啊!”

黃好義道:“是啊,我兄長因在陳州讀書結識了這位蔡持正,因大家都是閩人同身在異鄉之故,時常接濟他。這蔡持正確實是高才,無論文章才學都是極好,曾有幾個相士都言他的相貌頗似唐朝時的名相李德裕,還言他將來發跡後會提攜兄長一把。”

“但是去年春試我兄長金榜題名,但持正卻是落榜,不過幸好他考入太學。你我以後入太學,就要託他照顧了。”

章越心道,孃的,咱怎麼就整天和姦臣不清不楚的。

二人說話還沒一盞茶的功夫,蔡確即大步邁出,給章越黃好義一人丟了一千錢,斥道:“以後莫要亂花錢!這汴京是什麼地方?京城居大不易。金山銀山都能給人一夜銷完的,哪值得你們這般使錢。”

章越黃好義二人只好道受教了。

章越自己也確實想當然了,他還停留在能用錢擺平不要用人情的思維上,能不找人就不找人的份上。

那是現代,但在古代爲何要提倡親戚,同鄉,同族,感情就是這樣相互麻煩出來的。

“我先領你們去投牒,一會再去太學。”蔡確言道。

二人重新回到國子監,章越與蔡確攀談說起了書鋪夥計態度之事。

蔡確失笑道:“當然如此,我告訴你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熙熙,皆爲利往。夥計之所以神色不佳,是因你們沒有油水。”

“你們以爲書鋪最大的油頭,是給你代寫家狀集,審驗出身以來文字麼?錯了,書鋪最大的油頭在於替士子冒籍,夾帶文字及請人代筆。”

章越,黃好義聞言都吃了一驚。

.t tkan .¢ o

沒錯,宋朝書鋪有兩等,一等就是正常賣書書鋪,還有一等就是如此,而且路子就是這麼野。

但章越仍不由問道:“公然冒籍之事,衙門不會查麼?”

蔡確道:“凡經營書鋪不僅是熟於奸弊之人,而背後哪個不是富家就是形勢戶,衙門哪敢查?就拿冒籍一事來說,以往每遇科場,即補試廣文、太學館監生。”

“不少心懷僥倖之人,即到京師私買監牒,易名就試,或冒畿內戶貫,以圖進取。這樣的人歷年來還少麼?”

章越明白,國子監解試,開封府府試不僅解額多,而且朝廷給的進士名額也多。

故而很多士子要麼冒充太學,廣文館學生,要麼就是冒充開封府府籍,獲得參加國子監解試,開封府府試的資格。

但是負責審驗考試資格的,不是在官府,而是在書鋪。

爲何如此?

因爲官府不敢保證審驗結果,所以就交給民間書鋪來處理。

而書鋪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公證機構,他最早確實是抄書的,代替老百姓以官府的格式代寫狀紙。

之後書鋪權利慢慢擴大,一直到爲省試,解試考生的真實性作背書,代替官府查驗考生真實身份,比如有沒有冒籍啊。

等書鋪認可後再交給官府審查資格。

如果沒有書鋪這一流程,萬一將來出現考生冒籍,那麼責任則全在官府。有了書鋪,出現冒籍,官府則可完全推脫到書鋪上。

於是書鋪到了這份上,能通上下的索性就明碼標價爲考生辦理冒籍,錢給得多還能幫忙替考。

“若辦冒籍多少錢?”章越不由打聽。

“以往六七千錢,如今要一萬錢!”

章越略有所思道:“這不貴!也是,若是世家子弟根本不用冒籍,唯有寒家出身這才行此詭詐之道。”

蔡確斜目看了章越一眼,隨即笑道:“正是如此,三郎見事倒是極快。你們是正途出身,書鋪沒有油水,故而也是不搭理了。”

“哈哈,”章越大笑道,“真是聽持正兄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蔡確道:“不敢當,三郎有名家子弟風範,不知與今科狀元章子平相熟否?”

章越道:“不過片面之交。”

蔡確微微一笑,一旁黃好義早忍不住道:“持正兄,他二哥是章子厚。”

“哦?是子厚麼?難怪,難怪。”

章越面上故作尷尬,心底卻道,難怪什麼難怪,兩個新黨出身的大奸臣難怪這麼早就惺惺相惜了麼?

章越轉念一想,不過有黃好義這大嘴巴,自己來京的行蹤想瞞也瞞不住了。

三人見了書吏。書吏見了書鋪的印章,連看也不看直接給了二人蓋印,還給了唐九,馬五交割了公文,並告訴他們十日後來太學考試,決定是否被太學錄用。

一看在蔡確幫忙下,如此輕鬆就辦妥了事,章越和黃好義都是很高興。

章越道:“要不是沒有持正兄,今日真不知如何麻煩纔是,不如如此,由我做東請持正兄,四郎吃酒會茶如何?”

蔡確聞言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道:“我們先到太學逛逛再說!”

蔡確當即帶着章越,黃好義一併逛了太學。

太學最早是隻有錫慶院,後來隨着范仲淹變法深入不斷擴大,又併入了馬軍都虞侯公宇,武成王廟擴建了太學。

連專職接待由地方代還赴闕注官朝官的朝集院西廡,也被改爲了律學館。

如今太學已有三十齋,每齋三十人,共九百名太學生。

逛完了太學,章越再提請二人吃酒的事。

蔡確這時笑道:“些許小忙何足掛齒,三郎我與你道,出門在外,又身在京師大不易,身上多留着些錢,日後派得上用場地方還多着呢。”

“今日還是我來盡地主之誼,請你們二人吃太學的饅頭。”

章越差點忘了太學饅頭,那可是大大有名的。

後世王安石變法那會,宋神宗有此視察太學看看學生吃什麼,隨手拿了一塊饅頭吃。宋神宗吃了後大爲滿意,欣然地對左右道:“以此養士,可以無愧!”

連官家都是點讚的包子,還有什麼話說,那味道肯定是一流的。

從此太學饅頭成爲汴京名吃。

蔡確去饌堂裡取了六個新鮮出爐的饅頭,三人在亭下分食。宋朝的饅頭就是包子,章越一口咬下去,呵,滿滿的肉餡,簡直是誠意滿滿,一點也沒偷工減料,噴香誘人且汁水十足,簡直吃得是滿嘴留油啊。

還別說,眼下雖沒有宋神宗名頭的加成,但味道還真挺好吃的。

太學包子名不虛傳,來汴京的第一日即嚐到了。

這一刻章越有點後世旅遊,美食打卡的感覺。

章越默默下了決心,就衝這裡的包子,也要努力考上太學纔是。

(本章完)

第390章 圈套第674章 渡河第662章 出兵第349章 學到了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307章 月影第376章 好朋友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239章 相聚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867章 補鍋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968章 何爲百年運第2章 押司上門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238章 商量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963章 遼國的謀略(兩更合一更)第333章 人情第766章 齊家第912章 返程第922章 鎖院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987章 盜書第785章 再入河州請假下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731章 佈置單章第756章 數其罪請假第320章 相交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547章 比喻第292章 贈花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150章 相贈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625章 御試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733章 獨樂園第292章 贈花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736章 章質夫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638章 出身第188章 詩集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686章 燈火第166章 青花瓷第745章 嫉妒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188章 詩集第662章 出兵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629章 商議第10章 望族第225章 放榜第194章 看人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234章 蔡襄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189章 相人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424章 婚姻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798章 紀念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679章 報捷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179章 買房第914章 安排第545章 富國強兵第803章 西夏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