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

bookmark

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

富弼不僅詞鋒犀利,而且說話‘直’。

直到什麼程度?

韓琦,富弼都是范仲淹提拔,當年要不是范仲淹在晏殊面前誇獎富弼。富弼還不一定能成爲晏殊的乘龍快婿呢。

不過對於這位仕途上的恩人,富弼可是沒少頂撞過,數度令范仲淹下不了臺。別人問他你是忘記了範相公的大恩大德麼?富弼卻說,範相公欣賞我,正是因爲我的看法與他不同,我怎能因報恩放棄自己的主張?

旁人問范仲淹,范仲淹也說,富弼不同俗流,這是我欣賞他的地方。

富弼如此對范仲淹也罷了,更了得是連岳父晏殊也罵。

富弼曾在宋仁宗面前指着晏殊罵道,晏殊奸邪小人,與呂夷簡結黨欺瞞陛下。

放在後世也沒人敢這麼罵岳父吧,富弼不僅罵了,還直呼其名。不過富弼任宰相還是人氣極高,時語嘉祐四真,富相公爲真宰相。

富弼對晏殊,范仲淹講話都這樣,更不用說對自己了。

話說回來很多大佬講話都很‘直接’,因爲他們不必顧忌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其實不少人就懷疑這攻心聯是不是章越的寫,包括當初的三字經,懷疑的人也不少。

不過大家儘管心底有懷疑,但一般也不會當面說出來。

如此公然直言不是得罪人麼?

宋朝的讀書人雖還有質樸之風,質樸不等於情商低。

不是利益攸關的事,誰會幹當面打臉的事,不怕得罪人麼?

章越看着富弼心想,若直接解釋,這攻心聯真是我作的,然後吧啦吧啦一番話,就落入下層了。

故而要拋開這話題,富弼真正的目的是要自己在他面前展現才華,這也是大佬的激將法,一種對你的考驗。

看一個人有沒有才學,最快速的辦法就聽其談吐。

章越言道:“久聞昭文相公詞鋒犀利,越不能對也。”

章越這麼說,當然不是慫了,而是頓了頓言道:“越乃閩越之民,行年十而有六,相公問越有何進言。越再不自量,亦不敢在相公面前妄進大言。”

“但若相公考較在下之才,如此越即大膽試談一二。”

富弼聞言點點頭。

此刻富弼高坐堂上,富紹庭居其右,堂上堂下有一道臺階。

章越等人於臺階下下座,此刻左右僕人給章越端上茶水。

不過章越沒有喝茶,而離座踱了數步,打了一番腹稿然後言道:“蓋天下之事,上自三王以來以至於今世,前人自有定論,然於今人而言,猶有所不釋於心。”

一開篇從三代泛泛而談,也是當時讀書人策論多有采用的,看似規模宏達,倒不足爲奇。

衆人都繼續聽章越下文。

章越踱至牆處,返身繼續言道:“古之帝王,豈皆多才而自爲之。漢高皇帝恢廓慢易,吞項氏之強,漢文皇帝之寬厚長者,而足以服天下之奸詐。何者?在於任人而人爲之用也,是以不勞而功成。”

“至於武帝,財力有餘,聰明睿智過於高祖、文帝,然而施之天下,時有所折而不遂。何者?不委之人而自爲用也。”

章越一席話,富弼微微點頭心道,此子倒真有才學。

章越繼續道:“由此觀之,天子之責在於任人而已。當今天下之人,其所謂有才而可大用者,非明公莫屬。推之公卿之間而最爲有功,列之士民之上而最爲有德,播之夷狄之域而最爲有勇。是三者亦非明公而誰?”

富弼兩度出使遼國,爲宋朝議和,消弭了戰爭,在當時而論,士大夫們都認爲富弼功勞很大。

這一番可以聽作頌言。

說到這裡都是平鋪直敘,不足爲奇。

但說到這裡,章越腳步一頓話鋒一轉道:“昔者扁鵲以醫名聞天下,有一人求扁鵲醫其子,其意甚誠。然扁鵲卻言道,難也,你的兒子之病,雖不至於死,而卻是難愈。急治之,則傷子之四肢,若緩治之,則勞苦而不肯去。”

“吾非不能去也,只是在急治緩治間左右爲難也。治急,則天下皆以爲我不工,緩治,則天下皆以爲我治不好。”

“旁人嘆道,扁鵲知醫之醫,卻不知非醫之醫。何爲非醫之醫,有所冒行而不顧,是以能應變於無窮。”

聽到這裡,富弼已明白章越講了什麼,撫須徐徐點頭。

章越邁步跨上堂去,侃侃而談地言道:“今日相公守法密微而用意於萬全者,猶如扁鵲如知醫之醫是已。然天下之事,急之則喪,緩之則得,而過緩則無及。自明公執政至今已五年,天下不聞慷慨激烈之名,而日聞敦厚之聲。意者明公其知之矣,而猶有扁鵲之病也。”

章越言此衆人都是恍然,不由品味其中深意。

而章越看了一眼富弼神色,最後拱手道:“今天下之所以仰首而望明公者,正思此也,望明公其略思其說,當有以解天下之望者。”

一旁富紹庭偷看富弼的神色,不知父親對章越這番頌中帶諫的話如何反應,卻見富弼撫須沉思一二道:“此子是可以上座的!”

富紹庭哪還有片刻猶豫,向臺下僕役示意。

兩名富府僕役一左一右從門外將一張高背椅舉起,然後放在堂上富弼側手邊。

在場衆人看了這張椅子不自覺地喉頭吞嚥。

與當今宰相坐而論道?

富弼卻沒有讓章越坐下,而是言道:“你雖說不敢言,但還是言了,你說老夫有萬全之過,但此言非求以合時之道。”

章越道:“在下山林樸野之人,不知相公忌諱,故而其言無所隱蔽。在下所言雖無以過人,乃其論說句句出自肺腑。”

富弼道:“老夫是知道的。老夫是欲聽其言,然又不欲獨聽其言,而欲行其道。”

章越道:“子曰,道之難行也,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富弼目視章越徐徐點頭,起身手撫椅背道:“章度之到殿試時,老夫再讀你的文章。”

說完富弼轉身離去,在場衆人忙是躬身行禮。

章越目送富弼離去。

富弼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Ps:章越此番應答出自蘇轍的《上昭文富相公書》,有所簡白化。

今天短些,明日更個長的。

(本章完)

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434章 演講第206章 成功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509章 皇太子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221章 考場夜雨請假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726章 道賀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280章 喜事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224章 表白第565章 朕不允第17章 山間歲月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646章 閒居第415章 暴利第1047章 熟狀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76章 飯堂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296章 期集二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986章 交鋒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369章 路線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189章 相人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955章 憨叟第823章 得加錢第631章 不易第509章 皇太子第828章 叛亂第33章 篆書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189章 相人第24章 章氏族學第301章 瓊林宴第162章 除夕第524章 省元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349章 學到了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493章 公用錢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189章 相人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637章 夫妻第189章 相人第701章 章黨第6章 抽絲剝繭第198章 上元夜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848章 問話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242章 玉簪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183章 二三事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377章 宮中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851章 抵京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81章 初會第18章 女同學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874章 抱負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774章 喂餅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150章 相贈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186章 三蘇父子